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聲音】臺灣不願面對的真相:人口真的減少了

2021-01-19 華廣網

表一:2019年全臺生育獎勵(單位:新臺幣)

臺北市

每胎20,000元

新北市

單胎20,000元(雙胞胎40,000元)

基隆市

每胎20,000元

桃園市

單胎30,000元、雙胞胎70,000元、三胞胎以上13,500元

新竹縣

每胎10,000元

新竹市

首胎15,000元、第二胎20,000元、第三胎25,000元(雙胞胎補助50,000元、二度雙胞胎或多胞胎補助100,000元)

苗慄縣

每胎6,600元

臺中市

單胞胎10,000元、雙胞胎30,000元、三胞胎(含)以上每胎20,000元另有到宅坐月子津貼補助,最高20,000元

彰化縣

每胎30,000元

南投縣

第一胎10,000元、第二胎15,000元、第三胎以上20,000元(第二胎為多胞胎者,第一位15,000元、第二位(含)以上20,000元)

雲林縣

首胎10,000,第二胎(含)以後每胎15,000元

嘉義縣

每胎12,000元,多胞胎補助費比例增給,多胞胎補助費比例增給

嘉義市

每胎8,000元 雙胞胎18,000元 三胞胎(含)以上30,000元,符合規定之新生兒,每位還加發6,000元營養金

臺南市

第一胎6,000元、第二胎以後12,000元

高雄市

第一胎10,000元、第二胎20,000元、第三胎(含)以上30,000元/人,2018年出生者每名4,6000元

屏東縣

低收入戶生育補助每人10,000元,中低收則為3,000元

宜蘭縣

每胎10,000元;產檢交通費每胎1,000元

花蓮縣

每胎20,000元

臺東縣

第一胎10,000元、第二胎(含)以上15,000元

澎湖縣

第一胎30,000元、第二胎50,000元、第三胎70,000元

金門縣

每胎20,000元、雙胞胎60,000元、三胞胎(含)以上40,000/人

連江縣(馬祖)

