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芝
摘要:近些年來,國內眾多學者對語言測試研究頗多,在理念上、方式方法上,命題技術上等方面大都取得共識。然而,在對實際的試題進行分析(命題理念理論、技術、內容三個維度)後,我們發現,作為大規模、高利害的考試,中考在評價的這三個維度上仍舊存在一些嚴重的問題。由於篇幅所限,本文僅對遼寧中考試卷的通用題型進行分析,旨在檢測語言詞彙和語法知識的單選題進行評析,這也是因為檢測語言知識的單選題最能體現學科命題的理念和命題技術水平。評析採用案例法,主要是評析遼寧省2017年各市中考題,將試題表現出的問題進行分類評析,由此可見一斑。在對案例評析的同時,從中梳理出問題的根源和解決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英語測試; 試題評析; 問題對策
目前我國義務教育初中階段的終結性評價的主要工具仍舊是測試,即初中畢業和高中階段招生考試。而這種學業標準測試基本上屬於學業成績測試(亦稱學業成就測試)。對於學業成績測試,章兼中教授將其定義為:「用以檢查學生在整個初中學習階段掌握外語知識、技能和能力的程度(章兼中,1999:407)」。當然中考也具有選拔性功能。作為終結性評價,中考命題在考試內容上要嚴格遵循《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 1年版)的要求;在測試理念上要依據學科教學規律和交際語言測試理論(王振亞,2008);在命題技術上和試題的科學性上,力求符合國內外外語教育專家就測試取得的共識和最新科研成果。這樣,命制出的中考試題才具有較高的效度,才能真正反映出英語教育教學質量,更好地體現英語學科素養,才能對英語教學產生正面的反撥作用。
儘管單項選擇這一客觀形式對檢測語言能力的效度較低,但是目前考慮到中考涉及考生數量龐大,考試的管理部門是要考慮評卷的效率;再加上高利害性,管理部門還要考慮評卷的客觀性和考試的信度,我們目前還不得已使用單項選擇這一形式,特別是檢測詞彙和語法在某一特定語境下的語言知識水平。
從義務教育課程改革以來,我國英語教育教學專家一直關注考試評價的質量和效能。對於詞彙語法的單項選擇題型的研究更是引起學者們的關注。在這一方面的測試理念與技術上專家學者都有共同的認識。全國初中畢業升學考試英語學科評價課題組(2004:15)都提出如下原則:第一,試題要較為均衡地涉及語法知識、詞彙知識、語用知識,不要過多地考查語法知識;第二,要注意設計一些語用知識的試題,所給選項本身沒有語法錯誤;第三,要在語境中考查語法知識的運用能力,不能孤立地考查某一語法知識點的記憶;第四,設計幹擾項時,不用拼寫錯誤或大小寫錯誤等作為幹擾點。第五,不能考查英語語言知識以外的知識。我國較為權威的考試評價專家北師大武尊民教授(2008)也明確表述過她的觀點:(1)選項都應屬於同一詞性,大致屬於同一語義範疇;(2)檢測詞彙不可混雜語法,反之亦然;(3)選項保證答案的唯一性,切勿根據僵化的語法規則命題;(4)不應考查語言知識之外的內容;(6)備選項本身沒有形式上的錯誤;(5)每個幹擾項都應起到一定的幹擾作用,不能形同虛設。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評價建議中明確要求:終結性評價必須以考查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目標,力爭科學地、全面地考查學生在經過一段學習後所具有的語言水平。筆試應避免單純語音知識題和單純語法知識題。
然而,我們發現一線教師似乎對單項選擇題的形式很在意,每年都有形式變化翻新。但是,試題案例分析表明,眾多的教師對單項選擇的題型功能、考點的設置、幹擾項的設置存在嚴重的認識不足,繼而造成了在測試理念上有悖於課程標準在評價理念上的要求;在語言測試的科學性和技術性方面與專家學者的科學研究成果格格不入。
(一)試題評析及案例
從測試的內容上看,對十四套英語單選試題的統計表明:對詞彙的測試較少(佔33.5%),對語法測試過多(佔58.5%),對語用測試適中(佔6%),對標識測試(佔2%)。
從測試中表現出的理念來看,有可喜之處,本文列為優秀試題案例。他們在內容上、理念上、技術上都是科學合理嚴謹正確的。尤其是在詞彙測試中,名詞、動詞、形容詞和副詞等實詞佔絕大多數,這是一個注重語言意義的表現。但是試題分析中我們發現一些試題也存在嚴重的問題,本文稱之為「問題試題」。尤其是在檢測語法知識的試題中,我們發現,語法測試題所佔的比例過大,脫離語境,孤立地單純檢測語言形式。
1.優秀試題案例及評析
·Tony is an honest boy and he never tells a lie. We all ____ him.
A. see B. miss C. hate D. trust
·Summer camping is a great experience for students. It is good to help them ____.
A. wake up B. get up C. hurry up D. grow up
·He didn’t use to be active in school, but now he gets lots of _______.
