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協作 傳遞溫暖 得象能源服務有限公司助力湘西產業扶貧

2020-12-20 大眾網

  東西協作,傳遞溫暖。2019年1月12日,濟南·湘西東西部扶貧協作湘西得象能源服務有限公司產業扶貧及新產品發布會在吉首成功舉辦。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湘西州委書記葉紅專,州委副書記、州委宣傳部部長唐湘林,州委常委、州政府常務副州長向恩明,州委常委、古丈縣縣委書記楊彥芳,湘西軍分區政委高振海、州委秘書長、州委辦公室主任向邦偉,州直各部門負責人,濟南市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黃波,濟南市建委法規處處長劉端明,湘西州各區縣有關領導、古丈縣黨政、縣直各部門領導、濟南市高新區社會事務局相關負責人、湖南省湘西州駐縣工作隊第一書記、隊員等蒞臨發布會現場,與現場媒體及嘉賓一起,共同見證了得象碳晶暖立方的新品發布會儀式。

  古丈縣委書記楊彥芳在致辭中說,2017年來,濟南高新區積極響應習總書記的號召,承擔了對古丈縣的扶貧協作任務,成功幫助古丈縣引進湘西得象等企業,有力支持了古丈縣脫貧攻堅和經濟社會發展。楊書記在致辭中特別指出,山東得象電器科技有限公司勇擔社會扶貧責任,於2018年6月在古丈縣註冊成立了以碳晶電熱板生產、銷售以及對外提供能源服務為主的湘西得象能源服務公司,並於12月正式投產,為古丈縣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了30多個就業崗位,打造了推進產業合作和東西部協作的樣板工程。

  湘西得象公司董事長繆峰發表講話,向湘西州、濟南市和古丈縣的各級領導對湘西得象的鼎力支持表示感謝,感謝湘西州和古丈縣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持和良好的發展環境,在濟南市和湘西州東西部產業扶貧協作工作開展以來,湘西得象是第一家落地的實體企業,當年考察、當年註冊、當年投產,讓社會各界見證了濟南速度和湘西速度,並向來賓介紹了山東得象產業扶貧項目及企業概況。

  濟南市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黃波在講話中表示,能夠為湘西州、為古丈縣人民做點事情,我們也非常欣慰,在湘西州和古丈縣主要領導的大力支持下,相信湘西得象將會得到更好地發展,我們大家齊心協力,共同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州委常委、州政府常務副州長向恩明說,在這場扶貧攻堅戰中,我們有著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的共同目標,也結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感謝濟南市高新區各級領導幹部的鼎力支持,並表示盡力為企業的後續發展提供有利的政策支持,讓企業紮根湘西,溫暖更多人!

  會上,湘西得象隆重發布了新品得象碳晶暖立方,得象研發團隊以先進的採暖理念直擊家用傳統電暖器痛點。南方的冬季房間潮溼、寒冷;水暖地暖加熱時間過長、耗電量太大;烤火爐、暖氣片存在安全隱患……因為地域氣候和集中供暖的問題,生活在南方的朋友到冬季都會有各式各樣的煩擾,這些日常困惱我們的問題,有了它全部幫你輕鬆解決——得象碳晶暖立方,取暖的同時還能作為茶几使用,讓您和家人每天都能在「陽光般溫暖」的呵護下舒適度過南方潮冷的冬季。

  據悉,山東得象電器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5月,是一家專業從事碳晶平面發熱材料研究與應用的高科技企業,集研發、製造、營銷於一體。2018年6月,山東得象全資子公司湘西得象能源服務有限公司在湘西自治州古丈縣紅石林產業集中區成立,公司主要從事碳晶電暖產品的研發、製造、銷售,並對有供暖需求的企事業單位、學校、敬老院等提供專業的能源服務。並於2018年12月26日順利實現投產試運營,目前已完成投資484萬元,招聘建檔立卡貧困戶30人。

  山東得象成立十年來,始終堅持「溫暖萬家、奉獻社會」的核心價值觀,牢記「低碳節能、一心為民」的企業使命,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先後累計向部隊、敬老院、學校、貧困戶、軍烈屬及全國113個邊防哨所捐贈累計超過7000萬元的款物。2017年至今,湘西得象為古丈縣幼兒園、縣社會福利院光榮部和牛角山小學,湘西慈愛園和養老院共計捐贈117萬元的產品。

