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注意了!孩子擠眉弄眼並非都是「抽動症」

2020-09-07 東莞時間網

在平時的玩耍過程中,孩子突然擠眉弄眼。家長和老師常常認為這是在「裝模作樣」「調皮搗蛋」,不明所以就施以呵斥、責罰,孩子卻覺得自己既無辜又委屈。

多數家長會懷疑孩子是否患有「多動症」「抽動症」,沒有意識到這些奇怪的行為舉止下可能暗藏著一些眼病。

孩子頻繁眨眼,不一定是抽動症

9歲小堅(化名)眼睛有異物感、頻繁眨眼、容易流眼淚,這種症狀已經有2年多。期間,家長懷疑這種症狀與兒童抽動症有關,帶著小堅前往廣州治療,卻沒有明顯的好轉,後來決定到眼科治療試試。

暨南大學附屬東莞愛爾眼科醫院綜合科主任葉健章接診後,發現小堅雙眼下眼瞼內翻,睫毛倒卷摩擦角膜及眼結膜,雙眼下方角膜上皮有點狀混濁。小堅擠眉弄眼主要原因是倒睫引起眼睛異物感。

家長好奇,倒睫究竟是什麼?

通常來說,我們眼部的睫毛都是向前向上生長的,相對會遠離眼球表面。但有些睫毛會向後向內生長,從而觸碰、摩擦到眼球表面,這就是醫生所說的「倒睫」。為避免角膜損傷,影響孩子視力,葉主任建議孩子及早行倒睫矯正手術,將眼瞼向外拉來矯正內翻。

葉健章表示,「頻繁眨眼」和「兒童抽動症」不能簡單地畫上等號。一些眼部疾病也會引起頻繁眨眼,比如倒睫、角膜炎、結膜炎、乾眼症、視疲勞等。而且還伴隨有眼睛乾澀、癢等眼部不適症狀。

倒睫是常見外眼病,兒童和老人高發

倒睫是兒童、青少年以及老年人群中比較常見的外眼病。

其中,兒童容易長倒睫,多為先天發育造成的。還有一些後天因素也會導致倒睫,比如眼角邊緣發炎、外傷等,使孩子眼部肌肉發生改變,從而出現倒睫。中老年人出現倒睫,則主要是由於眼瞼炎症或者瞼緣部瘢痕收縮,以及各種原因導致的眼瞼內翻引起。

近日,術後恢復理想的小堅,在第一次回院複查時,和媽媽一起為葉健章主任獻上錦旗致謝,「孩子眼睛的問題讓我揪心了2年多,現在終於解決了,真的很感謝葉醫生。之前查到孩子視力有下降的情況,我很擔心,怕這個問題會持續影響他的視力。」

【提醒】

警惕:倒睫會影響眼角膜結膜和視力

雖說倒睫不算是一種很嚴重的病,但這確是很難受的一種病。倒睫一般有反覆揉眼、眼紅、畏光、眨眼、流淚、分泌物增多等表現,長期下去可能會對眼角膜造成損傷,且容易引發角膜炎症,對眼角膜造成損傷,最終影響視力。

葉健章主任提醒,家長發現孩子倒睫後,要帶孩子前往醫院檢查角膜有無磨傷,如果倒睫較輕,對角膜損傷不嚴重,可以持續觀察;但如果已經磨傷角膜,引起角膜上皮的缺損,甚至出現角膜炎症的話,繼續發展會對視力造成影響視力,建議及早手術。

