線上禁售這70天,電子菸的微商「續命」

2020-12-19 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AI藍媒匯」(ID:lanmeih001),作者黑羊5,36氪經授權發布。

距離電子菸的線上禁令,也就是2019年11月1日發布的《關於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菸侵害的通告》(下稱《通告》)發出,已經過去近70天。

從最初狂歡,到禁令下達後的慌張,到現在的表面平穩,電子菸行業經過了一次從燃點到霧化的歷程。

2020年1月,國內電子菸行業無戰事,也沒有好消息。

那些從各大商城撤下商品的電子菸企業,正在努力布局線下生意。但另一條「續命」的路徑——微商,成了電子菸企業應對現有局面中堅力量。在表面風平浪靜的線上,電子菸微商們的活動暗流洶湧,前行卻戰戰兢兢。

小代理:我想再等等

劉傑(化名)清楚地記得,去年11月1日「線上禁售電子菸」通告發布後,那個下午,她的麻煩接踵而至。

先是群亂了。在劉傑和三個朋友組成的電子菸微商群裡,一頓午飯的功夫,就蹦了200多條消息——「怎麼辦?」「還讓不讓微商賣?」「再賣會不會被抓?」所有的討論都圍繞著「線上禁售」展開。

到了下午4點多,群裡的其中兩人已經找商家退了貨。一人3000元,另一人2700元,這之後,兩人宣布「金盆洗手」不幹了。

「往後的不確定性太大。」他們對劉傑說。

一邊是朋友退出,另一邊,劉傑的一位老顧客問她:(電子菸)到底能不能抽?我聽說給禁了。一開始她還耐心回答:沒事,國家在制定標準,只是線上不讓賣了,線下沒說停售。

但這樣的問題回答多了,她開始有些不耐煩。以至於最後,劉傑乾脆搜索一些資料,寫了一段「電子菸下架說明」發在朋友圈。「後來再有問的,我就把編好的信息直接給過去。」

與此同時,劉傑還在應付上一級代理「大微商」。

她剛拿完4000元錢的貨,準備在「雙十一」開出優惠大賣幾單。實際上從十月中旬開始,劉傑就已經開始在朋友圈發布優惠規則。她賣的是一次性的「小煙」,25元一支拿貨,39元賣出,利潤豐厚且多銷。

「對我這個級別的代理來說,這就算很不錯了。」劉傑對AI藍媒匯說。

現在,沒開封的貨箱還堆在家中陽臺上。大微商的語氣有點軟,小心翼翼地窺探劉傑:「姐,你退麼?」

大微商的意思是,退的話現在就可以把貨款打過去。但基於彼此幾個月來建立的信任,大微商還是希望劉傑「再等等」。

「我壓根就沒想過要退,我讓她放心,我不退,但暫時也不拿貨了,我得等等國家具體對這個東西(電子菸)有個說法再決定退還是賣。」劉傑說。

和很多小代理微商一樣,賣電子菸並不是劉傑的主業。她在一家地產公司做推廣策劃。不過地產行當這幾年不太景氣,當她的月薪從7000元下調到4000元時,劉傑滋生出「要幹點什麼」的危機意識。

她進入「電子菸局」,是在今年2月,彼時電子菸市場繁榮興旺。在2018年,上岸的自媒體大叔、uber中國前高管,以及深陷尷尬的羅永浩都無比興奮地踏入這個行業。國內頭部玩家悅刻連續被曝獲多輪新融資,還有IDG源碼紅杉山行DST身影悄然浮現。

來自美國的JUUL那時正在中國暗渡陳倉,排兵布陣。即便一個月之後的3.15晚會點名電子菸有危害,導致行業微微一顫,但資本的力量太強大了,錢還是洶湧襲來。

劉傑進入這行的時候,形容「彩虹在照耀自己」。她是那種過於信任錢和運氣的人,以為熱度高的地方就有長久的回報存在。

實際上在11月1日前,劉傑不僅靠售賣電子菸掙的幾千元錢補貼了生活,她一度甚至感覺應該辭職專門做微商。

「你做到較高的代理,就是大微商,利潤基本是對半賺,誘惑太大了。並且11月1日之前,雖然一直有傳言國家對這個行業有說法,但基本是安全的。」劉傑不放棄的理由簡單粗暴。

