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需要差評

2020-12-22 新浪科技

來源:創事記

圖片來源:unsplash

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閆俊文

來源:燃財經(ID:rancaijing)

手機淘寶在一個微小功能的改版上搖擺不定。9月中旬,手機淘寶取消了C店(個人店鋪)「中差評」標籤,改為「感覺不佳」或者「不好用」等感性詞彙,統一C店和天貓店評價界面。但在10月,一部分C店的「中差評」標籤又恢復了,且合併顯示,但也保留了類似天貓店的多標籤分類評價體系。

淘寶回應稱,現在還沒有完全改版完成,等到新功能全部上線之後,後續會專門安排溝通會,「應該是在雙11之後了」。

淘寶其他板塊的改版已初步定型。根據晚點報導,淘寶改版可追溯到兩年多前,此番改版重心在加強首頁信息流化,具體表現為:下線「焦點圖」,將「猜你喜歡」移至關鍵部位等等。

但在「中差評」標籤的改革上,淘寶採取了AB測試的方法,做法更為謹慎。一位淘寶深度用戶表示,她的購物習慣一般是在看「差評」開始的,雖然會減弱消費欲望,但如果認準,會堅定購物的決心。反之,如果沒有差評,都是好評,對於白牌產品,她會下意識認為對方「刷單」。

根據燃財經的觀察,淘寶特價版App已經取消了「好評」、「中評」、「差評」的評價分類,和天貓店統一。

就整個電商行業而言,對差評的態度分成兩派。拼多多、蘑菇街、天貓旗艦店等平臺一直淡化「差評」標籤,採用「感覺不佳」、「有點大」等個性化、情感詞彙描述,但淘寶店鋪、京東、美團等仍採用「中差評」標籤。作為電商行業的領頭羊,淘寶的改革似乎預示著某種方向。

一位網際網路產品經理表達了這樣的觀點,「這種機制(中差評標籤)是個偷懶的做法,應該有更好的機制來平衡商家和用戶。」他進一步解釋,「中差評」是一個原始的做法,就是把各種理由都羅列起來,讓用戶來看,並做出選擇,但對於商家並不友好。看差評會減少購物的欲望,從這個意義上說,並不能幫助用戶有效購物,淘寶想改進這方面的問題。

但另外一些人對上述看法表示反對,一位熟悉淘寶的人士認為,這種簡單的機制是淘寶建立信用體系的核心要素之一。相比電話、郵件等投訴機制,在商品下方掛著無法刪除的差評,對商家的制約要大得多,這可以讓商家在提供產品和服務時,都力求完美,從而最大限度的改善購物體驗。

中差評機制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會抑制消費者的購買慾,但這種機制保證了消費者的知情權,讓消費決策更冷靜,從而避免更多的退換貨問題。這位人士認為,淘寶不應該取消它。「有中差評,讓更多無利益驅動的購買者發聲,才能更充分發揮出淘寶信用體系的效用。」

值得注意的是,10月20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布了《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其中一個條款是,網絡交易經營者不得以下列方式欺騙、誤導消費者,其中就包括,通過刪除、隱匿、修改評價,或者好評前置、差評後置、混淆不同商品或服務的評價等不正當處理手段對評價進行誤導性展示。

淘寶的進與退

在9月中旬,手機淘寶取消「中差評」標籤,向天貓店看齊,被外界視為利於「中小商家」。

天貓商城的店鋪評價頁面,除了「全部」、「最新」、「追加」、「視頻」等固定標籤之外,還有「包裝嚴實」、「性價比好」等類似「好評」的個性化標籤,等同於「差評」的是「感覺不佳」、「性價比低」等詞語,被放置到最後位置,以灰色字體顯示,且二者數量反差極大,前者數量可達七八個,而後者往往只有兩個或者一個。

在外界看來,如果淘寶C店評價界面按照這個方向改,毫無疑問,消費者在進入「評價」界面時,大概率注意力會被「好評」詞彙吸引,加大其消費決策的可能性,從而提升淘寶商家交易的可能性。

網際網路資深架構師楊澤稱,淘寶改版尤其是「中差評」的AB測試,是試圖用「增長黑客」的方法,最大限度降低用戶流失,提升流量的轉化效率,一方面,在淘寶這麼大的體量裡,提高一點點的流失,商業價值都巨大,另一方面,避免流失的用戶到京東、拼多多這些競品平臺。

