糞菌移植:汝之糞便 他之良藥

2020-12-20 健康界

記者 宋崑崙 實習生 何寧

糞菌移植,聽上去不可思議,但對糞便的利用早已是醫學界的熱點研究領域。記者走訪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了解到,糞菌移植技術的相關研究在河南已經開展得如火如荼。

腸道菌群影響人體健康

很多人以為糞菌移植是在腸道內注入糞便,實際上,糞菌移植的過程沒有那麼「簡單粗暴」。

糞菌移植真正發揮作用的是其中的菌群。人體內其實存在著數量龐大的細菌,可達人體細胞數量的十倍以上。這些細菌的數量、比例、多態性一旦發生改變,人體的健康狀況也會發生變化。而糞菌移植是通過將健康的腸道菌群移植到患者體內,對其腸道菌群進行重建,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既然起作用的是菌群,那為什麼不做細菌培養要做糞菌移植?

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消化科主任於泳介紹,腸道細菌以厭氧菌為主,厭氧菌培養起來很難。人體腸道內細菌的種類非常多,以現有的技術條件只能培養出其中一小部分,遠遠不能滿足治療需求。

糞菌提取有一整套程序,經過細菌懸浮、固體成分過濾等複雜流程,最後從糞便樣本中提取出含有所需細菌的液體。這一「精華」進入患者體內的途徑有多種,有的經中消化道,在內鏡下放置鼻腸管,有的經下消化道,在結腸鏡下噴灑糞菌或腸鏡下置管,還有醫療機構會將其製作成膠囊,讓患者直接服用。

「總體來講,糞菌越新鮮,治療效果越好,兩個小時內提取的糞菌治療效果最好。」於泳說。

糞菌移植開闢了腸道疾病治療新途徑

專家介紹,糞菌移植可用來治療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等腸道疾病,甚至對肥胖、脂肪肝等腸道菌群相關性疾病也能發揮作用。

此外,糞菌移植或許還能治療心理疾病。人類的情緒與體內的化學遞質息息相關,而一些化學遞質則受到腸道菌群的影響,因此,很多心理科的大夫對糞菌移植也產生興趣。

以自閉症為例,廣州市一家醫院就曾對一名患有自閉症的5歲兒童開展過這類治療,雖未治癒,但在短期內確實緩解了症狀。

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馮百歲利用糞菌移植技術治療了40多位患者,他表示,糞菌移植總體治療效果不錯,其中一位患者已經達到痊癒的狀態,這種新技術為疑難炎症性腸病患者開闢了新的治療途徑。

糞菌移植效果因人而異

當然,糞菌移植不是萬能的,有的患者移植後會出現輕微腹痛等症狀。對多種疾病開展糞菌移植的跟進調查也發現,針對不同的疾病,糞菌移植的效果也不一樣。

於泳介紹,目前在做糞菌移植相關臨床實驗的疾病有一百多種,但都屬於科研性質,糞菌移植還沒有開展大規模的臨床認證。

「糞菌移植的治療效果不一,關鍵在於糞菌供體的選擇。」於泳主任介紹,什麼樣的糞便捐獻者是健康人,什麼樣的菌群狀態是好的,現在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所以在這個標準解決之前,很難說糞菌移植針對哪種疾病有非常確切的療效。」於泳說。

捐血、捐精……現在還能捐糞便

因為糞菌移植,令人敬而遠之的糞便開始成為醫學上的「明星」,越來越多的醫院向社會公開招募糞便捐獻者。

醫學上,捐血、捐精或許你聽說過,捐糞便還真是一個新鮮事。

據媒體報導,澳大利亞某醫療機構就曾號召市民熱情捐獻糞便,許諾將有高額酬勞。法新社也曾報導,澳大利亞某醫院在開展一項腸道研究時尋找糞便樣本,宣稱成功捐獻的志願者將獲得50歐元的回報。一時間志願者蜂擁而至,最後醫院專家只能取消捐獻預約並暫停研究,理由是已經失控。

而在我國,也有不少醫院貼出類似的告示。早在2016年,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就向社會招募志願者,捐獻糞便,並提供體檢套餐、現金等回報。據不完全統計,上海兒童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等多家醫院開展過糞便捐獻與研究。

