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一名剛滿月的女嬰在外婆和母親的監護下在家中戴脖圈遊泳。女嬰父親回家時發現孩子臉色蒼白、不哭不動,家人這才覺察異常。然而因缺氧時間過長,女嬰最終不幸離世。醫生提醒:嬰幼兒佩戴脖圈遊泳存在眾多不安全因素,需在專業人員陪同下進行。
延伸閱讀:
遊泳圈成「奪命圈」?寶寶遊泳的注意事項:
寶寶多大可以下水遊
由於寶寶在出生前一直待在媽媽的子宮裡,羊水緊緊地包繞著寶寶,因此寶寶天生適應水環境。
理論上,寶寶一出生就可以開始遊泳。
很多母嬰醫院的新生兒科開設了寶寶遊泳課,一般建議寶寶生後第2天開始遊泳為宜,這樣可以先觀察一下寶寶身體狀況。
不同寶寶對水溫和時長要求不一樣
最近很多媽媽帶寶寶去遊泳,對水溫發出陣陣質疑聲,說水溫太低,我家寶寶會感冒的。
我也曾試過水溫,確實觸感是涼涼的,後來特地看了一下池中的溫度計,顯示水溫有33℃。
其實,不同的寶寶對水溫的要求不同。小寶寶身體的體溫調節功能還不完善,外界溫度過高或者過低都會引起寶寶不適。
在外遊泳注意水溫和水質
①水溫
剛出生不久的寶寶,水溫宜保持在37-38℃,隨著寶寶逐漸長大,水溫可以逐漸下降。
1歲以內,遊泳的水溫可以控制在33-38℃。
1歲以上,帶著遊泳圈在水中不停運動,32-33℃的水溫也是可以的。
水溫不宜過熱,過熱容易讓寶寶消耗體力,迅速產生疲勞感,大大縮短遊泳時間,達不到鍛鍊的目的。
另外,冬天的水溫一般比夏天高一點。
別讓遊泳圈成為寶寶的「奪命圈」
脖圈
①必須大小合適
嬰兒用脖圈必須大小合適,不宜過大或過小。
過大容易使寶寶脫出,造成溺水;過小則容易壓迫頸部血管和頸動脈竇,一樣會發生危險。
②用脖圈遊泳時,池水不宜過深
以寶寶雙腳可以觸到池底為好,這樣可以減輕頸椎的負擔。一次遊泳時間也不宜過長,以10-15分鐘為宜。
③必須全程有大人監護
如果寶寶表情緊張或雙手亂抓,這時寶寶可能有些害怕,家長可以輕輕握著寶寶的小手安慰TA。
如果無效,應該中止遊泳。
遊泳好處多也不可亂來,並非每個寶寶都適合遊泳
①剛吃完奶,不要遊泳。
②寶寶皮膚有破損,不要遊泳。
③寶寶在生病(發燒、拉肚子、呼吸道感染等)、飢餓、哭鬧以及發困的時候,不宜遊泳。
因此,寶寶遊泳時間需要根據寶寶作息來預約,避開寶寶進食、睡眠的時間。
這3個地方不適合寶寶遊
①不帶寶寶到大人的遊泳池
成人遊泳池人多,容易出現細菌感染。
成人泳池用氯氣消毒,會對寶寶的皮膚造成刺激。
成人遊泳池的池水較深,不利於寶寶的安全。
②4歲以下的寶寶不要泡溫泉
溫泉池雖然比較淺,但4歲以下的寶寶安全防護意識薄弱,且不能清晰表達身體的不適,不宜去溫泉泳池遊泳。
③不去水域不熟悉的地方
到安全可靠的地方遊泳,避免帶寶寶去水深、水域不熟悉的地方遊泳。
(原標題:嬰兒在家人監護下遊泳窒息身亡)
來源:綜合央視新聞、F視頻
流程編輯:u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