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全國各地都在下雨,但是,氣溫還在不斷的升高。
也因如此,孩子們的食慾也大不如前,平時看見啥都想吃,但是這段時間,看見啥都提不起興趣,怎麼都不願意吃。
孩子不吃飯,最著急的還是父母,就怕孩子生病,營養不良,影響到孩子的發育。
許多家長哭訴"現在孩子還處於在發育期,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不吃營養怎麼都跟不上,最近一段時間不是鬧肚子就是咳嗽,抵抗力還弱,經常生病。
其實,這也屬於正常的現象,家長不要過於著急上火。
其一:孩子的年紀較小,脾胃較為虛弱,又因為天氣悶熱,自然沒有食慾,別說孩子了,就連我們有時候天熱的難受也不想吃飯。
其二:一直下雨,空氣都是潮溼的,加上夏季溫度較高,皮膚毛孔處於微微張開的狀態,空氣中的溼氣就會入侵到體內,導致體內溼氣增加,脾胃虛弱所致。
這2個原因最根本的因素就是脾胃虛弱,孩子出現積食所致,中醫講,脾臟在體內運化水谷,當脾臟虛弱,食物得到運化,就會堆積在胃部出現積食。
提醒:當孩子出現積食,身體會有4種表現,切勿忽視
1、睡覺不安穩,愛踢被子
中醫認為"胃不和則寢不安",當食物堆積在胃部,就會影響到孩子的睡眠。
從而孩子就會出現在床上翻來覆去,老是打滾,不好好睡覺,就算睡著後,還會從夢中驚醒過來,有時候會不停的哭鬧。
2、口氣酸臭,食慾下降
當胃部堆積的食物過多,長時間下去,部分食物會發酵,就會產生一些氣體。
孩子一旦張嘴說話,或啼哭時,氣味就會隨著呼吸排出體內,出現一股發酸的腐臭味兒。
同時,孩子的食慾也受到很大的影響,看見自己想吃的也吃不下去,提不起興趣。
3、臉色變差,發暗無光
小孩子積食後,臉色會失去原本的潤澤感。
因為積食會影響到脾臟的健康,當脾臟出現問題,也就會影響到肝臟。脾臟無法運化營養物質供給肝臟。
且,脾乃氣血生化之源,而肝藏血,當血不足,肝臟解毒能力就會下降,體內毒素堆積過多,孩子的面色就會變差。
4、舌苔較厚,脾氣臭
小孩子的情緒就像天氣一樣,陰晴不定,說哭鬧就會立馬進入狀態,嚎啕大哭。
當孩子積食後,情緒就會非常不問題,當孩子出現不斷啼哭,怎麼哄都不見好的時候,家長可以觀察一下孩子的舌苔。
對於積食的孩子來說,舌苔較厚,且含有大量的黃澤,舌體較大,出現裙邊舌的現象。
積食的孩子,日常應該注意這5點,不要忽視:
1、調整飲食結構
平時應多吃些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不要一味地增加高熱量高脂的食物。
讓寶寶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適當增加米食、麵食,高蛋白飲食適量即可,以免增加腸胃負擔。
2、晚上不要吃得太飽
寶寶白天活動量大,吃東西能消化,但晚上胃蠕動慢了,就容易積食。因此,晚上吃飯別太飽,即使喝牛奶,也要水多一些,奶粉少一點。
3、睡醒1小時不進食
早上或中午寶寶剛睡醒時,1小時內(至少30分鐘)也不要進食,因為胃腸等內臟從低運轉恢復正常需要一點時間,否則,也不利於消化和吸收。
4、培養良好飲食習慣
有些寶寶出現積食是因為在吃飯前正在進行著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如:看動畫片,玩玩具。
這個時候,家長若打斷孩子,把他叫過來吃飯,從而寶寶會著急吃完飯繼續自己的事,所以,寶寶吃飯太快而導致了事情的發生。這就讓寶寶積食出現。
5、吃飯期間不要教訓寶寶
有些家長喜歡在寶寶吃飯的時候,責備寶寶,責罵寶寶。
這是最不理想的一種行為,是大錯特錯的。對寶寶來講,吃飯的時候,本身身體就處在攝入營養的過程中,你在罵他,責備他,只能讓其食物難以下咽,而導致積食出現。
小結:孩子積食、厭食,健脾開胃是關鍵?
十個孩子九個虛,脾虛是兒童普遍存在的問題,脾主運化、主代謝,脾虛運化、代謝障礙,不僅會導致厭食、積食,長期脾虛還會導致孩子不長個、長個慢、發育不良等。所以健脾開胃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核心環節!
但是很多媽媽急於求成,用益生菌等調理、健脾,這其實是個誤區,不僅會傷脾胃,還會導致腸道菌群失調!
健脾、開胃、助消化,中醫推薦純天然,無添加小金方:山楂六物膏
組成:山楂、 雞內金 、炒麥芽 、茯苓 、懷山藥、 大棗
1、山楂消肉食,解決兒童愛吃肉產生的積食,還潤腸通便。
2、雞內金的消食作用眾所周知,可以把小石子消化,區區積食又算得了什麼。
3、炒麥芽可以消五穀之積食,解決主食吃太多,導致的積食。
4、加入茯苓,解決積食導致的脾虛溼氣。
5、加上懷山藥與大棗來補脾健脾,搭配精當!
六物膏一邊消食導滯,一邊補脾,扶正,君臣佐使相互配合!建議大家堅持一段時間,會有意外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