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例!武寧法院適用民法典當庭宣判被告承擔破壞生態懲罰性賠償...

2021-01-07 中國江西網

責任清晰有法可依!生態環境誰破壞誰修復

  1月4日,修河流域環境資源法庭公開開庭審理被告人陳某榮、楊某蓮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一案,該案同時也是全國首例創新生態修複方式、委託江西思華生態環境保護基金會管理和監督,使用生態環境修復費的案件。

  經武寧縣人民法院審理查明:2020年7月,陳某榮、楊某蓮多次到廬山西海鱤國家級水產品種質資源保護區,使用禁用方法非法捕撈水產品共計500公斤,非法獲利3500元。法院認為,被告人陳某榮、楊某蓮違反保護水產資源法規,未經取得捕撈許可證,在禁漁區、禁漁期,使用禁用工具、方法捕撈水產品,情節嚴重,其行為構成非法捕撈水產品罪。根據最高院的關於適用民法典的相關規定,本案可以根據民法典關於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責任的相關條款,確定本案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應承擔的責任。

  武寧縣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環境資源審判庭)庭長晏和平:本案當庭宣判,被告人犯非法捕撈水產品罪。處拘役6個月,緩刑10個月。判決禁止被告進入廬山西海種質資源保護區,第三是判決被告人承擔生態修復費用7000元,用於增殖放流,最後一項是判決被告承擔懲罰性賠償金3000元。

  在當前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實行十年禁漁,打擊非法捕撈活動的大環境下,武寧法院適用民法典中生態破壞懲罰性賠償條款做出判決,在通過司法手段打擊非法捕撈活動的同時,也起到了警示教育作用。

  武寧縣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環境資源審判庭)庭長晏和平:體現了民法典對綠色生態的指引功能,我們今天到這裡來巡迴審判,也就是提醒大家,要注意保護生態。

  一審宣判後,兩名被告人當庭表示服判不上訴,主動交納生態環境修復費,並委託江西思華生態環境保護基金會代為履行生態環境修復義務。隨後,廬山西海農林水務局根據基金會的委託,按照魚种放流方案投放魚苗,在武寧縣人民檢察院、廬山西海環保局的共同見證下,完成了生態環境修復義務。