  湘西能源服務有限公司落戶古丈縣並成功投產試運行,這是濟南?湘西東西部扶貧協作對古丈縣產業合作幫扶的縮影。2018年以來,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戰略引領下,古丈縣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各級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部署,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在組織領導、人才交流、資金使用、產業合作、勞務協作、攜手奔小康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

  立足資源稟賦、開展產業合作。古丈縣堅持把引進東部企業入駐古丈作為扶貧協作工作的重點。目前已在該縣註冊企業有3家,分別是湘西得象能源服務有限公司、湘西華牧天元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湖南京投創業科技有限公司。這些企業的入駐投產,有力的助推了古丈縣的經濟發展,也為該縣貧困農戶拓寬了就業渠道。

  開展人才交流、夯實人才基礎。為打造一支留得住、能戰鬥、帶不走的高素質幹部隊伍,兩地加大人才交流力度。近年來,濟南高新區先後選派2名優秀幹部來古丈重要部門任職,選派4名教師來縣開展人才交流活動;濟南市選派20名志願者來古丈支教活動。古丈縣選派2名優秀幹部到高新區掛職鍛鍊,選派了28名教育、衛生等專業技術人員赴濟南交流學習。雙方的人才交流活動促進了兩地幹部在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上的相互學習、建立了工作友誼、拓寬了扶貧協作的領域。

  拓寬就業渠道、強化勞務協作。為解決古丈縣貧困勞動力就業難的問題,雙方切實加強勞務協作,實現勞務協作精準對接,全面完成勞務職業培訓工作。通過東西部扶貧協作項目,全年實現轉移就業1559人,其中19人已在濟南市穩定就業,142人轉移到其他省份就業,1398人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

  開展社會扶貧、建立愛心橋梁。濟南高新區高度重視社會扶貧工作,積極組織各屆人士來古丈考察對接扶貧協作工作。2018年全年濟南高新區各界向古丈捐贈財物502.6萬元。積極推進消費扶貧,全年古丈縣已實現對山東農特產品銷售371.5萬元。為擴大古丈茶葉在濟南的影響,組織16家茶企參加了濟南茶博會,舉辦了古丈茶葉專場推介會,在濟南廣友茶城設立了「古丈毛尖」專賣店,高新東區百聯奧特萊斯、高新控股漢峪商業廣場為古丈名優特色產品銷售無償提供了經營門店。

