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島臺灣咖啡紀行

2021-02-12 CafeCulture啡言食語

受《普洱咖啡》雜誌王幫旭老師的盛託,讓我寫寫探訪臺灣咖啡業的文字。答應下來了,實際我自己的感覺有些像遲暮老人寫回憶錄,而對外我一直宣稱自己25公歲,打心眼裡是不想提前寫過去的故事的。

好在人生少不了回頭看。今日面對電腦屏幕,一邊快速敲擊著鍵盤,一邊翻看之前訪臺的一些圖片,一邊回憶著彼時彼地的場景,思考自己一路走來的一切,竟然感慨良多。回憶,是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2012年,我在協會秘書長的任上,總是希望給會員單位帶來更多的咖啡文化的薰陶,以及與外界更多的交流機會。2013年元旦剛過,我與協會理事會商議,著手會員單位組團到訪臺灣,順道與臺灣的咖啡業界同行交流學習。

那時,我們浙江丹詩瑞公司倉庫裡囤著近20噸的牙買加藍山,咱們杭州協會的成員們都很有底氣,財大氣粗,躊躇滿志,覺得自己幹了一件特別漂亮的事兒。事實上,現在回想起來,這是一件沒有經過詳細市場調查和策劃的商業事件,因為各種原因運營得不好,最後丹詩瑞成了燙手的山芋。這是我今天的往事中,最不堪回首的部分,在交給雜誌的第二期專稿中,其實已經寫到過。

1、高雄


從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出發,不到2個小時,就落地到高雄國際機場了。

高雄是臺灣南部的港口城市,所謂的國際機場,其實規模並不大。從機場坐大巴出來,城市的很多設施顯得有些破舊,仿佛90年代中期的大陸的一些小城。不過,城市的秩序井然,道路整潔,與我後來到日本去的印象頗有幾分神似。

第一印象還差強人意,同行的協會成員們,都紛紛表示有一些穿越到過去的感受。如果按照中國國內城市劃分標準,應該對標舟山這樣的三線城市比較實際。再按照這幾年的發展,我不清楚高雄是不是能與舟山的發展速度和城市面貌相比。

顯然,沒有到過臺灣之前,我們所有人都高估了臺灣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城市建設風貌。也許臺灣不少人以為大陸人民還處在吃不起茶葉蛋,吃不起涪陵榨菜的「水深火熱」之中。要知道,全世界都在期盼中國大陸的老百姓們,到他們的地盤買買買。

我認為咖啡消費與這個地區的富裕及文明程度正相關的,這在高雄城市的大街小巷可見一斑。白天我們一起隨著導遊的安排,高雄港漁人碼頭、打狗英國領事館、六合夜市……行色匆匆,走馬觀花。最後停留在六合夜市後,我們的團員們,開始了分組。

年輕的男性們繼續在夜市上吃海鮮,喝啤酒;女性成員三五成群去購物;而我與幾位年齡稍長的成員,則沿著我們下榻的酒店,鑽進小巷子裡尋找咖啡館。雖然是1月份,高雄的夜並不冷。徜徉在燈火闌珊的小巷裡,偶爾擦肩而過的自行車,三三兩兩的人群,以及不時從某家小店裡流淌出來的音樂,有些走進老電影的意境。

 (此圖來源網絡/鄧亞飛攝)

我們一行五六人,大多數已經從業咖啡多年,對咖啡因是完全免疫的。但是,對一個陌生的城市,尤其是一個被隔離了半個世紀的領土上的城市,除了新鮮感,大家並沒有進行消費的衝動。倒是我,在路過一家燈光昏黃,頗有美式小酒吧風情的咖啡館時,拐進去點了一杯濃縮咖啡,然後又打包了一杯卡布奇諾,然後就與他們一起,回到酒店了。其實,彼時我對咖啡品鑑力,還處於學習階段。

而印象頗深的是,店裡留了一小撮山羊鬍,腦後還扎了小辮子的咖啡師,意味深長地看了我一眼,然後磨粉、填壓、萃取……流暢地萃取了一杯油脂厚實的,香氣馥鬱的濃縮咖啡給我,然後用很濃的臺灣腔,非常有禮貌地問了我一句:「老師也是做咖啡的嗎?」。我點點頭,算是對他們咖啡,以及他問話的回答。