「錢還沒賺夠,我想再等等。」她說。

大微商:把貨鋪出去

吳婷(化名)是劉傑的上家,大微商。

11月1日前,她每月「賺一兩萬很正常」;但之後,「下滑到幾千元。」

吳婷總是說「像我這個級別的代理」,言外之意是她的資源足夠強大,資金充沛——她的主業是開廣告公司。

去年年初,她嘗試在朋友圈推廣電子菸,發現菸民的「需求」不小後,就拿錢入場,並直接成為這款小煙的區域最高級代理。一個月零售兼批發最多可以出七八千支,每支拿貨價17元,零售39元。

去年十月,她又入局可換彈煙,品牌是國內幾個頭部電子菸玩家之一。商家給她的政策是3折——拿30萬進貨,給10萬就可以,叫做「股東級代理」。

激進投資的背後,回報也足夠大。吳婷的微商之路迅速擴張。最多的時候,一個月從她手中拿貨的小代理有四五十個。

一切太順利了,電子菸的高利潤、易操作和前景開闊,讓吳婷在這條路上馬不停蹄。直到11月1日,在《通告》面前她感到無力搏殺。

最大的影響是小代理被逼退離場。從11月到現在,經常從吳婷手裡拿貨的小代理,銳減到十幾個;緊跟著下滑的是訂單量,「原來一天兩三單,現在兩三天一單,這是說的零售。」吳婷說,「代理的走貨量也瘋狂的下滑。」

很多小代理雖然選擇退貨,卻沒有從吳婷的代理群退出。這個群至今還香火旺盛,擠在裡面的小本經營者還在等待時機。「國標什麼時候出啊?又有什麼新的政策出來?我現在就是他們的信息源,因為他們的信息比較閉塞,還是比較信任我,所以會聊。」吳婷說,「大家在觀望。」

可吳婷不能觀望。她代理兩個牌子,砸進去數十萬,換來的貨從地板堆到屋頂,她不能寄希望於小代理分擔她的庫存。因此11月1日後,吳婷做出了大膽的決定——布局線下,把貨鋪出去。

利用自己多年開廣告公司維繫的人脈關係,吳婷開始鋪設整個四川省的網吧系統。電子菸商家此時也配合跟進——從去年11月到現在,吳婷在四川省內已經鋪設了37家門店,還鋪設了整個成都東站。

吳婷很清楚地知道,如今微商這個行當不能僅做線上。「實際上還是要用自己的關係網做很多的線下鋪設,不管是多大的微商,他都不會只在線上賣。」

雖然這一套動作讓吳婷從11月至今的三個月「基本沒有掙錢」,但她還在堅持。「我進了10萬元的貨,至今庫裡現在還剩下五六萬。如果是正常的話,一個月能夠賺一兩萬很正常,現在就這兩個月來說,都是幾千元錢。」

眼下,無論是吳婷這種大微商,還是劉傑這樣的小代理,都在等著傳說中的電子菸國標出臺。他們很實在地認為,只要國標一出,輿論就知道國家允許售賣電子菸而不是打壓。「現在對電子菸的誤解太多了。」吳婷說。

以吳婷這樣的實力,她覺得還能等上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她對未來表示樂觀但仍舊猶豫,她堅信如果沒有壞消息,市場會在1到3個月間恢復到原來的狀態;但她也擔心,怕有負面消息出來。

「那樣就不好再動了。」她說。

隱藏的JUUL

比吳婷還要擔心負面消息的,不僅是國內電子菸企業,之前悄悄進入中國,卻不料後院失火的美國電子菸巨頭JUUL現在可能要更低調一點。

JUUL雖然身在美國,但卻是這個行業的龍頭。2018年其估值最高時達380億美元,至今國內廠商無人能及。以至於當年悄然入華時,就曾讓國內電子菸企業無比興奮。

不過去年12月26日,自媒體「藍洞新消費」曝出JUUL遣散員工退出中國的消息。此外,一年來不斷被各種國內和國際醜聞困擾的JUUL到了2019年年底,估值幾近腰斬。

