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有不少圍繞著「百姓生活」的數據新鮮出爐。乍一看,這些倒是不錯的信號。前陣子,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4月份CPI(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3.3%,CPI指數重新降到了「3時代」。
很多人會想著:「不是依舊在上漲嗎?怎麼就是不錯的信號呢?」,我們可以再看一份數據:1月份,全國CPI同比上漲了5.4%;2月份,全國CPI同比上漲了5.2%;3月份,全國CPI同比上漲了4.3%。
CPI指數重回「3時代」,這就意味著百姓們的「菜籃子」再一次輕了一些,物價也開始向下走了。
在物價順勢下行的時候,另外一份數據又出爐了。百姓的支出少了,收入卻多了!近日,《2019年全國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新鮮出爐,數據顯示,我國城鎮居民單位就業人員的工資收入正在穩步增長。
據《報告》顯示,2019年中,全國規模以上企業的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75229元,比前一年名義上增長了10%。另外,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的年平均工資為90501元,要比前一年實際增長了8.6%。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53604元,比前一年實際增長了5.2%左右。
肉眼可見的是,無論是何種性質的企業,在2019年的人員薪資都呈現了上升的趨勢。
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副司長孟燦文表示,2019年中,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並且穩中有進,就業形勢也保持穩定。所以,全國城鎮單位就業人員的平均工資也穩步增長。
除此之外,孟燦文對照數據進行了部分職業的解讀,即「採礦和製造領域重點行業平均工資持續增長」、「科教、信息和交通等新興行業平均工資穩步增長」、「與公共服務和消費升級相關的行業平均工資較快增長」。
首先,在2019年中,採礦業就業人員的平均工資增長幅度還是較快的,城鎮非私營單位和城鎮私營單位的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分別增長了11.8%和12.7%。
製造業就業人員的平均工資增長比較穩定,其中高技術相關製造業就業人員的工資增長較快。而一些短板領域的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增長速度也較快,例如土地管理業、水利管理業等。
其次,隨著近些年創新驅動戰略的深入實施,「知識價值」成為了投入研發分配政策的導向,其薪酬制度也更加靈活。所以,科研以及高等教育領域的就業人員平均工資也開始快速增長。
而隨著信息技術的滲透和發展,網上零售帶動了一批行業的進步。批發、零售、信息傳輸、信息技術服務業等相關行業的就業人員薪酬也在上漲。
最後,因為居民生活的提高,人民對健康服務的需求也在不斷提升,與提升百姓生活質量的相關行業,例如廣播電視電影、新聞和出版業、衛生和體育行業相關的工作人員工資也有所上漲。
另外,據數據顯示,金融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衛生和社會工作、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供應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這六大行業的年均工資超10萬元。
《2019年平均工資》出爐,不少人感覺自己每月的薪資貌似又被「平均」了。但是,也有不少人表示,自己的工資的確上漲了!那麼,你在2019年的工資有明顯上漲嗎?話說回來,物價開始降低,你感覺到了嗎?
本文由聚富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參考來源:
中國日報網《2019年全國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出爐——工資收入穩步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