全媒體記者 李春燕 鍾晨 實習生 潘方朗/文

全媒體編輯 寧新春

相關焦點

  • 小兒抽動症--孩子「擠眉弄眼」的罪魁禍首
    原創 木瓜醫生 張醫童話經常有家長因為孩子「擠眉弄眼」來門診就診,大都是2-12歲的學齡兒童,男孩子多見,孩子一旦出現「擠眉弄眼」家長非常焦急,孩子行為古怪,給孩子日常社會和生活交往造成困難,家長想孩子這是怎麼了?不會是腦子出什麼問題了。
  • 「擠眉弄眼、噘嘴吸鼻」當心是小兒抽動症
    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專家提醒:「擠眉弄眼、噘嘴吸鼻」 當心是小兒抽動症生活報訊 (宋微 記者霍營) 孩子愛「擠眉弄眼」,家長第一反應會覺得這是孩子的一種壞習慣,或是眼部、五官科疾病。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發育行為科呂起副主任介紹,這很有可能是由小兒抽動症引起的。小寧今年7歲了,一年前出現反覆眨眼症狀,家長一開始以為是結膜炎,用了眼藥水、眼膏等,始終不見好轉。之後小寧出現嗓子難受、咳嗽、出怪聲的情況,家長以為孩子得了咽炎。
  • 孩子擠眉弄眼是病嗎?專家教你防治抽動症
    掃碼下載,圍觀直播    早知道    孩子緊張時常做的「鬼臉」,還有學習時的注意力不集中,可能並不是孩子故意調皮搗蛋。兒科醫學專家指出,家長要上心,小孩的某些不自覺或刻板舉動在警示家長,該小孩可能得了抽動症!那麼抽動症和多動症有什麼區別嗎?孩子過於喜愛打遊戲、看電視也可引發抽動症?家庭爭吵、學習壓力大也會引發抽動症?抽動症後果嚴重嗎?學習注意力不集中都可能跟抽動症有關?南都健康大講堂第三期,知名兒科神經內分泌專家羅向陽教你如何防治抽動症。6月13日下午3點與你約定,不見不散!
  • 孩子擠眉弄眼 噘嘴吸鼻不可忽視 可能是小兒抽動症在作祟
    黑龍江網訊(記者 石巖松)孩子愛「擠眉弄眼」,家長第一反應會覺得這是孩子的一種壞習慣,或是眼部、五官科疾病。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發育行為科呂起副主任介紹,這很有可能是由小兒抽動症引起的。
  • 「擠眉弄眼、噘嘴吸鼻」,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專家:當心是小兒抽動症作祟
    「擠眉弄眼、噘嘴吸鼻」,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專家:當心是小兒抽動症作祟鳳凰網黑龍江綜合​孩子愛「擠眉弄眼」,家長第一反應會覺得這是孩子的一種壞習慣,或是眼部、五官科疾病,這很有可能是由小兒抽動症引起的。
  • 孩子愛「擠眉弄眼」?警惕抽動症
    浙江大學醫學院隸屬兒童病院2019接診了很多看起來是「頑皮拆臺」的小男孩,他們每每做鬼臉、眨眼睛、清嗓子,家長屢次告誡改掉這些「壞習氣」也杯水車薪。專家顯露,這些愛「指手劃腳」的小孩大概不是存心頑皮,而是得了一種易被誤診、名叫「抽動症」的疾病。
  • 兒童抽動症會有哪些症狀?很多父母都和兒童多動症混淆了
    案例分析:對於不少父母來說,可能對於兒童抽動症並沒有多少了解,因此有的家長看到自己的孩子不停的擠眉弄眼、搖頭聳肩等抽動症,就認為孩子這是在和自己調皮搗蛋呢,於是就會訓斥孩子,感覺孩子是不是患上了多動症?事實上這是兒童抽動症的明顯症狀,作為父母一定要重視起來。
  • 孩子擠眉弄眼、出怪聲——抽動穢語症候群
    在門診,我們經常會碰到家長帶著十幾歲的孩子,說:「醫生,您看我們這孩子,整天擠眉弄眼、甩頭,動肩膀,還出怪聲,甚至罵髒話,好幾年了,是不是壞毛病
  • 飲食調理+心理調節 助力孩子遠離抽動症
    來源:北京晨報活潑好動是兒童的天性,但如果一個正常的孩子經常不自主、無目的性、反覆、快速地擠眉弄眼、努嘴、搖頭、扭脖子等;或伴有無故的清嗓子,甚至罵人,就應該引起家長的重視,因為這些均是抽動症的典型症狀。
  • 不停搖頭、聳肩、擠眉弄眼,警惕抽動症
    當發現孩子有眨眼、清嗓、甩頭、伴有發聲等等的抽動表現症狀時,應立即帶孩子到醫院進行檢查。兒童抽動症,是以四肢﹑面部﹑軀幹部肌肉不自主抽動伴喉部異常及汙穢語言為特徵的綜合症。主要表現為搖頭、反覆眨眼、皺眉、咬唇、張口、咧嘴、點頭、扭頸、聳肩、嗅鼻、清嗓子等,發生時常有突然、快速、刻板、反覆交替出現的特點,大部分孩子出現搖頭的症狀,是處於抽動症的初期,及時治療,康復效果最佳。
  • 孩子抽動症,可以通過這幾種方式預防,建議家長收藏
    很多家長都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患上抽動症,家裡有一個抽動症的孩子。父母會感到很頭疼,也會給家庭和工作帶來很多困擾,患有抽動症的孩子無法控制,經常表現為突然的擠眉弄眼、點頭、聳肩,甚至是一些怪叫聲等,這不僅影響孩子形象,還可能引起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困難、性格缺陷等問題。那麼抽動症病因有哪些呢?
