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信息查詢的主要工具社會科學研究評價的重要利器

2020-12-17 光明網

填補我國社會科學領域的重要空白

引文索引思想萌芽於1873年,由美國學者謝潑德(Shepherd)提出並出版了法律領域的《謝潑德引文》(Shepherd)。20世紀50年代,美國學者加菲爾德(E.Garfield)發展了謝潑德的引文索引思想,並成功實施。引文索引不同於一般概念上的索引,而是從文獻之間的引證關係上,揭示科學文獻之間(包括學科之間)的內在聯繫。它從引文去追溯科學文獻之間的種種內在聯繫,通過文獻計量方法的處理,可以找到一系列內容相關的文獻,從而可以分析和了解某一學科的研究動態、發展情況,以及該學科的核心作者群。它可以根據某一名詞、某一方法、某一理論的出現時間、出現頻次、衰減情況等,分析和揭示學科研究的基本走向。它還可以伸展出多種統計、排序信息。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在加菲爾德的主持下,美國費城科學信息研究所(ISI)相繼研製了《科學引文索引》(SCI)、《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SCI)和《藝術與人文科學引文索引》(A&HCI),開創了以文獻計量學為主的多方位研究方向,逐漸成為評價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一個單位乃至個人的學術影響的極為重要的工具之一,產生了較為廣泛的影響,受到了各國科研人員的廣泛關注和好評。1995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研製以國內出版的核心科技期刊為素材的《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正式出版。由於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相比有著許多不同的特點,其成果評價更具有複雜性,並且由於技術、人力、財力等方面的困難,《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一直未能面世。

隨著經濟、社會與教育、科技的迅速發展,客觀世界的系統性特點得到加強,科學研究的綜合性、交叉性特點愈加突出,人文社會科學的重要性更加明顯,加強和發展我國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日益迫切。南京大學根據當前中文信息資源建設的現狀和信息服務的需要,於1997年底提出了研製開發電子版《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的設想,並於1998年上半年作為重大項目正式立項。1999年4月23日,南京大學蔣樹聲校長、香港科技大學吳家瑋校長在香港科技大學籤訂了兩校共同研製、開發這一項目的協議。1999年7月,教育部社會科學研究與思想政治工作司在南京大學召開了項目論證會。1999年8月,教育部正式發文,將《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hineseSocialScienceCitationIndex——CSSCI)列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九五」規劃重大項目(項目批准號:99JBZD870001)。

在教育部社政司的直接領導和支持下,在香港科技大學的合作下,經過課題組兩年的努力,《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項目的第一階段目標已經實現:《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1998)光碟出版發行並提供服務;基於該索引運用科學的方法,現又出版了《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計量指標——論文、引文與期刊引用統計》(1998)。

《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提供多種服務

經過課題組一年多的艱苦努力,《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1998)光碟已於2000年5月正式出版發行並提供服務(網上服務),填補了國內外的一項重要空白。受教育部社政司的委託,南京大學與高校社會科學管理研究會聯合主辦,香港科技大學協辦,2000年5月31日在北京隆重舉辦了「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新聞發布會暨光碟首發式」。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與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22家報紙作了廣泛報導,高校與國內社科界對「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的研製成功、正式出版給予高度評價。

2000年6月,課題組應臺灣大學邀請赴臺參加期刊索引學術研討會,在會上作了關於CSSCI的學術報告,並在臺灣大學、清華大學、中央大學、政治大學等作了CSSCI光碟演示,獲高度評價。

CSSCI(1998)選用了中國大陸出版的中文人文科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496種,來源文獻6萬餘篇,被引用文獻近28萬篇。所有數據都經過了專業人員的人工標引,除了每篇文獻上原有的著錄以外,還增加了文獻的學科代碼、中圖法分類號、題外關鍵詞等,並儘可能多地給出了包括文後注、文中注在內的參考文獻。《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可以為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社會科學研究評價與管理,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評價與管理,學校管理部門等提供多種服務。

為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服務:

