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豐順名人墓都在哪嗎?吳六奇墓在大埔,曾遭多次損壞!

2020-12-22 騰訊網

在豐順歷史中

湧現過許許多多

在中國歷史上留名的人物

他們或文氣十足或武功赫赫

皆是豐順人民的驕傲

他們生前無限風光

仙去後又葬在何地呢

值此清明即將來臨之際

讓我們一起撥開迷霧

探尋豐順名人墓葬

獻上後世子孫敬意

豐順名人都葬於何處?

1

吳六奇墓葬位於大埔

發現時已損毀嚴重

吳六奇(1607—1665)字鑑伯,號葛如,綽號吳鉤,豐順縣豐良鎮南廂大衙人。歷任明清兩朝官員,官職最高時授掛印總兵官左都督、太子少保、晉少傅兼太子太傅。歿後贈少師兼太子太師,賜諡順恪。御賜一品典式營造。

其墓於大埔縣湖寮虎山下,御製碑文、祭文、遣官祭葬。康熙四年賜葬於此。墓場周約百丈,環牆若城,規模十分宏大。

吳六奇墓葬中出土了許多石俑

然而2011年三月,人們發現,曾經規模宏大的吳六奇墓葬的墓碑被擱置於五虎山腳一個工棚的荒草叢中,其墓葬整體也損毀嚴重,後為了保護吳六奇墓,有心人士整理了包括吳六奇墓前石雕、龍崗三角坪樹牌坊、新寨村上寨通議第等14處文物點以及河頭村「永禁陋弊碑記」等3處拾遺,統一規劃為「客家民風民俗民居大觀園」。

被棄在工地垃圾堆中的古墓碑。

2

晚晴名臣丁日昌葬於揭陽

墓葬曾遭多次毀壞今修繕一新

丁日昌(1823—1882),字持靜,小名雨生,別名禹生,廣東省豐順縣人。歷任廣東瓊州府儒學訓導,江西萬安、廬陵縣令,蘇松太道,兩淮鹽運使,江蘇布政使,江蘇巡撫,福州船政大臣,福建巡撫,總督銜會辦海防、節制沿海水師兼理各國事務大臣。是中國近代洋務運動的風雲人物和中國近代四大藏書家之一。

丁日昌1882年去世,在揭陽榕城東門溝角公館內舉行弔唁,十分隆重,各地人物登門弔祭多天,弔唁軸幅從大廳一直排到公館外的圍牆,以至連接到街路口。老態龍鐘的曾國藩專程趕到揭陽弔唁,並參加安葬儀式。人們用最悲痛最沉重的心情哀悼丁日昌,連光緒皇帝的老師翁同龢也作輓聯一幅以寄託哀思。丁日昌去世後,葬於揭陽西丁厝花園。

後因種種原因遭到破壞,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丁日昌後人丁家駿先生從泰國匯來巨款,委託當時的揭陽縣人民政府,籌建丁日昌陵墓。1991年,丁日昌陵墓終於落成於揭陽市榕城區仙橋紫峰山桂竹園村後山麓,三山石坊門頂有「一代名臣」四字。

3

明末正臣羅萬傑

葬於揭陽縣缶灶村

羅萬傑(1613-1680),字貞卿,號庸庵,晚號樵夫,廣東豐順縣(原屬潮州揭陽)湯南人。明崇禎七年(1634)進士,初授吏部行人司行人。後任吏部清吏司主事、驗封司員外郎、文選司郎中等職。南明時,授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為人正直不阿,為官克勤克儉。明亡,義不出仕新朝,閒居山林,以遺老終,有「潮州後七賢」之譽,有《瞻六堂集》傳世。

羅萬傑卒於清康熙十八年(1680年)六月十二日,享年68歲,葬於揭陽縣缶灶村。遺命墓碑不書名字,只題「龍山樵夫之墓」,有墓志銘云:「岐山之陽,榕水之旁。瘞玉佳城,遺蛻仙藏。高節峰峙,貞名流長。樵夫姓字,千載有光。」鄉人私諡為「文節先生」。

