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部分洗衣液含螢光劑或致癌 記者求證:致癌說法是假

2020-12-20 洛陽網

  夏天的衣物換洗較勤,近日有網友發布視頻稱:一些洗衣液含螢光劑,會危害身體健康,甚至可能致癌,呼籲大家抵制含有螢光劑的洗衣液。這種說法是真的嗎?近日,《洛陽晚報》記者對此進行了實驗,並採訪了相關專家。

  【網傳】洗衣液含螢光劑或致癌

  近日,記者在微信朋友圈裡看到這樣一段視頻:兩名主持人使用紫光燈照射兩個品牌的洗衣液,其中一個品牌的洗衣液出現螢光。隨後,兩人使用該洗衣液清洗毛巾後,再次使用紫光燈照射,整條毛巾和兩人的手都出現了螢光。

  兩名主持人稱,市面一些洗衣液中的螢光劑含量非常高,且含有致癌物質,需要「清洗100次以上才能洗乾淨」,這些螢光劑能「68秒鐘進入體內」,7年都排不乾淨。殘留在衣服上的螢光劑會隨著人的毛孔進入體內,對皮膚、臟器等產生危害,長期使用含有螢光劑的洗衣液甚至可能致癌,呼籲大家抵制含有螢光劑的洗衣液。

  有網友在視頻下面評論:「我用紫光燈照過以後,扔掉了很多衣服。」也有網友稱視頻裡的說法「太邪乎」。

  這個視頻展示的情況是真的嗎?記者對此進行了實驗。

  【實驗】部分洗衣液確含螢光劑,且很難清洗

  記者從超市隨機選購了3種洗衣液和1種衣物護理液並進行編號,1號至3號為洗衣液,4號為衣物護理液。這些洗衣液的背面均未標註具體成分。

  其中,1號單價為每千克11.8元,2號單價為每千克18元,3號單價為每千克18.8元,4號為每千克15.6元。

  記者將1號至4號分別倒在乾淨的毛巾上,燈光下看不出差別,關燈使用紫光燈照射後,1號出現了藍紫色的螢光,2號至4號無變化。

  隨後,記者對4條毛巾進行清洗,關燈後用紫光燈照射,發現用1號洗衣液清洗的毛巾出現了螢光,記者將該毛巾清洗數次,螢光依舊明顯。

  最後,記者用紫光燈照射雙手,除了手背,指甲縫隙和手掌均出現了螢光。

  【專家】螢光劑附著在衣物上,有增白效果

  洛陽理工學院環境工程與化學學院的張攔博士表示,螢光劑又叫螢光增白劑,是一種白色染料。洗衣液中添加的是水溶性螢光增白劑,它附著在衣服上,通過吸收陽光中的紫外線,發出藍光或藍紫光,能使白色或淺色物品看起來更白、更亮。

  「白衣服穿久了會泛黃,用含螢光劑的洗衣液清洗後,衣服看上去更白一些。」張攔說,除了水溶性螢光增白劑,還有一些不溶於水的螢光劑被廣泛用於鞋帶、衣物、塑料製品中,這些螢光劑與物品之間不會發生化學反應,只是依靠光學作用增加物體在視覺上的白度。

  張攔說,肉眼很難看出衣物上是否有螢光劑,可以通過使用紫光燈照射來檢測。張攔還表示,螢光劑本身存在「定量效果」,加多了反而有損增白效果,加上洗衣液中添加的螢光劑較昂貴,因此廠家不會大量添加,衣服上附著的螢光劑含量其實是非常小的。

  【醫生】致癌說法不靠譜,螢光劑過敏者須慎用

  螢光劑會對健康造成損害嗎?記者諮詢了鄭州大學附屬洛陽中心醫院皮膚科主任梁廣智。

  梁廣智說,視頻中洗衣液可能致癌的說法不靠譜,市民也不必擔心螢光劑會被皮膚吸收進入體內。

  「視頻裡說的致癌物質是指螢光劑裡的苯,苯有一定毒性,但因洗衣液中添加的螢光劑很少,所以正常使用洗衣液不會對身體造成損害,但對於餐飲、酒店、醫院清潔部門的工作人員來說,工作時最好戴上膠皮手套。若長期接觸螢光劑,皮膚、毛孔會吸收一些化學物質,此外,手上有傷口也要避免洗滌產品的刺激。」梁廣智說,一些尼龍、化纖面料本身添加有螢光劑,對這些面料過敏的人,應儘量避免使用添加有螢光劑的洗衣液。