CSSCI主要從來源文獻和被引文獻兩個方面向用戶提供信息。來源文獻的檢索途徑有:論文作者、篇名(詞)、作者機構、作者地區、期刊名稱、關鍵詞、文獻分類號、學科類別、基金項目以及年代、卷期等10餘項。被引文獻的檢索途徑有:被引文作者、篇名或書名(詞)、期刊名稱、出版社、年代、被引文獻類型等。大多數檢索項本身可以實現邏輯式檢索,使用非常方便。CSSCI還可提供特定論文的相關文獻情況,從而為研究人員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為社會科學研究評價與管理服務:

從全國3500種左右社科期刊中精選了近500種參考文獻等引文比較規範的學術期刊作為CSSCI的源刊,所收的期刊是按嚴格的標準和國內知名專家的定性評價相結合而產生出來的。因此,它收錄的論文總體上應是社科研究中質量較高影響較大的。CSSCI所收錄的論文可作為社會科學研究重要評價指標之一。

CSSCI系統可以提供多種評價、統計信息:機構、地區、個人某年內在國內重要學術期刊上的發文情況以及各種統計排序,個人、論文、著作的被引情況和統計排序(上述各項均可按總體排序,也可按類別、學科分別排序),從而對以論著為主要產出形式的研究活動提供重要的計量評價指標,由此可定量評價社會科學研究機構、高校、地區、學者個人的科研生產能力及學術影響。

為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評價與管理服務:

CSSCI系統可以提供期刊的多種定量數據:期刊論文錄用量、錄用率,期刊論文及期刊被引頻次,期刊影響因子,期刊論文作者的地域分布、學科分布,期刊引文的年代分布及半衰期,期刊引文的學科分布,期刊論文被引用的年代分布及半衰期。由期刊的多種定量指標可得相應的統計排序,由此可評價期刊的學術影響和地位。

「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的研製成功、出版發行,是我國人文社會科學界的一件大事,填補了國內外的一項空白,其本身具有開創性。

科學、客觀地評價社會科學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計量指標——論文、引文與期刊引用統計(1998)》已於2000年12月由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計量指標——論文、引文與期刊引用統計(1998)》的各項計量指標和統計排序是用科學的方法由《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1998)系統自動生成,它能象美國的SCI一樣,以文獻計量的方法客觀地作出我國人文社會科學的學術研究中作者發文情況統計、機構發文情況統計、地區發文情況統計、發文的文章類型和學科分布統計,圖書、期刊的被引統計,出版社被引統計,被引文文獻種類和文種分布統計,作者被引統計,論文被引統計,期刊影響因子統計,期刊當年被引指數統計等,因而比較可靠和令人信服。並且每一種統計還按不同學科分別排列。

《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計量指標》對我國社會科學論文生產與引用,機構、作者社會科學研究論文產出及其學術影響,社會科學期刊的學術影響等進行了全方位的科學評價,這是我國人文社會科學界多年來所企盼的一件大事,在我國還是第一次。我們有理由相信,它的出版必將有力地推動我國社會科學研究的發展,推動社會科學論文和期刊的規範,為我國社會科學研究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撐服務,產生較大的社會影響。

《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計量指標——論文、引文與期刊引用統計(1998)》的各項計量指標和統計排序是由《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1998)系統自動生成的、是客觀的。但由於目前我國社會科學論文、期刊存在著嚴重的不規範情況,如作者未標明所在機構、地區,參考文獻著錄缺項、不規範,甚至期刊印稿文字出錯等,而且較多地存在同名作者的情況。對於這些問題,課題組做了大量工作,盡了最大努力進行核對、甄別。但由於工作量太大,我們經驗不多,力量相對不足,難免存在某些不足,這些都會影響統計結果。所以,《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計量指標——論文、引文與期刊引用統計(1998)》還是一種初步的嘗試。我們期望專家學者給予支持、批評、指正,以便今後逐步完善。我們希望通過《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計量指標》的出版推動社會科學論文、期刊著錄的規範和質量的提高,反過來又會進一步推動CSSCI系統質量的提高,進一步提高社會科學研究和期刊評價的科學性、有效性。

