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寶媽在學生時代都被數學虐過,尤其是文科生那簡直是一把辛酸淚……
高中和大學裡最怕的就是數學課,簡直沒有數學就沒有傷害!!!
為什麼數學這麼難呢?
數學難不難關鍵取決於興趣,有興趣的人學習數學是在享受,沒興趣的那就是在忍受。
所以在娃小時候我們就要開始培養他們對數學知識的興趣。
想要娃對數學感興趣,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帶他們看到學習數學中有趣的一面,體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發現數學之美。
相信寶爸寶媽們都知道,孩子最喜歡的做的事情就是——玩遊戲!
愛遊戲是孩子的天性,為啥不能讓孩子在玩遊戲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知識呢?要知道,遊戲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很多家庭都會為孩子準備樂高積木玩具,小朋友玩起樂高積木也都非常在行,但家長有沒有想過,其實在玩樂高積木的過程中,也是可以同時去學習數學的!
今天,就來為寶媽和娃們分享一下,如何用樂高積木教娃學數學!
1.認識數字
娃剛開始學習數字的時候,數字對他來說是比較抽象的,它只是符號,需要寶寶慢慢的去理解認識,這時候如果我們用玩兒樂高積木的方式就可以讓娃輕鬆掌握到數字的概念。
表示數字「1」,就用「1」個樂高積木,告訴寶寶這是數字「1」;
表示數字「2」,就用「2」個樂高積木,告訴寶寶這是數字「2」;
依次類推,通過積木的數量,讓寶寶來理解數字的概念和含義。
對娃來說,數字的大小還是很難理解的。
其實,數字就是一個符號,「4」和「3」就是一個數字,認識不到差別,也理解不了數字的大小。
很多時候,其實是缺乏一種直觀的理解方式,來幫助娃正確理解數字的大小。
比如:為了讓娃認識到數字「4」和「3」的大小,我們可以用一張A4紙寫下「4」和「3」兩個數字。
而在紙的上面,直接用「4」個積木搭成小塔,「3」個積木搭成另一座小塔。
通過觀察,讓娃對看一看到底是哪一座比較高,多進行幾次聯繫,娃就能掌握數字的大小,理解數字大小的含義。
2.理解「個位數」和「十位數」
「個位數」和「十位數」對娃來說,同樣也是比較難理解的概念,當然也可以用堆積木的方式來表示。
看上圖,它是表示數字22,我們可以選用10個積木塊把它搭成1個積木條,來代表十位數的數字1。
那如果十位數的數字是2的話,那麼我們就可以用2個10個積木的積木條來表示十位數的數字2。
然後個位數的話就是用2個積木來表個位數的2,這樣就是22。
3.學加減
比如說,想讓娃學習到「4+5=?」,應該怎麼辦呢?
可以選4個積木塊表示數字4,然後在5個積木塊表示數字5。
4個和5個積木塊混在一起,有9個積木。
那麼娃就明白了,4+5=9,這就是一個數字加法的一個基本的含義。
4. 「十位數」的進位法
如果娃想學習大一些的數字,比如:18+23=?,應該怎樣用積木呢?
很簡單。
首先在紙上畫兩個格子,左邊一個格子表示十位數,右邊一個格子表示個位數。
然後我們把數字18用前面的方法,放進去,在十位數處放一個積木條,再在個位數處放8個積木塊。數字23同理。
接著把2個數字的十位數的積木條一起放在這個十位數的這個格子裡面,個位數的積木塊也一起放在個位數處。
最後就變成了十位數裡面有三個積木條,那麼個位數有11個積木。
但是問題是個位數只能有10個積木,於是可以把個位數裡面的10個積木塊拼成一個積木條,然後把這個積木條放在十位數裡面。
如下圖所示,十位數裡面,多出了一個積木條,總共有四個積木條,它就表示十位數的數字是4,而個位數字是1,那麼18加23,這答案就出來了,是41。
5. 學減法
個位數的減法直接用積木塊,但難點就在於就是如果說這個減法題裡面有借位。
比如說35-7。
還是剛才的方法,用3個積木條代表十位數的3。然後在個位數裡面再放5個積木塊,這就代表數字35。
這時候我們要把數字7減掉,但是個位數只有5個積木!可以從十位數處調出一個積木條放到個位數裡面,這樣個位數就有15個積木。
從15個積木裡面把7個積木給拿走,還剩八個,十位數還剩2,個位數還剩8,那麼答案就是28。
6.認識學習「分數」
孩子老是理解不清楚分數的概念,怎麼辦?
玩一玩樂高積木,輕鬆掌握分數的概念。
上圖一目了然,建立分數的概念可以很容易。
分數其實就是對一個整體的拆解,可是很多小朋友初學時會繞不過彎兒來,這麼學是不是很直觀、又很容易理解呀。
編後語:娃學習數學切記死記硬背,讓娃面對冷冰冰又無聊的數學題,媽媽們可以在娃玩遊戲的過程中去引導孩子對數學知識產生興趣,而不是把知識強行給娃們灌輸。興趣才是孩子最好的教學老師!藉助興趣,通過遊戲來學習,才能真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玩而思--專門分享激發和培養兒童創造力的各類內容,致力於兒童素質教育,打造面向未來的兒童創新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