  【含量】螢光劑在衣用洗滌劑產品中的含量很低

  記者查找相關資料時發現,我國洗滌用品行業允許使用螢光劑。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曾於2008年9月1日實施相關行業標準《洗滌劑用螢光增白劑》(QB/T2953-2008),其中規定了適用於生產各種織物用洗滌劑時所添加螢光增白劑的種類。

  在2011年,我國洗滌用品工業協會曾就螢光增白劑相關問題召開分析說明會,專家在會上表示,螢光增白劑是安全的,且由於配方技術要求,洗滌劑只能加入微量的螢光增白劑,若過量加入不但不能增強洗滌效果,反而會使衣物變黃。此外,此類螢光劑價格昂貴,也制約了企業在配方中的加入量。

  在我國衣用洗滌劑產品中,螢光劑的加入量多在0.02%至0.4%,與歐美一些國家及日本相比略低或相當,所以相關標準中沒有規定螢光增白劑的用量,也沒有規定產品包裝上須標註是否含有螢光增白劑。(洛陽晚報記者 陳耀璣 實習生 李孟藝 通訊員 路書齋 文/圖)

相關焦點

  • 洗衣液螢光劑68秒滲入血液?專家:致癌說法尚未證實
    記者通過對市面上在售的4款洗衣液進行了螢光反應檢測,發現其中3款產品確實含有螢光劑,短時間內很難徹底清洗乾淨。專家解釋,目前的國家標準當中,並沒有禁止洗衣液等洗滌用品中添加螢光劑。實 驗4種洗滌產品3種現螢光目前,網上廣為傳播的視頻共有兩個,男女主人公分別以汰漬和藍月亮兩個品牌的洗衣液洗手,過程中以紫外線燈照射發現螢光劑產生光亮反應。於是,視頻拍攝者指出,洗衣液中的螢光劑含量非常高,且螢光劑為致癌物質,皮膚表面的螢光劑需要清水衝洗100次以上才會清除,如果清洗不徹底,68秒後即可滲入皮膚、血液。
  • 藍月亮回應「洗衣液致癌」:添加螢光劑安全
    此前有媒體報導,「中國打假第一人」王海在微博上指出,由楊瀾代言的藍月亮洗衣液被檢測出含有致癌物質螢光增白劑,引起了網民的極大關注。藍月亮回應:螢光劑對人體無害今日,廣州藍月亮公司給中國經濟網發來《藍月亮關於亮白兩百增豔洗衣液的聲明》。聲明中強調「藍月亮亮白增豔洗衣液使用的是二苯乙烯基聯苯類螢光增白劑。
  • 面膜和洗衣液含螢光劑會致癌? 螢光劑究竟是何方神聖?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面膜和洗衣液含螢光劑會致癌? 螢光劑究竟是何方神聖? 一篇文章針對螢光劑做了這樣的實驗各類洗衣液和面膜在紫光燈下散發著璀璨的藍光,觸目驚心。推送使用了大段的文字,介紹使洗衣液和面膜發光的可怕物質螢光劑。
  • 洗衣液標「不含螢光劑」價格翻番 專家:螢光劑不會殘留
    日前,微信裡一則關於「洗衣液被紫外線光照射後泛螢光」的小視頻遭到瘋傳,引發了市民的擔憂。在這一傳播過程中,甚至有人稱,洗衣液、面膜等日化用品中的螢光劑「68秒鐘進入體內、進入血液」、「7年不走」,對人體造成傷害。  這種洗衣液真的那麼可怕?含了螢光劑的洗衣液又會不會致癌?
  • 洗衣液含螢光增白劑?醫學專家闢謠:致癌說不靠譜
    央廣網北京4月3日消息(記者張聞)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近日有媒體測出奧妙和金紡兩款產品有添加螢光增白劑之嫌。相關企業如何回應?螢光增白劑又是否如同傳言中一樣有致癌可能?  「奧妙」和「金紡」品牌所屬的聯合利華(中國)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表示,對於洗護用品,國家是允許添加適量的螢光增白劑的。