羅萬傑著作《瞻六堂集》

4

南昌起義先烈徐名鴻

葬於縣革命烈士紀念地

徐名鴻(1897—1934)字翱翔,豐順湯坑雙河村人,1912年畢業於北京高等師範,1 926參加北伐,第十一軍政治部主任,1927參加南昌起義,1932年淞滬戰爭爆發,時任十九路軍秘書長,1933年,十九路軍調閩後,在福州宣布反蔣舉事,1934年,徐名鴻被捕就義於大埔,年僅37歲。

徐名鴻烈士犧牲後,遺體由親友斂棺葬於大埔茶陽。1946年,由其夫人黃鬱青運回家鄉。1955年5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務部批覆豐順縣人民政府:「對徐名鴻烈士遺體予以安葬,徐名鴻烈士家屬享受烈屬待遇。」1956年,烈士安葬於湯坑。1983年1月,豐順縣人民政府再次將其墓遷建於縣革命烈士紀念地。

今豐順縣湯坑鎮東山居委東山公園山頂建有徐名鴻烈士墓,坐落於豐順縣革命烈士紀念碑前,座北向南,水泥灰沙結構,碑高1.56米,寬0.70米,建有水泥護欄和三級臺階,佔地面積500平方米。

5

豐順醫學大家王逸叟

葬於三臺山林場南坡

王逸叟(1868—1942),名皞,字皞少,豐順縣湯坑鎮老鹽廠人。原籍浙江紹興,高祖王秋圃於乾隆年間以鹽運使屬員來豐順、揭陽兩縣督辦鹽務,並在湯坑建祠宇、置產業,定居,辛亥革命後入籍豐順。王逸叟三歲喪父,賴母黃氏扶育。文思敏捷,才華出眾,但因客居外鄉受籍屬所限,不能參加縣、府考試,故終身未仕。他博覽典籍,潛心於儒、釋、道,對儒家典籍,尤為諳熟。30歲自號逸叟,居室稱「愚隱齋」,以讀書、著述為樂。

民國初年,王逸叟先後任潮州金山中學、汕頭回瀾中學文史教師。常與民國《廣東通志》總纂溫丹銘詩詞唱酬。王逸叟任湯坑金湯學校校長時,從師者甚眾。擅長書法,獨樹一格。湯坑臥虹橋建成,他揮筆書寫橋名,筆法兼歐顏兩體,令時人讚嘆。王逸叟晚年在其居所「琅玡別墅」開設儒範尚志學校,開國學講習斑,授《四書》、《五經》。王逸叟素體弱多病,曾習內氣功以養生。他擅長中醫,有醫療梅毒的秘方。醫德高尚,不收受貧者診金,求醫者甚眾。

民國31年(1942)11月20日,王逸叟以痢疾病逝,終年75歲,原葬湯坑草塘尾,現遷至三臺山林場南坡。

購買農產品請掃碼聯繫老闆娘進行諮詢

6

革命先烈陳雲

葬於大埔赤坑山上

陳雲(1915--1948),又名海王,砂田砂溪上村人。家庭貧苦,幼年便入銅鼓峰深山燒炭、擔炭、摘葉,掙錢維持生活。後在國民黨抓壯丁是逃脫,隨後加入遊擊隊,不久加入中國共產黨,在與國民黨的周旋中對抗中屢獲奇功。

民國37年(1948)7月19日晚,陳雲帶領獨一大隊30多入去韓江邊執行收稅任務。第二天中午,檢查一條商船,恰遇敵人的護航隊,雙方開展激戰。陳雲胸部中彈,因流血過多而犧牲。臨終脫下手錶,交給戰友陳洪,讓他交給黨組織,作為最後一次交黨費。

