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信朋友圈裡流傳著這樣的視頻:有人用紫光燈檢測某品牌的洗衣液,發現其帶有很難清洗掉的螢光劑成分。視頻中稱,螢光劑68秒後即可滲入皮膚、血液。
螢光劑真有那樣可怕嗎?
記者通過對市面上在售的4款洗衣液進行了螢光反應檢測,發現其中3款產品確實含有螢光劑,短時間內很難徹底清洗乾淨。專家解釋,目前的國家標準當中,並沒有禁止洗衣液等洗滌用品中添加螢光劑。
實 驗
4種洗滌產品3種現螢光
目前,網上廣為傳播的視頻共有兩個,男女主人公分別以汰漬和藍月亮兩個品牌的洗衣液洗手,過程中以紫外線燈照射發現螢光劑產生光亮反應。於是,視頻拍攝者指出,洗衣液中的螢光劑含量非常高,且螢光劑為致癌物質,皮膚表面的螢光劑需要清水衝洗100次以上才會清除,如果清洗不徹底,68秒後即可滲入皮膚、血液。
記者看到,經過簡單清洗後,視頻拍攝者表示,手指指甲處仍泛有光亮,再次強調螢光劑殘留頑固,並呼籲市民抵制這類洗滌劑。
為了驗證網上的視頻,記者在商場內隨機購買了強生、藍月亮、超能和立白4種洗衣液,並準備了吸水性較強的方巾和紫外線燈。
實驗中,記者分別取每種洗滌劑30毫升左右,並倒入適量水後將其一一放進透明保鮮袋中,在光線較暗的室內,用紫外線手電進行照射。其中,藍月亮洗衣液、超能洗衣液、立白洗衣液3個樣本均發生了顏色變化,呈現出偏藍色的幽幽螢光。不過,強生洗衣液並無產生類似光束。
專 家
螢光劑實為增白劑
少量使用無害
為什麼洗衣液中會添加螢光劑呢?南京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急性化學物中毒專家組組長吳建中解釋,螢光劑其實是一種增白劑,部分洗滌用品中,的確會含有螢光劑。「比如白衣服穿久了發黃,那麼螢光劑洗滌後,會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線發生反光反應,讓衣服看上去白一些。」吳建中說,正因為螢光劑附著在衣物上才達到了增白效果,如果毫無殘留,那用此添加洗衣毫無意義。 吳建中查詢了相關標準後向記者介紹,目前我國關於洗滌劑用螢光增白劑的標準為工業和信息化部於2012年發布、2012年11月起實施 的 行 業 標 準QB/T1224《衣料用液體洗滌劑》,但其中都沒有設置關於螢光增白劑添加量的要求,也沒有檢測指標要求。目前,尚無限制螢光增白劑添加量的標準和依據,各生產企業均是根據自身產品配方和特點來調整加入比例,通常加入量較少。
那麼,螢光劑真如視頻中所說的有毒嗎?吳建中表示,網傳含有螢光劑的物質貼著皮膚,會通過皮膚進入人體內,並增加我們肝臟或者腎臟的負擔,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應的說法,是建立在過量使用的前提下。按照日常使用量,螢光劑對皮膚、眼睛是沒有刺激和毒性的。「螢光劑被廣泛應用在紡織、洗滌、塑料等,至今沒有造成人身傷害的案例。」他指出,網上所說的螢光劑致癌等說法還未得到證實。如果市民仍有顧慮,可多用清水清洗螢光劑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