  • 孩子是「故意調皮」還是「抽動症」?
    孩子喜歡模仿,有時候會故意做一些小動作:  例如眨眼睛、擠眉弄眼、歪脖子等,家長往往不會在意,認為孩子只是鬧著玩而不給予重視,殊不知,有的動作已經是抽動症的臨床表現了如果不重視,孩子可能會在抽動症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 孩子得了抽動症 西安市兒童醫院兒保科給您支支招!
    也不是這樣的擠眉弄眼西安市兒童醫院兒童保健科每年都會接診很多這樣「行為怪異」的孩子,但是他們的行為表現常常被老師和家長誤認為「調皮搗蛋」而施以打罵、責罰,這給孩子的健康成長帶來了很大的阻力為了幫助家長全面了解兒童抽動症,用科學的方法幫助孩子,近期,西安市兒童醫院兒童保健科舉辦了第十期家長公益課堂《全面理解和幫助抽動症兒童》,兒童保健科主任張婕為家長們全面解析兒童抽動症。張主任在調研家長們關注的熱點問題基礎上,結合臨床實例分析,對兒童抽動症的診治做了深度剖析,讓家長們對抽動症有了更加科學的認識,也學會了很多幫助抽動症兒童的實用方法。
  • 孩子愛「擠眉弄眼」,家長千萬別忽視,可能是得了「妥瑞症」!
    但是除了孩子調皮淘氣,孩子愛「擠眉弄眼」可能是患有結膜炎、鼻炎、抽動障礙、癲癇等疾病引起的,這需要醫生進行檢查和診斷。千萬別給孩子亂貼「標籤」。但是,當醫生了解相關情況之後,給小明的父母講述了小孩抽動障礙的相關狀況,這時候,小明的父母才恍然大悟,最近他們夫妻兩因為小明的零花錢事情上產生了分歧,為此大吵了一架之後,更是冷戰了好幾天,到現在都還沒和好。也就是這期間,發現了孩子開始出現這些異常的行為。
  • 【警惕】孩子經常「擠眉弄眼」,面露「怪相」,當心小兒抽動症!
    收到一位家長的私信說,老師說孩子在課堂上總做「奇怪的表情」,在班級群裡公然@家長,看到信息的那一刻,臉刷的紅了,可想而知老師當眾指責孩子,孩子會有怎樣的心情?對於孩子眨眼睛的問題,很多家長都是一頭霧水。今天我們來總結一些關於兒童抽動症的問題,希望能對家長們有所幫助。
  • 小兒推拿李波:張素芳教授小兒推拿治療兒童抽動症臨床醫案一則
    小兒推拿李波:張素芳教授小兒推拿治療兒童抽動症臨床醫案一則 可伴有諸多行為問題,如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強迫障礙、睡眠障礙和情緒障礙等,這增加了病情的嚴重性和複雜性,為提高人們對抽動症的意識,爭取早期治療改善患兒狀況,從2012年起,將每年8月3日定為「中國兒童抽動症日」。 我國的抽動症患者數量也在不斷升高,據全國殘疾人普查情況顯示,中國內地抽動症患兒的患病率正逐年上升,而未被診斷發現和有抽動症傾向的則可能更多。
  • 寒假將至,注意抽動症對孩子的影響原來這麼嚴重!
    是指以不自主的突然的多發性抽動及在抽動的同時伴有暴發性發聲和穢語為主要表現的抽動障礙。男孩多見,大部分患兒於4~12歲之間起病。患者常存在多種共病情況,如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強迫障礙(OCD)、行為問題等。我們的生活儘管越來越好,但抽動症的發病率一直呈上升趨勢,孩子一旦出現抽動症狀,應該進行及時的就診,並且家長要積極的配合醫生的治療,能夠促進疾病的預後效果。
  • 孩子經常擠眉弄眼 也可能是病
    門診經常會遇到家長諮詢:「大夫,我的孩子最近常常擠眉弄眼,就像是要打噴嚏打不出來的樣子,其他人都說是孩子淘氣,我在網上查了一下,不會是抽動症吧?」家長有這樣的擔心是可以理解的,但我們常常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兒童的行為表現是需要根據年齡特點和所處環境來具體分析的。比如3~6歲學齡前男童正處於活潑、好動的階段,表現為好奇心強、貪玩、調皮、注意力易分散的情況,家長會認為孩子患有「多動症」,這是不恰當的。
  • 這些症狀暗示孩子可能患了小兒抽動症,家長應該這樣做!
    那麼,我們今天來進一步探討一下關於小兒抽動症的更多知識,特別是如果父母發現自己的孩子患了小兒抽動症,應該如何去處理如何去正確對待,如何配合醫生早日幫助孩子把這個問題克服的相關知識。我們再來深入了解一下小兒抽動症的相關知識。
  • 小兒抽動症,一個讓家長煩透了的疾病
    最開始接觸小兒抽動症還是剛剛工作的頭幾年。由於做小兒推拿比較多,就時常有一些家長反應自己家孩子老是不自主地眨眼睛、吸鼻子、撅嘴巴。出於自己當時經驗不夠多,就在瘋狂地找資料、看書學習,向經驗豐富的老醫生諮詢,最後才搞明白這個疾病的一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