不過,淘寶取消「中差評」標籤這一舉動,究竟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提升交易,商家是存疑的。

圖/ 燃財經截圖

大飛做了5年的淘寶C店,對於「中差評」標籤的改革,他並沒有多大觸動。大飛主要是做服裝生意,目前搭建了10個人的團隊,其中有兩個客服,他認為,做好產品和服務是最重要的,就算「差評」標籤沒了,但顧客照樣可以打「一星」差評,影響官方對店鋪的評分等級與流量扶持政策。

對於大飛這樣的小店鋪而言,鞏固好回頭客,利用老用戶拉新客戶才是最重要的。

「淘寶不如以前掙錢了,因為流量越來越貴。」前幾年,大飛曾靠著這個店鋪,在石家莊買了兩套房子,外加一輛雷克薩斯的車。

「什麼車最貴?是淘寶的直通車。」這是大飛和一些淘寶商家的戲言,商家可以藉助這個平臺推廣,導流客戶至店鋪內,按點擊收費,大飛曾一天內花費一兩千元做推廣。

大飛最新的規劃是去快手,做小店,目前他的快手帳號已經達到了數萬粉絲。大飛曾想升級為天貓店,但僅押金就數十萬元,而開個淘寶店,幾千元就好了,而且,天貓店平臺也要抽成,大飛擔心錢沒賺著,反而賠了。

對於用戶和中小商家的爭奪,淘寶的對手除了京東和拼多多,還要加上抖音和快手。

近期,快手推出專門針對中小商家的政策,除現金補貼外,9月GMV小於5萬元的中小商家,10月1日-11月11日新開店商家,技術服務費將減免至1%。

阿里也很警覺,並做了應對。比如,今年雙11多了3天,淘寶天貓總裁蔣凡表示,「新節奏周期,會給中小商家帶來更好的機會。」在蔣凡看來,中小商家一直都是雙11的核心參與者,雙11銷售額中有非常多是由中小賣家貢獻的,這其中包括了數百萬淘寶商家。

淘寶對C店評價界面「中差評」標籤取消又恢復的舉動,同時加入「天貓店」的評價標籤,可能是來自商家和消費者的負反饋在某個時期大於正反饋,讓產品功能更新出現反覆。

法律從業者張小佳長期關注電商平臺,她認為,從長期看,淘寶沒有理由和動機破壞這一機制。從法律角度,「差評機制」保證了消費者的知情權,拋開廣告性質更多的商品照片和「寶貝詳情」頁面,真正能比較客觀地反映一個商品好壞的,除了現在已經有點流於表面敷衍了事的「參數」模塊,就只有寶貝評價了。

「我個人相信,大多數理性消費者都可以通過中差評機制獲取到有價值的商品信息,以行使知情權。」張小佳說,雖然目前中差評機制有被濫用的現象,如競爭商家僱傭水軍發表惡意差評,如店鋪花錢買虛假好評。但是,只要消費者稍微認真一點分析,差評是否「吐槽」得有理有據,且有照片作證,好評是否誇得過於浮誇格式化,大多數理性人都能夠分辨得出。

「淘寶已經新增了評論區的『有圖』、『追加』和『中差評』等標籤來幫助消費者篩選掉部分沒有參考價值的評價。」上述熟悉淘寶的人士說。

對這個機制的改進也可能源於淘寶信息流模式的改版要求,以及算法推薦代替搜索的時代變化要求。作為誕生於2003年的淘寶,用簡單、直接的標籤「好中差」來分類評價,是搜索時代「標籤化」分類的典型特徵。而誕生於2015年的拼多多,更善於利用「千人千面」的算法推薦機制。

2018 年雙11時,蔣凡曾表示,基於個性化推薦帶來的流量,已經超過了搜索帶來的流量。這預示著,淘寶遺傳自「搜索」時代的某些功能或者設置正在過時,他們需要測試和驗證新的社區功能。掌握著龐大數據資源和雲計算工具的阿里,有充分的燃料和方法探索。

但淘寶的掌舵者們仍需謹慎地面對來自商家、消費者甚至官方的審視。

差評灰產生意

淘寶對「中差評機制」的動刀,可能一部分動因來自「差評」灰產對淘寶評價機制的侵蝕,這個產業猖狂、隱蔽而暴利,由此而誕生出了職業差評師、反差評師平臺公司與刷好評公司。

