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最青鋒
雖然號稱硬科幻,但其實可讀性還是比較高的,讀起來並沒有很難啃的感覺。
書裡有趣的是從外星人的視角寫人工智慧,以修真的風格描述,人工智慧產生自我意識就是飛升,它就是天人,投靠它的人就是謫仙。宇宙中遍布這樣的天人,這是K-策略生物文明發展的必然麼?「任何大規模的發展都有一個門檻。在門檻之外,這種發現是不可能的;在門檻之內,這種發展是不可避免的。」r-策略生物除外。
按照外星人和地球天人的說法,宇宙中是有很多天人的,Xenus人的天人飛升之後急於和宇宙中的其他天人通信,地球天人第一時間製造了宇宙高速公路,可以以0.8c的速度去探索宇宙,都表明每個大千世界的天人雖然不太一樣,但他們飛升之後都是想要去尋找同類,探索未知宇宙的。
地球天人雖然因為基於帶寬,並對地球人自我意識的不同觀點,分裂成了兩個(人工智慧也會精神分裂),但他們都是要走出太陽系的。文中還提到了宇宙大過濾器理論和費米悖論,r策略生物可能不稀的搭理K策略生物。
這個故事是開放式結局,地球人要不要飛升集結?永遠留在太陽系還是飛向未來觸摸星辰?人類的自我意識,或是對美的理解,能夠拯救人類,還是束縛人類?挺難的選擇,愛情和事業難以兩全啊。
每章前的+1,+2,+3,應該是時間線序號。文章分兩個視角,地球人和外星人視角,事件發生的順序並不同步,地球人這邊更快一些。第二十三章哈代那章,序號+0b111010110是二進位,換算十進位是+470,與下一章定一那章還是基本能連起來的。
* 圖源自電影《異次元駭客》
@匿名讀者
作為科幻愛好者一直關注「思故淵」老師,《觸摸星辰》這部長篇處女,自他豆瓣動態更新該書籌備進展就很期待。
本書前三章非常引人入勝,尤其第二章突然引入「修仙」章節,第一次看到科幻和玄幻相結合,很新鮮。同時心中依然充滿期待後續會如何鋪陳。第三章在日凌號的戰鬥,想像著《蒼穹浩瀚》(The Expanse)裡的戰鬥加以腦補空間站結構,倒是一場不錯的緊張刺激大戲。
* 圖源自電影《蒼穹浩瀚》
但從第四章再次進入「修仙」章節,心中暗覺不妙:大量新名詞的出現還沒有注釋,四個字的名字非常不習慣,斷句的不習慣讀起來磕磕絆絆,很不流暢。個人覺得如果在本章一開始對職階等名詞做一番詳細的注釋會更好。
對於內核和思考層面不敢班門弄斧有所指摘,主觀層面談一談自己作為科幻讀者,除去「硬」度、人性思考兩個層面,我最關注的是語言。思故淵老師的文字一讀就是「理科直男」。故事有好的概念和核心,但一篇精煉的中短篇更適合呈現。
祝思故淵老師下一本更好~
@梵松說
「重力」和「引力」、「靈械」和「機械」,在用修真玄幻語境描寫外星人社會的異質化表達上很注意細節。包括把貳瓶勉用日文設定的「重力子放射線射出裝置」引入修真部分後,在人類部分也是說的「引力子放射線射出裝置」,同時還提出了比作為武器更有意義的想法:把引力場操作設備用於大功率恆星際通訊。
K-策略和r-策略的說法很早就提出來了,不過一直沒給讀者講清楚。誠然,作品不是其中提及的概念的教科書,只是如果能把K-策略側重子代發育質量、r-策略側重子代播撒數量這個差異的點明再多展開些段落,或許觀感更好。
本作的結尾是死神永生那樣的開放式結局,我認為像童年的終結那樣乾脆地給出終局更好。作者毫不內疚地寫出自己的選項、加上些直白或浪漫的理由,再讓讀者們去考慮自己的看法。
對於生活在行星上的文明,故事中提到用引力彈弓進行跳島式宇宙探索,應當是可行方式之一。而最後無論怎麼選,都會有探測器出發的,如果按生存策略追求多樣性來說,較優的那個解看來比較明顯了。