7月21日,中共埔豐縣委在砂田大坑青溝完為他舉行隆重追悼會,遺體安葬在大埔赤坑山上。

7

愛國志士鄭顯芝

葬於上海龍華烈士陵園

鄭顯芝(1925—1949),名銘楊,字玄子,廣東豐順縣隍九河下圍村人。5歲就讀於成德小學。10歲獲全縣小學較藝全場冠軍,縣長梁國材獎給「出類拔萃」銀盾。12歲報考潮安金山中學初中,在700名考生中名列第一。因日寇侵華,鄭顯芝便轉學隍球山中學,成績優異,縣長劉禹輪獎給「英才挺拔」匾。

歷任中國農工民主黨上海市黨部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重慶中央大學畢業,上海高級機械學校教師。1948年任新民主主義青年聯盟副主任,積極參加愛國民主運動。1948年10月被捕,1949年5月被殺害於浦東戚家廟。

上海解放後,軍事管制委員會主任陳毅指示尋找鄭顯芝遺體,撥款於萬國殯儀館治喪,派員致祭。有34個單位萬餘人參加追悼會。葬上海龍華烈士陵園。

向豐順先賢致敬

如果你還知道哪些

豐順名人墓葬所在地

也歡迎在評論區和大家分享

豐順關注

每天為您關注豐順事

想要加入豐順交流群

和更多豐順鄉親一起溝通

請添加小編微信拉你進群

想發布招聘、順風車拼車

找工作、打聽事等消息嗎

加小編微信為你發布

推廣你的信息

如想加入更多豐順興趣交流群

也可聯繫小編拉入群聊

豐順關注小編

記者阿華

主編文靜

編輯懦子

消息來源於:奇趣揭陽、百度百科、南方日報、豐順縣誌等

豐順關注編輯:懦子

點擊致敬豐順先賢!

