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是「發現最美鐵路·走進老區麻城」活動的第二天,「發現團」成員馬不停蹄前往了木子店鎮長嶺關村。
木子店鎮長嶺關村被稱為「鄂東第一村」,是歷史名關、兵家要塞,因為地別吳楚,水分江淮,有「雞鳴兩省,葉落三縣」之美譽。長嶺關村,有一條吊橋溝,是近年來麻城著力發展的旅遊勝地。在吊橋溝村,大家可以看到延綿無盡的大別山伸展到千百裡外的安徽與河南。
2009年4月1日,合武客運專線開通運營,並穿越長嶺關村,該村位於湖北麻城北站和安徽金寨站之間,吊橋溝風景區比鄰滬蓉高速公路和203國道,與「一鐵路兩公路」血肉相連,出滬蓉、入國道,10分鐘便可達風景區,給該村鄉村旅遊帶來了商機。
「發現團」一行有幸參加了木子店鎮長嶺關第二屆生態文化旅遊節暨紫藤花節活動,一同和當地的村民感受高鐵帶給大別山老區貧困村「化蛹為蝶」的變化!
鐵路還送文化到鄉村,武鐵鐵路文工團為鄉親們帶來了精彩紛呈的文藝表演!
長嶺關村村民觀看演出,手裡揮舞著鮮豔的小紅旗!
文工團演員表演歌曲《好人就在身邊》《好中國》
小品表演
魔術表演
欣賞完文藝演出,長嶺關村黨支部書記熊德平帶領「發現團」一行領略村中美麗原生態的自然風光,並自豪地介紹長嶺關村近些年隨著交通便利帶動的旅遊和經濟的發展狀況。
現場採訪長嶺關村黨支部書記熊德平
「過去,麻城只有京九鐵路和麻武聯絡線連接著外面的世界,出趟門還要轉來轉去,而且老鄉們都是肩膀扛、扁擔挑的往外地帶東西,出行非常不方便。如今,旅客鄉親們在家門口就可以坐高鐵通往全國各地。」長嶺關村黨支部書記熊德平向記者介紹道。
2009年4月1日,合武客運專線開通運營,並穿越長嶺關村。這條鐵路設有麻城北站、金寨站,長嶺關村就位於兩個高鐵站間。長嶺關村黨支部經過多方調研,深入分析,繪就了旅遊興村的發展藍圖。把「長嶺關」「吊橋溝」進行商標註冊,通過合作社帶領貧困戶和村民發展鄉村旅遊,奮力打造「山上戶外探險、山下農家體驗」的全新旅遊模式,成為全省「吃螃蟹」的第一家,為村級旅遊發展鋪好路、打好基礎。
去年「7.1」調圖後,復興號高鐵列車首次開進大別山老區,合武高鐵運力再次提升,高鐵動車越開越多,麻城北站停靠動車(高鐵)58趟,大大縮短了麻城與沿線城市的時空距離,合武高鐵方便、快捷、環保、舒適的品牌特點贏得了周邊旅客的青睞,為大別山城鄉旅遊發展帶來了新機遇。
告別長嶺關村,午後「發現團」一行來到大別山隧道東口,在這裡大家領略到了,群山延綿起伏,山下動車飛馳的壯美景觀!
飛馳而過的高鐵
合武客運專線大別山隧道建於2008年,是當時我國鐵路客運專線第一長隧道。大別山隧道橫穿大別山腹地湖北麻城市境內的群山。西出口位於麻城市三河口鎮饒家畈村,東出口位於麻城市木子店鎮洗馬河村,全長13.256km,設計時速250km/h。
長嶺關大橋與大別山隧道相連,是合武客運專線武漢局與上海局分界點,也是湖北省與安徽省的分界點。農曆四月間,大別山杜鵑花盛開,天上白雲悠悠,動車飛馳在杜鵑花海中,宛如一幅美倫美奐的畫卷。
有鐵路就有人守護者它的安全,48歲的周繼偉是武漢供電段紅安供電車間安全員,自合武鐵路開通10年來,他一直工作在維護合武鐵路供電線的第一線,既「驅」鳥又「護」鳥,救護了30多隻珍惜鳥類,為鳥類搭窩20餘處被工友親切地稱為「鳥爸」。
周繼偉和工友們為麻城高鐵沿線的鳥兒們搭建保暖舒適的「家」
大山無言,寂寞的三河值守點的生活更是枯燥,而在合武高鐵三河值守點裡就有一位風趣幽默、愛說愛笑的「守山人」,一位普通的值守工人被工友們親切地稱為「高鐵快樂哥」、「莫愁鍋」、「開心果」。來自四川閬中,用「川普」為大家帶來歡聲笑語。
2009年,合武客運專線開通運營,莫周主動申請到麻城工務段管內條件最艱苦的合武高鐵三河值守點工作,這一幹就是十年,沒有選擇離開。「我將30年的時光,獻給了鐵路事業,作為一個老四川人,將最為寶貴的十年時光,獻給了三河值守點。」莫周這樣說道。
莫周和工友們巡查線路安全
這是莫周和工友們例行巡查時的必經之「路」,本無路可走,也在他們日積月累的行踏中踩出一條「路」來,沿線都是鬆動易滑的碎石,踩踏都要十分小心!「這沒什麼,能讓旅客們坐上平穩舒適的列車,我們的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莫周告訴記者。
莫周和工友們除掉鐵軌橋墩下多餘的雜草
莫周和工友們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檢測
還有更多堅守在這大山中的「快樂哥」、「鳥爸」們,是他們守護了合武客運專線的安全!向他們默默奉獻與堅持致敬!(通訊員 劉衛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