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喬治的宇宙》,我知道為什麼成功企業家都喜歡看科幻作品

2020-11-01 浩源的媽媽

大家好!我是浩源媽媽

美國最著名的科幻作家阿西莫夫建議:兒童應該儘早閱讀科幻作品,八九歲就可以開始。


現在不論是學校還是家長,都特別重視孩子得閱讀,卻很少有也家長給孩子買科幻類的書籍

孩子爸爸說,他上學那會兒都是偷偷地看這種類型的書,讓大人看到就會被狠狠批評:整天就知道看這些沒用的,能當飯吃嗎?考試考你這些嗎?

結果就是,所有的武俠類、科幻類、小說類的書全部被沒收,有的甚至直接當破爛給賣掉了,哈哈。

為什麼家長普遍不喜歡讓孩子讀科幻作品?

每一位家長也都是

1:認為對學習沒有用

作為家長們來說,只要不和學習成績掛鈎的書,他們都覺得是沒有用的。

2:認為對以後工作沒有用

沒有哪個父母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將來能有一份體體面面、輕輕鬆鬆的工作的。所以他們有一萬個理由告訴你:讀這些科幻作品就是浪費時間,以後工作也找不到。


3:不「健康」

現在網絡發達了,很多孩子喜歡讀電子書,於是,各種內容質量參差不齊的網絡文章「迷惑」了孩子們的眼睛。

很多網絡科幻小說讀起來挺「上癮」,內容卻沒有一點「營養」,甚至有些孩子覺得,自己也可以通過寫小說自力更生,於是腦子一熱,把學業給荒廢了。

那是不是孩子們就不能讀科幻作品了呢?

很多家長表示:自己也是從孩子時期走過來的,讀科幻作品好玩兒是好玩兒,但用處不大。


國外專家和學者早在多年前就開始重視科幻閱讀,他們普遍認為:「兒童應該儘早閱讀科幻作品,在9歲和10歲,不能晚於15歲。」

其實,科幻作品不僅可以培養孩子對世界的遼闊想像,還能激發孩子對科學的興趣,也更容易幫助孩子提升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擴充孩子的眼界和認知能力,這些都是奠定孩子未來成功得基石。


記得之前好像看過一篇文章,說許多國際著名的企業創始人,比如微軟谷歌創始人拉裡.佩奇、臉書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特斯拉CEO馬斯克,他們從小就是不折不扣的科幻迷。

成年後,他們開創了一番極具想像空間的事業,與他們在科幻小說中培養的開放性思維不無關係。


科幻小說進入中高考試卷

隨著大語文時代的到來,要求孩子知識面要越來越廣,不僅要了解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熟背古詩詞,還要有一些想像力、創造力。

2017年,韓松的小說《收音機時代》被收錄進北京的中考語文試卷;2018年,劉慈欣的《微紀元》入選高考閱讀題;2019年,高考全國綜合卷一的作文題目更是讓許多同學摸不著頭腦——《寫給2035的一封信》。


這樣的趨勢,也足足讓我們看出教育界對科幻作品的重視和關注。


如何為孩子選一部好的科幻文學作品呢?

有人曾經問特斯拉CEO馬斯克:「在你的成長過程中,哪本書對你的影響最大?」

馬斯克說:「道格拉斯.亞當斯的科幻小說《銀河系漫遊指南》。」


《三體》、《流浪地球》的原著作者劉慈欣坦言:自己走上科幻創作的道路,就是因為小時候看了一本《海底兩萬裡》,從而萌發了對科學的好奇心。


好的科幻作品不僅塑造人類的精神世界,激發想像力,在更好緯度、宇宙層面的哲學思辨也會給人類帶來新的思考。

之前總覺得這種科幻書籍最起碼也要等孩子上課初高中才能讀的懂,可自從看了《喬治的宇宙》,完全顛覆了我的認知,原來那些看似深奧的「宇宙大探秘」,五歲孩子也能理解並且超級感興趣。


1:專業度、含金量爆表

這套《喬治的宇宙》是由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霍金和他的女兒——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露西.霍金強強聯手,傾力創作的。