小夥子,並不因為咖啡是裝入紙杯而馬虎,細心萃取,過程流暢,一看就是訓練有素的,他小心翼翼地拉了一個洋蔥心,雙手遞給我。這讓我對這杯咖啡,以及這個咖啡師油然而升一份敬意。雖然具體的風味我已然忘記,但是對臺灣服務業的服務水平,已經有了初步的好印象。

 (此圖來源網絡)

可惜,當時還沒有隨手拍照分享的習慣,也忘記了那一個只有30-40平方的小咖啡館叫什麼名字。如果再有機會去高雄,我很希望可以故地重遊,再次尋訪這個咖啡館,與這位咖啡師好好攀談交流。只是不知道,這個咖啡館,是不是還在高雄的街頭,安然營業。

2、臺北

對臺北的初印象,一是那些年的臺灣電視連續劇,到處是豪車美女公子哥,天天就是吃喝玩樂談戀愛。比如《流星花園》。二是具有詩意和浪漫色彩。

90年代初期,我幾乎看了臺灣大多數現代詩人的作品,觸動內心的卻是孟庭葦的《冬季到臺北來看雨》那般的場景——玻璃窗外大雨滂沱,玻璃窗內,與心愛的人一起面對面而坐,手捧一杯香氣四溢的咖啡……

從高雄到臺北,大巴開了好幾個小時。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高速休息區的公共廁所,裡面全部配有衛生紙、掛包的鉤子、扶手等等,非常人性化。雖然設施陳舊,但乾淨且無異味,與大陸的高速公路休息區看出了明顯的差距。這也許就是臺灣同胞可以稍稍傲嬌一下的資本。

到了臺北,一行人來不及休息,就趕去與臺北精品咖啡商業發展協會的同行們進行會面、交流。6年前,國內的精品咖啡風潮剛萌芽,而臺北的咖啡行業,已經到處是自家烘焙、手衝等精品咖啡館林立了。我們參觀體驗的第一個店,是夫妻倆在短時間內就發展出了幾十家連鎖的Cama現烘咖啡專門店。

每一家店,都是選了臨街的小鋪,大多數只有一個單獨門面20-30平方的樣子,小而全的吧檯,咖啡熟豆以及一些配套器具的展賣,塞滿了整個空間,最顯眼的是,每家店門口是一臺碩大的咖啡烘焙機,一直在烘焙豆子,咖啡的香氣飄散得很遠的地方就能聞得到,這個做法有些像大陸城市裡的小巷子裡,那些現場賣烤雞烤鴨的作坊。

雖然不夠精緻,但是效率很高,這個模式也很新鮮。後來,我在日本東京看到這樣的模式的咖啡館,才忽然明白,臺北與東京之間的文化、商業之間的關聯度。

第二家探訪的店,是湛盧咖啡,目前已經開了5家店。我們去的應該是湛盧當時的第一家店,是位於臺北忠孝東路的商圈,門店裝修得很現代。湛盧,是中國古代的一個名劍。這個咖啡館取這個名字,有著深厚的文化韻味,我猜想也是創始人希望通過名字以及自身的服務,傳導給到店的客人,一種「十年磨一劍」的精緻和不易。

店的門面也不是很大,菜單上的咖啡都是店內現烘焙,蛋糕櫃裡擺放的西點,在燈光的襯託下,顏色鮮亮,非常具有誘惑力。品牌創始人當時告訴我,說西點全部是店內西點師自己新鮮製作,超過24小時賣不完,就丟棄了。

我暗暗對這個店產生了敬意,也對這個模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悄悄地觀察他們服務的每一個細節——他們給客人上手衝咖啡的時候,咖啡師都會講磨好的咖啡粉用硬紙片蓋著,拿到客人面前,讓客人聞幹香,然後稍作講解,與客人互動環節,最重要的是,在對應的咖啡菜單上,除了描述這款咖啡的產地、風味之外,都會單獨配一首詩,特別浪漫和文藝。