《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計量指標——論文、引文與期刊引用統計》的研製、出版與提供服務,是一項長遠的事業,將不斷地進行下去。我們決心在教育部社政司的領導和支持下,在高校社會科學管理研究會的指導下,在廣大專家學者的支持、幫助下,把我們的工作做得更好,為我國的社會科學研究的繁榮,為社會科學研究管理工作做出更大貢獻。

隨文發布《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計量指標——論文、引文與期刊引用統計(1998)》中的部分信息:

表1、1998年高等學校發文篇數排序前20名

表2、1998年科研院所發文篇數排序前20名

表3、1998年黨政部門發文篇數排序前20名

表4、出版機構所出版著作1998年被引用總次數排序前20名

表5、高等學校社會科學綜合性學報1998年被引次數排序前20名

表6、報紙按所載論文1998年被引用總次數排序前10名

表7、1998年被引用期刊按影響因子排序前20名

南京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

http://www.cssci.com.cn

相關焦點

  • 《社會科學研究》期刊投稿信息大全
    《社會科學研究》刊發的文章質量高,被引用、轉載多,在國內期刊評價體系中的排位都名列前茅:在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2014-2015)中,共選出排位前50名的綜合性社科期刊,《社會科學研究》連續位列其中;《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14)選取了122種期刊(含大學學報)作為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類核心期刊,《社會科學研究》排第21位;《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要覽》(2013)選出排位前
  • 推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信息技術與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深度融合
    這樣的變化不僅為研究信息傳播、用戶行為提供了支持,而且也豐富了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途徑。  無孔不入的時空分析:GIS技術。地理信息系統(GIS)技術與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特別相關,GIS是上世紀60年代研究地理的學者提出來的,主要是為了獲取、存儲、檢索、分析、顯示空間的定位數據,隨著技術的發展和成熟,其發揮的作用也愈發顯著。
  • 教育部: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
    要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關於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重要論述,弘揚科學精神觀、創新質量觀、服務貢獻觀,樹立更加鮮明的人才培養導向、潛心治學導向、服務黨和人民導向,改進科研評價方式,強化科研育人功能,以學術質量和社會效益作為學術評價的重要標準,建立有利於潛心研究和創新創造的評價制度,引導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
  • ...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意見...
    教育部2020年12月7日關於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意見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和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切實扭轉當前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存在的「唯論文」不良導向,建立健全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規範和評價體系
  • 教育部印發《關於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
    教育部2020年12月7日關於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意見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和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切實扭轉當前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存在的「唯論文」不良導向,建立健全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規範和評價體系
  • 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 加強哲學社會科學研究
    作者:李譾博  內容提要  2016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指出,哲學社會科學是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動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
  • 教育部印發意見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不良導向
    教育部近日印發《關於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不得簡單以刊物、頭銜、榮譽、資歷等判斷論文質量;不得過分依賴國際數據和期刊;不得將SSCI、CSSCI等論文收錄數、引用率和影響因子等指標與資源分配、物質獎勵、績效工資等簡單掛鈎等10個「不得
  • 人文社會科學:從引文索引到影響力評估
    這部百萬多字的巨著是由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依據其創新研究成果——「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作為數據來源和分析基礎,填補了我國運用社會科學引文索引建立學術影響力評估和學術成果評價體系的空白。
  • 大數據時代的社會科學研究新範式