第一胎20,000元、第二胎50,000元、第三胎以上80,000元

相關焦點

  • 臺灣不得不面對的真相:人口真要減少了
    編輯:酒叟在2019年,臺灣地區的新生兒數量比死亡總人口數減少了350人,人口總數首次出現負增長。而在2020年的最新統計數據中,每個月的嬰兒出生數也都沒有超過死亡總人數。也就是說,臺灣地區的人口負增長趨勢絲毫沒有改變,甚至更為嚴重。如果按照當前態勢繼續發展,臺灣地區很可能在2020年達到人口總數的最低點。更為糟糕的是,就在這人口不斷降低的情況下,構成臺灣地區人口總數的年齡構成也十分不穩固。在臺灣地區,十五歲以下的孩子在全部人口總數所佔的比例在以每年4%的速度下滑。這使得臺灣地區的少子化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對臺灣地區的發展有著嚴重的影響。
  • 臺灣社會必須面對的真相:人口真要減少了
    當前的臺灣,除了吵鬧的「藍綠惡鬥」外,還有一個全體臺灣同胞必須共同面對的現實,那就是臺灣總人口真要減少了。依據臺灣戶政部門的數據顯示,2019年臺灣總死亡人口數為175,424人,新生兒數為175,074人,人口淨增長在臺灣地區有統計數據以來首次由正轉負,總計負增長350人。
  • 臺灣《遠望》雜誌:蔡英文不願面對的二二八真相
    顯然,民進黨認為二二八的「真相」還沒有發掘夠,還要繼續深挖、揭露。 對於蔡英文屢次強調的「有真相才有和解,有和解才能帶來團結」,我們當然同意。問題是:蔡在說「勇敢面對自己黑暗的歷史,是一個文明『國家』最基本的態度」時,她真有誠意面對這段歷史的全部黑暗面嗎?如果她只是選擇性凸顯局部黑暗,那麼即使這部分的「黑暗」是事實,但就事件的全貌而言卻是扭曲真相、誤導因果與是非。
  • 臺灣人口即將減少 臺灣準備好了嗎?!
    截至2018年,臺灣地區人口總數為23,588,932人,跟一年前相比僅增加17,705人,增長率0.08%,此外,三項人口指標更值得關注,臺灣人口嚴重老齡化和少子化,對於臺灣未來整體發展是非常的危險。首先是全臺嬰兒出生數,2018年全臺新生嬰兒累計181,601人,較上一年同期減少12,243人,減少6.32%,這個數據也是近八年來新生兒出生數最低的一年。
  • 臺灣人口為何持續減少?
    臺灣經濟發展減緩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臺灣和日本一樣逐漸步入少子化老齡化社會。進入二十一世紀後,臺灣發展減速,臺灣的優勢產業只有以臺積電為首的晶片產業。在經濟放緩後,民眾的生活壓力卻日益增長,島內沒有那麼多崗位供年輕人選擇,階級斷層嚴重,社會上升空間極其有限,整個社會沒有生氣。
  • 不願面對真相後的真相,網癮青年在接受治療期間自殺
    【編者按】教育問題如果只找一個原因,那就是我們不願意面對真相:第一個真相:孩子愛玩遊戲是有進取心的表現,只是進取心用錯了地方。
  • 人口老化速度「全球第一」 看臺灣怎麼做
    1959年,「農復會」主委蔣夢麟發表「讓我們面對日益迫切的臺灣人口問題」一文,闡述推行家庭計劃及節制生育的必要性,引發各界熱烈討論。1964年,當局全面推行「家庭計劃」(即計劃生育),倡導避孕,提出「子女少、幸福多」「一個不算少,兩個恰恰好」等口號。1967年,臺灣提出「五三」口號,希望民眾婚後3年才生育、間隔3年再生育、最多不超過3個孩子、33歲前全部生完。
  • 人口老化速度全球第一 臺灣:打響「嬰兒保衛戰」
    1959年,「農復會」主委蔣夢麟發表「讓我們面對日益迫切的臺灣人口問題」一文,闡述推行家庭計劃及節制生育的必要性,引發各界熱烈討論。1964年,當局全面推行「家庭計劃」(即計劃生育),倡導避孕,提出「子女少、幸福多」「一個不算少,兩個恰恰好」等口號。  1967年,臺灣提出「五三」口號,希望民眾婚後3年才生育、間隔3年再生育、最多不超過3個孩子、33歲前全部生完。
  • 人口「警報」拉響,韓國、臺灣首次出現負增長,日本人口減少超50萬...
    截至2020年初,日本人口比上一年減少51.2萬人,降幅約為0.4%,減少人數和降幅均創歷史新高。(圖源:日本厚生勞動省)日本厚生勞動省2020年12月30日公布了最新的日本未來人口推算結果。未來50年內日本減少的人口數量將達4132萬,相當於目前日本關東地區1都6縣的全部人口。
  • 臺灣青年楊品驊:歷史還給臺灣少數民族一個說出真相的機會
    臺灣青年楊品驊作為臺灣少數民族代表在「紀念臺灣光復70周年學術研討會」上發言,對於在「臺獨課綱」下成長起來的臺灣「人造獨」青年如何認識歷史的真相,他在會後接受採訪時表示,現在課本上不寫的內容可以通過自媒體以及相互的交流來了解,甚至兩岸的一些娛樂內容都可以進行關於對方人土風情的介紹。
