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線星球讀書會 | 這本硬核科幻《觸摸星辰》讀什麼?怎麼讀?

2021-02-23 科幻世界SFW

@三尺最青鋒

雖然號稱硬科幻,但其實可讀性還是比較高的,讀起來並沒有很難啃的感覺。

書裡有趣的是從外星人的視角寫人工智慧,以修真的風格描述,人工智慧產生自我意識就是飛升,它就是天人,投靠它的人就是謫仙。宇宙中遍布這樣的天人,這是K-策略生物文明發展的必然麼?「任何大規模的發展都有一個門檻。在門檻之外,這種發現是不可能的;在門檻之內,這種發展是不可避免的。」r-策略生物除外。


按照外星人和地球天人的說法,宇宙中是有很多天人的,Xenus人的天人飛升之後急於和宇宙中的其他天人通信,地球天人第一時間製造了宇宙高速公路,可以以0.8c的速度去探索宇宙,都表明每個大千世界的天人雖然不太一樣,但他們飛升之後都是想要去尋找同類,探索未知宇宙的。

地球天人雖然因為基於帶寬,並對地球人自我意識的不同觀點,分裂成了兩個(人工智慧也會精神分裂),但他們都是要走出太陽系的。文中還提到了宇宙大過濾器理論和費米悖論,r策略生物可能不稀的搭理K策略生物。


這個故事是開放式結局,地球人要不要飛升集結?永遠留在太陽系還是飛向未來觸摸星辰?人類的自我意識,或是對美的理解,能夠拯救人類,還是束縛人類?挺難的選擇,愛情和事業難以兩全啊。


每章前的+1,+2,+3,應該是時間線序號。文章分兩個視角,地球人和外星人視角,事件發生的順序並不同步,地球人這邊更快一些。第二十三章哈代那章,序號+0b111010110是二進位,換算十進位是+470,與下一章定一那章還是基本能連起來的。

* 圖源自電影《異次元駭客》

@匿名讀者

作為科幻愛好者一直關注「思故淵」老師,《觸摸星辰》這部長篇處女,自他豆瓣動態更新該書籌備進展就很期待。

本書前三章非常引人入勝,尤其第二章突然引入「修仙」章節,第一次看到科幻和玄幻相結合,很新鮮。同時心中依然充滿期待後續會如何鋪陳。第三章在日凌號的戰鬥,想像著《蒼穹浩瀚》(The Expanse)裡的戰鬥加以腦補空間站結構,倒是一場不錯的緊張刺激大戲。

* 圖源自電影《蒼穹浩瀚》

但從第四章再次進入「修仙」章節,心中暗覺不妙:大量新名詞的出現還沒有注釋,四個字的名字非常不習慣,斷句的不習慣讀起來磕磕絆絆,很不流暢。個人覺得如果在本章一開始對職階等名詞做一番詳細的注釋會更好。


對於內核和思考層面不敢班門弄斧有所指摘,主觀層面談一談自己作為科幻讀者,除去「硬」度、人性思考兩個層面,我最關注的是語言。思故淵老師的文字一讀就是「理科直男」。故事有好的概念和核心,但一篇精煉的中短篇更適合呈現。

祝思故淵老師下一本更好~

@梵松說

「重力」和「引力」、「靈械」和「機械」,在用修真玄幻語境描寫外星人社會的異質化表達上很注意細節。包括把貳瓶勉用日文設定的「重力子放射線射出裝置」引入修真部分後,在人類部分也是說的「引力子放射線射出裝置」,同時還提出了比作為武器更有意義的想法:把引力場操作設備用於大功率恆星際通訊。


K-策略和r-策略的說法很早就提出來了,不過一直沒給讀者講清楚。誠然,作品不是其中提及的概念的教科書,只是如果能把K-策略側重子代發育質量、r-策略側重子代播撒數量這個差異的點明再多展開些段落,或許觀感更好。


