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精神】連戰為我校題寫「謙衝自牧」,內涵深厚,用心良苦!
>(中山中學退休教師:黃竹生)2009年3月,臺灣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先生,應中山中學知名校友、教授陳友旺先生之約,為中山中學七十周年校慶寫了「謙衝自牧」四字,以之贈勉。爾後,有不少讀者和校友向我詢問「謙衝自牧」的含義。為此,特撰此文以答。
-
侯增謙院士:踵事增華 謙衝自牧
他創建了碰撞造山帶成礦 理論 , 建立了碰撞型斑巖銅礦、褶衝系鉛鋅礦、碳 酸巖型稀土礦等成礦新模型;闡明了大陸碰撞過程中金屬富集機制和成礦機理,揭示了碰撞造山帶成礦系統及其區域成礦規律,為青藏高原取得重大找礦突破提供了重要指導。
-
謙自牧:中日友好靠韓國?日本民眾對中韓印象到底如何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謙自牧】 今年上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這句偈語在國內的日本相關新聞中頻繁出現,日本各機構團體捐贈口罩以支持中國抗疫的新聞更是多次登上微博熱搜,把國人對日的好感推向了一個新的高潮。 對於來自日本政府和民間善意的鼓勵和支持,確實應該表示誠摯的感謝。
-
「山東好人」自牧
「到山東去旅行,一定得去濟南見一見自牧。」很多年前,有書友這樣說。那時候,總覺得旅行就是旅行,見不見當地的書友,恐怕也沒什麼要緊。但這樣的話聽得多了,也就記下了這事。自牧是怎樣的人物呢。在不同的書友眼裡,幾乎一致地認為:山東好人自牧。我不太清楚,後來山東有一句旅遊口號「好客山東」是不是來源於此。後來,漸漸地知道自牧在主編《日記報》,我曾在送仙橋的舊書攤淘到過一冊《日記報》,如獲至寶。終於看到這「報」了。《日記報》最早是以報紙的方式出版,後來改為刊型。再後來,就變身《日記雜誌》。我曾在《讀書民刊漫記》裡寫到過這本讀書民刊。
-
基督徒要學會自牧
是不管不顧,任其軟弱還是依靠聖靈的帶領,進行自牧?一、什麼是自牧?馮玉祥先生的書屋裡掛著一句話:謙謙君子,卑以自牧。意思是一位謙遜的君子,是以謙卑作為自我修養的,來牧養自己。汪維藩牧師也有一部自我提醒的靈修作品《自牧》,汪維藩牧師不斷提醒自己在牧養信徒之前必須要能夠自牧,免得傳福音給別人,自己反落入靈性枯竭。在這裡,我們看到一位基督徒將軍和一位中國教會的著名牧者,他們都在自牧,提高自我修養和靈性,他們的自牧值得我們去學習。這是一個對自己屬靈生命負責的人不可缺少的,基督徒要學會自我牧養,在不依賴或者有限的幫助下有效的自我牧養。
-
李陽冰篆書謙卦碑欣賞
至明嘉靖四年 (1525),始由蕪胡關監督張大用從王氏家中移立於學宮,並為之題跋云:「陽冰篆書祖秦相斯,而筆力過之,舒元輿輩論之詳矣。是刻藏蕪湖王氏,國初得之當塗縣治,風骨雅健,卓有古意。」可惜這「題跋」碑石在「文革」動亂中毀壞無存,而三塊《謙卦碑》至今猶存。
-
飛哥團學生風採|周梓洵:謙衝自牧,含章可貞
-
研途有你|謙衝自「牧」,圭璋「特」達
-
謙卦:九三爻「勞謙,君子有終」;政如農功,日夜思之,君子無逸
《尚書·周書·金縢》「昔公勤勞王家,惟予衝人弗及知。」;大意為:過去,周公勤勞地為王室工作,只是我這個年輕人不知道這些事情。記載了周成王從誤解周公直至盡釋前嫌的史實。「九三:勞謙,君子有終,吉」:「勞」即「夙夜匪懈」;「謙」即「謙虛敬慎」、「在上不驕」;那何為「君子有終」?
