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 加強哲學社會科學研究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是關係全局的歷史性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提出了許多新要求。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哲學社會科學可以也應該大有作為。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為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發展貢獻力量,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
-
理解社會科學研究的「基礎性」
筵葉涯劍人類的科學研究發展到今天,大體可以分為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兩大類。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有差別「社會趨勢研究」委員會成員間的研究取向和方法論之爭蘊含著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社會科學研究的作用是什麼。社會科學的研究實踐並不像人們習慣性認為的那樣,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可以很方便地相互融合。從兩者的關係來說,基礎研究發現的原理是應用研究的知識基礎,而應用研究則探尋如何把抽象的原理轉化為具體的社會效益。
-
全國知名心理諮詢專家、浙江大學心理諮詢中心主任馬建青教授
馬建青:浙江大學心理諮詢中心主任,浙江大學法學院教授,法學院思想政治教育系副主任,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副所長,心理諮詢方向碩士研究生導師。、浙江省高校心理諮詢專業委員會主任、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副理事長、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專家組成員 任編委: 《中國心理衛生雜誌》編委、《國際中華心身醫學雜誌》編委、《健康心理學雜誌》編委 學術專攻方向 馬建青教授致力於「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諮詢、青年問題研究、學校德育」等重要心理學領域的研究與教學工作。
-
錢丹塞恩心理諮詢平臺主要優勢
12月4日,在中山大學實驗室,上百名來自全國的知名心理專家觀看了錢丹塞恩AI挑戰「智能心理分析」:不到5秒出心理解決方案 。在諮詢者心理幫助或在聊天時,就會自動收錄識別談話內容。通過人工智慧的機器學習算法,判定心理測試的特徵準確性匹配。
-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與社會科學研究
加強對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導。教育部辦公廳發出《關於進一步加強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高校進一步提高對做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認識,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和學生的思想實際及心理特點,開展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諮詢工作,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
文科信息查詢的主要工具社會科學研究評價的重要利器
《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可以為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社會科學研究評價與管理,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評價與管理,學校管理部門等提供多種服務。為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服務:CSSCI主要從來源文獻和被引文獻兩個方面向用戶提供信息。來源文獻的檢索途徑有:論文作者、篇名(詞)、作者機構、作者地區、期刊名稱、關鍵詞、文獻分類號、學科類別、基金項目以及年代、卷期等10餘項。
-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導論
研究方式則主要確定研究途徑和研究路線。依據不同的研究目的和不同的研究對象,人們可以採取不同的研究方式。就社會科學領域而言,常用的研究方式有:調查研究法、文獻研究法、實地研究法、比較研究法、實驗研究法等等。
-
關於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探索
所以,在社會科學的研究過程之中就會遇到這一場景:因為關注的時間周期不同,導致了人們彼此不同的觀點。「蒙太奇」在法語裡是剪接的意思,是現代影視製作必不可少的技術,通過對同一影視片段,進行不同的剪接,可以讓人們產生不同的理解。2017年,颱風天鴿過境澳門,街道積水,人們看到一個人在街道上練習蝶泳,於是有網友將這段視頻放到了網絡上,人們紛紛嘲笑這位蝶泳哥。
-
為什麼說「心理諮詢的對象主要是正常人」?
人們都清楚我們的身體會生病,但是很多人卻忽視:我們的心理也一樣會生病。如今日益廣闊的社交天地,與日俱增的生活壓力,人難免會出現心理上的困惑和掙扎。面對這樣一個特珠的時代,有誰敢說自己能夠終身不需要接受心理諮詢或心理治療呢?
-
心理諮詢師不得不看的文章:心理諮詢業應該怎麼走?
