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歡我的美食文章,請點擊上面「關注」,會有更精彩的美食文章奉獻給您!
在家如何熬出清爽酸梅湯,食材的配比作用,學會後再也不喝飲料
教你在家熬出地道酸梅湯,各食材配比作用,來客人飲料都省了
酸梅湯是我國一個古老的驗方,嚴格意義上來說,酸梅湯應該算湯劑,而不能算飲品。夏日嚴嚴,酷暑難耐,隨之而來的是「因瘟生疫」,進而出現食欲不振、厭食、胃腸脹氣。夏季溼氣重濁而生痰溼,而出現咳嗽、咳痰等症。這也是酸梅湯這三味主料的構成:烏梅、山楂、甘草。最早的酸梅湯來自於「烏梅闢疫」,《本草綱目》中記載:「梅實採半黃者,以煙燻之為烏梅。」它能除熱送涼、生津止咳,望梅止渴的典故就是說的梅子。後來,酸梅湯成了宮廷用來生津去暑的飲品,流傳到民間後,又加用了桂花,就成就了民間的桂花酸梅湯。
文學中也有關於酸梅湯的記載,在名著《紅樓夢》中,賈寶玉挨打後,只嚷幹喝,就對賈母喊著要吃酸梅湯。「銅碗聲聲街裡喚,一甌冰水和梅湯」,這是清朝郝懿行寫的《都門竹枝詞》裡面關於賣酸梅湯的詩句。後來的民間酸梅湯又衍生出很多分類別方,在烏梅、山楂、甘草的基礎上,又增加了桂花、陳皮、洛神花、大棗等,形成了現在市面上形形色色的各類酸梅湯。那麼,我們在家如何熬出清爽酸梅湯,食材的配比作用,學會後再也不喝飲料。
我們在家製作,除了藥食同源、去暑生津,還要考慮到口感,所以,配方只需用到烏梅、山楂幹、甘草、桂花這四種即可。別的組方像陳皮、洛神花、大棗等,個人不建議添加,這會衍生出苦澀、異味等影響口感的因素,進而會喧賓奪主,掩蓋了酸梅湯本身的清香酸爽滋味。烏梅去暑生津,山楂消食去積,甘草止咳祛痰,桂花清香提神,具體比例也不是固定的。基本按著烏梅:山楂:甘草、幹桂花3:2:1:0.5這麼一個比例,如果胃脹厭食,就增加山楂的用量;如果痰溼咳嗽,就增加甘草的用量;單純想去暑生津,就增加烏梅的用量。
桂花酸梅湯
主料:烏梅60克、山楂40克、甘草10-15克
配料:幹桂花5克或糖桂花30克
調料:純淨水3000克、冰糖50-100克
製作過程
1、想要熬出地道的酸梅湯,要用到二次熬製法。第一次先加入三分之二的水量,熬完第一次後,把湯水濾出,再加入三分之一的水量,再熬製同等時間後,把兩次的混合,這才是地道酸梅湯的熬製方法。準備食材:烏梅、山楂幹、甘草、幹桂花或糖桂花、冰糖、純淨水。現在,外面很容易買到烏梅、山楂幹、甘草,市場上、網上都有售,現在也有出售成包的酸梅湯食材,更方便。
2、把烏梅、山楂幹、甘草衝洗一下,浸泡30分鐘。
3、選用砂鍋或不鏽鋼鍋,鍋內倒入純淨水2000克,把浸泡好的烏梅、山楂幹、甘草下入,大火煮沸後,調成小火,熬製40分鐘後,把熬好的湯水過濾出來。再倒入餘下的純淨水1000克,燒沸後再小火熬製30-40分鐘,把兩次的湯水混合在一起。下入幹桂花或糖桂花、冰糖,根據自己的口感,掌握好冰糖的用量,再熬製5-10分鐘,停火。
4、用密漏勺或細紗布過濾去湯渣,把熬好的酸梅湯放冰箱,冷藏至口感涼爽,就可以享用這清香爽口、去暑生津的桂花酸梅湯了。教你在家熬出地道酸梅湯,各食材配比作用,來客人飲料都省了。
5、湯品特點:色澤紅潤、清香淡雅、酸甜怡人、去暑生津、消食去積、止咳祛痰、寧心提神、暑夏必備。
如果您喜歡我的美食文章,請關注我的百家號,會有更精彩的美食文章奉獻給您!歡迎您的點評!如果您有需要的食譜,恰巧我的百家號裡面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