-
謙卑自牧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謙卑自牧,謙卑:謙虛;牧:養。謙虛謹慎,修身養性。出自:《周易·謙》:「謙謙君子,卑以自牧。」謙卑自牧是中性成語,可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養性。謙卑自牧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謙卑自牧(qiān bēi zì mù)成語釋義:謙卑:謙虛;牧:養。謙虛謹慎,修身養性成語出處:《周易·謙》:「謙謙君子,卑以自牧。」
-
所謂九州是哪九州,為何劉備稱豫州牧,而陶謙稱徐州刺史
在諸多的「州」中,他們名義上的長官,也有不同的稱謂,比如劉備被稱為豫州牧,陶謙被稱為徐州刺史,劉表被稱為豫州牧,袁紹被稱為冀州牧等等,那這些「州牧」和「刺史」又又什麼區別呢?在東漢末年的大亂之中,漢王室對天下的掌控已經十分微弱,那些掌握一州的「州牧」、「刺史」等封疆大吏,便一躍稱為割據一方的諸侯,爭霸的主角,比如冀州牧袁紹、并州牧的董卓、兗州牧曹操等。所謂刺史,是指檢核問事、巡行郡縣的官員。刺史初置之時,尚無州牧,到王莽稱帝時期刺史改稱州牧,職權進一步擴大,變成了一州的實際掌管者。
-
「徐州牧」陶謙的生前身後
小A短評三國風雲人物之「徐州牧」陶謙文:小A史蒂芬公元193年,黃巾軍餘部管亥率眾再犯青州,北海相孔融屯兵都昌被賊兵所困。東萊人太史慈為了報答孔融贍侍生母之情,匹馬往救都昌,並且奉命前往平原郡國援請劉備出兵相救。那劉備亦是個仁人義士,常急人於危難之中,遂發三千仗義之兵奔赴都昌。
-
年輕幹部要懂得「謙」之義
並稱之「大足以守天下,中足以守其國家,小足以守其身,謙之謂也」。透過謙卦,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古人對于謙的思考評價,看到謙卑、謙虛、謙遜等美好品格在人生道路中的積極價值。那何為謙?古人云「謙者,才高而不自許,德高而不自矜,功高而不自居,名高而不自譽,位高而不自傲。」用現在的話講,便是不自大、不自滿、不自負。 要放低身段,不自大。飽滿的谷穗總是謙卑低頭。
-
30個取自《易經》的好名字,讓孩子從小氣度不凡,長大後有所作為
本期就來分享一些取自《易經》中的好名。樂行樂則行之,憂則違之全國之道,我以心為樂,便見而有所為,全國無道,我心以為憂,便隱而無所為。謹是言行的標準,知行合一,誠是待人接物的情緒,以誠待人。敬君正人敬以直內,義以方外心裡涵養上,專注而拋卻雜念,一心一意,外在體現,處理作業是曲分明,方正得宜,方為正人之道。
-
牧富畜業:九衝碑畔奏新曲—三農新聞—信陽日報數字報刊
□林大爻 金 鑫 九衝碑水庫位於固始縣觀堂鄉陳集村,因其承接九條衝的水源而得名,又叫九重碑水庫、九龍溝水庫。 叫什麼名字不重要,問題是它到底能不能給當地的群眾帶來福祉。九衝碑水庫的確為農業穩產、增產,為農民吃飽肚子做過貢獻,但是有許多人在這裡養魚、養豬、養牛,卻因為種種原因而失敗。 直到有一天,有個叫任學義的外鄉人,拾起了這些「爛攤子」,加以大刀闊斧的改造,成立了河南牧富畜業有限公司。之所以起名叫「牧富」,就是希望靠養殖能夠給當地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財富。
-
我們都是【謙】字輩——讀經地圖上的謙字號學堂名譜
自1994年始,當代新儒家王財貴先生以孤臣孽子之心,誓此身心奉諸先聖,以高遠之見識,卓絕之風骨,繼絕傳脈之大願,貫通中西之學養,率先倡導讀經教育
-
當你如如不動,這個時候你本自具足、本自清淨(心想生)
所以虧盈而益謙,你衰老到一定的程度,就會重新再出生,就是老和少它就有轉化了,就重新又轉世投胎來到地球,你又成了一個少兒。所以易經裡面講四象,少陰、少陽、太陰、太陽,就是一種轉化的方式,少陰少陽還能轉化太陰太陽,物極必反了,它是處於逐漸生發轉化的狀態,到達極限了這個時候必反,全部都是這樣。那在這個過程當中你怎麼辦?
-
送2021日曆|每天看一頁,頓悟知行合一
保持每天進步一點點的理念,繼續幫你不動聲色,通曉知行合一的人生大智慧!其實這背後的原因,就是沒有做到知行合一。——《寄鄒謙之·四》每句一解讀【度陰山曰:君子不器,因地制宜】身處荒蠻之地,便做身處荒蠻之地該做的事,身處患難之時,便做身處患難時該做的事,無論何種情況都能恰當自處。【度陰山曰:說話寫文,要追求極簡】一個人在寫文章和講話時往往一味追求語言沒有毛病,卻不知心病已經很重了。
-
領導幹部,當始終保持「不自是」的理性與清醒
古人有言:「人一生大罪過,只在『自是自私』四字」。「自私」為百病之源,古人把「自是」擺在自私之前,可見其危害不可小覷。現實生活中,以「自是」為是甚至為榮者有之,以至於自高自大、我行我素等現象時有發生。正所謂「不自是,故彰」,許多時候滿以為真理在握、成竹在胸,實際上卻是坐井觀天、一孔之見。因為甘處低位所以才成就大海,頭仰得太高帽子就可能掉下來。徐特立先生曾把「自是」看作「思想生命的一種病態」,認為這種人「無法吸收新的東西,就是思想的生命斷絕」。
-
劉備「去楷歸謙」算是對公孫瓚的背信棄義嗎?或許劉備從未背叛過
由於曹操麾下將士驍勇善戰,因此徐州牧陶謙無法抵擋曹操,他一方面派出軍隊據守城池,減緩曹操的攻勢,另一方面則向青州刺史田楷求救。當時與劉備一同屯兵於齊的田楷當即出兵,和劉備一同到徐州救援陶謙。刺史劉備麾下已經有可戰之兵千餘人,不僅如此,他麾下還有幽州烏丸雜胡騎,又略得饑民數千人,等到徐州後,陶謙又給劉備增加了四千丹陽兵,劉備就此離開了田楷而投奔了陶謙,史書上稱此為「去楷歸謙」,要知道劉備在此之前乃是公孫瓚手下的別部司馬,他這樣做,算是對公孫瓚的背信棄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