相關焦點

  • 吳六奇墓出土陶器斷裂損壞,專家使出三個絕招,讓它們煥然一新
    但是,許多文物在發現時,都有過不同程度的損壞。如何將文物修復如初,對專家來說,一直是難題。吳六奇墓出土了一批陶器,可是它們大多都損壞了,文物專家在修復的過程中,真是費盡心機。專家是怎樣修復這些陶器的呢?接下來,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大豐華高速大埔至豐順段設立四個出口,看看都在哪
    昨日上午(3月25日)大豐華高速指揮部在豐順召開會議就大豐華高速大埔至豐順段工程豐順縣境內初測路線走向和互通方案進行研究討論豐順相關部門負責人和豐順各鎮均派代表參加會議這次會議主要探討了各部門之間相互溝通,互相配合,
  • 佛羅倫斯聖十字大教堂:米開朗琪羅、伽利略等名人之墓!
    這座教堂還有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在這裡安葬了許多託斯卡納地區乃至義大利的名人,包括但丁、伽利略、米開朗基羅、馬基雅維利(Machiavelli)、馬可尼等等。聖十字教堂是佛羅倫斯最大的方濟各會教堂。教堂的名字源於法王贈送的聖十字架的碎片。和大多數教堂一樣,佛羅倫斯的聖十字教堂的地面下、兩側牆壁上都分布著很多墓葬。
  • 鹿鼎記:大力將軍吳六奇,隨手掀起倒扣的巨鍾,神勇不凡
    在《鹿鼎記》中自然也少不了雪中奇丐吳六奇,因為這個人物歷史上確有其人,所以寫出來還是有些不一樣的。另外,這個傳奇人物還跟金庸的祖上査繼佐有交集,所以更是有一點微妙在裡面。既然是乞丐,那就必須跟丐幫有點關係。在金庸的筆下,吳六奇原本就是丐幫的左護法,不知道因為啥事跟上級長老乾架,趁著酒勁一頓揍,打的上級鼻青臉腫沒面子,於是他就被開除了。
  • 鹿鼎記:雪中奇丐吳六奇,金庸對之曲筆洗白,用意何在
    在金庸的筆下,吳六奇原本就是丐幫的左護法,不知道因為啥事跟上級長老乾架,趁著酒勁一頓揍,打的上級鼻青臉腫沒面子,於是他就被開除了。連乞丐都做不成了,一個人混成這個熊樣,心裡有多麼鬱悶那也不必多言。就是這個時候,査繼佐出現了,看了這個乞丐一眼,就知道是一個海內奇男子,於是邀請他回家喝酒吃肉,要跟他做好朋友。
  • 安平縣黃城村清明祭祖 歷代名人輩出史不絕書
    歷代名人輩出,史不絕書。《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有1134位,《二十五史人名大辭典.》統計載入史冊的達363人,《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載有396位。從西周齊國崔杼始至元朝崔斌,歷史上崔氏共產生40餘為宰相。而黃城另一名氏王姓在中國歷史上也影響重大,也曾出了幾任宰相。歷史上王三餘曾入朝為相多年,還曾在興化寺做過俗家弟子。還有晉代的溫嬌是大將軍,功高蓋世聞名全國。他們當年都積極參與興化寺的修繕擴建。
  • 這些大埔之最,大埔人都不一定都知道!
    綜合南方日報、梅州日報、大埔縣廣播電視臺 老羅雜談名人之最【最有錢的人】張弼士(1841年—1916年),大埔縣西河鎮車龍坪村人,清朝著名的「紅頂商人」。於光緒21年在煙臺種植葡萄,後成為張裕葡萄酒創始人。
  • 江西古代名人墓最全匯總!總共1713處!你家鄉有多少
    20世紀20年代,著名學者丁文江曾對二十四史立有列傳的歷史人物一一進行了籍貫考證,列出了5783名歷史人物的地理分布表,江西共有立傳人物338名,在當時全國21個省(不包括少數民族人物)中名列第九位; 首輪《江西省志》收錄從秦漢到現代江西籍名人1233名;《江西歷代人物辭典》收錄 江西籍歷史人物6075人;有科舉制度以來,江西考中狀元48人,進士1.05萬人,佔全國進士總數
  • 紅色大埔,綠色崛起
    榮獲「人民功勳藝術家」、「一帶一路中國文化使者」、「走向世界書法名家」、「中國文藝標杆人物」、「中國先進文化傑出代表」、「當代最具收藏價值藝術家」、「新時代國家文化名人」等榮譽稱號。吳友優著寫《靈感書法概論》近40萬家即將出版發行。大埔地處粵東北部,「享有華僑之鄉、文化之鄉、陶瓷之鄉、名茶之鄉」美譽。
