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能否健康的成長發育對於一個家庭來說至關重要。
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家長對於孩子也越來越溺愛,只要是孩子想要的東西,家長都會想方設法的滿足他們。
特別是在孩子的飲食上,有的孩子就喜歡吃炸雞,於是家長隔三差五的就會給孩子買來吃。其實,這樣的飲食習慣很有可能導致孩子積食。
表姐家的孩子最近一段時間吃不下飯,睡覺時總是翻來覆去,有時候還哭鬧不止,怎麼都哄不住,這可把表姐急壞了。
於是,表姐就會給孩子買他最喜歡吃的食物,剛開始孩子還吃,但是後來一點都不碰,甚至只要一吃東西就會拉肚子。
並且孩子說話的時候嘴裡會出現一股子臭味,於是表姐就帶孩子去醫院檢查,醫生說,孩子是因為脾虛,積食所導致的。
第一種表現:厭食
若最近一段時間,孩子吃飯出現了厭食的表現,很可能就是孩子積食了。
此時就需要觀察一下孩子不是經常吃一口飯,在嘴裡很長時間不往下吞,經常一家人在一起吃飯時,其他人都吃完了,他還在無精打採地吃。
當孩子積食後,胃部堆積的食物過多,就容納不了其他的食物,因此孩子就是出現厭食,對食物不感興趣的表現。
第二種表現:口氣較重,嘴唇發紅
正常情況下,孩子平時喜歡跑著玩,運動量較大,嘴巴裡一般沒有什麼味道。
但是,若最近一段時間靠近孩子時,明顯的聞到嘴裡面有比較重的口氣,尤其在早上起床時特別明顯,或者孩子的嘴唇發紅。
當孩子積食後,食物會在胃裡發酵,產生氣體,一說話氣體就是隨著呼吸排出,從而出現口臭,另外,積食時間較長會加重胃火旺盛,孩子的嘴巴也會紅紅的。
第三種表現:下眼皮出現腫脹
作為家長,不要忽視寶寶的每一個變化,尤其是身體出現一些變化的時候,不要想當然地認為過段時間就會好。
比如,孩子的下眼皮出現發青、腫脹的時候,別想著是他昨晚沒睡好,今天睡一覺就好了。這種情況,家長們也要考慮是不是孩子脾胃有了情況,出現了積食。
第四種表現:脹子脹,排便異常
如果孩子肚子這段時間有點大,摸上去脹脹的,別以為是你餵養得好,孩子吃得多,吃得飽。這樣的孩子,你可以再觀察一下大的排便情況。
若排便出現困難,便便是一粒一粒的,感覺像是羊屎蛋,或者拉出來的便便有一種惡臭味,就需要提高警惕了,多半是孩子出息了積食。
此外,孩子還會經常的出現肚子疼,腹瀉的現象。
1、平時多按摩
雙腳內側的脾經按摩。穴位:隱白(脾經的井穴),大都(脾經的滎穴),太白(脾經的輸穴、原穴),公孫(絡穴)。
脾經的源頭就在腳上,所以按摩這幾個穴位可以從根本上改善孩子的脾胃虛弱狀態。
2、捏脊
給寶寶脊部柱兩側從頭至尾進行推拿按摩,所謂&34;療法:可以調陰陽,理氣血,和臟腑,通經絡,強身體。對疳積、消化不良、厭食、腹瀉和便秘療效最好。
建議每天的清早或飯後1小時進行,每天一次,6天為一療程。
3、飯前拒絕零食
如果寶寶飯量小,就把所有的零食停掉、所有帶味道的水停掉,各種帶味道的水都是敗胃的,特別是飯前一小時內,不能給寶寶吃任何零食。
要養成一個好習慣很不容易,做家長的有時一定要&34;一點。有的家長不贊成這樣的做法,怕會弄壞孩子的胃,其實並不會。
因為腸胃不好,是一個長期的壞習慣導致的,衝著這一點,我們也一定要給寶寶養成好好吃飯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