說實話,我在西湖邊開出第一家自家烘焙精品咖啡館的時候,這臺北之行,給我有很大的觸動和啟發。

參觀完2家自家烘焙咖啡館之後,我們一行人中的女團隊員們,已經有些按奈不住了,紛紛主動要求導遊帶去購物,臺北的導遊一邊虛與委蛇,很不情願的樣子,一邊用徵詢的眼光向我求助。

旅行社組織的大多數旅遊團,往往重點在購物,為了更多時間觀景、學習,我在與旅行社溝通中,就已經提前約定不準帶去購物,而且為此多支付了一筆費用。這個結果,是這位胖乎乎的導遊先生沒有想到的。最後,當然是他「很為難」的帶大家到一個商場裡,沒多大一會,這個不大的商場裡,幾乎所有商家都來圍著我們這20多人,為我們進行一對一的熱情服務,2小時不到,咱們一行的20多萬人民幣,就樂呵呵地劃到了臺灣同胞的帳戶上。

咱們大陸同胞的購買力真的不是蓋的!隨後,臺灣導遊的服務更加熱情飽滿,心情更加愉悅,一路上各種七葷八素的笑話,一直不斷了,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晚上,我們又約到被大陸咖啡業內稱為「拉花王子」林東源老師的店裡。他的店名叫GABEE COFFEE,是閩南話「咖啡」的音譯標示。他的店,同樣是前鋪後烘,自家烘焙,與其他人不同的是,他還經常寫一些咖啡相關的書,與臺灣的明星做一些互動和合作活動。

因此,他的咖啡館,在大陸的咖啡行業內,是明星,是大咖,有些高山仰止,不可企及的感覺。好在林東源老師,人超級Nice,恃才不傲,平易近人。他店內的很多周邊產品,做得非常棒,尤其是創意咖啡、創意飲品,每一款都超級好喝,呈現方式也非常時尚。如果是放到現在的杭州,一定是網紅中的佼佼者。

3、臺中

臺中應該是臺灣精品咖啡文化最活躍的地區,當初風靡中國大陸的咖啡器具品牌——4Ccafe就誕生在這裡,創始人李源紘先生一生奉獻咖啡行業,研發創新了很多咖啡器具,至今仍然是我心中最經典的藝術品。

2007年,李先生在杭州開出了第一家店完全沒有意式咖啡的4Ccafe館,可惜先生的理念太超前,杭州的消費力根本達不到這樣的水平。說直白一些,就是沒有人懂咖啡, 曲高和寡。不過,在杭州創業期間,有幸邀請他成為杭州市咖啡西餐行業協會副會長,從而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大巴到臺中下高速的時已是向晚。聽說杭州協會的兄弟姐妹們造訪臺灣,李先生放棄出差,早早在臺中候著,一定要邀請我們去他的基地看看。這是我見過臺灣商人中,最江湖義氣的一位,我們一行大巴,一下高速,他的大奔便從路口轉出來,一路雙跳閃著,引領我們到了臺中下榻的賓館。我們入住手續辦完,他已經安排好了臺中當時最好的「無老鍋」,令杭州的同行們溫暖又感動。

晚飯後,應陳嘉駿父子的邀請,陳老先生親自驅車到酒店接我們,到他們的公司去參觀交流。陳嘉駿老師,當時已經是臺灣最早的SCAA(美國精品咖啡協會英文縮寫)的授課導師,啟動了華語地區的SCAA相關認證培訓的先河(現在已經與歐洲精品咖啡協會合併為SCA)。

我有些震撼於臺灣咖啡行業同行們對咖啡文化的敏銳度和前瞻性。杭州市咖啡西餐行業協會,當時在大陸因引進牙買加藍山生豆,而引起同行們的高度關注,臺灣的咖啡同行們,也非常期待與杭州同行攜手一起推動大陸咖啡文化的發展。

是年,國內咖啡創業熱潮乍起,SCA的培訓還沒有引入大陸,而臺灣的很多咖啡先行者們,已經考取了國際認證資格,開始為後來掀起精品咖啡的文化風潮、SCA的商業化培訓與考證運籌帷幄。實際上,認識到杭州與臺灣之間的差距,這就是我們去臺灣學習交流的初衷。

