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動脈硬化,3個偏方可成功逆轉,有效降低猝死風險

2020-12-19 豔子健康新生活

動脈硬化一種常見的血管疾病,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如果不加以控制,會嚴重危害健康,動脈硬化的人中風的風險是正常人的3倍,猝死的風險是正常人的5倍。不過,如果在早期,動脈硬化是可以得到控制,甚至是可以逆轉的。

一、引起動脈硬化原因

高血壓:高壓血流長期衝擊動脈壁引起動脈內膜機械性損傷,使原本光滑的血管壁變得粗糙,血脂易在動脈壁沉積,形成脂肪斑塊並造成動脈硬化狹窄。

抽菸:香菸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等會損傷動脈內壁,受傷的動脈內壁會卡住膽固醇,引起血小板堆積形成脂肪斑塊。同時,抽菸也會引起冠狀動脈收縮痙攣,減少血流量。

高脂血症:血中脂肪量過高,較易沉積在血管內壁形成斑塊,造成動脈硬化狹窄。

運動太少:運動可以幫忙身體把多餘膽固醇從膽道與腸道排出體外,避免過剩膽固醇沉積在血管內壁。此外,運動可以增加血管彈性,降低血壓。因此缺乏運動的人很容易得動脈粥狀硬化。

二、早期動脈硬化如何食療呢?介紹幾個療效較為顯著的偏方

1、芝麻紅薯粥。芝麻含有豐富的亞油酸和四烯酸,降膽固醇作用顯著。紅薯能供給人體大量的粘 液蛋白,是預防動脈硬化的理想食品。芝麻、紅薯、大米適量,這三樣食材沒有固定的比例,根據自己的喜好添加。將紅薯切碎,芝麻炒熟後壓碎,放入大米中一起煮,像平時煮粥一樣。

2、羅布麻。羅布麻含有芸香苷,能保持或恢復毛細血管的正常抵抗力,增強血管的柔韌性和彈性,能降低血清膽固醇,防止脂肪在血管壁中沉積。羅布麻現在成為一種由國家管制的藥,需要申請批准後才生產成茶劑。

3、米醋蘿蔔菜。白蘿蔔可以降胝血脂、軟化血管、穩定血壓,能夠防治高脂血症、脂肪肝、冠心病、動脈硬化等疾病。白蘿蔔250克、米醋適量。將蘿蔔洗淨切成小的薄片,放食鹽少許,根據口味也可以放少許辣椒,加米醋浸4小時即可。可經常食用,多食有益。

