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在匱中求善價,釵於奩內待時飛。
第一回中秋佳節甄士隱另具一席於書房宴請賈雨村時聽到的對聯。這是賈雨村因思及平生,苦未逢時的感慨。
脂硯齋甲戌本側批:表過黛玉則緊接上寶釵。
脂硯齋甲戌本夾批:前用二玉合傳,今用二寶合傳,自是書中正眼。
先放下脂批,作者這二句除故事外是不是有所指?賈雨村把自己比喻成玉而不是璞,自古「學會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元·雜劇《馬陵道》)「奇貨可居,待價而沽。」(司馬遷·《史記·呂不韋列傳》)信心滿滿的賈雨村高中進士,成為大儒。「玉在匱中求善價」成為了現實。「釵於奩內待時飛」指的是甄家大丫鬟嬌杏,當初賈雨村把嬌杏視為「巨眼英雄」也就是「知音」,而嬌杏是聽甄士隱常常說起,好奇觀望結下的一段「緣份」。
甄士隱出家後,嬌杏是很期待生活會有所改變的。但是並不抱希望,看看文本:「丫鬟倒發了個怔,自思這官好面善,倒像在那裡見過的。於是進入房中,也就丟過不在心上。」
這裡的「釵」是指嬌杏,嬌杏嫁給賈雨村又生了個兒子還扶正。應證「釵於奩內待時飛」。
脂硯齋說前用「二玉合傳」,指的是「絳珠仙草」和「神瑛侍者」下凡。寶玉和黛玉合傳。今用「二寶合傳」,指的是「寶」玉「寶」釵。
寶玉和黛玉求何善價?寶玉和寶釵有如何要待時飛。這樣是根本不通的!猜謎語……
脂硯齋批:表過黛玉則緊接上寶釵。
黛玉求善價可以理解為能和寶玉成婚,待價而沽不失身份。
寶釵待時飛(賈雨村),寶釵嫁給賈雨村。
林黛玉並沒有嫁給賈寶玉,第五回〔紅樓夢引子〕懷金悼玉的《紅樓夢》。林黛玉沒有出嫁就死了。
薛寶釵嫁給賈雨村就更荒唐!先不說二者之間年齡的差距。賈雨村自身都「泥菩薩過河」,第七十二回賈璉吩咐林之孝遠離賈雨村,就已經準備把他作墊背!表面上賈雨村官比當初保舉他的賈政大,事實上賈雨村都是王子藤累本保上去的,隨時都可以犧牲掉賈雨村保全賈府!
賈府就是抄家也不會拉薛家下馬,薛寶釵還是有錢的。但為了救寶玉散盡家產。第五回對賈雨村,王子藤,賈珍是有結論的「為官的,家業凋零」對薛家也有結論「富貴的,金銀散盡。」所以脂硯齋這處的批語沒有一條有立根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