相關焦點

  • ...武寧法院適用《民法典》當庭宣判被告承擔破壞生態懲罰性賠償責任
    江西法院又創全國首例:武寧法院適用《民法典》當庭宣判被告承擔破壞生態懲罰性賠償責任 2021-01-04 18: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國首例適用民法典環境汙染民事公益訴訟案宣判
    全國首例適用民法典環境汙染民事公益訴訟案宣判  汙染環境懲罰性賠償的訴訟請求獲支持  1月4日,一起跨省環境汙染民事公益訴訟案在江西省浮梁縣法院公開開庭審理。
  • 環保案例丨全國首例!適用《民法典》汙染環境懲罰性賠償條款案件宣判
    (以下簡稱海藍公司)環境汙染民事公益訴訟一案並當庭宣判。這是全國首例適用《民法典》汙染環境懲罰性賠償條款的案件。 被告海藍公司被判決賠償生態環境修復費用、環境功能性損失費用、應急處置費用及檢測費、鑑定費共計2853665.56元,承擔環境汙染懲罰性賠償金171406.35元。同時判令被告海藍公司就其汙染環境的行為在國家級新聞媒體上向社會公眾賠禮道歉。
  • 汙染環境懲罰性賠償的訴訟請求獲支持
    全國首例適用民法典環境汙染民事公益訴訟案宣判汙染環境懲罰性賠償的訴訟請求獲支持1月4日,一起跨省環境汙染民事公益訴訟案在江西省浮梁縣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以民法典為依據,浮梁縣檢察院主動履職,提出請求判令被告某公司承擔汙染環境懲罰性賠償的訴訟請求。
  • 全國首例民法典實施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公益訴訟案宣判:賠償並公開...
    據「下城檢察」微信公眾號消息,1月8日上午,民法典實施後全國首例個人信息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開庭審理並當庭作出判決。該案由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區人民檢察院提起民事公益訴訟,杭州網際網路法院通過網絡公開審理。民法典同時規定,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財產損失的,按照被侵權人因此受到的損失或者侵權人因此獲得的利益賠償。本案中,被告孫某未經他人許可,在網際網路上公然非法買賣、提供個人信息,導致眾多不特定人員的信息長期遭受侵害,擾亂個人信息正常的收集、使用、流通秩序,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孫某在依法被追究刑事責任的同時還應按照其獲利賠償損失3.4萬元,並在省級新聞媒體公開賠禮道歉。
  • 民法典施行後第一案:高空拋物案當庭宣判 被告承擔全部責任
    9時31分,合議庭經評議後當庭判決被告賠償原告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住院夥食補助費、殘疾賠償金、鑑定費合計82512.29元,精神損害撫慰金10000元。庭審現場(越秀法院陳曉華供圖)2019年5月26日下午,庾某某在自家小區花園內散步,經過黃某某樓下時,黃某某家小孩在房屋陽臺從35樓拋下一瓶礦泉水,水瓶掉落到庾某某身旁,導致其驚嚇、摔倒。
  • 浙江首例適用懲罰性賠償知產案宣判 美國惠氏獲賠3055萬
    據杭州中院消息,近日,杭州中院宣判浙江首例適用懲罰性賠償的智慧財產權案件。法院認定6被告在其生產、銷售的被訴侵權產品、產品包裝及宣傳冊上使用「Wyeth」、「惠氏」、「惠氏小獅子」標識並在網站上進行宣傳的行為構成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惠氏公司註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侵害了惠氏公司註冊商標專用權。
  • 涉案人判刑 承擔懲罰性賠償責任
    ●作為安徽省檢察機關辦理的首例消費民事公益訴訟支持起訴案件,法院的判決對被告行為是否侵犯了不特定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省級消費者協會是否有權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被告是否應當承擔公開賠禮道歉特別是懲罰性賠償金的責任等焦點問題進行了確認,對於消費民事公益訴訟司法實務具有積極的實踐意義。
  • 涉案人被判刑並承擔懲罰性賠償責任
    ➤ 作為安徽省檢察機關辦理的首例消費民事公益訴訟支持起訴案件,法院的判決對被告行為是否侵犯了不特定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省級消費者協會是否有權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被告是否應當承擔公開賠禮道歉特別是懲罰性賠償金的責任等焦點問題進行了確認,對於消費民事公益訴訟司法實務具有積極的實踐意義。
  • 鶴壁首例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開庭並當庭宣判
    鶴壁首例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開庭並當庭宣判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張學軍 萌友馬春旭 張亞平 /文圖9月18日,鶴壁中級法院公開開庭審理鶴壁市人民檢察院對被告趙某某等五人提起的侵權責任糾紛民事公益訴訟案。庭審中被告對自己造成的耕地被破壞的事實予以認可,但對侵權責任承擔的方式提出異議。庭審結束後,合議庭對本案進行充分的評議和討論。
  • 高空拋物、撤銷婚姻 全國多例適用《民法典》案件同日宣判
    原標題:高空拋物、撤銷婚姻 全國多例適用《民法典》案件同日宣判    高空拋物判賠9萬  1月4日上午,「民法典實施第一案」在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人民法院誕生,這也是《民法典》實施後廣州首例高空拋物侵權糾紛案,當庭判決被告方賠償原告9萬餘元。  事情發生在2019年5月26日下午,年近七旬的庾某某在小區花園內散步,突然間一瓶礦泉水從天而降,庾某某受驚嚇摔倒受傷。隨後,庾某某報警,並被送入醫院治療。
  • 白雲區首例「懲罰性賠償」案宣判
    近日,廣州市白雲區人民法院對「喜茶」案進行了宣判,這也是自2019年1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修訂後,白雲法院首例智慧財產權懲罰性賠償案件。具體怎麼回事?一起來看。現茶館已註銷,故賠償數額由茶館經營者陳某以個人財產負擔。關於賠償數額的問題因各方當事人均未提供足以採信的證據證明美西公司的實際損失數額,或被告的實際獲利數額,但某美公司已向四個被特許人提供特許經營服務,某美公司勢必對此獲得了收益。
  • 民法典侵權責任編擬明確智慧財產權懲罰性賠償
    原標題:民法典侵權責任編擬明確智慧財產權懲罰性賠償新華社北京12月23日電(記者羅沙、王琦)民法典侵權責任編草案二審稿23日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草案明確了侵犯智慧財產權的懲罰性賠償。草案規定,故意侵害智慧財產權,情節嚴重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相應的懲罰性賠償。
  • 海州法院首例適用《民法典》案件宣判
    海州法院首例適用《民法典》案件宣判 2021-01-11 17: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宜賓法院適用《民法典》第一案當庭宣判
    宜賓法院適用《民法典》第一案當庭宣判 2021-01-06 18: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德州首例!德城區法院適用民法典宣判一起侵害商標權糾紛案
    德州首例!德城區法院適用民法典宣判一起侵害商標權糾紛案 2021-01-06 17: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首例!當庭宣判
    馬鞍山市中院首例非法捕撈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當庭宣判合議庭由三名審判員和四名人民陪審員組成案件經合議庭合議當庭宣判檢察院起訴要求陳某某採用增殖放流、勞務代償等方式修復被破壞的漁業資源或承擔漁業資源損失補償費用6000元並支付損害評估費用5000元。
  • 生態環境公益訴訟中懲罰性賠償適用條件與規則
    當前,生態環境保護有其重要性和緊迫性,生態環境被汙染破壞的事件頻繁登上熱搜,生態環境保護問題依然嚴峻。為此,民法典規定了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等內容,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也成為公益訴訟檢察工作重要內容,但由於環境公益訴訟起步較晚,環境公益訴訟制度尚處於初行階段,環境公益訴訟檢察工作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 [人民日報海外版] 首批適用民法典案宣判 哪些變化最引人注目?
    元旦假期後的首個工作日,廣州、北京、上海等多地法院陸續宣判了一批適用民法典的案件,涉及高空拋物致人傷殘、隱瞞愛滋病史結婚、金融借款「砍頭息」如何認定等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領域。這些案件的宣判引發廣泛關注。首批宣判案件多涉民生痛點1月4日上午8時30分,廣州市越秀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一起高空拋物損害責任糾紛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