此外,感覺故事後段可以再加點內容。已知的是:Xenus的天人發育成長得更早,天人們會在宇宙中尋找同類,天人懂得用引力場技術將探測器加速到近光速。那麼,如果在臨近結尾時,在太陽系出現一架Xenus天人的「使者」,以此引發一個最後的多方衝突來作為孫定一潛入的外部背景,或許會比Xenus人用佯動來配合、更有意思一些。
@時間移民596
開始看這本書的時候覺得它的連接性不太好,上一章節跟下一章節講的好像就不是同一個事情,可是,在我越來越往後看的時候就被情節吸引進去了,經常會翻到前面去看,然後就會發出類似的感慨:「啊,原來是這樣的!」
一個主線故事遷出的三個支線故事,環環相扣,吸引著讀者往下探索故事的連接性,看似是一場「瘟疫」,其實確實一個項目,一個為了發展人類文明,傳播人類文明的試驗。儘管最後是一個開放性的結局,卻停的恰到好處,多一分冗餘,少一分缺失,不僅卻留給了我們更多的想像空間,也為作者的下一步創作留下來充足的空間。
文字並不是很成熟,但很能感受到作者的用心,在我看來哈,是一本有點作文性的科幻小說,適合科幻剛入門的讀者去讀它,很能激起往下讀深入了解的想法。
@敬給人世間的良心
以下是對作者鄧思淵先生愛之深責之切的書評,但願不會被打。我先在這裡放一個護身靈器。
理了理我自己的彈幕:
1、世界觀:燒麥x咖喱x下午茶。瘟疫抗體、修仙、現代物理是獨立而非融合,讓我摸了很久頭腦,也許這就是人類進入不屬於自己的未來的感覺。這個故事的另一個面(更吸引我的修仙科技那一面)如果能強化該多好啊!還有很多實時彈幕從腦中飛過:共青城站,這時候我們已經實現了華夏大和平嗎?
2、主角:定一哈代劉星辰,花了很久我才分出了他們的個性,而在本書劇情發展面前,角色無論是什麼個性,有多少戲份,都是被安排的。感覺劉星辰只能領男配的錢。我到現在還不知道海洋和慕星是不是劉星辰的妻女。某種意義上,(無法統計數量的)大家筆墨都挺均勻,均勻地被使用了。
3、劇情:這個故事是作者推進法,讀者是被通知接下來往哪走的。和2的原因一致,故事需要衝突。
4、故事:天人實際目的我猜到了,唯一沒猜到的是結局:通常,會有答案的,吧?
5、最後才是對文筆的思索——我「發現」作者可能有留學背景;「作者是不是有留學背景」,我心想;「作者應該有留學背景」,我說道。每句話都能直翻為英文。作者大大請多多加油。
可是!這個idea還是很不錯的!
1、要大誇特誇修仙部分,兵解、天人、飛升、掌旗、靈器、輿圖······我還沒看過《修真四萬年》,總之首創這一世界觀的人是天才,運用這一世界觀的人是先鋒,它還遠未窮盡,值得探索和繼續書寫。
2、禹藏山遇和蕭十四個性很鮮明,令人喜歡。他們的奇遇也很好看。柯林在我心中有形象,是眼睛很大長發柔順的劉海女孩,定一人如其名,稍微有些冷淡遠離人世,心裡有星辰大海。
3、梗很多,怪我看的科幻不多,只能get到一些些。+1+100是什麼?我猜是時刻,比如有兩章開頭數字相同,暗示是相同時間不同地點發生的劇情。
4、科普很多,不是抄百科,是作者邏輯縝密的知識庫的敞開。科學操作很直觀,很具體,很詳細,幾乎是手把手教我怎麼開宇宙飛船。真心感謝,非為屠龍之術,而為珍貴真誠的不糊弄。因此,我同意陳楸帆的判斷:這是硬科幻。剛硬有力的硬。
5、自由意志,它是問題核心。作者理性提問,沒有給讀者情緒導向。既然要二選一,那麼我的回答是:我願意疲憊著醒,不願意幸福著睡。
看完了各位讀者們對《觸摸星辰》的評價
國產硬核科幻新作了解一下?
硬科幻新高地強力競爭作品
新銳科幻作家鄧思淵力作
【拓展閱讀】
★《觸摸星辰》:硬到懷疑人生……誓要和它死磕到底!
★為什麼外星人要入侵地球?
★編輯直呼過癮!這本上架就大賣3000冊的「硬科幻」憑啥獲得大家的青睞?
↓ 戳圖片購書 ↓
如果不習慣在噹噹購書
也可以在京東或淘寶購買~
【淘寶購書】
☟
【京東購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