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行之
這是一個讓行業內所有人在苦苦思考的問題。1月15日,人民日報發表重要文章,闡述機遇期的問題。現在以這篇文章為指導,談談心理諮詢業以後的發展方向問題。
筆者認為:
一、取消心理諮詢職業資格證書,迎來了心理健康業的春天。取消心理諮詢師資格證是中國最高領導層走向開放進步的關鍵性一步!職業資格考試,本來就是資產階級壟斷思維的產物,是把對束縛人類文明進步的壟斷、歧視以行規、保障人民群眾利益這樣一些冠冕堂皇的口號或理由來美其名曰。儘管取消心理諮詢師資格證也遇到了不小的阻力,但是最終,管理層頂住了壓力,果斷地取消了這一資格證。這反映了最高管理層的決心。這為中國心理健康業的健康發展創造了機遇。
然而,某些利益集團為謀取最大利潤,正在醞釀成立什麼心理諮詢師組織,妄圖佔據或最大程度地佔據心理諮詢師培訓這一好似巨額利益的蛋糕,為此正在暗中運作籌劃。這值得社會高度重視。
二、傳統文化教育的缺失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出現心理問題的人越來越多的主要原因。西方心理諮詢的人群數量級大,是因為西方沒有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我們不能拿西方的心理諮詢需求量來計算中國的心理諮詢需求量。而自從新文化運動就開始的「打孔家店」幾乎徹底否定了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同時卻沒有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去替代、彌補,加之經濟的飛速發展和科學技術的巨大進步引發了一系列的社會變革,人們心理壓力驟然加大,這是導致中國人現階段心理諮詢需求量急增的根本原因。因此,在中國,心理諮詢一定不是什麼朝陽產業,這只是在中國現在這一特殊歷史階段的獨特現象。
三、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心理學理論研究已經得以發掘整理,並與現代心理學相結合,取得了重大突破性成果。這是中國堅定文化自信邁出的具有非常歷史意義的一步!秉承「治未病」、「授人以漁」這一中國傳統理念、心理健康與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本土化心理健康理論、課程的推廣、應用,,必將改變中國的心理健康行業格局,並將最終改變世界心理健康業格局,逐漸淡化心理治療或心理諮詢的作用,減少心理諮詢的需求。世界心理健康業的主戰場一定在預防教育上,而不是在心理治療或心理諮詢上。
四、隨著傳統文化在中國的全面復興,中國本土化心理健康理論將為全世界所接受,全面取代西方心理諮詢。預防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必將成為主流。未來,心理諮詢只是一小部分人的需求。而優秀心理諮詢師卻如同得道高僧一般,不是培訓就可以培養出來的。所以,打算以心理諮詢師為職業的人請慎重選擇——諮詢有風險,入行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