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
湖南株洲一名剛滿月的女嬰
在外婆和母親的監護下
在家中戴脖圈遊泳
女嬰父親回家時發現
孩子臉色蒼白、不哭不動
家人這才覺察異常
將孩子緊急送醫
經醫院檢查
女嬰多項指徵異常
因缺氧時間過長
造成不可逆的嚴重腦損傷
女嬰最終不幸離世
報導一出,引發網友熱議,一度衝到微博熱搜榜第二名。
網友「Moniangmo」:
脖圈這東西在中國火了有十幾年了吧,一代代的父母深信不移這東西能讓新生兒得到鍛鍊,你還不如多給小孩做作撫觸呢!
網友「凹凸曼麥琪」:
遊泳的那點好處和脖圈的巨大風險根本沒有可比性!
網友「秋秋愛喝奶茶喔」:
崔玉濤和張思萊都說過了,嬰兒遊不遊無所謂,這項運動沒有比躺著蹬腿等各種運動神奇。
網友「薇瑞頭條」:
我衣服穿反了都勒得慌,更何況是整個體重依託於卡脖子上的遊泳圈。各位家長一定要記得,連你自己都不舒服的事不要給孩子實驗。
女嬰為什麼在家人的監護下還會發生意外?問題出在「戴著脖圈遊泳」。
「戴著脖圈遊泳」
後果有可能很嚴重
福建省第二人民醫院兒科主任楊文慶提醒:頸部包含重要的血管、神經和氣管,若損傷可能出現嚴重的後果。
嬰幼兒各系統發育尚未完全,脖圈過緊,遊泳時全身重量著力點都在頸部,輕則導致局部皮炎,重則壓迫血管、氣管和神經,引起窒息缺氧、頸椎損傷等意外。
最危險的是,脖子上有頸動脈竇,受壓後可出現心率減慢、血壓下降,嚴重者出現腦缺血、甚至暈厥!
「遊泳讓孩子大腦發育更好」
沒有足夠科學依據!
不少家長,甚至專業育兒師認為,嬰兒遊泳可以促進大腦發育、調節肢體協調能力、增強寶寶免疫力的發育。
事實並非如此!楊文慶主任及不少兒科專業醫生認為,從醫學角度來看,這並沒有權威定論,更多是商家宣傳的成分。
「更聰明或發育得更好,受到的影響因素很多,遊泳並非決定因素或重要的影響因素。」楊文慶主任說,戴著脖圈遊泳,對鍛鍊嬰兒的肢體運動的作用也有限。
他強調,首先,不提倡4歲以下的孩子遊泳,如果下水,需要家長全程託舉、環抱。
其次,不論是帶孩子遊泳,還是給孩子洗澡,所謂「在家長的監護下」,應當是在家長的目視下,時刻保持和孩子的互動、交流,密切注意孩子的臉色、呼吸、動向與平時有沒有異常。
若孩子臉色變白或突然「睡著」(沒有反應),要立即抱起,離開水面。
END
福建衛生報記者:鄧劍雲
編輯:楊小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