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便打敗「超級細菌」!糞菌移植治療復發性艱難梭菌感染,完勝抗生素

2020-12-20 騰訊網

對於大眾和主流醫學來說,糞菌移植仍屬於「邊緣」醫學

該療法的核心,就是將健康人糞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腸道內,幫助其重塑健康的腸道生態,從而實現對某些疾病的治療。

英國一項新研究發現:

與使用抗生素相比,用糞菌移植(FMT)來治療艱難梭狀芽胞桿菌感染(CDI是一種更有效、更經濟的治療方法。伯明罕大學教授Peter Hawkey團隊率先採用這種療法,利用腸道細菌和糞便中的其他成分來治療艱難梭狀芽胞桿菌感染(CDI)

艱難梭狀芽孢桿菌感染(CDI)是導致院內感染和死亡最常見的病因之一,通常影響最近住院治療、有潛在疾病和65歲以上的病人

艱難梭菌最早發現於1935年,是新生嬰兒腸道中正常菌群,在2歲以上兒童的腸道菌群中佔比約3%。

但隨著抗生素時代的開啟,情況發生了變化。臨床中大量使用頭孢黴素、紅黴素等抗生素,會導致艱難梭菌大量生長,從而引發嚴重腹瀉偽膜性結腸炎腸梗阻等。

從2002年至2009年,艱難梭狀芽孢桿菌感染的發生率增長了230%,已成為一個普遍的臨床問題。

一般情況下,CDI病例對各類口服抗生素(包括萬古黴素和甲硝唑)反應良好,但復發率高達25%~30%因為抗生素只能殺傷艱難梭菌, 但是不能殺滅其所產生的孢子(即繁殖體),可能導致抗生素耐受型艱難梭菌菌株出現,變成「超級細菌」。而CDI復發後,死亡風險更高

這項英國研究表明:與非達黴素或萬古黴素這兩種最常用於治療復發性CDI抗生素相比,糞菌移植的治療具有更高的治癒率更低的復發率

臨床研究:糞菌移植又好又省

該研究針對已在英國住院的復發性CDI患者提出了首個決策模型,分析了英國針對單次或多次復發CDI患者的隨機對照試驗觀察性研究專家意見

研究人員分析了四種復發性CDI治療方案的治療成果單位成本資源生活質量,以確定哪種治療最具成本效益,並為患者提供最佳結果。

研究顯示

與標準抗生素治療相比,兩種糞菌移植方法的成本均較低

而且,經結腸鏡進行FMT比通過鼻胃管進行治療更有效,患者生活質量更高

另外兩種標準的抗生素治療方法萬古黴素和非達黴素也在模型中進行了比較,但這兩種療法都比糞菌移植幹預更昂貴,效果更差

此外,萬古黴素是最昂貴和最無效的療法。

伯明罕大學健康經濟學系主任Tracy Roberts教授說:「糞菌移植不僅在成本和對患者的收益方面都更加有效,而且還顯著減少了患者住院的天數,這也可能提供長期的成本節省。」

Peter Hawkey教授說:「伯明罕大學團隊率先推出了英國首個第三方糞菌移植服務。雖然糞菌移植目前還不是這種疾病的標準療法,但它不僅可以挽救生命,而且成本效益顯著提高,我們希望這種療法在不久的將來能被更廣泛接受。」

其他的相關調查顯示,90%以上的復發艱難梭菌病例,在接受了糞菌移植的治療後都獲得了臨床治癒

而且,患者的態度也在糞菌移植後發生了變化。

73%的患者表示,願意再次接受糞菌移植治療,53%的人則表示以後會將其作為治療艱難梭菌感染的首選方法

參考資料:Fecal microbial transplantation more effective and less costly than antibiotics