相關焦點

  • 泉潤湘西拔窮根 雙城共書協作扶貧的新答卷
    泉潤湘西拔窮根(決戰脫貧攻堅·一線故事)湘西州地處武陵山腹地,湖南11個深度貧困縣中,7個在湘西州。2016年10月,濟南市與湘西州結成東西部扶貧協作對子。因地制宜,做優當地傳統產業;雙向協作,建立供銷雙贏格局;匯聚合力,形成助力脫貧的強力引擎……幾年來,濟南和湘西共同書寫出了協作扶貧的新答卷。
  • 「板根產業」育成記—濟南幫扶湘西激發產業發展持久內生動力
    如今,因為東西部「牽手」扶貧協作,這一安全隱患正在改善當中。2019年4月6日攝於上海科技館熱帶雨林館的「板根現象」說明在湘西州古丈縣紅石林工業園區,山東得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投資1800多萬元成立的湘西得象能源服務有限公司去年底已投產。
  • 發揮「乘數效應」,濟南湘西深化拓寬商務領域扶貧協作
    濟南市與湘西州建立東西部扶貧協作,是黨中央著眼大局作出的重要戰略部署。濟南、湘西州兩地商務部門進一步深化拓寬扶貧協作,發揮職能、形成合力,開展了多層次、多形式、多領域的協作支持,助力湘西經濟發展,發揮了商務扶貧協作的「乘數效應」。
  • @濟南,您收到一封來自湘西的感謝信
    產業幫扶方面,秉承「組團式」幫扶理念,由濟南市區域辦和濟南日報報業集團聯合64家駐濟企業成立了國內首個東西部扶貧協作產業聯盟,產業聯盟迅速成為企業奉獻愛心與產業合作交流的平臺,2018年10月16日,《人民日報》刊登文章為濟南市成立產業聯盟助力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點讚。一大批聯盟企業到湘西落戶投資興業,通過提升當地優勢產業帶動貧困人口脫貧。
  • 「東西協作」高質量扶貧!青島打造扶貧協作「山海模式」
    今年以來,青島安排財政援助資金總量達到8.56億元,累計實施政府援助科技產業等項目222個,帶動安順市、隴南市11.36萬名貧困人口脫貧,打造具有示範意義的東西部高質量扶貧協作「山海模式」,為全國脫貧攻堅作出積極貢獻。
  • 廈門、甘肅、寧夏三地探索對口扶貧協作新模式 東西協作更精準更...
    東西部扶貧協作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大舉措,也將東南沿海的廈門與西北內陸的甘肅臨夏州、寧夏連接在一起。面對自然環境惡劣、產業基礎薄弱的幫扶對象,廈門這些年的對口支援幫扶工作是如何開展的?經濟日報記者日前前往廈門、甘肅、寧夏等地,了解三地協作的創新嘗試。
  • 東西部扶貧協作 浙江省江山市助力四川省沐川縣蜂蜜香飄全國
    9月7日晚7點半,以「櫛蜂沐語踏徵程,脫貧攻堅奔小康」為主題的「江山—沐川東西部扶貧協作甜蜜奔小康」蜂蜜直播助銷現場會,在浙江健康蜂業有限公司的蜜蜂博物館舉行。現場會由四川省樂山市沐川縣農業農村局主辦,浙江省江山市商務局、江山市農業農村局、浙江寶格商貿有限公司、浙江喵鮮食品有限公司承辦,浙江健康蜂業有限公司特別贊助。
  • 龍曉華在湘西州東西部扶貧協作迎國檢工作部署座談會上的講話
    >  在湘西州東西部扶貧協作  迎國檢工作部署座談會上的講話  龍曉華  (2019年11月28日)11月18日至20日,烏蘭副書記、忠誠副省長帶隊到山東進行了東西部扶貧協作考察對接,我全程參加了考察,並代表湘西州作了匯報,兩省對扶貧協作高度重視,在座談會上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我們要認真抓好落實。  一要提高政治站位。
  • 「紅色合伙人」工作機制助力東西協作扶貧——青島市北區延安路街道
    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8日訊近日,青島市北區延安路街道舉辦「紅色合伙人」授牌暨東西協作扶貧捐贈儀式。50餘家國有企事業單位、非公有制企業、社會組織等為延安路街道結對幫扶的甘肅省隴南市西和縣大橋鎮現場捐款。
  • 江蘇職業院校開展協作辦學、技能培訓、產業合作,助力西部脫貧——
    職業教育是教育扶貧的排頭兵,是見效最快、成效最顯著的扶貧方式。近年來,江蘇職業院校立足「賦能」,發揮職業教育優勢,在技能培訓、產業發展上精準發力,助力脫貧攻堅。  協作辦學,扶貧先扶智  扶貧先扶智。2017年以來,江蘇面向雲南省大理州、普洱市開展中職兜底招生行動、實施職業教育基礎能力提升計劃等相關工作。
  • 又到年底分紅時——蘇州銅仁產業扶貧協作觀察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歐甸丘元旦臨近,貴州銅仁市萬山區、江口縣、石阡縣部分東西部產業扶貧協作項目迎來年終結算時點,財務人員正在抓緊造冊、算帳,準備給貧困群眾進行年底分紅。寒冬季節,蘇州市和銅仁市攜手合作的產業幫扶項目結出的累累碩果,給山區群眾帶來陣陣暖意。
