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書法,大人們必須明確的五大問題

2020-08-01 人美renmei


少兒書法教育是許多家長和老師都關注的話題,並且還涉及書法背後的很多深層次問題。需要弄明白的是,書法是漢字書寫,但漢字書寫不一定是書法。很多畫畫的朋友說,書法比繪畫難多了,尤其到了後面,所以熊秉明有「書法是中國文化核心中的核心」的論斷。明白了這一點,老師、家長、孩子的矛盾會少很多。


孩子學習書法,大人們必須明確哪幾個問題?


01 讓孩子學習規範字還是書法藝術?


規範字以便於識讀為首要目的,要求整齊劃一、統一規範,這樣閱讀起來方便快捷,比如印刷體、美術字,一目十行就能明白其義,偏重的是漢字書寫的實用功能。而書法則不一樣,它並不以便於識讀為目的,比如草書,識讀起來很困難,但並不妨礙幾千年來中國人對它的痴迷。書法表現的是在書寫過程中毛筆的豐富變化,以及漢字在不同書寫狀態下的造型之美,偏重的是漢字書寫的藝術功能。因此我們需要明確,是要求孩子寫規範字,在考試中不要因為字跡潦草不忍卒讀而扣分就行了,還是希望孩子能接受書法美的教育?


孩子學習書法,大人們必須明確的五大問題

美育學堂書法課


02 讓孩子描字還是寫字?


描字不需要筆法,寫字需要筆法。所謂的筆法,是中國書法所特有的,就是合理運用毛筆,不違背筆性去寫字,一次性書寫,不能描摹修改。因為筆法,中國書畫形成了「筆墨」概念,構成了中國書法和繪畫的核心與靈魂,而西方繪畫以及除毛筆之外的書寫與繪畫,都沒有「筆墨」這個概念。很多家長只有結構概念,而進入 「筆墨」比較困難。對一件書法作品好壞的評判,普通人與專業人士的分歧也在「筆墨」,這就需要家長不斷學習。中國書法和繪畫特別強調書寫性,所以在中國畫裡,人們更願意說「寫竹」「寫蘭」「寫梅」,而不願意說「畫竹」「畫蘭」「畫梅」。筆法到位、結構準確當然最好,問題是孩子正處於生理髮育期,加上學習書法的時間比較短,二者無法兼得的時候,家長如何選擇?是接受有筆法、有書寫性的不準確?還是接受沒有筆法的、描摹性的準確?


孩子學習書法,大人們必須明確的五大問題

中國農業大學附屬小學二年級王思邁作業


03 讓孩子接受對稱單一的結構美還是多樣的結構美?


均勻對稱是書法中的一種美,它符合「大眾化好字」的標準,就像很多普通人所說的「您的字真好,就像印出來的美術字」,這可能就是普通人對書法審美的最高標準了。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評判標準?因為對普通人來說,從認字開始接觸的就是課本、報刊、電視、手機裡的美術字,均勻、對稱、漂亮。


其實書法中還有更多的美,假設從一睜眼起就接觸經典書法,斷不會形成這樣的審美!殊不知在書法中,均勻、對稱、秀美只是書法眾多審美中的一隅。書法中的美是多姿多彩的,像人一樣有高、矮、胖、瘦,有站、走、跳、跑,有喜、怒、哀、樂,一個個都是鮮活的生命個體,從而讓我們的世界豐富多彩。如果大家都統一到一個標準的站姿,不苟言笑,那世界該是多麼無趣!當然,這裡有一個選擇前提,那就是符合自己的心性,這樣才是最合適的。


孩子學習書法,大人們必須明確的五大問題

中國農業大學附屬小學黃雲豫作業


04 讓孩子學一種「法」還是學一種「理」?


告訴孩子怎麼寫,是「法」,是「知其然」。告訴孩子為什麼這樣寫,是「理」,是「知其所以然」。所謂「理法」,先有「理」後有「法」, 「法」建立在「理」的基礎之上,如果只記住「法」,而不明白背後的「理」, 「法」就是死的、僵化的,會成為束縛大家學習書法的教條。好的老師既教「法」,更能教背後的「理」。只有明了「法」背後的「理」,孩子才能活學活用,一通百通。


05 要不要尊重孩子的天性?


這是爭議最大的一個問題,也是最複雜的問題。孩子書法中所呈現出來的稚拙天真,與成人回歸到稚拙天真有天壤之別。前者是天性使然,是不自覺的,這種美是大人賦予的,孩子自身並不知道。後者是主動追求,是自覺的。那麼,孩子要不要學書法?因為一旦經過嚴格的訓練,這種稚拙天真的品質就消失了。一位優秀的老師應該遵循孩子的本心,加以引導,培養孩子對書法的興趣,並春風化雨,慢慢輸出一些書法美的知識,讓這種不自覺成為一種自覺,而不是一味地將大人的審美趣味強加給孩子,泯滅孩子的天性,抹殺孩子對書法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真正的書法,是一個人生命狀態的真實呈現。一位優秀的老師,會在不同的階段對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從而讓孩子寫出符合他年齡特徵的書法。