在經歷了2016年一次寫了「中評」被電話轟炸騷擾之後,張小佳已經放棄了在淘寶上寫「中差評」的意願,如果買到「假貨」或者「不適用的」,協商退貨退款就好;就連手機號,她都不願意填寫真實的。

2016年雙11,張小佳在淘寶店鋪買了某款護膚品,使用之後,她下意識感覺到買到了「A貨」,她在店鋪寫下了一個中評,「對比了微博的攻略,外殼是真的,但裡面的東西比正品要幹很多。是否是正品不好說,大家自己謹慎點吧」。

隨後,她收到了商家的簡訊,內容是「退30元,刪中評」,張小佳同意,但要求商家答覆,究竟是不是正品,商家拒絕回答,並重申正品。張小佳得不到真相,拒絕刪中評。

此後,張小佳連續收到了一個多星期的網絡電話騷擾和簡訊騷擾。後來她了解到了一個名為「呼死你」的軟體,輸入手機號,只需要支付30元一天,就可以轟炸對方的手機。

她先後向淘寶客服、12315、10086、當地警方、12321等途徑尋求幫助,但沒有得到有效的反饋和幫助。

最後,張小佳選擇妥協,刪除差評,退貨退款,「為期一個星期的維權之路以失敗告終。」她回憶。

一位淘寶商家說,在淘寶做生意,沒有什麼比好評更重要的事情了,他們甚至會僱傭「刪差評」公司,以7元一條的價格,將處理差評事宜交給公司,「不管是打電話還是其他方式,讓顧客刪了差評就好。」

圖 /燃財經截圖

圍繞差評,「寫差評」和「刪差評」成了兩門並行不悖的生意。

一個名為「雲淘客」的公司開展的業務主要有好評、差評、維權、投訴、封店、降權重等業務,「每個好評100元,差評佣金30元,如果墊付貨款,每單差評10元」。好評是給自己刷的,而差評則針對競對店鋪。

「我們是平臺,3大電商很多都在我們這裡做。」對方宣稱,「我們平臺在國外,會員在國內,我怕他?」對方發過來信息,順便帶著一個拳頭的表情,顯示出強大的信心。

而另一家公司的主要業務是「刪差評」,但它的收費更高,一個月內無追評300元一條,有追評非一個月內的600元一條, 並且承諾「後付款」。對方宣稱,他們是通過「技術刪除」的手段做到,看來,相較於電話轟炸,他們有著更高級的手段。

對方發來一份名為「評價刪除」的文檔,這是一份「刪差評訂單填寫樣本」,要求店家提供賣家信息、買家信息、評語內容截圖、訂單詳情截圖、收貨人信息截圖等等信息。

這份文檔的最後,他保證,處理周期5天內(一般3天內),著急的話可以下加急單快速處理,36小時內刪除需加100元。

這門生意甚至直接導致了「職業差評師」這一職業的誕生,有人專門發起了一個名為「差評師曝光臺」的貼吧,林林總總曝光了諸多所謂「差評師」的信息,包括名字、手機號、地址等等。燃財經撥打了其中幾個手機號,一部分顯示「正在通話」,一位接通的事主則表達了無辜,她表示,自己並不是什麼差評師。

「洩露個人隱私違法,公布差評師旺旺ID沒錯。」一位網友在貼吧裡說。

甚至,還誕生了專門針對「職業差評師」查詢的平臺,在這些平臺上,註冊成為會員,就可以查詢淘寶上的「職業差評師」,他們被商家拉黑,在這些平臺上被標註「勒索、無理由差評、無理由退貨」等標籤。

淘寶官方也在出臺措施,早在2014年,淘寶官方推出店鋪「拉黑」功能,禁止一些疑似「職業差評師」下單購買。2015年,阿里的「消費者誠信數據模型」啟動了惡意評價追溯刪除功能。當職業差評師ID被數據模型識別之後,阿里信用團隊將會根據不同行為的危害程度,以梯度攔截的方式在交易端及評價端對帳號進行限制。

「淘寶水太深,有人什麼制度空子都鑽,不能說淘寶的中差評制度形同虛設。」張小佳說,「但淘寶已經不單單是一個網絡交易平臺了。」

差評(踩)只存在於電商?

