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小兒容易積食,一旦有4種表現,切勿忽視,多半孩子脾胃虛弱

2020-12-20 健康生活一線天

最近一段時間全國各地都在下雨,但是,氣溫還在不斷的升高。

也因如此,孩子們的食慾也大不如前,平時看見啥都想吃,但是這段時間,看見啥都提不起興趣,怎麼都不願意吃。

孩子不吃飯,最著急的還是父母,就怕孩子生病,營養不良,影響到孩子的發育。

許多家長哭訴"現在孩子還處於在發育期,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不吃營養怎麼都跟不上,最近一段時間不是鬧肚子就是咳嗽,抵抗力還弱,經常生病。

其實,這也屬於正常的現象,家長不要過於著急上火。

其一:孩子的年紀較小,脾胃較為虛弱,又因為天氣悶熱,自然沒有食慾,別說孩子了,就連我們有時候天熱的難受也不想吃飯。

其二:一直下雨,空氣都是潮溼的,加上夏季溫度較高,皮膚毛孔處於微微張開的狀態,空氣中的溼氣就會入侵到體內,導致體內溼氣增加,脾胃虛弱所致。

這2個原因最根本的因素就是脾胃虛弱,孩子出現積食所致,中醫講,脾臟在體內運化水谷,當脾臟虛弱,食物得到運化,就會堆積在胃部出現積食。

提醒:當孩子出現積食,身體會有4種表現,切勿忽視

1、睡覺不安穩,愛踢被子

中醫認為"胃不和則寢不安",當食物堆積在胃部,就會影響到孩子的睡眠。

從而孩子就會出現在床上翻來覆去,老是打滾,不好好睡覺,就算睡著後,還會從夢中驚醒過來,有時候會不停的哭鬧。

2、口氣酸臭,食慾下降

當胃部堆積的食物過多,長時間下去,部分食物會發酵,就會產生一些氣體。

孩子一旦張嘴說話,或啼哭時,氣味就會隨著呼吸排出體內,出現一股發酸的腐臭味兒。

同時,孩子的食慾也受到很大的影響,看見自己想吃的也吃不下去,提不起興趣。

3、臉色變差,發暗無光

小孩子積食後,臉色會失去原本的潤澤感。

因為積食會影響到脾臟的健康,當脾臟出現問題,也就會影響到肝臟。脾臟無法運化營養物質供給肝臟。

且,脾乃氣血生化之源,而肝藏血,當血不足,肝臟解毒能力就會下降,體內毒素堆積過多,孩子的面色就會變差。

4、舌苔較厚,脾氣臭

小孩子的情緒就像天氣一樣,陰晴不定,說哭鬧就會立馬進入狀態,嚎啕大哭。

當孩子積食後,情緒就會非常不問題,當孩子出現不斷啼哭,怎麼哄都不見好的時候,家長可以觀察一下孩子的舌苔。

對於積食的孩子來說,舌苔較厚,且含有大量的黃澤,舌體較大,出現裙邊舌的現象。

積食的孩子,日常應該注意這5點,不要忽視:

1、調整飲食結構

平時應多吃些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不要一味地增加高熱量高脂的食物。

讓寶寶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適當增加米食、麵食,高蛋白飲食適量即可,以免增加腸胃負擔。

2、晚上不要吃得太飽

寶寶白天活動量大,吃東西能消化,但晚上胃蠕動慢了,就容易積食。因此,晚上吃飯別太飽,即使喝牛奶,也要水多一些,奶粉少一點。

3、睡醒1小時不進食

早上或中午寶寶剛睡醒時,1小時內(至少30分鐘)也不要進食,因為胃腸等內臟從低運轉恢復正常需要一點時間,否則,也不利於消化和吸收。

4、培養良好飲食習慣

有些寶寶出現積食是因為在吃飯前正在進行著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如:看動畫片,玩玩具。

這個時候,家長若打斷孩子,把他叫過來吃飯,從而寶寶會著急吃完飯繼續自己的事,所以,寶寶吃飯太快而導致了事情的發生。這就讓寶寶積食出現。

5、吃飯期間不要教訓寶寶

有些家長喜歡在寶寶吃飯的時候,責備寶寶,責罵寶寶。

這是最不理想的一種行為,是大錯特錯的。對寶寶來講,吃飯的時候,本身身體就處在攝入營養的過程中,你在罵他,責備他,只能讓其食物難以下咽,而導致積食出現。

小結:孩子積食、厭食,健脾開胃是關鍵?