A. choices B. money C. attention D. problems
·Many children in my class_____ exercise. They just do some running in P.E. class.
A. seldom B. never C. usually D. always
·My father will attend the parents』 meeting _____ he is busy.
A. if B. unless C. since D. when
總的來說,樣本中一些試卷的試題符合課程標準的理念和標準,也符合英語學科測試技術要求,都能通過對話和上下文來創設語境,體現語言的形式、意義和功能的統一。這部分試題體現了優秀試題共同的特點,即根據語境和意義做出選項。較為突出的表現在:符合語言評價理念,注重形式與意義的結合,表現出語言的功能性和得體性,語境充分,話語真實,技術規範。這部分試題既考查了學生的語言知識,又考查了學生靈活、得體運用語言的能力。
2. 問題試題案例及評析
另一個突出的問題是,測試的技術層面存在諸多的不符合語言測試原則和技術上的要求,比如孤立地檢測語言知識、超出課程標準、幹擾項類別範疇不一致、考點模糊、測試標識、答案不唯一等。
(1)孤立地檢測單純的語言知識
· _____ prize for the winner of the match is _____ two-week holiday in China.
A. The, 不填 B. a, 不填 C. A, the D. The, a
·Ben is a hard-working writer. He wrote his ____novel when he was ____ years old.
A. five; fifty B. fifth; fifty C. fifth; fiftieth D. five; fiftieth
·--Tom’s grandfather began to learn Chinese in his ____ and he learned a lot.
--How great he is!
A. seventy B. seventieth C. seventies D. seventieths
·Although he is ____ 8-year-old boy, he can play ____ violin very well.
A. An; a B. the; a C. a; the D. an; the
大量的案例表現出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是測試的理念上存在問題,即評價理念上與課程標準的評價要求相違背。多數試題沒有從語法的表意功能出發,而是脫離語境測試單純的語言形式(如冠詞、數詞、所有格形式、名詞單複數等),孤立地考查死記硬背的單純語言知識,考查對知識的機械性記憶,這就有悖於課程標準所規定的「考查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要求。此外,這種孤立地考查語言形式測試也由此大大地降低考試效度,特別是降低了結構效度(劉潤清、韓寶成,2003)。《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指出:「教師要認識到語言知識檢測的重點不再是學生對語言結構性知識的記憶和復現的準確性,單純的知識記憶性。關注語言形式準確性的試題不能有效反映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這種單純形式或機械性記憶的試題對教學會產生很大的負面反撥作用,對實施課程改革具有較大的阻礙作用。
(2)試題超出課程的五級標準,降低了評價的內容效度。
·These light bulbs look the same, but their ____ on the environment are different.
A. solutions B. methods C. effects D. secrets
·Stop! Don’t cross that rope! Can’t you see the sign, kid? 「________」
A.No photos. B. No entry. C. No parking. D. No littering
·WeChat makes it more ____ for people to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 convenient B. important C. necessary D. impossible
·When you see the sign ____, you know the object can be recycled.
A. 朝上標識 B.酒具圖標 C.雨傘圖標 D.循環圖標
以上四個題中的effect、entry、convenient、recycle作為考點和關鍵詞都是超綱的詞,超出了《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的五級標準。《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地規定英語學業考試的命題應遵守6條原則,其中第一條原則就是考試要依據本標準來確定考查內容與標準。作為學業成就測試(高蘭生、陳輝嶽,1996)的中考不宜檢測超過標準的內容。然而,命題教師在命題過程中沒有嚴格對照課程標準,而是按照「個人大綱」來命題。
(3)語用知識缺失,造成答案不唯一。
--Excuse me, would you please turn down the TV, Brother?
--Oh, sorry, Bob. I forgot that you _____ for your English
A. are studying B. will study C. study D. were studying
一般來說,主句用過去時,從句也要用過去時.這就是「時態的呼應」。但如果賓語從句的內容是不受時間限制的客觀真理或是經常發生的情況,或者從句的內容當時仍舊存在,那麼主句用了過去時,賓語從句要用一般現在時。 選項中D語法說的通,也是命題人的思路,即賓語從句在時態上與主句一致,但是選項A在這一語境下或上下文中是說得通的,甚至是最佳答案。筆者認為選項A不但語法正確,語意上確切地表達了說話人的真正意思(Oh , sorry, Bob. you are studying English. I forgot that.)。因為正是因為他說話時正在「學習」,才向你發出turn down 的命令,而不是過去正在進行的行為。如果學習行為已經過去了,那麼D就合理了,當然這時亦可以要求你turn down。所以取決於學習行為的狀態是否過去了還是進行中,因此A和D都是可以的,可能的。出現這樣的不嚴密情況,是命題人只是要求從句語法上時態與主句一致,但是忽視了語境和意義。
這種情況主要是命題人主觀臆斷,沒有考慮到語言在特殊語境下會產生不同的意義,造成答案不唯一,表現出命題的不嚴密。
(4)選項的類別不一致,甚至選項本身是錯誤的。
·Lucy often ___ me ___ my best friend. They both have long curly hair.