並結合了霍金和許多專科學家的智慧,專業度以及裡面的知識含金量爆表

2:「科盲父母的及時雨」

晦澀難懂的知識變得淺顯易懂。這套書一經出版,就被各大媒體爭相報導,極力推薦,國際科學領域大咖一直認為:這是一套大人小孩「通吃」,內容淺顯易懂科幻巨作。

  • 《紐約雜誌》毫不誇張地說它是「科盲父母的及時雨」。
  • 國際媒體都把它視為是霍金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人類簡史》的兒童版。
  • 它融合了《時間簡史》的深邃和《哈利波特》的奇幻,堪稱一絕。


3:趣味兒性強

永遠記得仰望星空,不要只顧得看腳下

——霍金

有一位小男孩兒問霍金:「如果我掉進黑洞會發生什麼呢?」

霍金幽默地比喻道:「你會變成一條義大利麵,引力非常大,會把你拉扯開。」

  • 為了論述「宇宙中哪裡是最宜居之地」,書中通過介紹小豬在各個星球生活的「下場」,來說明地球的生存條件和生活環境的優越性。
  • 水星上,會變成「烤乳豬」;
  • 土星上,會變成環行的豬;
  • 只有在地球上才是最快樂的小豬。


這些很深奧的前沿科學理論,在大科學家們深入淺出的講解下,不僅有趣的,而且讓孩子們一看就懂了。

這套《喬治的宇宙》總共包括6本:《秘密鑰匙》、《尋寶記》、《大baozha》、《不可破裂的密碼》、《藍月》和《時間飛船》。


環環相扣,循序漸進的故事,從認識地球周邊的星球,過渡到對地球現狀的思考,情節跌宕,邏輯縝密。

每一個精彩故事,都連結了很多讓孩子探索欲爆棚的科學理論知識:黑洞、宇宙膨脹、相對論、蟲洞和時間旅行、量子計算機、人工智慧、宇宙生命、未來之城等等,可讀性非常強。


平均每本都有250頁,可以陪孩子很久很久。

一本本疊在一起便能感受到知識的重量,讓孩子不要被眼前的生活所困,抬頭仰望星空,把目光放得長遠。

這套書原價288元,現在 活動價格只要178元,真的特別划算。

點擊下面連結就可以直接購買了。⏬

現在,每本書還配有一個喬治身穿太空衣的果凍貼奧,可以貼在封面上、冰箱上、筆記本上,童心滿滿!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史蒂芬·霍金與女兒合著科普作品《喬治的宇宙》引進出版
    想像一下這樣的場景:人們在月球上造一座城市,可以生活工作上學,有一個從地球到月球上的直達電梯;海洋裡頭塑料能夠去回收做成清潔能源,家裡用電、用車的油都可以用塑料回收的能量,海裡的生物可以很自由;如果有機器人朋友,你的機器人可以幫你剪頭髮、講故事、幫你刷牙……這些都在系列科幻作品《喬治的宇宙
  • 成都女孩曾給霍金寄過23萬字英文小說 「他啟迪了我科幻小說之路」
    原標題:「他啟迪了我科幻小說之路」   初中女生「穿越」2968年   「霍金作品啟迪了我的創作」   初三時,一貫不喜歡「身陷題海」的劉溪韻沒有老老實實地備戰中考,而是痴迷自然科學,廣泛地涉獵各個時代的科學專著和科普書籍,霍金的《時間簡史》自然不容錯過。
  • 做出「獵鷹重型」的馬斯克,喜歡這9部科幻作品
    最右為埃隆·馬斯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小看跑龍套的→_→作為一個深度科幻迷,馬斯克曾經不止一次地向大眾推薦他喜歡的科幻作品。他說:「我覺得我確實從很多科幻作品中汲取了靈感,這些作品具有非凡的想像力。
  • 科幻文學大熱,小學生如何閱讀科幻作品?