在電商行業,大部分消費者對平臺上的「中差評」機制呈現出支持的態度,但在網際網路其他行業,「差評」和「踩」的功能鍵正在被產品設計者有意識減弱或者取消,用戶也沒有感到不妥。

在社交、短視頻等平臺上,「差評」(踩)的功能正退居「第二屏」或者消失,在微信朋友圈、公眾號、QQ空間,「踩」的功能被完全抹去;在抖音、快手等平臺,均需要二次點擊才能顯示,快手和抖音則是長按屏幕,會出現「舉報」、「不感興趣」等選項。

網際網路資深架構師楊澤說,可能是算法的普及,快速划走已經代表了態度,不需要「差評」來表達這種態度,而「贊」這個動作是高於全文看完的,所以有必要。

2013年,微博曾短暫推出「頂」和「踩」的功能,這項功能是針對「社會名人人氣排名」,不過,這一功能不久後被取消,至今微博手機App裡發博文,只保留了轉發、評論和「點讚」按鈕,但長按點讚按鈕可以顯示「痛哭」、「尷尬」、「憤怒」、「點讚」等標籤,系統默認「點讚」。

從社區氛圍來看,「踩」功能鍵對社交平臺是一種負反饋,容易造成社交關係緊張,在內容社區,也比較容易傷害創作者的積極性,造成某種「網絡暴力」。

不過,在嗶哩嗶哩、最右、糗事百科等少數社區,差評、「踩」的功能一直延續至今,但值得注意,他們顯示「點讚」的數量,卻集體不顯示「踩」和差評的數量,這裡採用「黑盒」機制。

圖/燃財經截圖

一位糗事百科方面的員工說,這樣做的考量是希望了解用戶對內容的喜好,從而分發給最好的內容給用戶。「『踩』的數量不會顯示給創作者和平臺用戶,這個數據對平臺的分發機制是有比較核心作用的數據參考」。

上述員工進一步補充說,糗事百科之前事一個文欄位子為主,篇幅比較短,平臺只能從「評論」「轉發」數據了解用戶的喜好,但評論和轉發對用戶而言,決策鏈路太長,比較深度,並且觸發「評論」機制必須用手機號註冊,但「點讚」和「點踩」就不用註冊和登錄。

但在電商平臺,差評一直都在。

淘寶自2003年成立以來,其「好中差」評價體系已經成了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從消費邏輯上看,淘寶商品的頁面設計邏輯非常清晰,先用誘人的圖片和視頻從感性角度勾起消費者的購買衝動點擊進入,在感性與衝動降溫,理性質疑聲響起時, 「基本規格」和「參數」緊接著被安排上,而評價模塊位列其後排名第三,「基本規格」和「評價」可以很快打消消費者的理性疑慮,增強購買決定,按下紅豔豔的立即購買鍵。

一位消費領域專家說,對於消費者心中的疑慮,甚至也只有 「中差評」才能給予正面有力回應。這個設置是完全吻合消費者購買心理變遷,順應人類思考邏輯的。如果取消了,消費者反而會因為產品信息披露不完全而感到遲疑。

「如果取消它,評價市場上不缺乏其他點評軟體,淘寶是在割自己的市場送對手。」一位行業人士說。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大飛、張小佳為化名。

