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歲小夥子打籃球猝死!猝死前身體5個救命信號,人人都要清楚

2020-12-18 名醫在線網

問大家個問題:

你有多久沒有好好休息,睡個懶覺了?

在這個買車買房困難的社會,每天加班熬夜努力掙錢成了常態,「好好休息」已成為了一種「奢侈品」。

有人說,年輕都是拿來折騰,哪有人不辛苦的,累一點也不怕。

話是沒錯,但是有時候還真得顧及身體是否吃得消!

猝死頻發,不是年輕就能躲得過

年輕身體好,誰說不是呢?

但總有加不完的班,做不完的項目,熬不完的夜……再好的身體也會被壓垮!

新聞事件回顧——

7月17日,30歲王先生在上班時突發心跳驟停……

7月19日,《今晚80後脫口秀》的幕後寫手賴寶突發心梗去世。

7月22日,浙江27歲小夥打籃球猝死,妻子剛懷孕。

生命就是如此脆弱,我們永遠不知道,自己離疾病、意外、死亡有多近。

可是,為什麼猝死會青睞身強力壯的年輕人呢?

年輕人猝死多跟壓力有關!

從理論上說,人的壓力越大,越容易出現睡眠不足、精神緊張、運動不足等情況。

如果還有吸菸、飲酒、高脂飲食等不良生活習慣,容易導致身體代謝異常,加快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心肌梗死誘發的基礎也就有了。

另外,工作中緊張、焦慮、抑鬱和憤怒等情緒變化,也會讓身體出現一系列反應,最終讓交感神經活性亢進。

長此以往,心臟負擔就會過大,心率增快,甚至產生心律失常。

如果不及時調整,心臟就會受到損害,當面對一些突如其來的誘因時,便會導致意外事件的發生,如血管閉塞、心肌梗死。

出現這些信號,小心猝死盯上你

猝死,醫學名稱叫「意外死亡」。

換句話說,它的到來是無法預料的。但是,若出現以下幾個症狀時,就得高度重視了——

不穩定心絞痛

這種心絞痛的特徵,主要表現為發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適。

不穩定心絞痛,應當與急性心肌梗死等同對待。包括以下幾種情況:

①之前沒發生過,新發生的心絞痛;

②之前有過比較穩定的心絞痛狀況,但近一個月時間來胸痛性質、發作頻度、持續時間、緩解方式等在加重;

③在安靜休息的狀態下,發作心絞痛;

④夜間發作心絞痛;

⑤支架或搭橋術後,心絞痛又發作;

⑥心肌梗死後,心絞痛又發作。

急性心肌梗死

心絞痛的時間持續超過15分鐘,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後沒能緩解,伴有低血壓、心慌、出大汗、瀕死感、意識障礙等。

胸悶、憋氣劇烈,難以忍受

需警惕肺栓塞、心衰急性發作等。

撕裂樣劇痛

需警惕動脈瘤、動脈夾層等。

劇烈頭痛

需警惕腦出血。

眼前發黑伴心慌

需警惕惡性心律失常。

如何預防猝死?

1、學會釋放疲勞

當出現焦慮易怒、情緒煩躁、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情況時,可能是過度疲勞了,應調整工作節奏、適當休息。

千萬不要用吸菸、酗酒、暴飲暴食來釋放自己的壓力、疲勞,建議可以好好睡上一覺、適當運動、旅遊、看看電影等。

2、戒菸少酒

一項國際研究表明,吸菸對中青年心肌梗死的「貢獻率」排在第一位。

長期吸菸不僅會損害血管,導致動脈硬化和血栓的形成,還會增加患癌風險,尤其是肺癌。

過量飲酒會促使交感神經興奮,心跳加速,從而導致心肌耗氧量增加,冠狀動脈痙攣,以致誘發心肌梗死。

3、喝對一杯水,心腦梗的「剋星」

保證充足飲水,喝點茶更好,隨著氣候逐漸乾燥,空氣溼度小,更應補充水分。如果喝水少,血液濃稠度就高,容易出現血栓等症狀,引發心血管疾病。如果有喝茶的習慣,對預防血栓是很有效的。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曾記載:蒲公英、苦丁、大麥、羅漢果、甘草等有利於軟化血管的食材一起衝泡之後,經常喝很有利於我們降低血脂、改善血流量,其藥食同源的原理如下:

蒲公英:增強血管內壁的抵抗力,還有利於幫助我們減少脂質在血管內的堆積,使血液的流通更加順暢,維持血壓穩定;

苦丁茶: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降低膽固醇,同時還有利於降低血脂、防止血管變「硬」,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血管彈性;

羅漢果:降低血壓、促進血管新生,能夠幫助我們保持血管彈性,同時還具有增加血管活性、促進血液循環的功效;