A.thinks; of B. reminds; of C. helps; out D. leaves; out
·Xiaoming likes swimming. His hobby is different from ____.
A. my B. I C. me D. mine
·The policeman often tells us ____ across the road when the traffic light is red.
A. not to go B. not go C. don’t go D. didn’t go
·--Are Tom and Lucy ____ good friends?
--Yes. They are. Please look after______.
A. your; them B. your; their C. you; them D. yours; theirs
· It was _____ pleasant surprise for the mother to see her son that been missing for nearly ten years that she didn’t know what to say.
A. so B. such a C. so a D. such
上面案例中,of是介詞,而out是副詞;my是形容詞性代詞,而mine是名詞性代詞;.
not to go和 not go都是非謂語形式,而don’t go和didn’t go都是謂語形式;your是形容詞性代詞,而yours是名詞性代詞;their是形容詞性代詞,而theirs是名詞性代詞。這種不同詞性是不能出現在同一個位置上的試題的。最後一題的選項C本身就是錯誤的。選項類別不一致違反了命題技術要求的選項形式一致的原則,更是違反語言學習輸入的原則。違反選的原則
(5)檢測語言之外的知識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igns means 「Do not drink and drive.」?
A. 禁止酒駕 B.禁丟垃圾 禁止吸菸 D.禁止飲食
·When you see the sign ____, you know the object can be recycled.
B. 朝上標識 B.酒具圖標 雨傘圖標 D.循環圖標
這兩道題檢測的不是語言知識,而是混雜著圖標知識,課程標準中沒有包括這些標識內容,也超出了語言知識範疇,不符合語言檢測要求,也不符合課程標準的目標檢測要求。
(6)檢測點不清楚,同時違反筆墨經濟原則
·--What did David say to you just now?
--He asked _____________.
A. why I’m so unhappy B. what I will do for the weekend
C. who I play football with after school D. if I could go to the party with him tonight
·--I want to find out _______.
--In two weeks.
A. where I can see a movie B. how often I can see a movie
C. what the new movie is like D. how soon the new movie will be on
·--Could you tell me ____?
--I usually go bike riding along Taizi River.
A. when you do sports B. what do you do in your spare time
C. where you often paint D. how you spent your last weekend
上面這類題的共同問題是四個選項意義不同,詞序不同。其結果是形式繁瑣,知識簡單,考點不清,浪費筆墨,無謂地消耗考生的時間,可謂是耗時、費力、低效。
(一)遵守課程標準的評價理念
作為檢測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的中考,我們要樹立能力立意的理念,注重意義和功能,以能力立意為主,兼顧基礎知識。把對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的考查融合在情景和實際語言運用之中。應該進一步探索在大規模終結性考試中進一步改進英語知識類試題的設計,取消孤立地考查知識點或對知識的機械記憶的試題。
(二)遵守學科命題原則和技術要求
明確要求我們的命題教師要嚴格地根據課程標準來確定考試內容,這是不可突破的底線,確保考試的內容效度。嚴格遵守學科評價的原則和技術要求,最大限度地體現課程標準對課程總體目標評價的要求,最大限度地提高試題的有效性。
(三)加強中考命題人員的培訓工作。
目前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對中考的管理模式各不相同,多數還是各市(地級市)自主命題。這種情況下,各省的教育行政部門有責任組織高校或教研部門對廣大的一線教師進行考試評價培訓,實行命題教師資格證書制度,提高命題教師的綜合素養,提高命題質量。
通過幾年的中考試題評析,我們發現命題中出現的理念偏差、技術不規範、內容無依據這三個維度(命題理念理論、技術、內容三個維度)上的問題歸根結底是教師自身學科素養有問題,也折射出我們教師在教學中偏離了課程標準的教學目標。同時,這三個維度上的問題反過來對我們的教學產生巨大的負面反撥作用。因此,實施課改的關鍵環節是要把住考試評價這個環節,尤其是中考。只有這樣才能促進課程標準、課堂教學、考試評價這三個環節三位一體,良性循環,才能順利實施課程標準確定的最終目標。
[1] 高蘭生,陳輝嶽. 英語測試論[M]南寧: 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
[2] 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
[3] 教育部初中畢業升學考試英語學科課題評價組. 中考命題指導(英語)[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
[4] 劉潤清,韓寶成. 語言測試和它的方法[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
[5] 武尊民. 英語測試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
[6] 王振亞. 英漢語言測試詞典 [M].北京: 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8.
Zhang Haizhi
Abstract : In the recent years scholars in the field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have made much research on language assessment and have reached common understanding in the aspects of testing belief, methods and technology. However, after our making analysis on some testing items, we found that senior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massive scale and high fierce, still has several serious problems in the dimensions of testing belief, technology and content. This paper, taking some testing item from Liaoning testing papers as our targets, makes a good analysis on the multiple choice items and tries to find some serious problems in specific cases. Finally we will trace back the roots of these problems and propose valid countermeasures to the problems.
Key words: English assessment; analysis on some te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本文首次發表在《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