相關焦點

  • 北京愛德彤美健康體檢| 動脈硬化檢測的意義
    一般來說,患者在年輕的時候就可能引起疾病早期的發生,由於前期的臨床表現不夠明顯,所以在中老年時期容易發作疾病。如果出現心悸、心慌、胸悶、胸痛、頭暈、頭痛、耳鳴、嗜睡、記憶力減退、視力降低、夜尿多、肢體麻木等情況,需及時進行動脈硬化檢測,通過測量踝壁壓力,根據檢測數值分析結果,直觀看出身體潛在的淤堵以及血管硬化的情況,從而來進行綜合制定調理方案。
  • 做好這九點有效降低寶寶猝死風險,確保寶寶安全
    除了嬰兒猝死之外,還有許多嬰兒意外死亡事件發生在與成人睡在一起。比如嬰兒頭部卡在床頭縫隙間、成人翻身或者睡夢中伸腿伸胳膊壓到寶寶導致窒息。媽媽半夜餵奶太困堵住寶寶口鼻導致窒息等等。根據 AAP 的統計,大人與寶寶同房不同床能將 SIDS 的風險降低 50%。即使寶寶因哺乳等原因被抱到大人床上。
  • 3種食物可預防動脈硬化 動脈硬化患者如何飲食
    原標題:3種食物可預防動脈硬化 動脈硬化患者如何飲食   動脈硬化對於血管來說是非常危險的,那麼生活中應該如何預防動脈硬化呢?今天不如就來看看吃什麼可以預防動脈硬化。   3種食物可預防動脈硬化   洋蔥   洋蔥是極少數含有前列腺素A的蔬菜,前列腺素A是一種較強的血管擴張劑,能夠軟化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促進引起血壓升高的鈉鹽等物質的排洩,因此既能調節血脂,還有降壓和預防血栓形成的作用。
  • 確診肝硬化盲目喝偏方3個月,導致全身黃疸!偏方治肝病真有效嗎
    半年前診斷為肝硬化,患者本來有B肝病史,一直沒有吃過抗病毒的藥物,現在查出肝硬化也是早期,此時抗病毒和抗纖維化治療,完全有希望讓病情得到逆轉。而孫先生過於相信當地民間的一些偏方,用茵陳和另外幾味草藥放到鍋裡煮水喝。喝了三個月,身體越來越乏力,皮膚、眼睛開始發黃,來就診時體檢報告顯示膽紅素指標200以上,已經造成了肝損傷。
  • 發現動脈硬化斑塊,還能逆轉嗎?醫生提醒:這不是控制重點
    很多朋友談動脈硬化斑塊,經常說到頸動脈斑塊的問題,實際上,除了頸動脈斑塊,我們的心血管以及其他的動脈血管,在以動脈粥樣硬化為基礎的動脈老化病變過程中,同樣也會出現斑塊問題,頸動脈斑塊只是更容易通過頸動脈超聲發現的一種動脈斑塊問題。動脈血管中出現了斑塊問題,這些斑塊還能逆轉消失嗎?
  • 原來它才是「動脈硬化」的元兇!堵塞血管,傷害內臟,禍害無窮!
    其實高膽固醇不會產生任何症狀,可過多的膽固醇會慢慢積聚在血管中,就會出現動脈粥樣硬化或動脈硬化,最終出現心臟病或中風。元兇1:LDL膽固醇:「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膽固醇,通常稱為「壞」膽固醇,他們是一種喜歡沉積在動脈壁上的「壞蛋」,這就會形成斑塊導致血管變窄限制血液的流動。
  • 中風猝死前的死亡信號,身體出現4個徵兆要小心,或可救人命
    它和被風吹沒有任何關係,而是動脈血管粥樣硬化、血栓誘發的嚴重性疾病,且中風往往是突然性發作,在嚴重情況下甚至還可能會猝死。中風之所以容易找上中老年,就是因為動脈硬化和血栓形成是長年累月血管傷害的「結果」。
  • 濟南中醫靜脈曲張醫院鄭利偉院長普及動脈硬化知識
    一旦血栓脫落或破裂,可引發心梗、肺栓塞、猝死等疾病。也就是說,單純性的高膽固醇血症,是動脈硬化的獨立危險因素。"壞膽固醇"水平,也是預測心梗、中風等未來心腦血管事件的最佳預測指標,水平越高,動脈硬化的可能性越大,也越為嚴重。
  • 軟化血管的那些偏方騙局!看看你中了幾招?
    「軟化血管」的好方法 可是,這些民間的偏方真的管用嗎?科學家研究的一種新藥Vascepa就是高純度魚油成分可用於降低心血管病風險。但是我們在市面上買到的魚油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很難起到軟化血管的作用。
  • 西媒稱孕期吸菸會增加嬰兒猝死風險:一根也不行
    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3月12日報導,在懷孕前和懷孕期間吸菸會增加嬰兒在出生第一年中突然死亡的風險。這是美國西雅圖兒童研究所日前發表在《兒科》月刊上的一項研究結果給出的結論。研究人員根據數據分析指出,懷孕期間無論吸菸多少,哪怕每天只吸一根煙,也會使新生兒突然死亡的風險加倍。
  • 中美研究二代轉基因抗蟲棉花,能有效降低甚至逆轉紅鈴蟲抗性
