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本月中旬,一條堪比「八級地震」的造假事件震驚了學術圈,一位「心肌細胞」領域大牛——皮耶羅·艾佛薩(Piero Anversa)的31篇論文被撤稿,撤稿的理由是這些論文涉嫌偽造數據。請求撤稿的不是皮耶爾本人,而是他所在的哈佛大學醫學院和附屬布裡格姆婦女醫院。
哈佛大學撤稿事件的瓜還沒吃完,「五道口職業技術學院」的後院也起火了。
國外一個名為「Retraction Watch(撤稿觀察)」的網站近日顯示,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有學者的11篇論文因學術不端行為被學術期刊網站撤稿。昨晚清華深圳研究生院對此作出回應,相關研究生已於去年被撤銷博士學位,其導師也停止了招收研究生的資格。
這11篇材料科學領域的論文,由於圖片篡改、內容重複、虛假署名等學術不端行為而遭撤稿。這些論文的發表日期主要集中在2014年~2016年。以下是11篇被撤稿論文的列表,另外還有3篇是更正狀態。
清華大學教授唐國翌指導的博士研究生葉肖鑫(2015年畢業)自2016年以來有12篇論文被撤稿,原因有修改數據圖片復用偽造合作者等。這位被提名2015年清華學術新秀時提到SCI論文18篇,12篇發表於畢業前一年內的現都被撤。
事實上今年5月已有報導清華大學博士葉肖鑫和他的導師唐國翌教授有10多篇論文因為嚴重造假而被撤稿。至今未見公開說明此事有沒有被處理。今天《撤稿觀察》大篇幅報導此事。還放上了清華大大的校徽,不知要作何感想?
那麼造假如何被發現的?
據「撤稿觀察」報導,發現這一系列有問題的論文的是挪威奧斯陸大學的一位學者,她說:
「我們自己的論文在同行評議的過程中,不斷收到來自一位審稿人的請求,要我們去引用一些完全不相干的論文。很顯然,這個審稿人想誘導我們去引用他們最近的一些文章,但他表現的是如此急切,所以我決定仔細看看這些他對我們施壓要求引用的論文。」
那些被撤銷的論文,大多第一作者都是「Xiaoxin Ye」,一般來說,導師都是掛通訊作者的,第一作者一般是學生,是論文的直接寫作者。這位同學從中南大學畢業之後到被推薦到清華大學直博,2010~2015年在清華讀博。這假到底是誰造的?是學生坑了導師,還是導師坑了學生?我們局外人不得而知。
後話:
優秀的科研成果和文章才是是科研界的財富,但是絕大多數部門或機構依然以文章數量分區定天下,發的即使是垃圾,也無所謂,只要發表的論文多就「有實力」。灌水的「專家學者」比比皆是,為啥?主要是現在的科研工作者已然成為一種職業。這難道不值得我們深思嗎?
學術不端真是可怕,年輕學生為了能引人矚目,在沒學會做學問之前先學會了如何湊論文數湊簡歷博人眼球。誰都需要關鍵時候的一份漂亮的履歷,但是支持履歷的永遠得是實在的成果。看到這裡的你,你們今天可以義正言辭地批判這種行為,但也希望若干年後依然可以無愧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