十個孩子九個虛,脾虛是兒童普遍存在的問題,脾主運化、主代謝,脾虛運化、代謝障礙,不僅會導致厭食、積食,長期脾虛還會導致孩子不長個、長個慢、發育不良等。所以健脾開胃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核心環節!

但是很多媽媽急於求成,用益生菌等調理、健脾,這其實是個誤區,不僅會傷脾胃,還會導致腸道菌群失調!

健脾、開胃、助消化,中醫推薦純天然,無添加小金方:山楂六物膏

組成:山楂、 雞內金 、炒麥芽 、茯苓 、懷山藥、 大棗

1、山楂消肉食,解決兒童愛吃肉產生的積食,還潤腸通便。

2、雞內金的消食作用眾所周知,可以把小石子消化,區區積食又算得了什麼。

3、炒麥芽可以消五穀之積食,解決主食吃太多,導致的積食。

4、加入茯苓,解決積食導致的脾虛溼氣。

5、加上懷山藥與大棗來補脾健脾,搭配精當!

六物膏一邊消食導滯,一邊補脾,扶正,君臣佐使相互配合!建議大家堅持一段時間,會有意外的收穫!

相關焦點

  • 寶寶積食咳嗽,很可能是脾胃虛弱,多喝「1水」能強脾胃化積食!
    寶寶處於高速的生長發育之中,對營養物質的需求量比較大,但是寶寶的消化系統功能又還不完善,分泌的胃酸和酶類相對比較少,而且消化酶的活性比較低,胃腸道的吸收能力比較差,如果平時多吃了一些東西,就會產生積食。 俗話說:「積食生百病」,寶寶一旦出現積食,就很容易出現咳嗽。
  • 醫生提醒:孩子若有11種表現,提示積食已經嚴重
    之後帶著孩子去醫院進行了檢查,發現豆豆脾胃虛弱,積食所導致的。提醒:孩子若有11種表現,說明積食已經嚴重,別忽視表現1:臉色暗黃,無光,憔悴;表現2:便便異常,出現拉稀或者羊屎蛋的情況;表現3:對飲食不感興趣,就連自己喜歡吃的也不再吃了;表現4:嘴巴中有一股子酸臭的味道,特別的難聞;表現5:經常性的出現腹脹、腹痛的表現;表現6:手腳部位出現發熱的現象,睡覺還會出虛汗;表現7:身體抵抗力較差,非常容易生病;表現
  • 醫生提醒:孩子若有11種表現,提示積食已經嚴重
    之後帶著孩子去醫院進行了檢查,發現豆豆脾胃虛弱,積食所導致的。為何脾胃虛弱會導致積食呢?脾臟乃人體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主要作用是運化體內的水谷。若脾臟虛弱就不能把食物中的營養物質進行運化,就會堆積在腸胃道內,食物堆積越來越多,就會導致積食的出現。
  • 孩子身體有此4變化,多可能是積食了,第1種很常見,家長得知道
    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進步,人們的物質生活也越來越豐富,家長在孩子的飲食方面投入的也越來越多,但是有些食物非常不適合孩子嬌嫩的脾胃食用,如果不注意飲食健康,就會導致孩子身體積食,脾胃虛弱,對孩子的成長發育有非常嚴重的營養。身體這4種異常表現說明孩子已經嚴重積食,父母不要在亂餵了1.挑食厭食挑食厭食,食欲不振是孩子身體積食非常典型的特徵表現。
  • 緩解小兒積食、不消化 , 教你一個消食妙方,寶寶好得快不遭罪!
    經常聽到有些媽媽說自家孩子吃飯吃得多,但就是不胖。為什麼吃得多卻不胖?這是因為孩子脾胃虛弱。小孩子一旦脾胃虛弱、消化系統差,與之伴隨就會出現面黃肌瘦,怎麼吃也吃不胖。積食是小兒健康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積食這第一張骨牌倒了,將會引起一系列的健康問題,如咳嗽、發熱、肺炎、小兒反覆呼吸道感染、咽炎、頭痛、便秘、等多種疾病。小兒積食,大人千萬不能忽視,當孩子出現以下表現時,大概就是積食了。