相關焦點

  • 艱難梭菌感染外,糞菌移植適應症的當下和未來
    糞菌移植治癒艱難梭菌感染的機制究竟是什麼? 糞菌移植安全性如何,是否會傳播其它疾病? 除了復發性艱難梭菌感染,糞菌移植的治療適應症是否能進一步擴大? 這也是今天這篇文章,我們要和大家探討的話題。
  • 糞菌移植,幫你恢復抗生素「摧殘」過的腸道?
    科學家們發現,如果向未使用抗生素小鼠體內,移植抗萬古黴素腸球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造成感染),12天之後,腸道裡幾乎沒有了這兩種細菌的蹤影:可是,人的一生中,總是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來對抗某些病菌的啊,那有什麼辦法讓腸道細菌恢復正常呢?科學家們提供了一種可能的方法——糞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s, FMT)。
  • 今日Cell:恢復剖腹產嬰兒的菌群健康,媽媽的便便是「良藥」
    艱難梭菌感染有效且安全Gastroenterology——[17.373]① 納入美國FMT(糞菌移植)國家登記項目中首批登記的259名艱難梭菌感染2020-10-01, doi: 10.1053/j.gastro.2020.09.038糞菌移植為復發性艱難梭菌感染高危患者提供持久保護
  • 移植大便,治療腸道感染? - 手機百度
    這個痛苦歷程,是從醫生給她開了抗生素,治療憩室炎(diverticulitis,結腸壁上形成的小囊袋即憩室所發生的炎症或感染)開始的:抗生素同時殺死了白朗寧腸道中的有益細菌,令一種能夠產生毒素的微生物——艱難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接管了腸道,開始在她的整個腸道內作亂。幾個月中,白朗寧不停進出醫院,醫生開了大劑量的抗生素給她,以控制艱難梭菌感染。
  • 糞菌移植的效果為什麼因人而異?《自然》:病人腸道菌群也很重要
    最近的很多研究證實,腸道菌群失調是造成很多腸道炎症疾病(艱難梭菌感染、克羅恩病、結腸炎等等)甚至全身性慢性疾病(比如肥胖、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等等疾病的重要原因,改善腸道菌群也是治療這些疾病的重要抓手,其中包括糞菌移植療法,也就是把健康人的糞菌提取後移植到病人腸道。
  • 喜訊:又一例「糞菌移植」治療潰瘍性結腸炎臨床病例
    此後,董女士堅持每3-6個月回院接受糞菌移植的治療,截至目前,共接受了6個療程(每個療程3-5次)的糞菌移植。再次返院治療後,董女士的潰瘍性結腸炎的症狀已基本消失,沒有腹痛、腹瀉、血便,大便每天1-2次黃色成形軟便。
  • 沒想到救她一命的竟是便便
    從健康人便便中分離出來的糞菌,移植到相關病人身上竟成了「救命良藥」,還屢建奇功。而這種乍聽讓人難以置信的事,近日就在廣州「上演」。 腸鏡檢查發現,她的腸道覆蓋了大量偽膜性的膿性分泌物,這是艱難梭菌感染、偽膜性腸炎的典型表現。雖口服萬古黴素,但琪琪仍反覆腹瀉,嚴重時每日腹瀉多達20次。而且,因治療過程中使用了一種抗生素的「多粘菌素B」,導致全身皮膚顏色明顯發黑、晦暗,像一個「小黑人」一樣。 怎麼辦?
  • 5歲男童病危 靠糞菌移植痊癒|糞菌|良藥|男童|腸道...
    後醫院採用糞菌移植治療使其恢復健康;還有一位11歲的男孩,因腸道菌紊亂天天便血,病病歪歪,瘦不拉幾,多種治療均未見效,後經糞菌移植治療恢復健康。想必介紹這麼多,大家應該對「糞菌移植」很是好奇了吧!小編也很好奇,讓我們一起認識一下吧!1.什麼是「糞菌移植」?
  • 吃屎竟然也能治病,糞便移植是什麼鬼?|糞便移植|腸道菌群|大便膠囊...
