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後脹痛小心患面癱預防需保暖

2020-12-20 騰訊網

孫先生乘公交車去鄉下看望自己年邁的父親。車上人很多,車內空氣汙濁。於是,孫先生把靠窗的玻璃打開了一條小縫兒,呼吸新鮮的空氣。兩個小時後,孫先生下車時感覺右側耳朵後疼痛,認為是風吹的,也沒有太在意,可誰知第二天,孫先生的半側臉出現發木、發麻,右眼都閉不上了,到醫院一檢查,原來是面癱了。

面癱是面神經麻痺的俗稱,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冬季寒冷,患面癱的人陡增。寒風如果長時間直接吹拂面部,面部會因過冷刺激引起局部營養神經的血管痙攣,導致該神經組織缺血水腫而致病。患面癱後病側面部表情肌完全癱瘓,前額皺紋消失,眼裂變大,鼻唇溝變平,口角下垂,露齒時口角偏歪,半邊臉不能做皺額頭等表情動作,嘴巴也閉不攏。

需要提醒的是,部分面癱有先兆,病毒除侵犯面神經外,還侵犯聽神經、耳蝸、前庭神經。這部分病人在發病前1-3天會感到患側耳後區域出現疼痛,也有的人有偏頭痛或在患側的耳部出現皰疹。據統計,約80%的面癱患者都有過耳後疼痛。疼痛的部位在耳後,一般是隱痛,有些感覺靈敏的患者痛感明顯。

預防面癱首先要注意保暖,避開寒風對面部的直接襲擊,儘量不要迎著風走。患了面癱後要注意充分休息,勞逸結合。放鬆心情,不要急躁惱怒。飲食清淡,不吃生冷食物。患側面部及耳部要注意保暖。在發病初期可用熱毛巾敷貼患側面部及耳後處,及時去正規醫院治療,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間。(劉江峰 )