本作的結尾是死神永生那樣的開放式結局,我認為像童年的終結那樣乾脆地給出終局更好。作者毫不內疚地寫出自己的選項、加上些直白或浪漫的理由,再讓讀者們去考慮自己的看法。


對於生活在行星上的文明,故事中提到用引力彈弓進行跳島式宇宙探索,應當是可行方式之一。而最後無論怎麼選,都會有探測器出發的,如果按生存策略追求多樣性來說,較優的那個解看來比較明顯了。


此外,感覺故事後段可以再加點內容。已知的是:Xenus的天人發育成長得更早,天人們會在宇宙中尋找同類,天人懂得用引力場技術將探測器加速到近光速。那麼,如果在臨近結尾時,在太陽系出現一架Xenus天人的「使者」,以此引發一個最後的多方衝突來作為孫定一潛入的外部背景,或許會比Xenus人用佯動來配合、更有意思一些。

@時間移民596

開始看這本書的時候覺得它的連接性不太好,上一章節跟下一章節講的好像就不是同一個事情,可是,在我越來越往後看的時候就被情節吸引進去了,經常會翻到前面去看,然後就會發出類似的感慨:「啊,原來是這樣的!」

一個主線故事遷出的三個支線故事,環環相扣,吸引著讀者往下探索故事的連接性,看似是一場「瘟疫」,其實確實一個項目,一個為了發展人類文明,傳播人類文明的試驗。儘管最後是一個開放性的結局,卻停的恰到好處,多一分冗餘,少一分缺失,不僅卻留給了我們更多的想像空間,也為作者的下一步創作留下來充足的空間。

文字並不是很成熟,但很能感受到作者的用心,在我看來哈,是一本有點作文性的科幻小說,適合科幻剛入門的讀者去讀它,很能激起往下讀深入了解的想法。

@敬給人世間的良心

以下是對作者鄧思淵先生愛之深責之切的書評,但願不會被打。我先在這裡放一個護身靈器。


理了理我自己的彈幕:


1、世界觀:燒麥x咖喱x下午茶。瘟疫抗體、修仙、現代物理是獨立而非融合,讓我摸了很久頭腦,也許這就是人類進入不屬於自己的未來的感覺。這個故事的另一個面(更吸引我的修仙科技那一面)如果能強化該多好啊!還有很多實時彈幕從腦中飛過:共青城站,這時候我們已經實現了華夏大和平嗎?


2、主角:定一哈代劉星辰,花了很久我才分出了他們的個性,而在本書劇情發展面前,角色無論是什麼個性,有多少戲份,都是被安排的。感覺劉星辰只能領男配的錢。我到現在還不知道海洋和慕星是不是劉星辰的妻女。某種意義上,(無法統計數量的)大家筆墨都挺均勻,均勻地被使用了。

3、劇情:這個故事是作者推進法,讀者是被通知接下來往哪走的。和2的原因一致,故事需要衝突。

4、故事:天人實際目的我猜到了,唯一沒猜到的是結局:通常,會有答案的,吧?


5、最後才是對文筆的思索——我「發現」作者可能有留學背景;「作者是不是有留學背景」,我心想;「作者應該有留學背景」,我說道。每句話都能直翻為英文。作者大大請多多加油。


可是!這個idea還是很不錯的!


1、要大誇特誇修仙部分,兵解、天人、飛升、掌旗、靈器、輿圖······我還沒看過《修真四萬年》,總之首創這一世界觀的人是天才,運用這一世界觀的人是先鋒,它還遠未窮盡,值得探索和繼續書寫。


2、禹藏山遇和蕭十四個性很鮮明,令人喜歡。他們的奇遇也很好看。柯林在我心中有形象,是眼睛很大長發柔順的劉海女孩,定一人如其名,稍微有些冷淡遠離人世,心裡有星辰大海。