一位消息人士向AI藍媒匯證實:JUUL其實現在還不能算完全退出中國,其被下架就是在尼古丁鹽這種核心原料上出的問題。

另一位電子菸行業資深從業者說。「很可能JUUL下架,其經銷商轉型微商消化庫存了。」

據「燃財經」報導,JUUL2018年進入中國後,採用的是授權經銷模式,在中國選了兩家經銷商——杭州淘呀淘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杭州金湧和商貿有限公司。前者是JUUL天貓旗艦店的擁有者,後者則是京東旗艦店的所有方。

在2019年11月底,一條來自「JUUL正品體驗店」的簡訊,出現在電子菸購買者陳峰(化名)的手機裡。

簡訊只透露了一個信息:加微信。

那時距JUUL在天貓、京東下線已經過去快3個月;離11月1日「不得網售電子菸」禁令出臺也差不多一個月。

「這個微商賣的JUUL煙彈,比官方旗艦店145元還要便宜20元。」陳鋒說,微商甚至還「參加」了雙十一的促銷,一次性購買10盒的價格僅為1000元,均價100元一盒。

更為關鍵的是,電子快遞單顯示,煙彈由「JUUL官方旗艦店」的杭州倉庫發貨,這和當時天貓JUUL旗艦店快遞信息完全吻合——信息指向的是杭州淘呀淘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下稱淘呀淘)。

「我們公司是沒有這個行為。」淘呀淘公司總經理魯向陽對AI藍媒匯否認了這種銷售存在。

即便如此,所有合法進口到中國的JUUL煙彈包裝盒背後,都貼有中文商品標識。經銷商一欄,也註明了杭州淘呀淘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而陳鋒通過微信帳號購買的煙彈包裝,也貼有這種標籤。

但如果通過代購購買JUUL煙彈,「盒子背後是英文的,不會貼上中文標籤。」陳峰說。

圖片:黑羊5

作為JUUL天貓旗艦店的運營方,淘呀淘倉庫積壓了不少JUUL電子菸產品。魯向陽不願透露具體數字,但他眼下他也在等待消息。「我們還在跟他們(JUUL)協商。」他說。

「(JUUL停止銷售)多少會有一些影響,但是不至於說沒有它公司活不下去。」魯向陽說。

2019年夏天,淘呀淘與JUUL中國籤訂了合同,成為其官方經銷商。啟信寶顯示,淘呀淘在2019年7月10日變更了經營範圍,增加了「電子菸具及配件」;8月5日再次變更經營範圍,其中零售一項加入了「含網上銷售」,同時增加了「香精香料」的銷售。

之後,JUUL在中國成了一個消失又看得見的迷團。起初只留下美國總部的那句回應:我們期待與相關方繼續對話,以便我們的產品再次上架。

現在,則多出了隱藏於網絡中的「JUUL官方微商」聲音:JUUL正品,10盒XXXX元,20盒XXXX元。另送煙杆一個……

等待 「說法」

「好像沒有明確的條文說,不允許在微信上銷售。現在政策都是各種模糊。」一位長期從事微商研究的人士姜軍告訴AI藍媒匯。

在姜軍看來,一個品牌往往死於兩種情況,一種叫「亂價」,一種叫「囤貨」。亂價的危害是,線下經銷商10塊錢拿貨,賣20。但微商也10塊錢拿貨,在微信裡12塊錢就出貨了,於是其他線下貨就出不去了。

「在市場上能看到,電子菸彈煙彈從12元到20元左右各種價格都有。讓客戶對品牌和產品都失去信任。」姜軍對AI藍媒匯說。

AI藍媒匯通過查詢過往報導發現,Relx等國內一線電子菸品牌,在微商渠道上都有官方銷售布局。而在11月1日《通告》出臺後,很多電商擠壓的庫存都需要銷售出口釋放——這讓微商端成了一個「亂價」的重災區。

「其實禁令出臺之後,不是打擊了微商渠道,而是讓很多的貨都進入了微商的渠道。」姜軍分析。

在微博上搜索國產電子菸相關品牌,很容易從結果中找到銷售的微信帳號。一位銷售「悅刻」電子菸的微商告訴AI藍媒匯,悅刻主機+兩個煙彈套裝售價175,一盒三個煙彈的價格是75元。在便利蜂,悅刻電子菸套裝的售價為299元,而一盒煙彈(三顆)為99元。

