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校園暴力,檢察官告你該咋辦

2020-12-17 瀟湘晨報

中小學、幼兒園的安全工作,事關廣大師生的生命健康、百萬家庭的幸福安寧,也關係到教育系統和社會的和諧穩定。但近年來,幾乎每隔一段時間,「校園欺凌」「校園暴力」這些刺眼的詞兒就會進入我們的視野,那些不堪的畫面揪痛著我們的心。

10月22日,山西晚報記者從山西省人民檢察院獲悉,為了貫徹高檢院「一號檢察建議」的精神指示,構建文明和諧的校園環境,我省各級檢察機關積極開展各類「法治進校園」活動,以「面對面」形式告訴學生,遭遇校園暴力,該如何正確處置?

校園暴力三種表現最常見

根據相關案件數據顯示,近年來,勒索錢物、恃強凌弱、打架鬥毆等校園「暴力」現象時有發生,較為突出的校園暴力表現形式主要集中在以下幾種。

第一種,勒索錢物的現象近年來較為常見。這類暴力活動常常是以團夥形式出現,有組織有計劃地針對他們早已了解好的目標實施。因為此類行為隱蔽性較強,往往不易被老師和家長發現。

第二種,聚眾鬥毆是青少年最易引發刑事犯罪的「導火索」。一些學生由於受社會的不良現象和一些粗俗港臺影視片影響,崇拜那些「草莽英雄」「黑社會老大」,還有一些同學大講「哥兒們義氣」,因此在學校拉幫結派,常因一些小事聚眾鬥毆,這類暴力事件涉及人較多,造成的危害也較大。例如,不久前,在山西霍州,幾段疑似未成年在校生暴力視頻引發關注。男生曹某稱自己被多人圍毆拳打腳踢,身體多處部位受傷。8月3日,霍州公安發布通報,目前案件事實已查清。受害人曹某(15歲)於7月22日被楊某(15歲)等7人毆打,23日被韓某(17歲)等3人毆打,涉及人員均為未成年人,警方已對違法行為人作出行政處罰。

第三種,隨意傷人。在此種校園暴力行為中,部分學生因缺乏起碼的法律意識,在個人利益得不到滿足或個人的利益受到損傷時,往往採取極端的惡性的手段去處理問題。儘管此類校園暴力事件較前兩種行為,在發案數量上較少,但其一旦發生所造成的後果及負面影響都是巨大的。例如,今年9月18日,在山西晉中發生了一起未成人實施的殺人案件。山西現代雙語學校一名14歲的初三學生因為瑣事和同學發生矛盾,被同學殘忍刺死在學校。

檢察官分析:校園暴力產生的原因有哪些

「現在的學生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由於家長的寵愛,極易染上『萬事以我為中心』的毛病。他們在學校生活中,一遇衝突就會把這種不良的心理帶出來,稍不控制就會釀成校園暴力。」檢察官介紹,根據心理實驗的研究,當一個人受到挫折時,容易引起情緒上的衝動和憤怒,因而產生對一定的對象報復和攻擊的行為。各種導致挫折感的動因,如受欺辱、遺棄、排擠、自卑等都容易引發攻擊性的行為。據1996年、1997年對中國城市獨生子女人格發展與教育的調查發現,80%以上的城市中小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攻擊性行為。

在家庭因素方面,如果家庭成員文化素質低下、道德品質敗壞,父母的管教方法過嚴或者過於溺愛,又或者家庭氣氛緊張、不和諧,都會對孩子的健全人格培養產生不利影響。尤其值得強調的是,父母本身的心理健康對孩子的成長也極其重要。在研究中,我們發現許多父母在社會經濟文化轉軌中自身產生的社會心理疾病,例如緊張、恐懼、冷漠或不安全感等,都會潛移默化地傳染給孩子,使他們在社會化的過程中也產生人格障礙,這也是校園暴力的誘因之一。例如,弱勢家庭封閉、外來、下崗、貧窮家庭的孩子易形成自閉性格。富裕家庭的孩子喜歡炫耀、露富,容易成為被搶劫、勒索的目標。暴力家庭受到父母暴力行為的影響,孩子也習慣用拳頭來解決問題,而這樣的孩子在互毆中往往也成為被侵害的對象。單親家庭的孩子往往性格內向、害羞、老實怕事,在同學間不受重視,缺乏與朋輩相處的社交技巧,容易引起同學不滿和反感。