3、梗很多,怪我看的科幻不多,只能get到一些些。+1+100是什麼?我猜是時刻,比如有兩章開頭數字相同,暗示是相同時間不同地點發生的劇情。

4、科普很多,不是抄百科,是作者邏輯縝密的知識庫的敞開。科學操作很直觀,很具體,很詳細,幾乎是手把手教我怎麼開宇宙飛船。真心感謝,非為屠龍之術,而為珍貴真誠的不糊弄。因此,我同意陳楸帆的判斷:這是硬科幻。剛硬有力的硬。


5、自由意志,它是問題核心。作者理性提問,沒有給讀者情緒導向。既然要二選一,那麼我的回答是:我願意疲憊著醒,不願意幸福著睡。

看完了各位讀者們對《觸摸星辰》的評價

國產硬核科幻新作了解一下?

硬科幻新高地強力競爭作品

新銳科幻作家鄧思淵力作

【拓展閱讀】

★《觸摸星辰》:硬到懷疑人生……誓要和它死磕到底!

★為什麼外星人要入侵地球?

★編輯直呼過癮!這本上架就大賣3000冊的「硬科幻」憑啥獲得大家的青睞?

 ↓ 戳圖片購書 ↓ 

如果不習慣在噹噹購書

也可以在京東或淘寶購買~

【淘寶購書】

【京東購書】


相關焦點

  • 《觸摸星辰》:硬到懷疑人生……誓要和它死磕到底!
    近日,受朋友推薦,我看了一本名叫《觸摸星辰》的科幻圖書。我先是看了下介紹,據說這本書很「硬核」,一開始我還不以為然,結果被打臉了。說起這個「硬」啊,有好的層面的意思,也有不怎麼好的層面的意思。首先讓我感受到的是後者,為什麼呢?因為我看了幾十頁,「硬」是沒搞懂我在看什麼,不禁開始懷疑人生。這絕對是「孔明的陷阱」!
  • 《觸摸星辰》:「HARD科幻」,要HARD地搞 | 有川朝夕
    在最根底的層面上符合邏輯,這應該是一個基礎;那麼它是否需要更進一步,讓除了作者之外的人類都能夠讀得下去呢?換言之,我們也許會期待除了單純的情節和邏輯推進之外的某些東西。方程式當中蘊含著冷酷的審美,狹小的情節背後暗示著龐大的歷史情懷,這些都需要作者深沉的自我否認、自我反思和自我確證:這比學習和膜拜某種看似具有真理/合理性的邏輯推演過程困難得多,也更需要某種用以突破知見障的想像力。
  • 每年讀300本書的老師們,你們眼睛不會痛嗎?| 硬核讀書會
    但,最最最讓人焦慮的,是那些在朋友圈宣揚自己一年讀了兩三百本書的人。「什麼?300本?」3.5小時收穫滿滿,又讀了168頁,加上通勤閱讀,一天是216頁。太好啦,終於把這本書讀了一半,再來一天就看完一本書啦。那250個工作日,小新又讀了125本書,加上節假日休息日讀的115本書,才240本!離目標還差60本。
  • 尋知讀書會 · 讀一本好書 | 《大圖景》
    《大圖景》,馬上就想到兩句推薦辭:這是一個好的科普作家;這是一個視野非常宏大的好書。這話不是吹的,是因為這已經是我讀他的第二本書了。記得讀他的《尋找希格斯粒子》的獻辭頁,兩行細字最先打動我:「獻給我的母親——一位領我走進圖書館的人」,哦,這是一位懂得感恩的兒子獻給母親的書,這個兒子是一位物理學家。翻讀內容,起初雲裡霧裡,讀完之後,有點知道了:尋找希格斯粒子是多麼需要追問世界本源的激情,找到希格斯粒子存在的證據後科學家們是多麼的喜悅。
  • 讀了《喬治的宇宙》,我知道為什麼成功企業家都喜歡看科幻作品