  • 說好的不含螢光劑呢?來看看這些知名品牌洗衣液的檢測結果
    ,這可都是家中常備的洗衣用品,可是,現在就有傳言稱,這些洗滌劑裡都含有螢光劑,長時間使用可能致癌,事實果真如此嗎?  記者購買了5個知名品牌的7款洗衣液產品,其中5款產品明確標示"不含螢光增白劑"。   【清水都過濾不掉螢光劑!】   記者再將一塊不沾有螢光劑的抹布,放入4號洗衣液進行清洗,再用大量清水過濾,竟然還是有少量螢光劑殘留!連手上都泛著藍光!
  • 網傳「洗碗海綿有毒致癌說」不靠譜!
    原標題:網傳「洗碗海綿有毒致癌說」不靠譜!   清洗碗碟時,大部分家庭會用到清潔海綿。可近段時間,一則關於「清潔海綿甲醛超標,強致癌!」的帖子在網上流傳甚廣,讓不少人將這種「清潔神器」視為健康威脅。   清潔海綿究竟該扔還是繼續用?
  • 網傳滑石粉致癌 含滑石粉的爽身粉安全嗎
    網傳滑石粉致癌 含滑石粉的爽身粉安全嗎 CBO首頁 | 作者:唐雅倩 | 來源:化妝品財經在線CBO獨家www.cbo.cn  2015
  • 洗衣液允許添加螢光劑?這些東西上有螢光劑更可怕
    近半年,關於紫光驗鈔機可以檢測螢光劑的說法在網絡迅速流傳,許多女性紛紛購買,用以檢測自己使用的衛生巾是否含螢光劑。其實早在2013年,網上就有一個關於衛生巾的「內幕貼」揭露,衛生巾的雪白色是添加了螢光增白劑的緣故,並指出該物質是致癌物,對女性健康存在嚴重的危害。2014年4月《消費者報導》曝光了十大國內品牌衛生巾產品,均檢出可遷移性螢光增白劑。
  • 漱口水含酒精緻癌不可信兒童不推薦使用含氟牙膏
    針對近日網傳的外國教授研究發現漱口水含酒精或致癌及含氟牙膏慎用的說法,市民該如何正確選擇口腔護理產品呢?10日,記者走訪城區部分超市發現,目前市面上的口腔護理產品種類繁多,有漱口水、牙膏、牙粉等,牙膏又分含氟牙膏及不含氟牙膏。除了牙膏之外,漱口水也成了近期頗受爭議的產品,因近期有國外教授稱,研究發現漱口水含酒精或致癌。
  • 網傳「喝牛奶可致癌」等說法 專家回應四大疑問
    數據來源:《營養學報》2010年第32卷第5期(作者:楊月欣、葛可佑) 製圖:蔡華偉  近日,網絡上流傳「喝牛奶可致癌」等說法。牛奶是否有害健康?牛奶的營養價值是不是被誇大了?本報記者就此採訪了國內外有關部門和專家。  疑問一:牛奶中的IGF—1是致癌因子嗎?  【回應】 牛奶中含量遠少於人體自身產生的量,沒有權威論證認為其致癌  網文稱,「牛奶中的IGF—1可以刺激癌細胞活躍生長與繁殖,導致前列腺癌、乳腺癌」。  IGF—1是什麼物質?
  • 葵花子排在致癌首位?這份「十大致癌食物黑名單」有點不靠譜
    記者通過網絡搜索發現,網上傳言稱「十大致癌食物黑名單」的發布者是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然而,早在2014年,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相關人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已否認發布過這份「黑名單」。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在2014年公布過的致癌食物,其實是醃製燻制食品、燒烤食品、黴變食品等。那麼這份所謂「黑名單」上的食物,真的會致癌嗎?