古書中的記載和老中醫推薦的降脂小食方也是相似的,而下面這款茶包是將兩者結合在一起配製而成的。效果值得信賴,所以推薦大家購買。

當發生猝死時,這些急救措施有用

1、儘量少動病人,立即撥打120。

2、保持安靜,不可呼喊、啼哭,以免刺激病人,導致病情加重。

3、在等待救護車期間,病人如果出現憋喘、口吐粉紅色泡沫痰,應該扶起病人半臥或端坐。

4、如果發現脈搏突然消失,應該立即做胸外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並且這個過程不能中斷,直到持續到救護車到來。

#心梗#

男女身上這2個部位,不是越乾淨越好!再不注意,性生活都別想過

相關焦點

  • 年輕小夥打球猝死,是怎麼回事?醫生:猝死前信號,要多留意
    醫生提醒大家,猝死前身體是會發出信號的,要多留意,早發現或許能救命。這位小夥打籃球後突然倒地,身體還有抽搐,球場的人看到了急忙趕過去,有人進行了急救,也有人撥打急救電話,但最後沒有成功救回。醫生之後了解到,這位男子在打球過程中並沒有與他人發生什麼口角,身體也沒有激烈的碰撞,是因為心源性猝死。
  • 人猝死前身體發出兩個救命信號,一定要清楚!
    以下是正文 一名中年女士在室內發言時突發心臟問題猝死,不過,1分鐘前心臟給她發了兩次救命信號,她卻忽略了!讓我們心痛地看看這一個視頻: ▲ 中年女士室內發言時突發心臟問題猝死,前1分鐘心臟給她發了兩次信號,她卻忽略了!
  • 「他20歲,跑完800米,猝死了」:身體發出的救命信號,一定要清楚
    健康型猝死,醫學上當然沒有這個詞。這是我們生造出來的。然而現實中,卻不乏這樣的例子:年年體檢健康,依然猝死;經常體育鍛鍊,還是猝死……這些猝死者,都貌似健康,但卻都忽視了身體的隱疾。而且很多年輕人,仗著自己年輕,就使勁折騰透支自己的身體,讓自己處於猝死的危險之中。
  • 猝死高發很可怕?猝死前的5個信號,早發現能救命
    現代人的生活壓力非常大,生活節奏越來越來快,生活作息和飲食都不規律,這樣導致很多年輕人都處於亞健康的狀態,甚至有猝死的風險。猝死是一種心臟疾病,大多是心源性猝死,因為猝死的發作是相當突然的,所以死亡率相當。但是能及時發現猝死的徵兆,也許可以救命。
  • 再現猝死!不要忽視身體給你發出的5個信號!
    12月4日,一名27歲小夥在公司年終誓師大會期間猝死;19日,上海某科技公司一名47歲員工猝死在公司健身房外。當代生活節奏變快,壓力逐漸增加,猝死的新聞屢見報端。據中國疾病死亡人數最新統計報告顯示,我國每年發生心源性猝死的人數約為54.4萬。
  • 27歲小夥打籃球猝死,出現這幾種現象,是身體給你發出的警告信號
    7月22日晚,浙江嘉興的27歲小夥正和朋友們在籃球場上盡情揮灑自己的汗水,他的母親、姐姐也在一旁為他加油助威。圍觀的人群越來越多,場上的小夥子們也更加投入地進行著攻防的博弈。只見小夥正目不轉睛地盯防著身前的一名球員,可是對方一個晃身越過了他,將球投入了籃筐。
  • 猝死前身體會發出5個「求救信號」,每一個都很明顯,收到能救命
    有人回道,何嘗不是呢,猝死面前,人人平等。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猝死在上半月的短短5天內,又送走2名醫生。 12月12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主任醫師陳培因「爆發性心肌炎」醫治無效去世,終年49歲。
  • 猝死從來不「嫌」你年輕!不要忽視這5個信號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原標題】再現猝死!不要忽視身體給你發出的5個信號!12月4日,一名27歲小夥在公司年終誓師大會期間猝死;19日,上海某科技公司一名47歲員工猝死在公司健身房外。關注身體發出的五個信號現在的年輕人,常常有加班、過勞、抽菸、喝酒、熬夜等在內的不良生活習慣。在長期熬夜、加班、過勞後,會出現反覆暈厥、胸悶、胸痛等症狀,有些人卻不以為然,以為只是太累了。但其實,這是身體給你發的信號,提醒你有猝死的危險!
  • 人在猝死前,身體會發出一些求救信號,抓住一個,或能救命!
    說到死亡這個話題,是每一個人都不願意談及的話題;畢竟死亡是一件很沉重的事情;然而生老病死乃是自然規律,隨著年齡不斷增加,很多朋友對於生死也是慢慢看透了,畢竟見證了身邊的人生,一些親人的去世,從之前的害怕到如今的淡然。而也有一些不是自然規律而去世的,就比如我們今天所說的猝死。
  • 猝死前,身體可能會發出這些信號,一定要注意!