  • 如何判斷小兒積食,小兒積食吃什麼水果好呢,吃益生菌有用不
    小兒積食可能是因寶寶飲食過快、過多等原因引起的,不管什麼原因導致的小兒積食都會給小兒的身體帶來的危害。比如小兒經常積食會影響營養吸取、生長發育以至於影響智力。那麼,如何判斷小兒存在積食呢,以及小兒積食吃什麼水果好,吃益生菌有用嗎?
  • 不可輕視的小兒積食 越拖越傷娃
    小兒積食一般由於先天性脾胃虛弱以及家長餵養不當導致的。由於孩子消化功能尚未健全,再加上家長餵養不當就容易出現積食。所以平時應該在餵養上面特別注意,少量多餐切勿吃太飽。分享: 責任編輯:徐紅梅 李國棟來源:新華網內蒙古頻道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
  • 孩子積食來臨前,身上會有4變化,若佔1個也別忽視,趕快消食
    孩子的身體比較嬌嫩,再加上年齡小,比較調皮,生活中身體難免出現一些問題,根絕醫生透露,孩子身體出現的大部分問題都是身體積食導致的,而且小兒積食非常難纏,身體一旦積食,需要很長的時間化解調理,不僅當父母的心疼,還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時間長了還會導致身體發育遲緩。小兒積食顧名思義,就是孩子的腸胃消化功能受到影響,食物不能被及時的消化吸收,滯留在腸胃中,形成積食。
  • 孩子有幾種異常,可能是積食了,有個常在夜裡出現,爸媽容易忽視
    可孩子的腸胃功能尚未發育成熟,消化能力較差,如果飲食出現偏差,就很可能會造成積食,而早期出現的一些異常反應又容易被家長所忽視。 積食最初階段,孩子通常會表現出食慾變差,不怎麼想吃飯,這是因為自身的腸胃功能很差,消化能力在逐漸變弱,胃裡所能夠容下的食物本身就較少,他們就會很容易就飽了,但實際上並沒有吃進去什麼。
  • 孩子積食是「拖」出來的,早起出現4個表現,是脾胃在「求救」
    孩子的身體非常嬌嫩,動不動就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尤其是在飲食方面,非常容易出現積食,又不怎麼喜歡吃飯,讓大多數的家長非常頭疼。小兒積食普遍會發生在8歲年齡以下的孩子身上,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脾胃本身就比較嬌嫩,自我調節能力差,而且沒有什麼自制力,遇到喜歡吃的食物非常容易過量食用,孩子經常吃的太撐或者吃對了難以消化的食物,就會影響腸胃的消化功能,引起身體積食。
  • 關於小兒積食,這4點一定要提醒家長
    這樣有關積食的問題,近期每天都有人問,為方便大家學習,現在把顧客經常提的幾個問題回答總結如下:孩子為什麼總是沒胃口、厭食?我們周圍的孩子,現在沒胃口、厭食的兒童太多了。沒胃口、厭食是小兒積食的一種常見病症,主要原因可能是脾胃虛弱或缺鋅缺鈣。
  • 小兒積食的預防與保健
    對於消化能力不如大人的孩子們,就容易導致胃內積食,久而久之,還會使機體器官高負荷運轉,並發很多其他疾病,對小兒健康有諸多不利影響。中醫有句古話「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意思就是,如果想要小兒常保安康,就不能吃得太飽,穿得太暖。