    中美研究二代轉基因抗蟲棉花,能有效降低甚至逆轉紅鈴蟲抗性 新華社華盛頓5月8日電,隨著轉基因技術的發展與推廣,農作物害蟲對轉基因作物的抗性問題日益引起關注。
  • 六種水果,可有效降低乳腺癌風險
    那麼日常生活中,為了預防乳腺癌的發生應該多吃新鮮的水果,研究證明,多吃以下六種水果,就能有效降低乳腺癌風險。   (1)山楂:常用於開胃消食、降低血脂。它能活血化淤,化滯消積,抑制癌細胞生長,同時富含維生素c,適宜消化道和女性生殖系統癌症如胃癌、乳腺癌患者食用。
  • 熬夜的人出現5種症狀,是身體發出的「警報」猝死風險會增加
    相比以前來說,現在人們的夜生活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繁華熱鬧」,而越來越多的人也做起了「夜貓子」,加班、追劇、打遊戲……都可以成為通宵的理由。然而經常熬夜對身體危害很大,甚至可能會增加猝死的可能性。一、長期熬夜,猝死風險會增加現在很多人生活節奏比較快,因熬夜上班「猝死」事件也是頻繁出現。其實不規律的作息、不充足的睡眠,造成的後果便是身體機能出現問題。
  • 用這個姿勢睡覺有猝死風險!不知道的,快進來看看~
    然而,你知道嗎,有的人睡眠不好、猝死,問題可能就出在睡姿上。那麼,我們應該選擇什麼樣的睡姿?這樣睡容易猝死冬季是心梗、腦梗高發期,是猝死意外發生最多的季節,很多猝死發生在睡夢和剛起床時。冬天不注意睡姿,那可是有一定風險的。
  • 高血壓人數近3億:猝死前的6種感覺 也許能救你一命
    高血壓的問題導致心腦血管疾病患病率不斷上升,猝死的發生率越來越高,不少公眾人物如演員高秀敏、古月、馬季等都因猝死離世。猝死雖然事發突然,實際也是有跡可循的。如果你平時有高血壓,並且控制不佳,或者是有高血脂、動脈硬化等疾病,那就要注意可能是猝死的徵兆了。   猝死前六大徵兆千萬要留意   1   近期出現或加重的胸悶。
  • 真正養護血管的,可能是這4個習慣
    真正養護血管的,可能是這4個習慣網友@二更時分:我媽就是高血壓,也算是老毛病了,說了她很多次讓她多注意著點,可她就是不當回事兒。老人家固執,身體沒有出現什麼不舒服,想不起來吃藥的。網友@白襯衣:有很多人是諱疾忌醫,有很多人是病急亂投醫。去正規的醫院接受治療難道不好嗎?一些偏方吃出問題來怎麼辦?
  • 27歲小夥子打籃球猝死!猝死前身體5個救命信號,人人都要清楚
    7月22日,浙江27歲小夥打籃球猝死,妻子剛懷孕。生命就是如此脆弱,我們永遠不知道,自己離疾病、意外、死亡有多近。可是,為什麼猝死會青睞身強力壯的年輕人呢?年輕人猝死多跟壓力有關!長期吸菸不僅會損害血管,導致動脈硬化和血栓的形成,還會增加患癌風險,尤其是肺癌。過量飲酒會促使交感神經興奮,心跳加速,從而導致心肌耗氧量增加,冠狀動脈痙攣,以致誘發心肌梗死。
  • 糖尿病引起腎臟疾病有4個早期症狀,及時治療還能逆轉
    濟南市第一人民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李彥華給她講解了一番早期糖尿病腎病可控也是可以逆轉的,朱女士心裡感覺踏實些了。李彥華介紹,糖尿病腎病作為糖尿病的併發症之一,在糖尿病及終末期腎病患者中出現的比例逐年增加。糖尿病腎病的高發病率同時給社會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也是導致糖尿病患者殘疾和死亡的首要原因。
  • 重視早期篩查冠心病!80%以上猝死誘因是心血管問題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關注度增加,越來越多的猝死事件進入我們的視線,也一次次為我們敲醒警鐘:猝死現在正朝著年輕化的趨勢發展,並且醫務人員、公安幹警、媒體人、教師、IT人等已經成為猝死發生的「高危行業」。
  • 高血壓最可怕的不是動脈硬化,是靶器官損害!這些症狀千萬別忽視
    最終心臟會因不堪重負而誘發心力衰竭,若伴有血壓波動過大,還可能猝死!研究證實:血壓合併左心室肥厚可導致心血管病死亡率增加8倍,冠心病死亡率增加6倍,而且左心室肥厚程度越重,心血管病風險越高。檢查方式:可通過腎功能檢查中血清肌酐是否有升高、估算腎小球濾過率是否有降低、尿液中是否有白蛋白排出量增加等評判腎臟是否有損害。高血壓患者,尤其合併糖尿病時,應定期檢查尿白蛋白排洩量,監測24小時尿蛋白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