糞便捐獻要求嚴格 直系親屬捐贈是主要方式

在河南省,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是最早招募捐獻糞便志願者的醫院。

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馮百歲告訴記者,目前該院糞菌移植所需糞便的來源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由病人的直系親屬捐贈,另一種是接受社會捐贈。由病人的直系親屬捐贈糞便,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一些心理和醫學倫理問題,病人也更容易接受,這是該院目前最主要的糞便捐贈方式。

「我們對捐獻者的要求非常高,尤其是對其年齡、家族遺傳病史、生活習慣等多方面都有規定。」馮百歲說。

於泳也表示,出於對糞菌供體質量和捐贈可持續性的考慮,以後或許僅在易控制、無抽菸喝酒等不良嗜好的大學生群體中開展小範圍的招募。

據了解,青少年尤其大學生是社會捐贈者的主要構成人員,捐贈者在捐獻糞便前3個月不能有服用抗生素、瀉藥、減肥藥、免疫抑制劑等藥物的經歷,還不能有任何已知的傳染病、肥胖、糖尿病、炎症性腸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其他可能與腸道菌群紊亂相關的疾病。

到了醫院之後,志願者還需要接受幽門螺桿菌呼氣試驗、寄生蟲篩查、胃腸鏡檢查,並接受腫瘤、免疫、炎症指標、傳染病系列(病毒性肝炎、HIV、梅毒等)等多項抽血檢查。此外,志願者的糞便也要接受檢查。

糞便銀行:向上百家醫院提供糞便樣本

由於糞菌移植在臨床應用上的廣泛前景,甚至有地區建起了糞便銀行。據報導,2012年,麻省理工學院一位博士後在美國創立了名為「開放生物群」的糞便銀行。這一機構向上百家醫院提供糞便樣本,用於糞菌移植研究。此外,荷蘭、英國也開設有「糞便銀行」。

在我國,部分醫院做出類似嘗試。據報導,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設立了國內首個糞菌庫,用於治療克羅恩等疾病。

