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民APP,淘寶的每一次改版,都會引起大家討論,而這一次,人們關注的重點是商品評價區的變動。
眾所周知,商品評價對感興趣的購買者十分有借鑑意義。現在打開淘寶C店商品的評價區可以看到:頂部的「好中差評」分類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更精準詳細的「標籤」,比如「價格便宜」「舒服」「可愛」「尺碼合適」「物流很快」等。
原本讓商家擔驚受怕的中差評,則以「感覺不佳」的形式出現,另外還會有「口感不好」、「尺碼偏小」、「腳感不太舒服」等具體描述。
目前,新的標籤功能還在不斷優化中,據悉將在近期向所有人開放。
對於買東西的人來說,真實的標籤數據,能夠更直觀的在海量評論中將有用的信息提煉出來,選購商品時就能更清晰、迅速地找到參考。
有網友形容稱,新的標籤功能就像買東西時旁邊站了位助手,非常好用。以前想了解商品某一方面的具體感受,還要自己動手在海量評論裡翻找,現在點一下標籤就能去看相關的評價。
同時,對商家來說,用標籤取代中差評,更是一項值得點讚的舉措。
一直以來,電商界有一句廣為流傳的名言:再厲害的運營也幹不過一個差評。
有賣家甚至做夢都會夢到店鋪有差評,在夜裡突然驚醒。
而很多做過的電商的人可能都有一個職業病:一看到差評,就激動地打電話、發信息和客戶道歉溝通,希望能修改評價。
因為一旦有了差評,不僅會影響店鋪的整體動態評分和好評率,還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其他買家的判斷,從而影響到產品轉化率和店鋪排名。
但實際上,好中差評都是出自個人感受,有些人在意的點,或許在其他買家看來完全不是問題,也有可能是因為物流太慢,或快遞員態度不好,消費者也會給商品打上差評。同時,也不排除職業差評師的存在。
一般出現問題,賣家首先需要與買家協商溝通,或賠償,或退換,通過售後挽回口碑。
說到底,作為賣家,做好產品和服務才是根本。現在淘寶用標籤取代中差評,並不意味著賣家就高枕無憂,不必在意用戶評價。
標籤功能的好評直接講清了商品好在哪,中差評也一樣,更加清晰地告知其他消費者,這款商品的問題出在哪兒。
消費者買完東西後的評價標準很多樣,而新的標籤功能,會讓評論展示更全面、客觀。每個人對產品的定義不一樣,好評不一定適合自己,差評也是如此。
「這對所有人來說,都是更公平的方式」。適當削弱差評的殺傷力,對買賣雙方來說,都是一次解放,這樣也能讓更多人看到更加真實和有價值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