    但它排斥傳統研究基於因果關係建立的研究體系,試圖越過事物的作用機理而尋求社會現象認知的解決方案。因此,如果大數據技術不能扭轉偏差的認知模式,就很難在社會科學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推動社會科學研究智能化總體而言,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社會科學發展提供了一個重要契機。
  •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評價報告(2014)
    (3分)資助期刊省部級獎勵(1分)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獎勵(1分)百強社科期刊期刊論文獲獎(10分)期刊論文獲獎(10分)分別是: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科研成果獎、呂叔湘語言學獎。
  • 2020年中國人民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成果評價研究中心顧問會暨...
    12月5日上午,中國人民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成果評價研究中心顧問會暨複印報刊資料年度評價成果專家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召開。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南京大學等多家科研機構、高校的學術評價研究學者、科研管理專家和期刊主編,以及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成果評價研究中心和發展規劃處的領導共30餘人與會。
  • 聚焦CSSCI(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不能承受之重
    ——加菲爾德科學計量學指標並不是要取代專家,而是為了能夠對研究工作進行觀察和評論,從而使專家能掌握足夠的信息,形成根據更充分的意見,並在更高的信息集成水平上更具有權威性。——R.魯索只有當人們對文獻計量學指標的自身缺陷有了足夠的認識時,也只有在這些指標與其他更多的定性評價信息相融合時,文獻計量學指標才能成為科研績效評價的有效工具。
  • 教育部印發意見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唯論文」不良導向
    新華網北京12月15日電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提高思想認識、樹立正確導向、嚴格底線要求、優化評價方式、加強學風建設、健全長效機制、開展專項整治等方面作出全面部署,進一步健全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規範和評價體系
  • 心理諮詢的研究,應該主要歸屬社會科學
    所以現有的心理學家,再加上以前那些研究社會的,研究腦的,如果都在一起,我們說這些都算是一些共同的,才能把心理學研究的更好。」——可能是由於即興演講的原因,這段話有一些口語化,顯得不夠清楚,還需要我們進一步地理解、消化。她在前面講疫情來了,引起混亂、緊張、焦慮,大家都覺得心理學有用,但她又話鋒一轉,強調「心理諮詢那只是簡單的一個部分」,真正心理學研究要弄清腦的機能,腦這個器官。
  • 《國外社會科學》期刊投稿信息大全
    學科名稱:綜合社科期刊名稱:《國外社會科學》主辦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情報研究院01期刊簡介 《國外社會科學》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情報研究院主辦,系中央級學術刊物,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來源期刊
  • 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科研成果評價意見出臺
    論文對高校教師有多重要?尤其對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者來說,職稱評定、崗位聘任等都離不開論文這桿秤。但當「論文」前加上一個「唯」字,就讓學術研究籠罩上功利化的陰霾。  長期以來,「唯論文」是高校評價體系中揮之不去的痼疾。
  • 第三屆中國人文社會科學評價日暨期刊評價主任委員年會成功舉辦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評價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局長馬援描繪了未來「十四五」期間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一些前景、目標、任務和路徑選擇。他認為國家首次進行哲學社會科學國家「十四五」的專項規劃,對推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學術評價要為新規劃服務。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評價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期刊協會副會長李軍認為在國家「新供給和新需求」的背景下,學術出版面臨滿足新需求的挑戰。
  • 關於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問題
    當代社會的發展愈來愈證明,社會科學已經成為社會發展進程中不可忽視的巨大力量。無論是物質生產,還是精神生產,都離不開社會科學。在精神文明建設中,發展和繁榮社會科學,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江澤民同志指出:「社會科學研究方向的正確與否,社會科學發展狀況如何,對人們思想意識和社會道德風尚,對經濟建設、對社會穩定和發展都會產生巨大和深刻的影響。」
  • 科研工具 | SCI、SSCI、CSSCI分別是什麼?
    Garfield)引文分析理論為主要基礎,通過論文的被引用頻次等的統計,對學術期刊和科研成果進行多方位的評價研究,從而評判一個國家、一個科學研究機構、一所高等學校、一本期刊,乃至一個研究人員學術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由於SCI收錄的論文主要是自然科學的基礎研究領域,所以SCI指標主要適用於評價基礎研究的成果,而基礎研究的主要成果的表現形式是學術論文。
  • 教育部: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唯論文」不良導向
    (資料圖) 中新網記者 富宇 攝 中新網12月15日電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