    直接從健康人的腸道去取不失為一個好辦法,於是,「糞便移植」就誕生了。糞便移植與艱難梭菌雖然腸道菌群是近年來研究的大熱門,非常多的疾病都好像跟它有關係,但是目前臨床應用最廣的還是對於腸道相關疾病的治療,主要是艱難梭狀芽胞桿菌引起的偽膜性結腸炎。
  • 5歲男童病危 靠糞菌移植痊癒
    後醫院採用糞菌移植治療使其恢復健康;還有一位11歲的男孩,因腸道菌紊亂天天便血,病病歪歪,瘦不拉幾,多種治療均未見效,後經糞菌移植治療恢復健康。想必介紹這麼多,大家應該對「糞菌移植」很是好奇了吧!小編也很好奇,讓我們一起認識一下吧!1.什麼是「糞菌移植」?
  • 面對超級細菌 單抗成為後抗生素時代利器
    曾幾何時,細菌感染奪去了成千上萬人的生命。隨著青黴素在20世紀上半葉被發現並在臨床上廣泛應用,抗生素大大降低了細菌感染導致的死亡率,為全人類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貢獻,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人們對抗生素過分依賴,不合理使用和濫用十分普遍,導致耐藥菌不斷滋生,成為殺不死的 「超級病菌」,繼續威脅人類健康。耐藥菌從何而來?
  • 研究顯示大便膠囊對治療腸道艱難梭菌感染無效
    (原標題:研究顯示大便膠囊對治療腸道艱難梭菌感染無效)
  • 糞菌移植:「吃屎治病」的新玩法-虎嗅網
    糞菌移植在腸道感染疾病的治療上作用突出。中華糞菌庫統計顯示,其當前不良事件發生率僅為6.05。伴隨於此的,是「糞源」的「珍貴」。今年6月,FDA通告因移植含有耐藥細菌糞便而死亡的案例;由此警示糞便選取必須執行嚴苛的流程。國內醫院在對捐獻者的考察中亦多表示,合格的糞便,可謂「萬裡挑一」。
  • 全城急尋嬰兒「便便」 這名半歲寶寶靠它救命
    截至2017年底,全世界已有約40000例次糞菌移植治療。2013年2月,糞菌移植首次被寫入美國胃腸病學雜誌發表的難辨梭狀芽孢桿菌感染的治療指南,其一次治癒率高達90%。同年11月,糞菌移植被《時代》雜誌評為2013年度「十大醫學突破」之一。其實,糞菌治療在人類醫學史上至少已有1700年的醫學記載。
  • 國內糞菌移植第一人:有人質疑糞便能治病,有人說它是萬金油
    據他統計,全國至少已經實施了8000多例糞菌移植手術,其中治療艱難梭菌感染90%以上有效,潰瘍性結腸炎70%以上有效,無一糞菌移植導致的死亡案例。呂沐瀚介紹,相對來說,糞菌移植均用於疑難危重疾病。在治療時機上,往往基於醫生的臨床經驗判斷,另一方面,因為醫院目前供體捐贈的糞菌較少,「稀缺的醫療資源,需要用到更嚴重的病人身上。」臨床數據證明,糞菌移植對一些疾病有明確療效,如艱難梭菌感染、便秘、放化療引起的腸炎、克羅恩病等。
  • FDA受理默沙東抗毒素產品bezlotoxumab上市申請,預防艱難梭菌(C...
    數據顯示,以抗生素治療12周聯合一次性輸注bezlotoxumab,可使艱難梭菌(C.difficile)感染復發風險降低至大約15%。而以抗生素聯合安慰劑治療的患者中,大約有25%的患者感染復發。在過去的20年,艱難梭菌(C.difficile)感染發生率呈急劇上升趨勢。
  • 改良酵母用於治療常見的腸道細菌感染
    在發表在《科學轉化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雜誌上的論文中,該研究小組描述了他們如何對boulardii進行改造,使其產生能夠中和艱難梭菌感染產生的毒素的抗體,以及這種方法在測試時的效果如何。
  • 糞便移植或能治療嚴重腸道感染
    本文導讀:糞便移植是一種通過重建腸道菌群來治療疾病的方法,近日研究發現它或能治療嚴重的腸道感染。   研究人員報告,糞便移植(使用捐贈者的大便),已經在一種嚴重腸道感染的治療上獲得成功。  這種感染被稱為艱難梭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