相關焦點

  • 耳朵後脹痛小心患面癱 需注意保暖
    下車回家後,感覺右側耳朵後疼痛,以為是風吹的,也沒有太在意,可誰知第二天,孫先生的半側臉出現發木、發麻,右眼都閉不上了,到醫院一檢查,原來是面癱了。  面癱是面神經麻痺的俗稱,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冬季高發。寒風如果長時間直接吹拂面部,面部會因過冷刺激引起局部營養神經的血管痙攣,導致該神經組織缺血水腫而致病。
  • 耳朵後脹痛小心患面癱
    下車回家後,感覺右側耳朵後疼痛,以為是風吹的,也沒有太在意,可誰知第二天,孫先生的半側臉出現發木、發麻,右眼都閉不上了,到醫院一檢查,原來是面癱了。   面癱是面神經麻痺的俗稱,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冬季高發。寒風如果長時間直接吹拂面部,面部會因過冷刺激引起局部營養神經的血管痙攣,導致該神經組織缺血水腫而致病。
  • 當心,耳後脹痛可能是面癱來了!
    耳朵出了問題直接影響我們的聽力,會導致生活受到影響。但您知道嗎,其實耳朵不適的一些症狀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先兆,比如面癱。
  • 耳朵後脹痛當心得面癱
    耳朵後脹痛當心得面癱     孫師傅乘公交車去鄉下看望自己年邁的父親。車上人很多,車內空氣汙濁,於是孫師傅把靠窗的玻璃打開了一條小縫,呼吸新鮮的空氣。
  • 耳朵長泡?竟然是面癱!
    耳朵多日不適以為是中耳炎,沒想到後來又長皰疹,又出現嘴歪。專家診斷後竟是患上了一種較為嚴重的面癱「亨特氏症候群」。一個半月前,家住湖南長沙的歐陽先生突然出現耳朵脹痛、不適。以為是中耳炎,吃了幾天消炎藥後,症狀不但沒好轉,反而在耳朵周圍出現了一些皰疹,嘴巴也歪了,這才在家人陪同下來到醫院就診。檢查後發現感染了皰疹病毒,患上了亨特氏症候群。
  • 耳後疼痛,可能是面癱先兆
  • 耳後疼痛當心是面癱
    這部分患者在面癱發病前1—3天常常會感到患側耳後區域出現脹痛,也有人少數患者會出現患側耳部皰疹。據不完全統計,約有80%的面癱患者會有一過性耳後疼痛,一般呈隱痛,有些痛覺靈敏的患者感覺為脹痛。疼痛持續時間可長可短,大多數患者的疼痛持續3-5天後慢慢消失,少部分患者疼痛比較劇烈,可向患側頭皮、肩膀放射,甚至徹夜難眠。
  • 關注| 天氣寒冷,小心「面癱君」纏上你!
    關注 | 天氣寒冷,小心「面癱君」纏上你!一個多小時後,李大姨下車時覺得左半側臉發木、發麻,左眼都閉不上了,來醫院一檢查,原來是面癱了。面癱是面神經麻痺的俗稱,「歪嘴風」、「鬼吹風」、「吊斜風」。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以20到40歲最為常見。多是由於受涼、吹風或病毒感染導致的,通常急性起病。
  • 耳痛嘴歪莫名面癱,竟是耳朵長了皰疹
    今日,武漢市第四醫院內,漢口的張先生說,他去醫院檢查才知道,這是因為耳朵上長皰疹引發的面癱。 61歲的張先生家住礄口區武勝路。一周前吹空調時,右側耳朵特別疼,以為是中耳炎發作,他便去藥店買了瓶滴耳液,用藥2天後,耳朵腫得更厲害。接著,他又去服用了3天的消炎藥,不料右側臉麻木,右眼無法閉合,連笑都很困難,有些慌張,他趕緊來到武漢市第四醫院就診。
  • 面癱前有「預兆」!出現這些症狀要注意,預防做好這三點!
    那麼壓迫症狀就會導致面神經功能受損,出現面癱的情況。還有一些中樞神經系統的病變,比如說腦血管病,他容易使面神經核以上的上運動神經元出現病變,患者容易出現中樞性的面癱。還有一些周圍神經病,比如說吉蘭-巴雷的患者也容易導致面癱。所以說面癱的病因非常多。面癱前會有什麼徵兆?
  • 面癱的症狀 有這些症狀要小心面癱
    面癱是面部的一種疾病,現在許多人都認為一個人長時間沒有表情就是面癱,其實並不是這樣,面癱是一種疾病,那麼請問面癱的症狀是什麼?面癱有哪些危害?面癱的治療方法是什麼?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面癱的症狀1、耳朵痛感染初期出現耳朵痛的症狀,很痛,像針扎一樣,有放電的感覺,並且耳朵上有皰疹。
  • 面癱前兆是什麼
    面癱的前兆,面癱以一側面部表情肌突然癱瘓,患側眼裂增大,閉合不全,眼瞼不能閉合,流淚,額紋消失,不能皺眉,患側鼻唇溝變淺,口角歪向健側,患側口角漏水,事物滯留頰齒之間,吹口哨時嘴角漏氣,面部表情怪異僵硬為主要特徵。患者面部往往連最基本的抬眉、閉眼、鼓嘴等動作都無法完成。
  • 健康小課堂丨預防小兒凍瘡重在保暖
    蘭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科醫生楊玉蘭告訴記者,預防凍瘡首先要保暖,冬天皮膚儘量不要暴露在外,多塗搽潤膚露,保持皮膚溼潤。嚴重凍瘡可傷及肌肉或骨骼按理說,現在的冬天孩子們保暖做得好,患凍瘡的可能性很小,但一些皮膚敏感或者之前患過凍瘡的人,在冬季還是容易復發。「凍瘡初起時往往不被察覺,待手腳感到刺癢、灼痛時,輕微凍瘡已形成了。」
  • 半歲幼兒感冒後患面癱 笑比哭難看嚇壞家長
    媽媽發現半歲小兒感冒後,笑起來特別難看,原來是得面癱了。  醫生表示,面癱不分年齡,冬季因為天冷,小兒容易患感冒,因感冒得面癱的還真不少。近期,長春多家醫院的門診量患者增多。  寶寶笑比哭難看嚇壞家長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2樓的兒科。
  • 著涼導致面癱?| 果殼 科技有意思
    流言: 微博——【冬裝脫太早小心面癱!】民間有句俗語:春捂秋凍,百病不碰。據都市快報,因為沒有注意保暖,杭州一個女孩刷牙時嘴裡的水突然不自覺地流了出來, 一照鏡子發現,一側面部表情癱瘓。醫生說最近面癱病人很多,都是不注意保暖惹的禍,愛美的姑娘小夥們出門別著急脫掉冬裝哦!
  • 什麼是面癱?
    面癱的臨床表現面癱發生後,患者面部兩側不對稱,患側面部表情動作喪失,不能皺眉,不能閉眼,患側閉嘴時頰肌鬆弛,口角下垂並向健側歪斜,飲水或漱口時水會從口角流出;不能吹氣、鼓腮,發唇齒音時吐字不清;許多病人在患側的耳垂後部會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壓痛,有的患者還會有舌前2/3味覺減退、聽覺過敏、耳廓及外耳道會出現皰疹
  • 海邊吹風「追淚」吹出面癱 醫生:避免冷風直吹
    該院神經內科的黃鴻旗副主任醫師接診後,認為他是熬夜加上吹海風受涼後引起的「周圍性面癱」,給予相應治療後,張先生的臉部漸漸好轉。黃醫生說,周圍性面癱又稱Bell麻痺或面神經炎,為面神經管內面神經的非特異性炎症引起的周圍性面肌癱瘓。
  • 面癱是怎麼回事呢?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
    口歪眼斜就是人們常說的面癱,是由於面部神經癱瘓,造成面部表情肌群運動功能障礙,引起的相關症狀。到底是什麼原因原因引起面癱,導致口歪眼斜的呢?從中醫的角度來說,面癱是由於外風寒邪之氣侵入體內,導致人體局部氣血運行不暢而引起的。
  • 四歲男童突然嘴巴歪了 原是「中耳炎」變「面癱」
    日前,4歲的軒軒(化名)患上了中耳炎,治療後未見好轉,反而出現了眼睛閉不上,嘴巴歪斜的症狀。父母帶軒軒到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就診,才知道是中耳炎導致的面癱。
  • 小夥享受採耳服務後耳朵「發黴」了
    耳朵癢的時候,您會不會下意識地掏一掏耳朵?小心了,這看似平常的舉動,很可能會導致耳朵患上疾病。這不,浙江小夥小思(化名)最近去採耳店享受了一次採耳服務,可幾天之後耳朵變得奇癢難耐,去醫院檢查後發現,耳朵裡竟然「發黴了」!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