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3抬4翻6坐7滾8爬」科學訓練寶寶運動,讓孩子發育好更聰明
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3抬4翻6坐7滾8爬」科學訓練寶寶運動,讓孩子發育好更聰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隨著嬰兒的成長,嬰兒將在不同的年齡掌握不同的總運動能力。對於嬰兒大運動的發展,大多數父母會遵循「三推,四轉六坐,七滾八」的發展規律。爬和走」。儘管此公式有一定道理,但僅供參考。此時間點並不適用於所有嬰兒,也不是統一的標準。
每個嬰兒的發育水平不同。大動作的發展可以快也可以慢。「 6個月大的嬰兒不能坐著,8個月大的嬰兒不能爬行」並不意味著您的孩子的智力和體質低下。
嬰兒的大運動能力發展存在個體差異。家長可以參考「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生長發育曲線中的6大運動發育時間表」,只要寶寶的大運動發育在正常範圍內,就不必太擔心。,您應及時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以確定是否有發育遲緩和其他疾病的可能。
儘管只要寶寶符合主要運動發展的時間表,寶寶就不必擔心,但這並不意味著父母可以閒著。父母可以通過以下科學的訓練方法鍛鍊寶寶的大運動能力。
1.伏地挺身訓練
當嬰兒在肚子上訓練時,不僅不會使嬰兒感到疲倦,而且也有利於大型運動的發展。這是對嬰兒的下背部和運動協調性的良好訓練。研究表明,喜歡趴著的嬰兒通常早起。
訓練方法
注意:儘管新生兒可以趴著,但不建議3個月以下的嬰兒趴著睡覺,以免窒息。
2.垂直持舉和抬頭訓練
此訓練方法不適用於3個月以下的嬰兒。這是因為1個月至2個月嬰兒的頸部和背部肌肉發育不佳。父母應採用扁平擁抱或對角擁抱,即使是3個月大的嬰兒,保持頭部直立的訓練時間也不應過長,請注意垂直擁抱中的抬頭訓練過程。如果嬰兒的頭向後傾斜,則表明嬰兒的頸部肌肉無法承受頭部的重量。此時,應該停止訓練。父母可以使用伏地挺身訓練的方法。
當嬰兒翻身和訓練時,不建議嬰兒穿得太緊或太緊,這不利於嬰兒自由活動。
訓練方法
嬰兒爬行訓練需要四肢,軀幹和眼睛,大腦和神經的協調。
訓練方法
坐姿是向站姿發展的一種中間姿勢。一般來說,無法完成坐姿的兒童最終將無法獨自站立。獨自坐著的完成標誌著人類的基本運動。
①盤腿而坐
在嬰兒不能獨自坐下之前,他可以彎曲膝蓋和腳,並用雙手支撐兩側。使用卡片,書籍和音樂吸引嬰兒的注意力。幫助嬰兒保持姿勢1-2分鐘,每天3-5次。
②長時間坐姿訓練
對於已經可以雙手坐著但無法拉直腰部的嬰兒,父母幫助嬰兒拉直雙腿,雙腿分開70°?90°,父母坐在嬰兒身後,當嬰兒向前傾斜時,不能拉直,按雙腰的眼睛點。刺激嬰兒拉直腰,每次5組,每天多次。
③騎馬腿坐訓練
每天數次,每次3-5分鐘,將嬰兒背對著父母,坐在成人的大腿上,如果嬰兒無法伸直腰,父母可以通過支撐來幫助嬰兒直立嬰兒的胸部。
④腹部和背部力量訓練
將嬰兒抱在父母的大腿靠近腰部的位置,嬰兒朝外,父母使用玩具語言誘使嬰兒彎曲70?80°,然後將其抬起。嬰兒的背部和腹部力量,也將有助於髖關節的發育,並為將來站立和行走奠定基礎。
不同的嬰兒開始在不同的時間學習走路。父母不應強迫自己的孩子學走路太多,父母應盡力創造條件讓嬰兒有更多的行走機會。這不僅將提高嬰兒的行走技巧,而且將促進嬰兒各種感覺器官的發育,並擴大嬰兒對外界事物的理解。
訓練方法
1.在身體步行訓練的幫助下
2.獨立行走訓練
「三個升降機,四個轉彎和六個坐位,七個滾動和八個爬行和行走」只是嬰兒發育過程的總結。不同的體質,養育方式以及父母的培訓會使實際情況發生變化。因此,如果嬰兒沒有「準時」學習一些技能,父母就不要太著急。他們應注意指導並確認是由個體差異或發育異常引起的,如果是個體差異或發育異常,父母應及時帶孩子去醫院檢查治療,並儘快幹預治療最小化影響。
我是一個家庭教育老師,一個高級的產科教師,也是一個多平臺的育兒作者。跟隨我給你帶來實用的母性和育兒知識。如果你有任何困惑或疑問,請發私信,我會及時回復,希望我的一些建議能讓你作為一個家長突然敞開心扉,不再孤獨地走上育兒之路。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