在學校因素方面,一直以來,我們的學校教育一直偏重於知識教育。因為升學率及教學任務等考核機制,學生與老師這兩方一直保持在一直對立且緊張的關係中。為此,學生有苦惱和困難時,與老師之間的交流自然也會減少。一些學生由於成績不好,很容易被定義成「壞學生」,受到別人的歧視。在這種情景下,這些所謂「壞學生」從行動上自覺不自覺地站到老師和同學的對立面,尤其在老師對他們進行批評時,行動上易出現攻擊性。此外,個別素質低下的老師對待學生不是以身作則,而是以打罵、諷刺、挖苦或體罰的形式替代教育,極易引起學生的反擊,校園暴力的發生也就在所難免了。

此外,不良的社會因素也對學生的健康成長產生了負面影響。例如,帶有暴力傾向、貪圖享樂、崇尚金錢的網路遊戲、影視作品隨處可見,很多年級尚小的學生在不良導向的影響下,逐漸養成了遇事暴力解決問題的習慣。

面對校園暴力 孩子們應做到「三不」

不管是校園暴力還是校園欺凌事件,都會對尚處在未成年階段的受害者造成永久傷害,構成心理問題,影響健康,甚至影響人格發展。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應對校園暴力行為呢?

在此檢察機關建議,面對校園暴力,孩子們應做到「三不」,即:不做受害者,不做施暴者,不做附和者。

不做校園暴力事件的受害者。學會保護自己,在遭到校園欺凌時,要第一時間告訴家長、告訴老師,而如果覺得力量懸殊,不要和對方硬碰硬,可以低頭、認輸,但一旦脫離當時的情形,要立刻告訴家長、告訴老師,必要時立刻報警。要有防範意識,遇上校園欺凌要積極尋求幫助,不要孤單承受。

不做校園暴力事件的施暴者。幾分鐘的施暴行為,將徹底改寫幾個人的人生。造成受害人損失的,施暴者監護人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民事賠償包括受害人的經濟損失賠償和精神損害賠償,造成傷殘、死亡的,其賠償數額足以讓一個家庭傾家蕩產。施暴者不要為了逞一時之快而去觸犯法律的底線,到時候葬送的可不僅是施暴者與受害人的人生,而且會毀掉幾個家庭。

不做校園欺凌的附和者。附和者實際是「校園欺凌」施暴者的幫兇,在施暴者構成犯罪時,附和者有可能也會構成犯罪,區別只不過是主犯與從犯的認定,而受害者同樣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附和者,要求民事賠償。

在初次遇到校園暴力、校園欺凌行為時,一定要表明態度,決不能選擇隱忍。如果你與對方能力相當,要明確冷靜地告訴對方停止這樣做。不要哭,哭更容易被欺負;如果對方人多,實力相差懸殊,要看準時機,能跑就跑;跑不掉時可以拖延時間再求助;或者通過有策略的談話暫緩對方對自己的人身傷害。校園暴力具有反覆性、長期性的特點,不及時處理很有可能導致更持久、嚴重的欺凌。因此,第一次被欺凌後一定要及時向老師、家長求助。也許他們不能馬上幫你解決這個問題,但絕對比你一個人默默忍受欺凌要好。

此外,學校應該在學校內也做好預防措施,要加強對師生進行法制和安全教育,增強師生的法制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對可能引起矛盾激化事件的當事人要逐一登記,耐心接待,盡力做好化解工作。一旦發生學校暴力事件,可撥打「110」報警電話,並以最快速度把傷員送往就近醫院搶救,並通知家屬。

山西晚報記者 辛戈

(責編:李琳)