    近些年來,猝死的發生率越來越高,全世界每年約3,000,000例猝死,其中大部分為四五十歲,人稱「白(領)骨(幹)精 (英)」的中年男性,而急性心肌梗死是罪魁禍首。猝死雖事發突然,但也有跡可循。由於心臟原因所致的突然死亡,是猝死的最常見的病因,也就是心源性猝死。在全部猝死患者中,心源性猝死佔75%,而80%的心源性猝死與心肌梗死有關。約70%的急性心肌梗死有先兆症狀,如果能儘早發現蛛絲馬跡,就可以有效的避免猝死的發生。
  • 27歲小夥打球猝死,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深度解析
    大家好,我是小編三娃 近日在網上流傳一視頻,一位27歲小夥打籃球,不久後到地猝死,倒底是怎麼回事呢? 7月22日,浙江嘉興,某籃球比賽現場,開賽幾分鐘後,一小夥身體出現不適,突然當地不起。視頻顯示,場內人員和醫護人員都對男子進行了搶救。
  • 遠離猝死,不要忽視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
    據了解,多數平時看似身體較為健康的人,在發病不到六小時內突然身亡,這種因為短時間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的情況就是猝死。 現下,「猝死」的案例愈發年輕化,亟待重視。那麼猝死到底為何發生?都有哪些症狀?遇到猝死患者,我們應該如何做?
  • 猝死前的九大徵兆 早知道早救命!
    4月5日,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肝膽科外科的盧景寧醫生在家午睡後再也沒能醒來……去世時年僅37歲,是該院肝膽外科教授彭民浩的一名博士生。景寧的多名同事、同學都很惋惜這位「年輕帥氣的才子」。
  • 51歲,突發胸痛猝死,提醒:猝死前常有3個信號,早察覺或能保命
    近期有位51歲的患者,因為胸悶、胸痛入院就診。在發現時已經沒有生命體徵,病因是由於心源性猝死。猝死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生死幾乎就在一瞬間。其實對於猝死而言,在出現之前身體是會有預兆的,早發現可會保住性命,下面來跟大家談一談。
  • 如何預防猝死?猝死前身體會發出這4大信號!
    當晚,班主任老師趕到殯儀中心撫慰家長,對哲哲發病時的細節未做詳細陳述,另一位共同前往的主任傳達校方領導的意思,可以給予5萬元人道主義援助,「不同意可以走司法程序。」  兒子猝死是不是還有隱情,頂著喪子之痛的於曉麗和丈夫不能接受校方的態度,想問個究竟。
  • 中風猝死前的死亡信號,身體出現4個徵兆要小心,或可救人命
    有數據研究表明,大約有93%的出血性腦卒中患者都存在高血壓問題,特別是h型的高血壓,發生中風機率比單純性高血壓患者高出5倍之多,除此以外,長期存在高血脂也是造成腦卒中的重要因素;隨著高血壓或高血脂疾病的不斷傷害,動脈血管壁逐漸硬化、出現炎性反應,脂類物質不斷在血管壁上堆積形成斑塊,在某些因素的刺激之下,斑塊脫落變成
  • 猝死不會突然到來,猝死前,身體會發出警告信號,早發現或能自救
    近年來因為過勞等原因而猝死的人逐漸增多,讓人痛心的同時不免也讓人自危。猝這個字代表著突然,給人一防不勝防的感覺,但其實猝死並非無法預防,猝死發生前,身體往往會給出一些信號,若能及時察覺,或能成功自救。猝死發生之前,身體會給出哪些信號?在發生之前,身體往往會出現異常疲勞乏力的情況。
  • 杭州95後小夥夜跑猝死,身體若出現這5種症狀趕緊停下休息!
    95後小夥夜跑猝死,死前身體良好在5月29日晚十一點,在杭州錢塘江提上,一名正在跑步的小夥子突然倒地不起。市民發現後,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但等急救人員趕到現場時,小夥子已經沒有生命體徵。當時參與急救的醫生在趕往現場時,就已經有一個人在幫倒地的小夥子進行心率復甦,但動作不太標準。
  • 猝死高發期,牢記身體8大「求救」信號
    最近猝死事件頻發,安徽省立醫院章琦醫生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上班途中突發疾病,經搶救無效逝世,年僅40歲;拼多多員工下班路上、餓了麼騎手送餐途中倒下……
  • 25歲,年薪30萬,猝死!心臟猝死前的4大徵兆,你有嗎?
    同樣的時間,在深圳,一個25歲的年輕人猝死了! 而今,當猝死的消息傳來,親朋好友都很震驚,無法相信。畢竟……他只有25歲。 這些年,關於中青年人猝死的報導屢見不鮮,我們在感嘆生命脆弱的同時,也在反思為何都市白領猝死高發? 關於猝死,你需要知道: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