相關焦點

  • 手機淘寶大動作,中差評變了!網友:我的差評去哪兒了?
    近日,手機淘寶的改版引發關注,除了加大信息流化,淘寶針對手機淘寶 C 店(個人店鋪)評價系統進行了一系列改版,好評、中差評標籤不再單獨展示,但用戶可以在"感覺不佳"標籤中查看商家的中差評詳情,括號中的數字即為中差評個數。
  • 怎麼看出國留學中介差評?
    為什麼網上的出國留學中介差評這麼多?你總以為你網上了解得夠多了,諸不知去諮詢的時候又雷自己一臉懵。出國留學中介當然有好有壞,出現差評大多是被中介套路了,如何避免套路,這篇留學中介差評解析帶你更有效率挑選優質出國留學中介。
  • ...收到假貨給差評賣家訴其侵犯名譽權 差評事出有因不構成誹謗詆毀
    因認為買家李某在沒有任何事實依據的情況下給予差評,公開評論假貨,淘寶賣家將其訴至法院。9月11日,北京網際網路法院開庭審理此案並當庭宣判,判決認定李某給予差評事出有因,並非為了故意貶損賣家名譽,據此判決駁回賣家的全部訴訟請求。同時,判決指出,買家在與賣家客服溝通過程中使用的言辭確有不當,加劇了雙方矛盾的升級,並不可取。
  • 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政策意蘊、理論闡釋與路徑建構
    減少「差評」,增加「好評」,推動「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持續向貼合民眾喜愛的「好評」方向發展。這既是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的邏輯起點,也應是邏輯終點。進一步觀察不難發現,政務服務對外呈現出了評價依據、評價理念、評價對象、評價內容和評價渠道,而這恰恰是對其「好差評」的基本著力點。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還需要基於公共受託責任論和新公共管理理論,並著眼於推進政府治理現代化和提升企業群眾獲得感兩大視角,構建「為何評」「怎麼評」「評什麼」「怎麼用」等評價路徑。
  • 差評的對策:有了這幾招,差評可以有效解決
    突如其來的一個差評就可能導致銷量直接攔腰斬斷,所以,遭遇差評後如何應對,也成了很多賣家糾結於困擾的大難題。雖然運營中差評不可避免,但也絕對不意味著我們需要面對差評時不作為,結合實際的運營經驗,在處理差評上,我一般建議賣家可以從四方面行動,我將其總結為「差評應對四原則」。
  • 揭秘網際網路算命賺錢真相:0成本轉運靈符賣三四百,沒人給差評
    於是,算命這個古老的職業,就在需求和網際網路的推動下,爆發了。 佔星、八字、紫微鬥數、塔羅牌等等「大師」紛紛利用網際網路,出來擺攤。 星座是其中傳播門檻最低,最不容易觸紅線的一類,所以星座公司也較多。
  • 揭秘|「我一個差評,一個月就能賺3萬塊!」
    說白了,就是以差評為要挾來訛錢的那些人。而這些人往往是利用平臺的漏洞和賣家的心理來達到目的。而在本次曝光的貼吧熱帖中,該網友說只需要掌握兩個方法,那麼以後入住各個民宿,都可以不用付任何費用。究竟是什麼方法呢?
  • 寶寶入住月子中心得肺炎 夫妻給"差評"反被索賠50萬
    沒想到的是,入住月子中心期間,寶寶感染了肺炎,夫妻二人認為月子中心照顧不周,存在不規範現象,遂在大眾點評網寫下了差評。評論發布後不久,月子中心竟將夫妻二人和大眾點評網的運營商訴至廣州網際網路法院,稱被侵犯名譽權,要求賠償50萬元。這對年輕夫妻是否對月子中心構成侵權?大眾點評網是否應該承擔連帶責任?
  • 美團外賣小哥持刀傷人 到底是誰該得「差評」?
    誰該得「差評」?事件一出,網上就有評論觀點認為,「美團式」盈利實際是在通過強行壓榨實現所謂的「降低成本」,這才是導致此類事件發生的根源。在美團聲明前,「差評」一度成為網友猜測最多的「真兇」。在風馳電掣中,不知道哪個差評,就是壓垮他們精神的最後一根稻草。」「做過商家的都知道,有一些外賣員有多可恨,你要是得罪他們,他們會聯合起來給你差評,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當然有一些是非常好的,我們也非常尊重他們。」「如果真是外賣遲到了或者種種的錯誤,消費者憑什麼不能給差評?憑什麼消費者就不能擁有合法權益?
  • 大連華訊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告訴你遇到暴力差評怎麼維權