【來源:山西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微沙龍|面對校園暴力 看女檢察官如何支招?
    《意見》因參與部門之多、整治措施之嚴,被稱為向校園暴力「放大招」。本應是最陽光、最安全之地的校園,為何屢屢發生傷害孩子身心健康、衝擊社會道德底線的事件?恰同學少年為何會開出「惡之花」?本周二晚上7:30,杭州市拱墅區檢察院未檢科檢察官陳素,走進微信公眾號(zjfzbs)主辦的「法治微沙龍」,講述各種校園暴力的危害與破解之道。
  • 檢察官課堂|和校園暴力說「NO」!
    你們認為校園是怎麼樣的?快樂、陽光、安全!文明殿堂、一方淨土...But近年來校園暴力事件卻不斷增多美好的校園也有了危險地帶開學在即,校園安全不容忽視。「如何處理好同學之間的關係、如何預防自身和他人的校園內&39;&39;、如何保護自己和幫助同學妥善面對校園霸凌」是值得學習的重要校園課題。
  • 預防校園暴力,廣安區檢察官送法進校園
    9月4日,廣安市廣安區人民檢察院未成年人檢察部兩名檢察官來到中石油廣安希望學校,為該校七年級學生作「預防校園暴力」法治講座。在與學生互動有獎問答過程中,檢察官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生動典型的案例,告訴同學們哪些行為屬於校園暴力,如何杜絕校園欺凌,引導同學們自覺遠離和抵制校園暴力,提升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增強他們防範不法侵害的能力。
  • 校園暴力頻發 南通檢察官進校園普法護航
    (原標題:校園暴力頻發 南通檢察官進校園普法護航) 為了增強在校學生的法制觀念
  • 為防範校園暴力 東海檢察官教學生如何保護自己和他人
    ,江蘇省東海縣檢察院檢察官們來到該縣培仁中學,為學生們帶來一場防範校園暴力、校園欺凌的專題法制講座。為深入推動防範校園暴力、欺凌活動的深入開展,確實防治學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的發生,東海縣檢察院選擇縣培仁中學作為此次活動的第一站,進行預防校園欺凌和暴力的法制講座。培仁中學是東海縣城駐地幾所重點中學之一,擁有2000餘名學生,生源對象主要面對農村務工人員子女,且大部分都是寄宿制學生。這一方面給校園管理帶來了一定難度,另一方面給學生權益保護也帶來了挑戰。
  • 面對校園暴力,該如何教會孩子應對
    校園暴力,這是一個大家都不願提起的問題,可這又是一個真真實實存在的問題,而且是一個特別嚴重的問題。孩子們身處校園,身處這麼一個最純潔的地方,卻有時又難免忍校園暴力的凌辱。關鍵是孩子們一般此時還處於成長階段,心智尚未成熟,所以校園暴力對他們的心靈及身體的傷害一般也特別深,往往會產生嚴重的後果,甚至留下一輩子的心理陰影。
  • 開學第一課 | 身處校園暴力之中,該何去何從?
    萬一遇到了校園暴力學生們又該如何解決呢?>案例一,14歲的小林面對校園暴力,竟通過實施搶劫犯罪的方式來解決,從而讓自己從被害人變成被告人,最終觸碰法律的底線而悔恨終生,令人嘆息!案例二,陳某作為被害人,對校園暴力所採取的應對方式也是極其錯誤的,身處險境,只想到躲避,沒有採取自我保護的措施,最終受到了無情的傷害。未成年學生遇到校園暴力,應如何處理呢?
  • 「面對校園欺凌,我該怎麼辦」
    【原標題:「面對校園欺凌,我該怎麼辦」】  「檢察官你好,我遭受到了語言欺凌!因為我長得胖了點,有的同學就嘲笑我是『曲美』,我聽了很難受,現在覺都睡不好,我該怎麼辦呢?」  「這種言語上的欺凌一般不構成犯罪,重要的是我們心理上的調節和認識上的改變。
  • 檢察官法治課開講,對校園欺凌說「不」!
    檢察官送法進課堂為增強學生的法治觀念和自我保護能力,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校園欺凌、校園暴力等青少年違法犯罪案件的發生,近日,慶雲縣檢察院的檢察官們走進金書小學、雲龍小學兩所學校,為學生們送去內容生動且實用性強的法治公開課。
  • 面對校園暴力,如何保護自己的孩子?
    他說,小龍說的,該克制的時候克制,該還擊的時候狠狠還擊,打到對方不敢再惹我。這次已經無法克制了。 我說:對,是我教孩子的,孩子做得很好。 我跟身邊的家長建議過,孩子如果遇到校園暴力,不需要過度克制,該還手的時候猛烈還手,打到對方沒有還手餘地,這次你不會吃虧,將來他也不敢惹你。
  • 檢察官教你預防校園欺凌,加強自我保護!
    在踏上新的學習旅程之前, 龍泉驛區人民檢察院 的未檢檢察官為孩子們 準備了一份特別的「開學禮物」。 觀看微電影,學習相關知識 未檢檢察官以「校園欺凌」為主要內容,根據初一學生的心理和認知程序