孩子學習書法,大人們必須明確的五大問題

東北師範大學附屬小學「福」字課堂教學展示


家長和老師在整個書法生態中,其作用是最直接和具體的。做一個謙虛明智的家長,做一個有良知的書法老師,明智的大人們應如是明確上列問題。


內容節選自《中國美術》2019年第6期

《明確孩子學習書法的幾個問題》

作者:肖文飛

相關焦點

  • 漢翔書法:學習書法能讓孩子終身受益 少兒教育更需要耐心
    這是佳佳第二次上書法課,但從一個大人的視角來看,已經寫的有模有樣。近年來,隨著中國學校教育對國學和書法的強調,越來越多的孩子開始學習書法。漢翔書法創始人兼總裁李小婭說,2009年她剛建立漢翔書法的時候,原本是以成人為主要教學對象的。但在意識到孩子對於學習書法的需求之後,又在漢翔的業務體系中逐漸加入了兒童書法課程。截至目前漢翔書法的註冊學員有1萬多人,其中孩子佔到了一半以上。
  • 在輕鬆愉快的書法學習範圍內學習書法對孩子是有幫助的
    例如,學習書法的孩子可以在此階段將筆試成績添加到孩子的考試中,並為他們的總成績做出貢獻;兒童學習書法可以使兒童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孩子們學習書法,可以使他們寫出好角色,並在朋友圈中佔據有利的位置。正是因為孩子們從學習書法中受益匪淺,社會上越來越多的父母正在給孩子上書法課,並開始讓孩子學習書法。但是,對於兒童來說,學習書法既簡單又困難。
  • 什麼是書法的形式?現代書法理論需要引入和明確這一問題
    要明確書法的形式,首先必須認識中國傳統思維的特點以及中西思維方式的異同,否則只能造成認識的混亂。思維的延伸必然有線性,但中西方思維線性的發展模式是不一致的,故而有中西差異。書法,是在傳統的非線性思維方式中產生發展的藝術,而「形式」的概念,是西方線性思維藝術理論的重要範疇。在此首先要明確一個問題,那就是是否有必要採用線性思維方式來認識和描述傳統的書法藝術。明確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至今,中國人並沒有放棄非線性思維,但也接受了線性思維對於事物的認識和描述。
  • 在孩子人生的關鍵處,大人們必須要『逼他一把』嗎?
    看到一篇文章《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就是在關鍵時候『『逼他一把』』》。讀後幾多感慨,教育孩子的時機、方式不該千篇一律,不能如此簡單地一概而論。我認為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在關鍵時候,是『『逼他一把』』還是『』幫他一把『』,必須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可機械地照搬套用,否則不僅徒勞無功、於事無補,甚至會與大人們的預期目標相去甚遠!
  • 孩子學書法應記住:輕鬆愉悅的學習範圍不等於沒有紀律
    面對這種情況,社會上的很多書法學習班都會建議各位家長和書法老師們,想辦法把書法課堂變得有氛圍、有意思,不能一板一眼地讓他們除了寫字還是寫字,需要給他們講講書法小故事、腦筋急轉彎、謎語等等,以此來引導孩子在有趣的學習範圍中學書法知識
  • 孩子學習硬筆書法容易產生的幾大誤區,家長一定要看!
    硬筆書法是在現代書寫中衍生出的一門實用的藝術,相較軟筆更易於青少年掌握,使用工具也更具有便捷性。孩子堅持練字,不僅能培養耐心和毅力,還能在考試中獲得卷面分,甚至能夠提高學習效率。在多年教學實踐中,小編發現不少家長存在學習誤區,導致孩子學習效果不佳,或產生厭學情緒。
  • 讓孩子學習書法,可不止練字這麼簡單!
    如何做選擇也是傷透了父母們的腦筋。選鋼琴孩子堅持不下來,選足球感覺沒太大用,選英語覺得沒有語言環境學了也是白學……那孩子到底該學什麼呢?父母肯定希望學以致用,期待孩子能夠堅持下來,能夠在某一方面有所建樹,在未來生活中有一技之長。
  • 孩子沒有明確愛好?這3種興趣既能提高學習小,又能學會表達
    導語:社會發展太快,很多家長教育孩子也不是只關注孩子的成績了。而是多方面的發展,這樣多路開花,孩子有很多興趣也有不少的生活技能,不管上哪裡都是比較吃的香。所以家長為了孩子能在未來脫穎而出,就要孩子有一技之長。不然孩子只會學習,連社交都成問題,對以後的發展有很大的制約。
  • 大人們看不到孩子的世界,即使他們也曾經是孩子
    孩子是很有靈性的,在很多時候能夠感知到一些大人們感知不到的東西,能天馬行空的想像出很多東西,也很容易將現實與想像混合成一個新的東西。對於死亡,大人們知道人死了就一切不復存在,但是孩子們卻不一樣,他們對死亡有著獨特的感知。曾經看過一本繪本叫《大海遇見天空》,一個小男孩對於逝去爺爺的想念,他的想念走進了夢裡,在夢裡他和逝去的爺爺有了一番奇妙的旅程及交流。