  • 臺灣未成年人口減少貧窮兒童增加
    臺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6日發表「臺灣兒少貧窮調查報告」調查顯示,近10年來臺灣未成年人口逐年減少,但貧窮的兒童及青少年人數卻不斷上升。   據「中央社」報導,根據家扶基金會最新完成「兒少貧窮十年趨勢變動調查」,臺灣雖趨向少子化,但臺灣兒少貧窮的現況卻是逐年加劇。
  • 臺灣青年楊品驊:臺少數民族有了說出真相機會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臺灣青年楊品驊作為臺灣少數民族代表在「紀念臺灣光復70周年學術研討會」上發言,對於在「臺獨課綱」下成長起來的臺灣「人造獨」青年如何認識歷史的真相,他在會後接受中評社採訪時表示,現在課本上不寫的內容可以通過自媒體以及相互的交流來了解,甚至兩岸的一些娛樂內容都可以進行關於對方人土風情的介紹
  • 2020年臺灣人口首次負增長:減少41885人
    31:25 來源: 觀察者網 舉報   (觀察者網訊)臺當局內政部門1月8日公布2020年臺灣人口統計資料
  • 臺灣一年減少4萬多人口 臺北只有260萬人 新北人口最多
    據臺媒報導 臺灣人口數跌到2356萬1236人,人口正式負成長引發關注。臺灣「內政部」統計2020年12月比起去年同月減少4萬1885人,等於每天就有114人從你我身旁消失,以縣市別而言,人口增加率最高的是馬祖,但只有1萬3279人,是全臺人口最少縣市;臺北市反而人口減少最多,來到260萬2418人,再減下去,恐260萬人大關不保。
  • 人口負增長!臺灣一年減少4萬多人 臺北人口只有260萬
    據臺媒報導 臺灣人口數跌到2356萬1236人,人口正式負成長引發關注。臺灣「內政部」統計2020年12月比起去年同月減少4萬1885人,等於每天就有114人從你我身旁消失,以縣市別而言,人口增加率最高的是馬祖,但只有1萬3279人,是全臺人口最少縣市;臺北市反而人口減少最多,來到260萬2418人,再減下去,恐260萬人大關不保。
  • 2019年中國人口出生率創新低,年輕人不願生娃了嗎?得知真相扎心
    自從2015年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後,很多人預測又會迎來新一波的人口出生率爆發期,可現實情況是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是我國自1949年以來出生率的最低值。在2019年中國人口出生率創新低中,輿論認為跟年輕人的「恐婚恐育」心理有關。
  • 臺灣地區人口分布
    臺灣地區人口分布 時間:2005-11-09 12:58   來源:   臺灣在 17 世紀中葉 (1650) ,漢人主要散布在港口,如安平一帶,廣大西部平原是平埔族人活動的原野。
  • 「八田與一頌歌」的真相(聲音)
    臺灣人農家與日俱貧,如果八田與一興建嘉南大圳如此嘉惠臺人,那為何日人一旦戰敗,臺灣人立即欣喜若狂?歷史真相是,嘉南大圳是為日本謀福利,當時臺米大肆輸出日本,輸日量最多時超過總產量的一半。  誠然,嘉南大圳完成後,稻米增產203%,同期間全臺人口僅增加53%,想當然爾農家生活應與日富裕。然而,日本學者矢內原忠雄稱當時臺灣農民「無產化的程度日益加甚」。
  • 3D投影再現《面對臺灣的真相》——Vivitek麗訊贊助2010中國臺北...
    在此屆花卉博覽會上,主辦方第一次以臺灣省自然環境為議題,製作了15分鐘的3D動畫《面對臺灣的真相》,配合Vivitek麗訊投影機出色的3D畫面投射效果,令觀影的每一位遊客都宛若身臨其境,很快,這段視頻便在網上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成為本屆花博會開幕前的一大亮點。
  • 臺灣拉響「人口警報」 2019年將出現零增長
    孫立極(臺北):「國發會」的分析指出,臺灣15—64歲工作年齡人口於2015年達最高峰,為1737萬人,2016年開始遞減且漸呈高齡化;民眾平均壽命延長,65歲以上人口所佔比率、人口年齡中位數及老化指數均向上調升;總人口高峰點提前3—4年到來,人口問題惡化快速。為了提升生育率,推後問題發生時間,「國發會」建議鼓勵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