    結果就是,所有的武俠類、科幻類、小說類的書全部被沒收,有的甚至直接當破爛給賣掉了,哈哈。為什麼家長普遍不喜歡讓孩子讀科幻作品?所以他們有一萬個理由告訴你:讀這些科幻作品就是浪費時間,以後工作也找不到。很多網絡科幻小說讀起來挺「上癮」,內容卻沒有一點「營養」,甚至有些孩子覺得,自己也可以通過寫小說自力更生,於是腦子一熱,把學業給荒廢了。那是不是孩子們就不能讀科幻作品了呢?很多家長表示:自己也是從孩子時期走過來的,讀科幻作品好玩兒是好玩兒,但用處不大。
  • 暨南大學管理學院尋知讀書會 · 讀一本好書第二期 | 《我愛陽光》
    於是他一個暑假讀完了差不多所有的布老虎系列,他最喜歡的也是這本《我愛陽光》。他幻想著自己生命中應該有一位冰晶玉潔的吉吉,還應該有一位對自己噓寒問暖的王海燕。大二開學,他遇到了一位小學妹。說是小學妹,其實也長得人高馬大的,好像後來還進來籃球隊。
  • 毛線造句和解釋_毛線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毛線(máo xiàn)。通常指用羊毛紡成的線。也指用羊毛和人造毛混合紡成的線或用人造毛紡成的線。毛線參考例句:1、天馬流星拳,喝茶不給錢星雲鎖鏈,兩根毛線2、她打毛線的功夫堪稱一流。3、你打毛線的技術好極了,太太。
  • 親子共讀怎麼讀?孩子才會獲益更多
    現實中很多父母有親子共讀的意識,有些不能堅持,想起來就讀一讀,忘記了就不讀了;還有些不知道怎麼讀,不知道如何從海量的書籍中選出適合自己孩子閱讀的書?這些問題困擾著家長們,那麼早期怎麼去共讀才能產生好的效果?怎麼樣做才能堅持下來呢?
  • 我們的科幻盛夏,就在這21本小說裡!
    恰好這也是讀客熊貓君推薦的作品:《2001:太空漫遊》阿瑟·克拉克讀客熊貓君:但是,仍然有人對這詭異、頹廢的平靜感到不安。外星人為什麼不願露面?科技發達的他們,為什麼要調查地球上的神秘學?他們的真正目的究竟是什麼?
  • 科學家帶你讀科幻,彙編50年來的一流科幻小說,跨學科融合,​​激發孩子對科學的興趣,提升思維開闊性!
    這套《科學家帶你讀科幻》一共有8本,分別是:《星球收割者》《另一個地球》《虛構的現實》《木星時代的黎明》《時空捕手》《萬物互聯》《科幻桃花源》《生命播種者》8本書,每本精選了能把科普和小說結合得這麼精妙,還在於這套書作者團隊的強大。這套書,是由被稱為「中國科幻領軍人物」的劉慈欣領銜為孩子們寫的。書中不僅有葉永烈、劉慈欣、王晉康等著名科幻作家的經典作品,同時還有李淼、汪詰等著名科普作家對知識點的詳細講解。我覺得這套書,對孩子們寫作還有非常好的幫助。
  • 讀什麼,怎麼讀?
    讀什麼,怎麼讀?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7.03.22 星期三     近年來,提倡「閱讀」的呼聲來自四面八方,此起彼伏,與日俱增。
  • 讀科幻的孩子註定不同
    科幻文學的最大價值就是為讀者提供看待世界,看待宇宙,看待時空的獨特視角。從小讀科幻長大的孩子,註定不同。著名青年作家、暢銷軟科幻小說《阿多拉基》的作者郭妮,對科幻文學的這一特點有著深入體會。本周六20:00點,她將通過直播,帶領小讀者領略她獨特的思維方式和宇宙觀,送給孩子通往未來世界的鑰匙。
  • 今年什麼節日禮物有新意?來看看這20本太空和科幻書籍吧