遺憾的是,因當時時間安排的緊迫,沒能抽出足夠時間,去拜訪像歐舍咖啡的創辦人許寶霖老師那樣的偶像級前輩。第二天一早,我們一行到彰化的4Ccafe基地。李源紘先生親自演示烘焙咖啡、萃取冰釀、製作虹吸等技術,詳細講述臺灣咖啡的發展歷史,讓杭州一行同行大開眼界。

只是,當時已經過了咖啡採摘的季節,彰化以及阿里山等其他咖啡產地已經無法全程參觀咖啡豆從採摘到處理的全過程。回程時,我們一行竟然每個人獲贈了一個U盤,李先生將4Ccafe的很多技術性視頻和資料存入,無償奉獻給了大陸的朋友們。這也許是那次臺灣之行取得的最寶貴的收穫。

雖然我們匆匆而去,匆匆而歸,對臺灣咖啡只是粗略觀瞻,不可否認,臺灣的咖啡文化、咖啡商業的發展上,還是足夠大陸的同仁們喝一壺的。隨著大陸與臺灣之間的歷史隔閡的消失,我想,我們一定會有更多的機會、更多的便利,深入到臺灣進行探訪,屆時,如果我成行,一定將最精彩的部分,實時分享給《普洱咖啡》的讀者朋友們。

 來自網絡的插圖,如有侵權,請告知小編。

文章來源:啡徒來了


微信投稿、轉載:188 0115 6061

雜誌投稿:183 1024 1636

廣告及其他合作:139 1067 0918

微信ID:CCMDAVIDP(僅限英語交流)

免費閱讀處:157 1118 0985

(手機號碼均與微信同號)

點擊閱讀原文

暢讀《Cafe Culture | 啡言食語》!