  • 出現4症狀:孩子積食已經嚴重了!化積食,這個核心問題要抓住
    1:吃的太多這一點是非常容易理解的,就是孩子吃的食物太多或者吃的過於油膩,身體難以消化,反而在脾胃堆積起來,就造成了積食。2:生病時大補孩子生病的時候,脾胃的功能也會有一定程度的下降,這個時候大補,會使脾胃的負擔變重,即使病好了,也容易脾胃虛弱發生積食。
  • 您知道小兒積食是怎麼回事嗎?
    【您知道小兒積食是怎麼回事嗎?】小兒積食是指寶寶脾胃虛弱,又吃得過飽,或者飲食過於油膩,脾胃運化無力,導致胃內食積生熱,影響臟腑氣血運行,而出現的一系列症狀。 而小兒積食都有哪些常見症狀呢?01消化系統: 積食最常見的就是消化不良的症狀了,打嗝、排氣、腹脹、腹痛、口腔異味、食慾下降、便秘……說白了就是胃內食滯生熱,出現的一些「上火」症狀。 口腔及排洩物異味是最容易察覺的異常表現。
  • 家有脾胃虛弱的孩子 不妨學幾招小兒穴位按摩法
    無奈之下,她帶著孩子到小兒推拿科尋求幫助。陳梅蘭檢查分析後,考慮妞妞可能是「疰夏」了。「最近像妞妞這樣的患兒挺多,入夏後天氣炎熱,老人、小孩或一些體虛者,尤其容易出現各種不適。」陳梅蘭說,「疰夏」是中醫上的說法,主要是感受到暑熱之氣,出現乏力倦怠、眩暈心煩、噁心胸悶、四肢無力、精神萎靡、失眠多夢、多汗或低熱等不適症狀。
  • 積食的孩子,會有這4種典型表現,佔越多,孩子的脾胃越虛弱
    ,身體會有4種表現,別不在意第一種表現:厭食若最近一段時間,孩子吃飯出現了厭食的表現,很可能就是孩子積食了。當孩子積食後,胃部堆積的食物過多,就容納不了其他的食物,因此孩子就是出現厭食,對食物不感興趣的表現。
  • 出現4症狀:孩子積食已經嚴重了!解決積食,這個核心問題要抓住
    2:生病時大補孩子生病的時候,脾胃的功能也會有一定程度的下降,這個時候大補,會使脾胃的負擔變重,即使病好了,也容易脾胃虛弱發生積食。3:冷飲吃的太多尤其是現在炎熱的夏季,冰淇淋、冰鎮飲料都是孩子們的最愛,但冷飲吃的太多,孩子的陽氣被大量的消耗,就容易脾虛,脾虛了自然也容易發生積食了。
  • 脾虛、積食的孩子,有哪些表現?哪些食物千萬不能吃?
    而脾臟的健康是會影響到寶寶胃部的消化能力的,脾虛的孩子也會伴隨著積食的問題,這就會嚴重影響到寶寶日常的進食情況。那麼,在日常中存在脾虛、積食的孩子,會有哪些不良的表現?
  • 孩子積食,身體常有5種表現,牢記1招,給娃健胃消食
    都說小兒積食百病生。這是因為脾胃不和、脾虛,營養吸收不足,孩子抵抗力就差,自然身體弱、愛生病。 那麼,孩子積食後常會出現哪些表現呢?
  • 6歲男童長期積食發育停止,3種常見的早餐,讓娃積食難長個
    表姐帶著孩子去醫院檢查,經過一系列檢查,醫生發現孩子積食嚴重,脾胃虛弱,腸道有大量食物,使孩子無法進一步進食,不能吸收營養,不能為身體發育提供支持,孩子難以成長。6歲男童長期積食發育停止,3種常見的早餐,讓娃積食難長個1.湯泡飯很多家長都喜歡給孩子吃"湯泡飯",是用肉湯、魚湯、蔬菜湯配米飯和饅頭。這種米飯和粥有本質區別。湯泡飯含水量高,孩子容易咽下去,所以吃得又快又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