    他克服了似乎不可逾越的一系列障礙,終於使新視野號探測器在2015年飛掠冥王星,發現這是一顆充滿活力的奇特星球,有水冰構成的山峰、甲烷雪和鬆軟的氮冰川。Butler)這是另一個廣受歡迎的科幻三部曲,但其主題與《三體》截然不同。隨著核戰的人類倖存者被看似仁慈的Oankali族所救,這部末世小說開始聚焦性別政治,而非科幻題材常常關注的技術政治。
  • 孩子到底應該讀什麼?怎麼讀?專家建議來了→
    孩子到底應該讀什麼?怎麼讀?中福會宋慶齡兒童發展中心趙小華認為,兒童精讀十分重要,要讓孩子通過閱讀經典作品,了解讀什麼?怎麼讀?讀了有哪些收穫?上海譯文童書中心副主任張順從該中心與靜安的合作,闡述了「出版與教育」緊密合作的重要意義。
  • 什麼是專本套讀?自考專本套讀需要讀幾年?
    之前的文章有介紹過這幾種學歷提升的區別與方法,那麼這些學歷提升的方式應該怎麼組合專本連讀和專本套讀呢?下面給大家詳細講一下。一、什麼是專本連讀?專本連讀也稱專本套讀或專本同讀,是指就讀專科的同時報讀自考專升本本科課程,簡單的來說就是一邊讀大專一邊讀本科,一般專本連讀的本科都是選擇就讀自學考試,每年都要考幾門科目,只要考試通過了所有的科目,等拿到專科畢業證後便可以直接申請本科畢業。專本連讀的本科畢業證是有主考院校與高等教育自考委員會一同蓋章頒發的,學歷國家承認認可!
  • 亞馬遜2018年度電子書閱讀排行榜最新發布,這幾本科幻必讀!
    文/賀培峰近日,亞馬遜中文站發布電子書年度大盤點,主要依據2018年期間實際銷售數量排行,科幻類圖書入榜三本,必須讀的那種!1、三體(付費電子書榜第2名)不多說,包攬九項世界頂級科幻大獎!2、消失的殖民星球(雨果獎、星雲獎雙料獲獎作品)(Prime閱讀年度熱讀排行榜第6名)21世紀美國頭號科幻小說系列,「老人的戰爭」系列第三部作品。美國時下首席科幻作家,美國科幻與奇幻作家協會前主席斯卡爾齊全新力作。9次入圍雨果獎,3次獲獎。
  • 月下橫笛讀書會 | 讓我為你精讀100本好書
    就算咬牙擠出時間讀書,也是間斷性閱讀,一本書幾個禮拜都讀不完,好不容易讀到了結尾,書的開頭內容卻又忘得差不多了。這樣讀書,且先不說能不能起到提升自己、陶冶情操的作用,光是「讀了就忘」這件事,就已經讓很多人產生了挫敗感。書怎麼這麼難讀啊?
  • 中海i讀經讀書會親子經典誦讀晚課
    論語學堂 本人開辦i讀經讀書會的初衷親子經典共讀晚課(2020年秋冬季,十月起開始收費)周一 至 周五:19:00—20:30(一個半小時)對象: 0-13周歲兒童及成人,親子共讀最佳(五周歲以下建議家長陪同)
  • 塔讀文學IP星球主題展位亮相第四屆網絡文學+大會
    集原創文學籤約、分發、版權衍生為一體的網絡文學平臺——塔讀文學已經連續四屆亮相中國「網絡文學+」大會。 據了解,此次展會塔讀文學(B09展位)以「塔讀IP星球」為主題,結合國內首個太空藝術項目——IM星際郵局,聯合推出了「有故事de星際郵局」打卡點,展位整體的設計也沿用了「IM星際郵局」的太空風格進行展示,觀眾可以漫步「IP
  • 想寫科幻小說,這些科幻經典一定要讀
    小時候總有很多問題想問,媽媽會讓我們去讀《十萬個為什麼》,再大一些,讀到凡爾納的《海底兩萬裡》、《八十天環遊世界》和《魯賓遜漂流記》,會被裡面敘述的豐富的幻想和神奇的世界深深吸引,科幻的種子就這樣在新一代少年心中扎了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