  • 福建晉江:農產品消費扶貧助力「山海協作」對口幫扶縣
    為進一步深化對口幫扶合作關係,貫徹落實消費扶貧政策,實現資源信息共享,加快形成山海協作產品互通、互惠互利、互補互促的良好格局,10月18日至19日,晉江長汀上杭三地山海協作特色農產品展銷對接活動在福建省力豪現代農業有限公司舉辦,晉江市通過組織現場採購、開闢特色農產品銷售新通道、籤訂產業合作協議等多舉措為對口幫扶縣賦能。
  • 海大集團貢獻東西協作民企力量
    作為農牧行業龍頭企業,海大集團始終將幫助農民增收致富作為初心使命,積極投身「東西部扶貧協作」的國家戰略中,在廣西、四川、雲南等省份的貧困地區,推行「五元賦能」產業扶貧模式,補齊產業短板,助力農民增收,爭當東西部扶貧協作戰略的支持者、參與者、推動者。
  • 廣黔姐妹心連心 東西部扶貧協作顯成效——為大山裡的產品搭起連接...
    如今藉助扶貧大潮,從前藏在深山、壓在箱底、越來越少年輕人掌握的古老技藝和產品煥發新生,逐漸做大成產業,走出大山,走向世界,給世代居住在這裡的繡娘們帶來了希望。2018年底,廣州市婦聯聯合畢節市婦聯開展為期三年的「錦繡協作計劃」,為婦女提供幸福賦能、創業輔導、技能培訓、宣傳銷售渠道等服務,為大山裡的繡娘和產品搭起連接世界的橋梁。
  • 藍思科技奔赴湘西設立全省首家就業扶貧工作站
    作為湖南省首家由政府指導、企業為主體的就業扶貧工作站,作為瀏陽經開區上市企業,藍思科技依託自身優勢,不僅將實現湘西自治州勞動力轉移就業與服務瀏陽企業用工的雙贏目的,還開啟了就業扶貧勞務協作脫貧的全新模式。湘西自治州是國家西部開發、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試點地區,是湖南省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州和扶貧攻堅主戰場。
  • 河南省副食品有限公司三到洛寧高灣村,助力鄉村產業扶貧!
    河南省工商聯副主席劉國勤,河南省總商會副會長、河南省副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王慶雲,河南省工商聯社會服務部副部長李梅、洛寧縣委書記張獻宇及愛心企業家代表陪同參加此次調研活動。活動現場,王慶雲代表河南省副食品有限公司向高灣村捐贈產業發展資金20萬元。據悉,這是王慶雲代表公司第三次走進高灣村,助力高灣村發展。
  • 「山海協作」守望相助 廈門精準幫扶臨夏州壯大扶貧產業
    「扶貧扶長遠,長遠看產業。」記者近日跟隨廈門市委宣傳部組織的媒體團到臨夏實地採訪發現,按照「臨夏所需、廈門所能、協作見效」的原則,廈門精準引進、建設了一批扶貧車間、工廠和園區紮根臨夏,讓當地貧困戶在家門口就業脫貧的同時,也助推臨夏扶貧產業持續發展壯大,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 ——天津市南開區與慶城縣扶貧協作側記
    新一輪東西部扶貧協作啟動以來,天津市南開區與慶城縣兩地攜手攻堅,精準施策,創新幫扶模式,大力提升貧困戶造血功能,催生出了一批產業項目,結出豐碩的幫扶成果。  2018年,南開區與慶城縣成立人才支援、產業幫扶、消費扶貧等11個專項工作組,制定了《南開區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三年行動方案》。加強資金支持,確定電子商務和旅遊產業為重點扶持產業,助推慶城縣加快脫貧攻堅步伐。2018年、2019年分別向慶城縣撥付專項幫扶資金2350萬元。  南開區通過消費扶貧的方式促進慶城縣優質農產品走出去。
  • 浙江義烏企業籤約入駐川青甘高原物流產業園區 東西協作喜結碩果
    持續強化區域合作,義烏-汶川攜手共建共營川青甘高原物流產業園區,是義汶雙方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的重點工作之一。6月9日,由汶川縣委、縣府辦牽頭,縣經信局組織「汶川縣川青甘高原物流產業園區入駐企業集中簽約儀式」在汶川縣會議中心順利舉行。
  • 上海市虹口區與文山州扶貧協作聯席會議舉行創新方式 深化協作...
    原標題:上海市虹口區與文山州扶貧協作聯席會議舉行創新方式 深化協作 助力文山鞏固脫貧成果實現高質量發展童志雲胡廣傑出席並講話 張秀蘭吳延風石寶珍吳長昆等出席9月25日,上海市虹口區與文山州扶貧協作聯席會議在虹口區舉行,雙方就貫徹落實滬滇扶貧協作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