  • 大豐華高速豐順至五華段今年年底通車,豐順至珠三角將減少50公裡
    目前,從豐順往返珠三角地區主要是通過汕昆高速北上轉梅汕高速再轉濟廣高速,或通過汕昆高速南下轉潮惠高速再轉甬莞或瀋海高速。但是,其實這幾條路線都不是理想的方案,都多走了不少的」冤枉路「。一、關於大豐華高速大豐華高速是大埔—豐順—五華高速公路的簡稱,該高速是梅州市境內的一條東西向快捷通道,由東到西連通大埔縣、豐順縣和五華縣。大豐華高速公路東起大埔縣高陂鎮,終於五華縣橫陂鎮,全長約130公裡。
  • 大埔舊墟(圖)-中新網
    大埔舊墟(圖)   今天的大埔舊墟除了一座始建於清初
  • 梅州大埔的吃喝玩樂指南!拿走不謝!
    6個多小時自駕不堵車也需要4.5~5小時鐵路開通後乘坐高鐵從廣深回梅州僅需3個小時左右梅汕鐵路全線設梅州西、畲江北、建橋、豐順東從華僑之鄉、文化之鄉、客家菜之鄉到山歌之鄉、金柚之鄉、足球之鄉……「世界客都」梅州從市區到小鎮四處遍布讓人垂涎三尺的客家美食是一座值得你細細品味的慢城市
  • 梅州各縣區地名由來,可能好多人不知道
    當時,兩廣總督鄂爾達巡查潮州府海陽縣豐政都通判府(在今豐良鎮)後,上表具奏戶部,應請豐政一都,並割嘉應、大埔、揭陽各附近田糧戶口,於通判府城處所開設縣治。乾隆三年,準析海陽豐政都,大埔縣清遠都白芒社和嘉應州程鄉縣萬安都的徑心、環清、建橋三堡等田糧戶設置新縣。欽定縣名豐順。縣署駐豐政都湯田(今豐良鎮)。
  • 豐順中學這位老師上電視了
    豐順中學這位老師上電視了 逛豐順 逛豐順微信號 guangfengshun 功能介紹 梅州豐順本地生活論壇,豐順人的手機網絡家園。每天為您提供熱點資訊、吃喝玩樂攻略,播報全豐順信息。足不出戶,逛豐順,豐順論壇,潮客匯聚,手機在手,玩轉豐順。
  • 寧波名人墓的主人個個都是大名鼎鼎
    寧波歷史上誕生過諸多名人賢士,是同時代芸芸眾生中的佼佼者。這些人大多選擇葉落歸根,以他們身後的榮耀為家鄉增添了一抹又一抹的亮色。1、孫子秀孫子秀墓位於寧波餘姚市梁弄鎮賀溪村。2、金忠黃宗羲墓黃宗羲(1610—1695),浙江餘姚人,清初思想家、歷史學家;19歲時入京為曾為東林黨人的父親復仇,刺傷仇人,隨即加入「復社」;清軍南下時,組織義軍抵抗,被南明政權任命為左副都御史;南明政權覆亡後,隱居著述,對清廷的徵辟堅辭不就
  • 大埔美食是「客家美食」的代表 還保留著中原風味(組圖)
    大埔的梯田層層疊疊,如水墨畫卷。這裡不僅有美景,還是「中國小吃名縣」。 CFP供圖第2站大埔 小吃名縣還保留中原風味大埔地處兩省粵閩的「四市」(梅州、潮州、龍巖、漳州)「六縣」(大埔、梅縣、豐順、饒平、永定、平和)交界,因此,是自駕的必遊之地。大埔有多美?有人用「梅州的香格裡拉」來形容。
  • 康熙造48座墓,後人打課桌缺木料都挖開,挖到最後發生詭異事件
    古代有錢人死後有造疑冢的習慣,傳說曹操就造了72座墓,只有一座是真的,就為防止後人盜墓。清朝的康熙也曾造48座墓,想隱藏真墓,誰知後人打課桌缺木料,把48座墓都給挖了,挖到最後發生了詭異事件!康熙造的這48座墓不是給自己造的,而是給愛臣胡作梅造的。胡作梅是康熙朝的翰林院學士,青藏叛亂時,他奉旨督糧,病死於徵途中。康熙下旨祭葬,還親自撰寫祭文,並命荊門地方料理胡作梅後事,為胡作梅造48座墓,其中一座為真墓,47座均為衣冠冢,以防後人盜挖。
  • 近代九華山上共出現六尊肉身菩薩,你都知道哪六位嗎?
    年輕時曾隨僧歷遊五臺山、峨眉山、普陀山、桐柏山等佛教聖地。受佛教感化,遂於清乾隆四十一年也就是1776年出家。出家後行腳至九華山,居人跡罕至的伏虎洞,修頭陀苦行,砍柴種菜,自食其力,閒時便誦《法華經》。隆山於伏虎洞苦修二十餘年。相傳,在誦念《法華經》時,有一條巨癖盤聽,隆山拜佛時,巨癖也跟著磕頭。消息傳出,遠近百姓都稱其有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