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酒叟
在2019年,臺灣地區的新生兒數量比死亡總人口數減少了350人,人口總數首次出現負增長。而在2020年的最新統計數據中,每個月的嬰兒出生數也都沒有超過死亡總人數。也就是說,臺灣地區的人口負增長趨勢絲毫沒有改變,甚至更為嚴重。如果按照當前態勢繼續發展,臺灣地區很可能在2020年達到人口總數的最低點。更為糟糕的是,就在這人口不斷降低的情況下,構成臺灣地區人口總數的年齡構成也十分不穩固。在臺灣地區,十五歲以下的孩子在全部人口總數所佔的比例在以每年4%的速度下滑。這使得臺灣地區的少子化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對臺灣地區的發展有著嚴重的影響。
人口結構、年齡佔比嚴重失衡
面對臺灣地區的少子化,我們有一個更有意思的發現:比起兒童數量的減少,臺灣地區貓狗類寵物的數量在不斷上升。這也就意味著,比起養小孩對經濟上的嚴重負擔,人們更願意養小動物。照這種形式來看,臺灣地區的貓狗數量很可能在未來趕超兒童數量。不僅是少子問題,在青少年這一年齡結構中,單身現象也十分嚴重,達到了442萬人。而單身這一現象在40以上的人群中更為突出,竟然可以達到百萬!這樣嚴重失衡的情況將會更加不利於對人口結構的調整。再加上較高的老齡人口佔比,「人口老齡化」在臺灣地區也是格外的嚴重。
因人口問題引發許多社會問題
過強的人口老齡化讓臺灣地區的社會保險體制十分有壓力,甚至會面臨全面的崩潰與破產。在「老齡化社會」裡,繳費的人越來越少,領的人越來越多,這樣的入不敷出會讓臺灣地區的各種保險體制加速破產。而少子化現象會讓臺灣的高校面臨無人去上的尷尬處境,很有可能退場與倒閉。在教育事業上受到最嚴重衝擊的要數補教產業了,曾經的風光在換了環境之後已經變得十分辛酸,開始拓寬了大陸方面的市場。
因為經濟和地理上面的受限,臺灣地區自身並沒有足夠的能力去解決困境。這就需要臺灣人民認清形勢了,中國大陸完全有能力去緩解困擾臺灣的人口問題。中國大陸已經出臺了許許多多支持臺胞臺企發展的政策,如果民進黨「浪子回頭」,臺灣地區人口不平衡所帶來的問題將會得到高效地解決。
免責聲明:本文由時代之聲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臺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