    第一本很重要在石老師看來,優秀的科幻兒童文學作品,對孩子來說是很有魅力的,讀起來是會讓孩子痴迷甚至「上癮」。她認為,孩子對這類作品是否感興趣,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孩子能否遇到第一本「好看」的科幻兒童文學作品。作為家長和老師,幫助孩子選擇一些的科幻作品,是非常有必要的。
  • 我們的科幻盛夏,就在這21本小說裡!
    當然,《三體》之外,科幻小說中的科幻宇宙,廣闊如星辰大海,值得我們慢慢去探尋。特派員特別邀請到讀客文化、中信大方、天地出版社和巴別塔文化的5位編輯大大,和大家分享他們心水的科幻小說。這個屬於我們的科幻盛夏,就在這個書單裡!
  • 孩子為什麼要讀科幻小說和幻想文學?
    南希·克雷斯,美國科幻小說作家,獲得過6次星雲獎和2次雨果獎(雨果獎、星雲獎都是科幻界最受矚目的年度獎項,堪稱科幻藝術界的諾貝爾獎,劉慈欣的《三體》獲2015年雨果獎,是亞洲作品首次獲獎)以及一次約翰·坎貝爾獎,號稱美國科幻文學界教母級作家。
  • 科幻小說的巔峰《三體》,講述了宇宙的終極秘密
    該系列作品講述了地球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殺及兩個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三體》被譽為中國科幻小說的巔峰之作,正如人們的評價:「劉慈欣對於中國科幻,就如同姚明對於中國籃球」「劉慈欣憑藉一己之力將中國科幻提高到了世界級水平」一般。只要在讀完三體之後才知,確實名不虛傳。
  • 毛線星球讀書會 | 這本硬核科幻《觸摸星辰》讀什麼?怎麼讀?
    按照外星人和地球天人的說法,宇宙中是有很多天人的,Xenus人的天人飛升之後急於和宇宙中的其他天人通信,地球天人第一時間製造了宇宙高速公路,可以以0.8c的速度去探索宇宙,都表明每個大千世界的天人雖然不太一樣,但他們飛升之後都是想要去尋找同類,探索未知宇宙的。
  • 小調查|小時候看過的印象最深的一部科幻作品
    今年的上海書展上,國際文學周聚集「科幻」主題。說到科幻,好奇的寶寶們都曾對未來、對宇宙有過各種各樣的暢想:真的有外星人嗎?真的有人見過UFO嗎?當然,科幻並不僅僅如此。我們做個小調查,問問網友,他們的記憶中,小時候讀過、看過的印象最深刻的科幻作品是哪部?
  • 劉慈欣:宇宙的最後三分鐘裡我要讀什麼
    我們在驚嘆於他無限的想像力的同時,更是好奇於他是如何走進「科幻世界」,開啟自己的創作之門的?小頁在一本《我書架上的神明》書上讀到一份劉慈欣的書單,通過這個閱讀路徑,或許我們可以從中找到答案。>阿瑟·克拉克的《2001,太空奧德賽》則是另一種類型的科幻小說,同為技術型科幻,它與凡爾納的大機器小說卻處於這一類型的兩端,後者描寫從現實向前一步的技術,前者則描寫在時間和空間上都趨於終極的空靈世界。
  • 專訪劉慈欣:我寫科幻小說就為了換倆小錢喝點啤酒
    前年4月,我在倫敦見到王蒙,很想過去告訴他《青春萬歲》影響我很深,但是後來還是沒好意思說。 問:除《三體》三部曲外,你會推薦讀者讀你的哪一部小說,為什麼? 劉慈欣:《球狀閃電》。因為這本書具有我最想寫的,也很推薦的那種科幻內核,同時故事也講得相對好一些,人物更豐富一些。
  • 馬雲和歐巴馬怎麼都愛看《三體》?科幻只是幌子,這才是真正目的
    《三體》的作者劉慈欣收到這樣一封郵件:「劉先生,讀了你的《三體》,我非常喜歡。你能把你的後續作品寄給我嗎?」籤名是歐巴馬。當時,劉慈欣以為是別人故意惡作劇。畢竟,他是經常收到這樣的郵件,所以他根本就沒有放在心上。然而,一段時間後,相關部門甚至出面找劉慈欣協調此事。
  • 想寫科幻小說,這些科幻經典一定要讀
