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先生乘公交車去鄉下看望自己年邁的父親。車上人很多,車內空氣汙濁。於是,孫先生把靠窗的玻璃打開了一條小縫兒,呼吸新鮮的空氣。兩個小時後,孫先生下車時感覺右側耳朵後疼痛,認為是風吹的,也沒有太在意,可誰知第二天,孫先生的半側臉出現發木、發麻,右眼都閉不上了,到醫院一檢查,原來是面癱了。
面癱是面神經麻痺的俗稱,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冬季寒冷,患面癱的人陡增。寒風如果長時間直接吹拂面部,面部會因過冷刺激引起局部營養神經的血管痙攣,導致該神經組織缺血水腫而致病。患面癱後病側面部表情肌完全癱瘓,前額皺紋消失,眼裂變大,鼻唇溝變平,口角下垂,露齒時口角偏歪,半邊臉不能做皺額頭等表情動作,嘴巴也閉不攏。
需要提醒的是,部分面癱有先兆,病毒除侵犯面神經外,還侵犯聽神經、耳蝸、前庭神經。這部分病人在發病前1-3天會感到患側耳後區域出現疼痛,也有的人有偏頭痛或在患側的耳部出現皰疹。據統計,約80%的面癱患者都有過耳後疼痛。疼痛的部位在耳後,一般是隱痛,有些感覺靈敏的患者痛感明顯。
預防面癱首先要注意保暖,避開寒風對面部的直接襲擊,儘量不要迎著風走。患了面癱後要注意充分休息,勞逸結合。放鬆心情,不要急躁惱怒。飲食清淡,不吃生冷食物。患側面部及耳部要注意保暖。在發病初期可用熱毛巾敷貼患側面部及耳後處,及時去正規醫院治療,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間。(劉江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