相關焦點

  • 寶島紀行 | 臺北松山觀景平臺,「零距離」看飛機
    寶島紀行 | 臺北松山觀景平臺,「零距離」看飛機 2020年01月06日 09:26:00來源:人民網   不坐飛機,到機場是為了在離跑道僅100米的地方看飛機、喝咖啡……這種聽起來有點奇怪的休閒方式,在臺北市民看來很尋常,因為在臺北松山機場,有一個觀景平臺,專門提供這樣的服務。
  • 寶島臺灣,珍珠奶茶發源地,這裡的茶究竟好在哪裡?
    作為東家的一名內容小編,我將在7號趕赴一場旅行,跟隨東家主播邵當家,一同遠赴寶島臺灣,探尋臺灣源頭好茶。開啟一場為期五天的「夏日臺灣茶大賞」直播旅行。對於從未出過省的我來說,這件事就跟結婚一樣重要。(東家主播邵當家)(我)就像少女漫畫中,男女主角的註定的相遇一般,寶島臺灣好茶的誕生也是一種看似偶然的必然。
  • 探尋寶島臺灣,「寶」在什麼地方?
    很早已前,臺灣就在心中留下了印象,那時候是口號中,歌聲裡,「一定要解放臺灣」家喻戶曉,《阿里山的姑娘》悅耳動聽。列強的鐵蹄曾踐踏過,貪婪的外敵掠奪過。在世人的眼中,臺灣確實是寶,總在打他們的小算盤。藍色湖水出於好奇,我早有去臺灣看看的想法,前幾年終於可以到寶島上轉轉了。到寶島臺灣那天是在夜間,夜空上俯瞰寶島全貌,燈火闌珊,臨近桃園機場,萬家燈火輝煌。
  • 女子買山寨寶島眼鏡 臺灣寶島:常替山寨做售後
    「工作人員告訴我,維修的師傅不在,讓我到前面的寶島眼鏡師大店維修。」陳同學說,她到了寶島眼鏡師大店,店裡的工作人員看了一下,說根據眼鏡的瞳距可以判斷這眼鏡並非來自寶島眼鏡直營店。「後來我才知道江西寶島眼鏡,不是臺灣寶島眼鏡,雖然裝修有點類似,但是山寨版的。」陳同學說。
  • 品臺灣咖啡 最宜云林縣「咖啡山」
    東南網5月21日訊 (海峽導報駐臺記者吳生林)咖啡,已成為很多廈門人生活的一部分。如果你是廈門人,如果你愛喝咖啡,去臺灣旅行,品味寶島咖啡文化將會是你難以抵擋的選擇。畢竟,臺灣是亞洲範圍內咖啡文化氣息最為濃鬱的地區。
  • 美食天堂,尋味臺灣,舌尖上的寶島臺灣茶文化
    寶島臺灣的茶文化顧名思義是「來自臺灣寶島的茶葉」,在兩百年之前,臺灣的茶文化是從中國的福建相傳到臺灣寶島的。據大炮了解到臺灣是一個富有諸多名茶的,例如:高山茶、東方美人、文山包種、凍頂烏龍等的茶葉。從這今年市場上來看臺灣有很多名茶都開始傳入大陸的市場,同時臺灣的名茶葉也得到了大陸人們的認可。現在,大陸和臺灣的交情真的是越來越深了,兩岸的交情如同親兄弟。臺灣為大陸帶來了真正的好茶葉,讓兩岸的的同胞在品茶之間共訴心中濃濃的深情。今天大炮帶大家前往臺灣寶島了解茶文化。
  • 用紀念幣帶你遊臺灣,寶島臺灣系列紀念幣
    從2003年開始到2005年為止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寶島臺灣名勝古蹟流通紀念幣,三組五枚,由瀋陽造幣廠鑄造。分別為朝天宮、赤嵌樓、鵝鑾鼻、日月潭、敬字亭。該套紀念幣以寶島臺灣為主題,選取了頗具代表性的臺灣景觀來展現美麗寶島臺灣,促進海峽兩岸同胞的和平與友愛,幣面主體突出,觀者一目了然。第一組是2003年發行的,一組兩枚分別描繪了赤嵌樓和朝天宮,發行量一千萬枚。赤嵌樓紀念幣背面圖案為全臺最大的媽祖廟--赤嵌樓。內緣上方為「5元」字樣,下方為「寶島臺灣-赤嵌樓」字樣。
  • 買「江西寶島」眼鏡 壞了讓人到「臺灣寶島」修?
    除了店招,LED燈和廣告貼語都是「寶島眼鏡」福州新聞網訊 6日,大學生陳同學向福州晚報反映,一年前她在首山路靠近交通職業學院的一家「江西寶島眼鏡」買了一副眼鏡。前幾天,她拿著變形的眼鏡到店裡維修,店家以師傅不在為由,讓她到寶島眼鏡店進行維修。「到了寶島眼鏡師大店,才知道我的眼鏡是從山寨眼鏡店買的。」陳同學說。
  • 做個臺客遊寶島 最臺灣的九日悠遊
    寶島臺灣  壹北京/上海-臺北寶島遊的心情從在中華航空的飛機上嘗到鬍鬚張滷肉飯推出的寶島小吃時茶園柒高雄-阿里山-臺中經由阿里山公路前往阿里山森林風景區,盡情地享受茂密森林所帶來的芬多精森林浴,這裡的高山茶和咖啡都不錯
  • 到寶島臺灣,必須體驗的10件事!
    寶島印象寶島臺灣一座遍布寶藏的小島每次前往都有不同的感受街頭巷尾儘是風景衣食住行滿是愜意08喝一杯正宗的寶島臺灣奶茶珍珠奶茶起源於上世紀80年代的寶島臺灣。其中最出名的要數天仁茗茶的出品,有半糖、全糖、多糖等口味可選,每一杯都是手工現做,奶和茶味道都淡了很多,但是珍珠真的是很糯很清甜。