    小時候總有很多問題想問,媽媽會讓我們去讀《十萬個為什麼》,再大一些,讀到凡爾納的《海底兩萬裡》、《八十天環遊世界》和《魯賓遜漂流記》,會被裡面敘述的豐富的幻想和神奇的世界深深吸引,科幻的種子就這樣在新一代少年心中扎了根。
  • 科幻小說都講些什麼?給科幻小白的入門指南
    常看科幻小說的人對於科幻小說該怎麼分類都有自己的認識,雖然有時不能準確地說出這些類別的名稱、涵義,但潛意識裡時時刻刻都在使用這套分類標準:挑選科幻書時、關注科幻作家時、跟人聊天時、下載科幻電影時……無不受自己心中分類的影響。最愛的科幻類別總是第一時間關注,不喜歡的類別基本不予理睬。總而言之,就跟大家看異性時一樣,是不是你的「菜」,第一時間就能知曉。
  • 十大經典小說排行榜之科幻篇,你喜歡的都在這裡
    詼諧幽默的風格,加上主角堅韌的性格,一起造就了一本科幻佳作。一口毒奶下去隊友增幅,對手落淚,實乃一大利器。這本書走的是輕鬆搞笑流,作者對笑點的把控非常到位,各種梗運用自如,笑料十足,又不做作,讀來令人捧腹大笑,八塊腹肌都笑出來了,搞笑,逗比,熱血,你值得擁有!2.《學霸的黑科技系統》 作者:晨星LL
  • 《最有趣動漫科幻作品》宇宙裡開著戰艦是一件最浪漫的事
    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總是少不了一些知名的科幻作品,通常場景都會設定在宇宙,然後主角一行人就搭著戰艦之類的大型載具不斷冒險,今天分享的這個「最有趣動漫科幻作品」排行榜,我們就來看看在日本網友的心中,讓人難忘且有趣的有哪些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第20名「無責任艦長」
  • 劉宇昆:好的科幻作品必須「軟硬兼施」
    ★我覺得最好的科幻小說故事有一種力量,它能夠促使我們一起重新審視現有的世界。★我只知道喜歡自己所讀、所譯的故事,我努力去寫最好的故事,並對我所描述的文化懷有敬意,包括中國文化。在上個月的世界科幻大會上,劉宇昆憑藉描寫華裔移民情感隔閡的短篇小說《手中紙,心中愛》捧回了那枚直立火箭形狀的雨果獎。
  • 閱讀 | 中國青少年想像力排名墊底 兒童應儘早閱讀科幻作品
    在科幻作家韓松的記憶中,他上小學的時候,身邊還有不少同學像他一樣,對外星人、宇宙這樣的神秘現象感興趣,但慢慢地,這些同學就都轉去看武俠、言情小說了。「小孩子多少會有一些興趣,但擁有持久興趣的人不多,其實他們本身的想像力不差,但上學上著上著,想像力就差了。因為我們的教育體系要求非此即彼的標準答案,這跟科幻所追求的發散思維是矛盾的。」
  • 冷戰下的科幻小說家:宇宙不僅僅是科技巨頭中產階級化的產物
    他成功完成了一部涉及當代科學、醫學和哲學發展的硬科幻小說,沒有刻意迎合讀者的喜好,也沒有專業領域的說服力。好消息是,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計劃復興萊姆的作品。他們近期重新出版了他的六部大作,順理成章地讓萊姆與讀者再次見面,這也正好趕上他2021年百年誕辰。在萊姆的大部分職業生涯中,肆虐的冷戰塑造了他的作品。
  • 作家星河帶你入門科幻創作,細講科幻文本類型
    所以大家有機會可以讀這篇的作品。再看一位哲理性的科幻作家——奧爾迪斯,奧爾迪斯是英國的科幻作家,他寫過一篇科幻史叫做《億萬年大狂歡》。這本書很有意思,奧爾迪斯在這本書裡寫過這麼一句話說:「雨果跟斯巴克對科幻事業的這種毀滅性的打擊,是有目共睹、不容置疑的。」我們知道雨果是被奉為科幻的一個祖師,他為什麼觀點如此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