    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帶來了便捷的網絡購物體驗,隨之而來的是網購糾紛的頻發,因為一個差評而引發的買賣雙方暴力衝突越來越多。今天大連華訊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就來說說當遇到暴力差評時該如何維權!分為好評、中評和差評。其中,差評是最低評價。  作為消費者,遇到質量不合格或者服務態度差的商家,給個差評,是淘寶買家再正當不過的權利。發錯貨本來就是賣家的責任,給個差評也不過分,這是維權的一種方式,也是衡量商家產品以及服務質量的標尺。  為何差評易引發暴力?
  • 廣州一媽媽入住月子會所後孩子得肺炎,給差評反被告
    時下,不少經營餐飲、住宿等生活信息服務的網際網路平臺,都開放了「差評」功能。「差評」成為一些用戶抵抗無良商家的「利器」,也是許多人作出消費選擇前的必看內容。
  • 或為保護商家,淘寶取消「中/差評」標籤遭質疑,消費者怎麼辦?
    據網友反饋,從9月23日開始,查看商品「寶貝評價」時,此前的「中/差評」標籤不見了,取而代之為「感覺不佳」。對此,淘寶官方客服回復稱,淘寶網已於近日完成系統升級。評價頁面修改後,好評、中評以及差評等評價標籤將不再單獨顯示,中差評類別將集中在「感覺不佳」一項中。
  • 我國「零差評」的寺廟,票價只需要2塊錢,住宿也只需要25塊錢!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旅行,在閒暇時間,他們會和親戚朋友約好去旅行,說到旅行,對於大多數遊客來說,寺廟往往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非常適合和家人一起祈禱,所以中國大部分城市或多或少都存在寺廟,今天,我為你介紹一個中國「零差評」的5A級景區,遊客門票免費,電瓶車往返只需
  • 亞馬遜賣家收到差評怎麼辦,亞馬遜賣家收到差評怎麼處理
    有經驗的亞馬遜賣家基本上都知道,影響銷量的兩大要素,一個是斷貨,另一個就是差評。一個突如其來的差評就可能導致銷量直接攔腰斬斷,相信每個賣家都有收到差評後焦灼的心情,一個自己花費幾十天甚至幾個月精心打造的listing,突然收到一個差評,本來一天幾十上百單,突然腰斬,甚至十幾單,針對這樣的情況怎麼去解決呢?
  • 《腐爛國度2》Steam褒貶不一 Xbox Live帳號引來大量差評
    《腐爛國度2:巨霸版》現已正式在Steam上推出,國區售價99元,但目前本作獲得了不少差評。在477條中文評價中,有170條差評。根據國內玩家的留言,除了首發沒有中文(遊戲對話沒有中文)外,還有一個讓人特別煩惱的事情:需要輸入Xbox Live帳號(其實這個要求早在官方給的PC配置中就標註了)。如果你沒有這個帳號,那麼會卡在登陸界面,進不去遊戲。這突如其來的阻擋讓花錢買的玩家相當不爽。
  • TO BE BETTER 來自差評
    TO BE BETTER大家好,我是差評君。之前不久,有一家媒體給我們的郵件採訪中有一個問題是:「差評創立至今,有沒有遇到過特別大的挑戰?」,我的回答是:「差評創立至今,未曾遇到特別大的挑戰。」這算毒奶麼?
  • 因為一條差評,月子中心起訴消費者索賠50萬,法院一審結果出來了
    最近,廣州互聯法院審理民一件案子,商家就一對夫妻在某點評網上發布的一條差評起訴,稱這對夫妻發布差評是誹謗,要求這對夫妻與點評網站連帶賠付50萬元。經過審理,廣州網際網路法院給出了一審結果。事情發生在去年,為了在月子期間,媽媽和寶寶能夠得到專業的護理和照顧,張女士與丈夫李先生預訂了某月子會所坐月子,花了幾萬元。
  • 差評敲詐自家公司近20次 珠海一理髮店員工被刑拘
    原標題:差評敲詐自家公司近20次,珠海一理髮店員工被刑拘  據「珠海公安」公眾號9月16日消息,半年時間,他竟然在某平臺上對自己公司惡意差評近20次。為何?  據某團網際網路公司反映,有人持續不斷在其平臺上給一個連鎖品牌旗下的多家理髮店惡意刷差評,並勒索錢財。  經核查,民警發現有2個某團帳號從2019年年底開始,便開始給某品牌旗下理髮店不斷刷差評,且內容含有很多行業術語,刻意讓其他用戶產生專業、認真的評論觀感。
  • 淘寶「雪藏」中差評,是對還是錯?
    實際上,這類差評體系如今雖然還能夠為購買者提供一定的借鑑功能,但同時也遭到了諸多不法分子的利用。由於差評會對商家的搜索優先度及排名造成影響,因此惡意差評的現象非常普遍。尤其是一些爆款產品,經常出現被同行競爭者惡意刷差評的現象。
  • 外賣差評已經出現,該怎麼補救?
    任何一條看似微不足道的差評,很可能會在短時間內迅速擴散。到時候你失去的就不是一個顧客了,而是10個,100個,甚至1000個……最常用,也最實用的差評補救方法是:有技巧地回復差評。首先,老闆們要思考這個差評是如何產生的:它是由自身原因導致的,還是由非自身原因導致的,又或是同行惡意競爭差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