相比較而言,一些電子菸廠商的經銷商對價格的管控比較嚴格。「我們在這個渠道有專門的管理平臺,可以進行控價。另外我們不提倡經銷商囤貨。而是通過不斷的銷售政策,活動來促進經銷商出貨。」一位國內知名電子菸品牌的微商管理部總監向AI藍媒匯透露。

圖片:黑羊5

艾威電子菸創始人兼CEO張耿彬在接受AI藍媒匯採訪時,認為「目前還沒有法令規定電子菸應該怎麼銷售。從長遠來看,參考菸草相關管理辦法,微商渠道也不適合作為銷售渠道。」

上述總監還向AI藍媒匯透露,11月1日《通告》出臺後,唯一的變化是微商的招商會有阻力,準備加入的人變成觀望。「畢竟做微商的都是中小創業者,賺點補貼家用的錢。看到政策或者一些負面之後,會遲疑。」

這恰恰和「小代理」劉傑、「大微商」吳婷同樣面臨的境遇。而轉型成微商的JUUL則因為其「海外背景」,所以並不具備這些微商的普遍問題。

「JUUL的問題在於,它貨賣完了,可能就徹底在中國完了。」姜軍說。

一位在電子菸企業從事法規研究的人士告訴AI藍媒匯:「霧化芯電子菸的這樣一個監管,你現在要修一個法,還是挺難的。」

該人士透露:「國內企業不敢投錢了。因為這個風險實在是太大了,我們了解到的情況是會在今年的五六月份,可能出臺整個電子菸的標準與監管政策,但不是法律,也不是法規。」

實際上,作為「大微商」的吳婷也向AI藍媒匯提起過這個被無比期盼並「即將出臺」的東西,這更像是電子菸微商們的救命稻草。

當下,無論是微商、經銷商、電子菸企業,似乎都在等待著這樣的「說法」出臺。而在此之前,所有這個行業的從業者,都在戰戰兢兢中體驗著電子菸行業魔幻般的變化。

相關焦點

  • 「線上禁售」半年後,電子菸行業幾乎虧掉底褲
    張峰告訴懂懂筆記,儘管電子菸「線上禁售令」已經實施,正規電商渠道的電子菸產品也都已經下架,但只要在部分二手電商平臺、社交平臺上搜索「電子菸保護套」等關鍵詞,還是能找到「掛羊頭賣狗肉」的電子菸商家。近半年來,線上悄悄銷售煙杆、煙彈的商家不在少數,更讓這些代理商頭疼的是,線上銷售的煙杆、煙彈價格比線下零售渠道低得多。
  • 電子菸「線上禁售令」重在落實
    近日,國家菸草專賣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通告,要求電商平臺將電子菸產品及時下架。然而,有媒體調查發現,一些知名電商平臺仍有電子菸及相關產品出售。多個商家和平臺表示暫未收到網售電子菸下架的具體通知。
  • 電子菸「禁售令」下 悅刻等電子菸潛藏網絡社交平臺
    原標題:電子菸「禁售令」下存漏網之魚?受訪專家表示,堵住電商平臺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青少年使用電子菸問題,監管部門需從線上和線下同時發力,為未成年人保駕護航。此外,微信、微博等社交平臺也成為電子菸銷售引流至線下的重要渠道。在線下,不同地區的多名菸民也證實,在小商店、菸酒專賣店,甚至學校周邊的商鋪,都可以買到不同品牌的電子菸。儘管包裝上都標明「僅適用於18歲及以上用戶」,但在實際銷售中很難操作,一些學生模樣的年輕人可以很容易地購買。網絡代理、線下布局迎來「良機」?
  • 電子菸「禁售令」下存漏網之魚?悅刻等電子菸潛藏網絡社交平臺
    同時,電子菸網絡代理、實體店布局也有興起之勢。受訪專家表示,堵住電商平臺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青少年使用電子菸問題,監管部門需從線上和線下同時發力,為未成年人保駕護航。此外,微信、微博等社交平臺也成為電子菸銷售引流至線下的重要渠道。在線下,不同地區的多名菸民也證實,在小商店、菸酒專賣店,甚至學校周邊的商鋪,都可以買到不同品牌的電子菸。儘管包裝上都標明「僅適用於18歲及以上用戶」,但在實際銷售中很難操作,一些學生模樣的年輕人可以很容易地購買。網絡代理、線下布局迎來「良機」?