  • 央視曝DHC等品牌面膜含螢光增白劑 存致癌風險
    本報訊 (記者塗端玉、周可)日化產品今年以來「黑天鵝」不斷。繼洗衣液、衛生巾等產品接連被曝出含螢光增白劑之後,央視再曝DHC等四品牌面膜內含螢光增白劑,存致癌風險。DHC方面則發布聲明稱,上述面膜為假冒產品,並非DHC公司生產。
  • 「4種致癌蔬菜名單」「十大致癌食物黑名單」……這些榜單不靠譜
    網絡搜索結果衛生組織將「4種蔬菜」拉入致癌名單?今年年初,一篇題為《衛生組織曝:4種蔬菜已被拉入致癌名單,記得勸家人少碰》的文章在朋友圈熱傳。文章稱,娃娃菜、蕨菜、西葫蘆和紅鳳菜這四種蔬菜被衛生組織列入致癌名單,以後都不能吃了。在網傳文章中,還有一些題為「3種致癌蔬菜名單」的文章,也是換湯不換藥。
  • 據網傳吃一碗方便麵要花32天解毒 專家稱不可信
    網傳吃一碗方便麵要花32天解毒、麵湯灼燒胃黏膜、紙桶含螢光劑會致癌方便麵有毒說不可信(求證·探尋喧譁背後的真相)「方便麵有毒」的各種傳聞經常在網上流傳,如一包方便麵最多含25種食品添加劑;吃一碗方便麵要花32天解毒;麵餅添加明膠和燒鹼,麵湯灼燒胃黏膜……
  • 網傳自來水有氯會「汙染」食物 蒸饅頭用冷水會致癌?
    網傳自來水有氯會「汙染」食物 蒸饅頭用冷水會致癌?   網傳自來水有氯會「汙染」食物,你信嗎?
  • 小餐館餐巾紙質量堪憂 螢光劑含量等同致癌爆米花桶
    東方網記者孫曉菲5月8日報導:在餐館吃飯後,用店家提供的餐巾紙抹抹嘴,對食客來說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然而你有沒有想過,這些餐巾紙和嘴唇直接接觸,很可能讓你不知不覺間「病從口入」。日前,東方網記者隨機抽取了滬上9家餐館的餐巾紙送檢,竟發現其中4種的螢光面積大於5%,堪比致癌爆米花桶。
  • 洗衣液中螢光劑難清除?對身體有害?專家:沒那麼可怕
    視頻中說,一些品牌的洗衣液內含大量螢光劑且極難清除,呼籲市民抵制含有螢光劑的洗衣液。有網友認為洗衣液中的螢光劑對人體有害,需要國家相關部門嚴格管制。  螢光劑真有這麼可怕嗎?針對這一問題,天府早報記者做了一次實驗:在超市裡購買了市面上常見的洗衣液進行實驗,發現部分洗衣液確實含有螢光劑成分,但清洗後螢光劑殘留量並不大。專家說,螢光劑沒有說的那麼可怕,正規洗滌產品完全可以放心使用。
  • 老舊謠言,別用致癌騙流量
    較真鑑定:假/謠言要點:1、央視的新聞報導集中在抽檢紙巾的品質問題和細菌超標問題,隻字未提「致癌」和「兒童白血病」,不實文章移花接木。「螢光劑導致白血病」的謠言流傳已久,這次是借央視的口吻再次傳播。雖然果殼網和科普中國等早已對「螢光劑致癌」的謠言進行過澄清[1-2],但是不實文章精準地把握了公眾對「癌症」的恐懼心理,把這個謠言精心包裝一番後,又冠上了央視的名頭出來招搖撞騙了,下面我們就來解析一下這個謠言的手法。
  • 含氟牙膏致癌嗎?
    華龍網8月15日14時訊 很多網友可能都會遇到這樣的說法,含氟牙膏致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氟攝入過量會引發神經疾病、內分泌疾病甚至癌症的內容是存在爭議的。以訛傳訛地變成了「含氟牙膏致癌」。至今並沒有任何研究表明含氟牙膏會致癌。其實,含氟牙膏中添加的氟量很少,對健康沒有傷害,就算偶爾不小心吞入牙膏漿也遠遠達不到中毒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