相關焦點

  • 糞便亦是良藥糞菌移植應注意規範化操作
    黃志華介紹,糞菌移植是指從健康者糞便中分離的菌群和天然抗菌物質通過鼻胃管或十二指腸管、胃鏡或結腸鏡、直腸導管灌腸等方式移植到患者消化道內,重建腸道菌群平衡,修復腸黏膜屏障,實現對特定腸道內及腸道外疾病的治療。    嚴重感染病例給糞菌移植規範化敲響警鐘    儘管糞菌移植的安全性良好,但仍然有一些嚴重不良反應。
  • 糞便成救命良藥!5歲男童病危 靠糞菌移植痊癒|糞菌|良藥|男童|腸道...
    近日,上海某醫院通過糞菌移植成功治好了一名五歲腹瀉男童。該男童腹瀉反覆,曾一度住進重症監護室,後通過兩次糞菌移植,最終痊癒。相信許多人對此都感到詫異,被人嫌棄的糞便竟然還能治病救人嗎?據了解,近年來,全世界已有數千例患者接受糞菌移植治療。
  • 糞便成救命良藥!5歲男童病危 靠糞菌移植痊癒
    點擊查看 近日,上海某醫院通過糞菌移植成功治好了一名五歲腹瀉男童。該男童腹瀉反覆,曾一度住進重症監護室,後通過兩次糞菌移植,最終痊癒。相信許多人對此都感到詫異,被人嫌棄的糞便竟然還能治病救人嗎?據了解,近年來,全世界已有數千例患者接受糞菌移植治療。
  • 山東醫生從糞便中提取糞菌液「糞菌移植」治腸道疾病
    孫婷婷 攝記者14日在山東省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消化中心標本室看到,已經被分離出的糞菌液呈淺橙色,被放置在醫用冰藏箱內。消化中心主任江學良說,「糞菌移植」是採用健康合格志願者的新鮮糞便,在無菌條件下進行離心、懸浮等一系列精細複雜的操作,提取出糞菌液,再植入到患者腸道內。志願者可將捐獻的糞便放置在傳遞窗中。
  • 糞便也是救命良藥
    廣州醫生採用糞菌移植術成功救治一例複雜型艱難梭菌感染少女糞便也是救命良藥。日前,一名 15 歲的花季少女由於感染性休克長期應用抗生素,從而繼發了艱難梭菌感染、偽膜性腸炎,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下稱 " 廣醫二院 ")消化內科採用糞便菌群移植術,重建了她的的腸道微生態,使其恢復了腸道功能。
  • 聽說過糞便捐贈麼? 溫州用糞菌移植治療腸道疾病
    細胞、組織和器官移植都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是你有聽說過糞便菌群移植嗎?溫州市人民醫院昨日宣布,將在本周六正式掛牌成立微生態治療中心,在全省率先利用糞菌移植技術治療成人腸道疾病。腸道微生態移植,又稱糞菌移植,定義是將健康人糞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腸道內,重建新的腸道菌群,從而改善腸道菌群失調,實現腸道及腸道外疾病的治療。其主要用於治療使用抗生素引起的腸道菌群失調所致腹瀉及功能性腹瀉及便秘等。其實在去年,市人民醫院就已經對該項技術進行實踐,並成功治癒了多名腸道疾病患者。
  • 妹妹糞便救哥哥 上海醫生使用糞菌移植治腸道疾病
    上海第九人民醫院普外科李幼生教授團隊採用「糞菌移植」新技術巧妙地為嚴重腹瀉患兒解除痛苦。 芊燁 攝中新網上海7月6日電 (陳靜秦晉)由免疫缺陷引起的腹瀉遷延不愈,導致患兒重度營養不良,甚至危及生命。糞便移植成為「救星」。
  • 國內糞菌移植第一人:有人質疑糞便能治病,有人說它是萬金油
    剛開始,有人質疑糞便也能治病?現在,又有人覺得糞菌移植是「萬金油」,啥病都能治,腸道感染、糖尿病、癲癇、腫瘤……張發明更害怕「萬金油」一說。他說,美國最近剛剛發生的一起糞菌移植導致的死亡案例,已經引起業界和公眾的恐慌,我們需要釐清認識。
  • 糞菌移植:「吃屎治病」的新玩法-虎嗅網
    糞菌移植在腸道感染疾病的治療上作用突出。中華糞菌庫統計顯示,其當前不良事件發生率僅為6.05。伴隨於此的,是「糞源」的「珍貴」。今年6月,FDA通告因移植含有耐藥細菌糞便而死亡的案例;由此警示糞便選取必須執行嚴苛的流程。國內醫院在對捐獻者的考察中亦多表示,合格的糞便,可謂「萬裡挑一」。
  • 恩施州4月大男嬰患結腸炎病危急需健康寶寶糞便進行糞菌移植
    本報記者 曾維明用糞便治病?這是真的。昨日,我州一4個月大嬰兒患上過敏性結腸炎病危,這種疾病需要健康寶寶的糞便,進行糞菌移植重造寶寶腸道菌群。孩子父親向社會求助,不斷地電話慰問讓孩子父母感到十分欣慰。昨晚8點左右,記者聯繫上孩子父親向騫。
  • 艱難梭菌感染外,糞菌移植適應症的當下和未來