  • 電子菸「線上禁售令」下達後的一周:線上還能買,線下搞促銷
    近期,《關於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菸侵害的通告》(下稱「《通告》」)出臺,向電子菸發出了「線上全面禁售令」。新快報記者探訪直擊電子菸「線上全面禁售令」下達後的一周:有的線上電商平臺仍在正常售賣電子菸;廣州線下多數實體店所受影響不大,還提前「搶跑」,趁著11月開展大促銷。與此同時,通過實地走訪,多角度採訪,對電子菸發出「四問」:電子菸是否能戒菸、危害是否少、是否安全、能否守住了「未成年人禁售」這一「紅線」,從中或能探析出禁令出臺背後的原因。
  • 線上禁令一年 電子菸回歸理性
    2018年底,大洋彼岸美國電子菸品牌Juul發20億美元年終獎的消息點燃了國內電子菸行業的創業激情,資本紛紛入局。現如今的情況則是,近日Juul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的一家工廠因環境惡化而被迫關閉,國內電子菸行業經過監管調整後,底層玩家紛紛退場,市場馬太效應顯現,中腰部玩家則在苦苦支撐。網上禁售一年 商家轉戰微商?
  • 電商下架電子菸,線下經銷商打退堂鼓
    在國內,電子菸新政出臺半個多月,電子菸已從線上平臺下架,不少經銷商、投資人退出,行業的未來不太樂觀。禁售令出臺的時間恰好是在雙11開始前兩周,許多電子菸品牌方已經在預售,這個雙11電子菸過得不太好,為雙11準備的大量庫存,只能流入線下渠道。部分經銷商開始打退堂鼓多家大型商場沒有引進計劃禁售令對電子菸銷售的影響比想像中大。
  • 電子菸線上禁售令出臺,電子菸概念股全線走弱
    人民日報發文稱,電子菸「線上禁售令」需嚴格執行。科學家已經證實,電子菸存在較大的健康和安全風險,尤其對未成年人損害更加嚴重。最新數據顯示,美國已報告與使用電子菸有關的確診和可能患肺病病例達1479例,至少33人死亡。而且事實證明,電子菸不僅無法幫助戒菸,反而會令吸食者產生「菸癮」,並因其通過添加清新味道迷惑消費者,掩蓋了電子菸的危害性,誘惑很多年輕人嘗試,促使電子菸消費低齡化。
  • 禁售電子菸5日後:十餘家電商下架電子菸,淘寶為何偏偏不改?
    禁售電子菸5日後:十餘家電商下架電子菸,淘寶為何偏偏不改?作者 ∣ 湯姆「電子菸禁令」已經發布5天。這份被稱為中國首個電子菸的規範文件真的落實了嗎?11月1日,國家菸草專賣局發布《關於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菸侵害的通告》,文件要求內容有三點:全面關閉網際網路電子菸銷售平臺;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菸;及時下架網際網路發布的電子菸廣告。這份文件發布後的幾小時後,一眾電子菸企業紛紛持支持態度。
  • 多國採取措施禁售電子菸產品
    日前,韓國多家免稅店、連鎖店宣布,將禁售部分蒸汽型電子菸。其中,樂天免稅店決定停止銷售8種蒸汽型電子菸產品,新羅免稅店和新世界免稅店也停售5種電子菸產品。CU、GS25、7-ELEVEN、emart24等連鎖便利店也立即停止銷售相關產品。
  • 電子菸生死競速:電商全面下架,上億廣告費一夜蒸發
    措施落實到實處,簡而言之就是,要在線上徹底禁售電子菸。 這對於正在緊鑼密鼓籌備「雙 11」的各大電子廠商們而言,無異於驚天噩耗。 「雙11隻能徹底不做了。
  • 電子菸絕地求生:線上被禁線下等待,它還是門好生意嗎?
    此前,國內電子菸品牌的銷售大多通過線上進行,便利、高效且低成本的線上銷售系統下,入場成本低廉,電子菸商家良莠不齊,「PPT電子菸」項目遍地。而隨著監管層禁售令的到來,電子菸行業的生存方式在悄然發生改變,同時,行業亂象也有了明顯遏制。