  • 面對孩子遭受校園欺凌暴力問題,學校、老師、家長該怎樣做?
    校園暴力問題近年來引起社會的普遍關注,據《校園暴力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顯示,校園霸凌最常出現在初中階段,其次是小學、高中,校園霸凌最容易發生在學校廁所、宿舍等私密場所,五成校園暴力案件因瑣事而起。面對孩子遭受校園欺凌暴力問題,學校、老師、家長該怎樣做?
  • 孩子遇到校園暴力,別只教他「告老師」!李玫瑾教授說要這樣做
    尤其在看了《少年的你》之類反應校園暴力的影視作品之後,當媽的心裡總是會想「要是我家孩子遇到這樣的事該怎麼辦?」孩子遇到校園暴力,「告老師」不是上策!最高法曾發布過15年-17年的校園暴力案件數據報告,雖然這些被拿到明面上的校園暴力事件只是一部分,但其中已經有55.12%是因發生口角、小摩擦等瑣事而引發的。
  • 遭遇校園暴力該怎麼辦?
    現在最多的就是校園暴力事件「搶女友」、「哥們義氣」...更有13歲學生在校內廁所被輪姦並拍下視頻!校園欺凌怎到底該麼解決?杭州市西湖區檢察院未成年人檢察科檢察官鄭蕾表示,學生早戀現象是學校和家長們都比較重視的問題。正處在懵懂青春期的青少年,常常是今天「愛你」明天就「移情別戀」,或者「你不愛我可以,但你也別想愛別人」,「如果不能樹立正確的戀愛觀,衝動之下,很可能帶來聚眾鬥毆、校園欺凌等不良後果。」
  •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該不該「告老師」?公安大學教授:打回去
    「告老師」?校園,本是教育孩子長大成人,傳授孩子做人的道理,拓寬孩子眼界,感受同學、師生間的美好情誼的地方,而有的孩子卻把校園變成別人的煉獄。校園暴力的存在,讓許多原本在學校應該享受青春年少時光的孩子卻飽受煎熬。
  • 面對「校園暴力」,孩子該怎麼做?才能真正的「自我保護」
    文 | 小鴻兒媽媽(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校園霸凌事件層出不窮,讓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和擔心又多了一份重任。面對校園暴力,孩子們的挺身而出,有不做旁觀者的勇氣,才是最好的自我保護。
  • 開學第一課|檢察官教你如何應對校園欺凌
    今天檢察官教你如何應對校園欺凌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講了什麼……高陵檢查 溫馨提示檢察官走進校園,化身同學們中的一員,通過案例還原校園欺凌的各種表現形式,教同學們分辨「什麼是校園欺凌」、「校園欺凌的危害有哪些」以及
  • 在校園暴力中!孩子,我們該如何保護你?
    發現原來校園暴力就在我們身邊,這並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實事求是,據數據統計,在中國各大學校裡,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暴力事件在上演。雖然他們的角色不同,方式手段也不同。但是卻讓人聽了,頭皮發麻。因為你並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這一次的演出中所扮演的什麼角色。到底是施暴者還是受虐者?
  • 面對校園霸凌我們究竟該怎麼辦怎麼辦?
    在這幾天拉開帷幕的兩會上,委員建議「對校園霸凌單獨立法」,可見校園霸凌的影響的確很嚴重。今天小編就通過分享校園欺凌的親身經歷,來告訴大家面對校園欺凌時該如何做! 面對校園暴力時保持沉默、忍受欺負是受害者們的「通病」,正因如此,他們內心堆積的害怕悲觀也愈發濃厚,最終陷入自己的世界無法自救。小編想告訴每一位朋友,我們要正視校園暴力,逃避無法解決問題,當經歷校園暴力時,大膽地向父母朋友傾訴,當你將內心堆積已久的委屈絕望訴說出來後,你會輕鬆很多。你要相信,家人朋友是你最堅強的支柱,快去傾訴吧!
  • 觸目驚心的校園暴力何時止?校園暴力到底該如何解決?
    8日,宣漢公安發布通告,針對網友反映的一段暴力欺凌視頻,迅速開展相關工作,該視頻中涉及的全部人員已於2019年7月7日被公安機關控制,目前,正在進一步調查中。校園暴力主要有三類:語言暴力,指學生經常用汙言穢語對其他學生進行攻擊,從而產生矛盾;身體暴力,指藉助身體的優勢打擊比較弱小的同學;心理暴力,指不斷地用語言、行為等給其他同學造成精神或心理。遇到校園暴力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