二、傳統文化教育的缺失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出現心理問題的人越來越多的主要原因。西方心理諮詢的人群數量級大,是因為西方沒有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我們不能拿西方的心理諮詢需求量來計算中國的心理諮詢需求量。
-
大數據與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變革與創新
原標題:大數據與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變革與創新 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到如何繁榮發展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時,要求我們善於「運用網際網路和大數據技術,加強哲學社會科學圖書文獻、網絡、資料庫等基礎設施和信息化建設」,這為信息化時代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方式變革與理論創新指出了正確的方向。大數據正在成為當前中國社會快速信息化的最重要表徵之一。
-
本土化與主體性:中國社會科學研究的方向
尤其是在當前美國以定量研究為特點的社會科學處在霸權地位,中國大學「雙一流」建設強調「國際一流」、國際一流社會科學期刊(主要是美國期刊)開始發表中國學者論文的形勢下,中國社會科學是融入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社會科學中去,還是建設基於具體化的中國經驗與結構化的中國實踐的社會科學體系,成為決定中國社會科學研究方向的重大問題。
-
本土化與主體性:中國社會科學研究的方向
尤其是在當前美國以定量研究為特點的社會科學處在霸權地位,中國大學「雙一流」建設強調「國際一流」、國際一流社會科學期刊(主要是美國期刊)開始發表中國學者論文的形勢下,中國社會科學是融入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社會科學中去,還是建設基於具體化的中國經驗與結構化的中國實踐的社會科學體系,成為決定中國社會科學研究方向的重大問題。
-
多元主義視角下的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再思考
內容提要:量化研究範式和質性研究範式之間分歧的根源,在於社會科學研究對象的複雜性。相對於自然科學的研究對象,社會科學的研究對象——社會本體更為複雜,依靠單一方法無法完全揭示社會的奧秘。因此,在研究方法的選擇上,研究者秉持一種多元主義的態度可能更加有用。
-
心理治療與諮詢是否應該收費
、「看病掛號才幾塊,心理諮詢憑什麼這麼貴?!」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心理諮詢中的諮費問題——心理治療與諮詢是否應該收費,為什麼要收費?心理諮詢鼻祖弗洛伊德通過大量的實踐發現:不收費的心理諮詢(治療),對來訪者的療愈無益。不付費的心理諮詢,來訪者是不大可能重視諮詢師的協助的,也未必真的想付出努力去改變自己目前的心理狀況。
-
重新審視社會科學研究
美國社會科學研究理事會官網近日發表該協會主席阿朗德拉·尼爾森(Alondra Nelson)的文章稱,人們在討論疫情之後如何重新開放社會時,對社會科學研究人員提出了新的特殊要求,即對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社會變化進行實質性反思,並對社會科學的一些普遍假設進行重新驗證。
-
計算實驗:社會科學研究的新方法-光明日報-光明網
社會科學研究最重要的任務是認識、揭示社會現象的複雜性,而研究方法的發展正是為了提高我們認識、揭示這一複雜性的能力。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自身均在不斷地與時俱進。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進步,一種新的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計算實驗方法正在形成和發展。
-
心理諮詢到底是怎麼回事?心理諮詢有用嗎?
心理諮詢是一個熱門的話題,熱到曾經是07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提倡心理諮詢,促進精神健康」。全世界都提倡,這來頭可不小。那麼,什麼是心理諮詢呢?難道就是有心事找人聊聊? 也對,也不對。從求詢者的角度說,對。心理諮詢就是給有心事的人預備的。但不是找誰聊聊都算心理諮詢。
-
黃國勝:「挽回」不是心理諮詢
上述服務如果換個名字,不叫心理諮詢,我不會說什麼。說它是心理諮詢,以心理諮詢的名義進行,由心理諮詢師實施,在心理諮詢平臺上操作,我就沒法沉默了。這不是心理諮詢,它嚴重違反心理諮詢的設置和倫理。 據說,這個平臺是得到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的支持和指導的,如果它不叫心理諮詢,我沒話說。
-
大數據應用於社會科學研究的價值與悖論
一、社會科學為何對大數據迅速響應社會科學研究對大數據的快速響應主要包含了兩個層面的問題:一是從普遍意義上講,大數據為本身具有數據需求與實證傳統的社會學科研究提供了更為豐富的數據基礎;二是從特殊意義上講,大數據為社會科學的各個研究領域帶來了新的視野和新的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