  • 孩子初學書法的最佳年齡是?是不是越早越好?千不不要適得其反
    來源:逸道雅集孩子如果能夠學習一兩種藝術才藝,收穫的不僅僅是才藝,更可貴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培養的一些優良品質與習慣;所以這必須要考慮讓孩子開始學習才藝的最佳年齡是什麼時候。比如:書法。孩子學習書法的最佳年齡是幾歲?是不是越小越合適呢?如果選錯了時間,效果往往事倍功半,甚至適得其反。
  • 學習書法,幾歲是最佳年齡?
    本人不才,但書法也教了一段時間了。我基本上每天都在和孩子,家長打交道,但很多孩子因為各種原因沒能學好書法,感覺非常遺憾。今天我講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幾歲才是學習書法的最佳年齡,這裡和各位朋友探討一下。現在,80後,90初的這個群體,做了父母,孩子也差不多在上小學和初中了,這些家長其實也很重視孩子的書法學習,但因為自己不懂書法,故孩子很容易錯過學習書法的最佳時期。我認為,幼兒園大班後期,一年級前期開始學硬筆書法是最佳時期,再晚就不好了。毛筆書法,則根據硬筆書法的水平來定,三到四年級是比較合適的。
  • 輕鬆愉快的書法學習範圍對孩子學書法是有幫助的
    說起孩子學書法的好處,我們都能說出一些,比如說:孩子學書法,能給孩子現階段的考試增添書面得分,給孩子的總成績添磚加瓦;孩子學書法,能讓孩子從小有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孩子學書法,能讓孩子寫出一手好字,在他們的朋友圈裡佔據有利地位……正是因為孩子學書法有這麼多的好處,所以,社會上有越來越多的家長們給孩子報書法班,開始讓孩子開始學書法。
  • 【品聿】開學第一課 硬筆書法學習問題「深度解讀」
    「硬筆書法該用米字格、田字格、回宮格還是方格?」「鉛筆/鋼筆我們該如何選擇給孩子使用?」「我的孩子一直以來書寫姿勢都不是很好,如何幫助他養成良好的習慣?」「我的孩子寫字缺少『筆鋒』,不好看,這個要怎麼練?」「初學硬筆書法是不是應該從橫豎點劃開始練?」
  • 上海小學生火場救大人,大人們進來學習
    上海小學生火場救大人,大人們進來學習 2020-12-24 17: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人真叫孩子厭煩(下)
    為了讓大人們看懂,我把蟒蛇肚子裡的情形畫了出來。大人們對任何事情,總需要人給解釋得一清二楚。大人們勸我把這些圖畫放到一邊,不管畫的是肚皮開著的或閉上的蟒蛇,都沒有好處,還是把興趣放在地理、歷史、算術、語法上為好。就這樣,從六歲開始,我就放棄了當畫家這一美好職業的企圖。我的第一號和第二號作品均遭失敗,這使我洩了氣。
  • 學習生活「被迫」結束,因為課本費?「額外收費,必須得學」!幼兒園...
    9月開學季,不管是上初高中的大孩子,還是上幼兒園的小寶寶,都走進了校園,開始新學期的學習了。但是哈爾濱市民郝冬秋的孩子今年才四周歲,卻提前結束了幼兒園的學習生活。郝冬秋說這個「結束」,是被迫的。學習生活「被迫」結束,因為課本費?「額外收費,必須得學」!幼兒園如此收費,到底合不合理?
  • 孩子從幾歲開始學習書法最合適?千萬別錯過關鍵期
    2011年,教育部提出將書法教育納入中小學教學體系,對三到九年級的學生提出了學習書法的明確要求。並在全國範圍內推動落實「書法進課堂」,要求學生分年齡、分階段修習硬筆和軟筆書法。據悉,上海、北京、山東等地區已相繼把書法納入中小學考試。
  • 不要以大人的思維來看待孩子,孩子是這樣學習的
    我們必須意識到孩子是獨立地學習的,而不是被聚在一起學習的;他們學習是出於興趣和好奇心,而不是為了取悅或者滿足掌控局面的成年人;他們應該掌握自己的學習,自己決定想要學什麼,想要怎麼學。所以不要以大人的思維來看待孩子,孩子是這樣學習的。
  • 學習書法 提升人工智慧時代孩子的智慧
    在國家不斷倡導孩子學習中國傳統文化,以及大力推動AI編程學習和考試改革的大勢所趨下,上海市寶山區兩家專業教育機構「最愛機器人」和「張雲峰書法工作室」強強聯手,合力為寶山地區的孩子們提供機器人、編程和書法學習的一站式教育平臺,為家長們帶來孩子家門口一站充電,成長不再煩惱的學習良所。
  • 【師說育人】學習書法讓孩子有耐心有定力
    學習書法不能速成它需要長年累月的積累學習書法有助於孩子靜下心來在臨帖的過程中需要一定的定力和耐心學習書法的過程也是培養孩子耐心和定力的過程孩子的童年不能沒有遊戲而現在的電子遊戲嚴重傷害孩子的視力孩子學習書法在翰墨飄香中感受漢字的魅力這不僅是學習也是人間最有魅力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