    簡單來說,糞菌銀行提供了一種一對多的糞菌移植模式——集中生產糞便庫的糞便材料,然後將其用於治療多名不同患者。從商業化角度來說,是高效的。研究中採用的糞便樣本來自同一名捐贈者,本身攜帶有ESBL大腸桿菌——顯然,該實驗團隊事前沒有檢測到,或是沒做檢測。 該事件後,監管口徑進一步縮小,FDA 叫停了一些正在進行的糞菌移植的臨床試驗,而恢復則需要等到「研究人員證明供體糞便檢測的程序已經完善」。這一類的事件都提示,應當對供體中的潛在病原體進行嚴格檢測,這一點也得到了諸多指南的支持。
  • 年輕小夥連續腹瀉5個月 糞菌移植治好了他
    每天7至8次,持續5個月,這樣的腹瀉讓小朱(化名)痛苦不堪,近日,小朱在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進行了糞菌移植治療,兩次移植後,小朱的排便次數減少到一至兩次。
  • 糞菌移植的效果為什麼因人而異?《自然》:病人腸道菌群也很重要
    最近的很多研究證實,腸道菌群失調是造成很多腸道炎症疾病(艱難梭菌感染、克羅恩病、結腸炎等等)甚至全身性慢性疾病(比如肥胖、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等等疾病的重要原因,改善腸道菌群也是治療這些疾病的重要抓手,其中包括糞菌移植療法,也就是把健康人的糞菌提取後移植到病人腸道。
  • 喜訊:又一例「糞菌移植」治療潰瘍性結腸炎臨床病例
    進行糞菌移植手術6個糞菌移植療程,結腸炎症得以控制「第一次接受糞菌移植後,董女士的症狀其實並沒有立即改善,在醫院期間仍反覆出現腹瀉、血便等症狀」。糞菌移植手術後糞菌移植技術是從健康人糞便中獲得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腸道內,通過重建腸道新的功能菌群達到治療腸內外疾病的目的。
  • 糞菌移植治療復發性艱難梭菌感染,完勝抗生素
    對於大眾和主流醫學來說,糞菌移植仍屬於「邊緣」醫學。 該療法的核心,就是將健康人糞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腸道內,幫助其重塑健康的腸道生態,從而實現對某些疾病的治療。
  • 藥物治療糖尿病效果不佳 嘗試糞菌移植收奇效
    你別說,這還是一件真事:近日,南京一家醫院就移植大糞中的腸道菌群,解決糖尿病患者最難控制血糖的問題。從首批首試者的效果來看,糞菌移植不僅控制了血糖,也減輕了糖尿病的併發症。 【藥物治療效果不佳 嘗試糞菌移植收奇效】   南京的李女士七年前患上了2型糖尿病,一直採取的是藥物治療,但是近年來,她常常感到大腿外側疼痛,兩隻腳也會發麻,而且越來越嚴重。李女士說,有的時候只要輕輕摸一下,都會感到劇烈的疼痛。
  • 15歲少女誤服偏方住進ICU,救命良藥竟是糞便?
    日前,廣東一名15歲的花季少女由於感染性休克長期使用抗生素,從而繼發了艱難梭菌感染、偽膜性腸炎,醫生採用糞便菌群移植術,重建了她的的腸道微生態,使其恢復了腸道功能。經過1個月治療後,目前已好轉出院。每日腹瀉多達20次 醫生以糞菌移植為她重建腸道功能轉至廣醫二院後,琪琪病情仍然危重,腸道炎症明顯,屏障功能嚴重受損。
  • 沒想到救她的竟是糞便
    糞菌移植治療前,琪琪因治療全身發黑對琪琪的病情,會診專家一致認為:儘管患者病情重,一般情況差,腸道屏障功能受損,但糞菌移植是治療偽膜性腸炎的最佳治療方案。當時的琪琪已經在封閉的ICU治療近3個月,再加上疾病的摧殘,心理上也受到了很大的打擊。
  • ...糞便移植|酒精|酒精使用障礙|毛螺旋菌科|瘤胃球菌科|腸道|...
    維吉尼亞聯邦大學的胃腸病學家和肝臟專家 Jasmohan Bajaj 找到了20名因嚴重飲酒導致肝硬化的患者,給其中10人移植了他人糞便中的細菌,另外10人則使用安慰劑,試驗結果表明,移植糞菌的10人中有9人喝酒的欲望減少,且實際喝酒量也減少了。
  • 沒想到救她的竟是糞便
    幸好,經過7次糞菌移植以及消化內科醫護團隊的支持治療和護理康復,琪琪的腹瀉情況終於緩解,並可以正常進食,複查腸鏡提示腸道已基本正常,治療1個月後好轉出院。「千言萬語都難以表達我的感激之情,謝謝你們讓我女兒重獲健康,讓她能夠重返校園!」為了感謝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琪琪爸爸在女兒出院前特意送來了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