  • 電子菸遭全網禁售:投資者更趨理性 小品牌淘汰或加速
    《通告》發布後,RELX悅刻、YOOZ柚子、雪加SNOWPLUS等20家電子菸企業紛紛表態支持。悅刻電子菸方面對中新經緯記者表示,在《通告》發布當天下午,企業已經全部關停官方網站和微信商城等自有銷售渠道。「目前正與電商平臺積極溝通,配合平臺的有關安排,穩妥有序地處理線上銷售的相關善後事宜,儘快結束平臺店鋪的經營活動。」
  • 老菸民:電子菸抽不出煙味
    在記者採訪中,許多老菸民表示,「電子菸有一股說不出的味道。」剛興起時,他們都嘗過鮮,但現在都放棄了,「抽不出煙味」。在早先的報導中,記者也注意到,相對於菸草的上千種成分,電子菸的成分非常簡單,丙二醇+尼古丁+香料。
  • 電子菸為什麼被禁售了 看完原因你就知道了
    在這兩年,有不少人都在吸電子菸,宣傳電子菸比傳統香菸危害小,能夠戒掉吸傳統香菸。對此,電子菸就受到不少人青睞,甚至還吸引了青少年。不過,現在電子菸在網上被禁售了,那麼,你知道電子菸為什麼被禁售了嗎?本文來源:股城網眾多人都覺得電子菸沒有危害,還能戒掉傳統香菸,因此,電子菸在市場上很受歡迎!可是,電子香菸真的沒有危害嗎?大家也知道現在國內禁止在網上出售電子菸了。讓大家好奇的是,電子菸為什麼被禁售了呢?當你看完原因就知道了。
  • 臥底YOOZ電子菸微商40天
    編者按:藍洞在6月26日報導了網紅電子菸YOOZ和CEO蔡躍棟開始進入微商行業賣貨有可能涉嫌傳銷後,我們一直對此有關注,在大約第40天的時候,我們決定對外披露一下這段期間對微商蔡躍棟的關懷。於是,有了這篇臥底YOOZ微商40天的文章,我們會大概告訴你電子菸和微商結合後到底是個什麼存在。如果不了解前情提要的,請點擊YOOZ電子菸瘋狂微商涉嫌傳銷,拯救大兵蔡躍棟一文查看來龍去脈。
  • 荷蘭擬明年起禁售香味電子菸,以減少吸電子菸的青少年人數
    本文轉自【新華網】;荷蘭政府23日宣布,荷蘭打算明年起禁止銷售香味電子菸,以減少吸電子菸的青少年人數。「我們國家每年有2萬人死於吸菸,每天有大約75個孩子開始吸菸,這令人無法接受,」荷蘭衛生副大臣保羅·布洛克赫伊斯說,「我們期待的無煙一代也應該是無電子菸的一代。」 荷蘭政府將著手修訂相關法律,寫入禁售香味電子菸內容,預期修訂後的法律於明年上半年生效。新法律生效後,菸草味電子菸產品仍然可以銷售。
  • 全面禁售!美國發布薄荷以及水果味霧化電子菸禁令
    摘要:當地時間1月2號,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禁令,所有薄荷以及水果口味的霧化電子菸即日起在美國全面禁售。所有相關產品的經營者要在禁令頒布後的30天內,全面停止生產銷售帶口味的霧化電子菸。
  • 麻薩諸塞州暫時禁售所有電子菸
    【新華社微特稿】美國麻薩諸塞州州長查理·貝克24日宣布,全州暫停銷售所有電子菸產品和電子菸裝置,暫定實施到明年1月25日。禁令已經獲得麻薩諸塞州公共健康委員會批准。貝克說,禁令實施期間,州政府官員將會同醫學專家和聯邦政府官員調查電子菸對健康的影響,可能就電子菸立法。貝克在新聞發布會上說:「電子菸和大麻產品的使用激增,我們接到嚴重肺病報告,尤其是年輕人患病的報告。」
  • 電子菸被線上禁售的瞬間,我們和朱蕭木聊了什麼|專訪
    包括FLOW在內,RELX悅刻等一系列電子菸品牌迅速在社交媒體上發布聲明,表示自己堅決支持監管部門的監督決定,並主動下架在微信小程序的商品。截止至今天,作為中國電子菸最大的線上銷售渠道,阿里和京東兩大電商平臺都已經下架了正處在雙十一促銷階段的電子菸商品。今年下半年,電子菸的創投市場迎來了迅速降溫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