  • 京彩|漫步在寶島風情臺灣街
    2020年10月17日,北京臺灣主題文化商業街。臺灣街由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題寫街名,臺灣街整體建築由12棟樓體組成,連成一體,形成街中有園、園中有街的格局。街內設有臺灣本土高檔餐飲、音樂餐廳、餐飲娛樂、風味小吃城、時尚精品館等,其中的鄧麗君音樂主題餐廳,寶島風情街都備受公眾關注。王琰 攝
  • 【彩虹專遞86】寶島臺灣我愛你!
    「寶島臺灣 我愛你」。系列活動的第一項,就是觀看視頻,讓學生們知道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應該記住70多年前,也就是1945年10月25日,臺灣民眾,男女老少,傾城而動,大家穿上新衣,懸掛彩燈,見面道賀,喜氣洋洋,熱烈慶祝被日本帝國主義以戰爭手段強行攫取的寶島臺灣又重新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近期,四年級組開展了「寶島臺灣我愛你」的主題教育活動,教育活動覆蓋多門學科。
  • 五十年代臺灣老街重現臺灣大食代 遊寶島首選景點
    老街上的攤子,熱騰騰的販賣著臺灣各鄉鎮的地道好味,林員的肉圓、正香的麻油雞、南洋的叻沙、在地的四神湯、蟹肉粉羹、星洲的黑咖啡、加央燒麵包,滿足每個人挑剔的味蕾。就連香港巨星李連杰、洪金寶曾光顧的」百年吳家鼎邊銼」都被搬入店內,跟團吃不到的隱藏版美食通通藏在這兒。
  • 福安少兒舞蹈《逃夭》亮相寶島臺灣
    福安少兒舞蹈《逃夭》亮相寶島臺灣 2012年08月29日 16:09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寶島臺灣的寶物——牛樟芝
    臺灣是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被稱為寶島。島上生長著一種只有臺灣獨有的樹叫做牛樟樹。牛樟樹上經常會生長一種類似樹的牛皮癬的東西,它就是牛樟芝。牛樟芝,又名樟菇,屬於非褶菌目、多孔科、多年生蕈菌類。其生長區域為臺灣山區海拔 450-2000公尺山林間,只生長在臺灣特有百年以上的牛樟樹樹幹腐朽之心材內壁,或枯死倒伏之牛樟樹木材潮溼表面,因其採集不易,加上野生牛樟木近年已被臺灣列為國寶級生物之一。牛樟芝和靈芝從外形看一點都不像,但為什麼會被稱為芝呢?原來是因為自漢代以來,古人認為菌就是芝。
  • 臺灣 寶島風情值得期待
    5月3日,中共中央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陳雲林授權宣布,大陸有關方面將於近期開放大陸居民赴臺旅遊。5月21日臺灣有關方面作出回應,表示基本歡迎大陸開放赴臺旅遊……看來,今年暑假,應該有不少大陸學子期待著跨過海峽,去這個美麗的寶島遊玩。
  • 寶島臺灣陽明山溫泉
    推薦2:寶島臺灣陽明山溫泉臺灣北部大家耳熟能詳的陽明山溫泉,每到冬季,就會吸引許多遊客前來。陽明山溫泉分前山溫泉和後山溫泉兩部份,周遭儘是醉人的風景,是洗溫泉兼具賞景的好地方。陽明山溫泉各區域的溫泉因火山地熱運動頻繁,所夾帶的礦物成分不同,造成每個溫泉區域泉質、水溫不同。
  • 人行30日起發行寶島臺灣朝天宮、赤嵌樓紀念幣
    人行30日起發行寶島臺灣朝天宮、赤嵌樓紀念幣     新華網北京9月29日電 (記者張建平)中國人民銀行定於9月30日起陸續發行中國寶島臺灣——朝天宮、赤嵌樓普通紀念幣各一枚。  這兩枚紀念幣正面主景圖案均為國徽,內緣上方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名。
  • 臺灣寶島遊學紀行(二)——學生感悟節選
    為促進教育交流合作,相互學習海峽兩地辦學優勢,建立良好的校際友誼關係,北京市溫泉第二中學應臺灣高雄大榮中學邀請,在海澱區教委、臺灣教育署共同安排下
  • 省級行政區美稱最多 寶島臺灣多秀麗(圖)
    寶島臺灣,地處熱帶、亞熱帶,位置優越,風光秀麗,資源豐富,經濟繁榮,被人們授予了許多美稱,成為我國32個省級行政區中美稱最多的一個。●美麗寶島:臺灣是祖國最大的島嶼,猶如璀璨的明珠,鑲嵌在萬頃碧波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