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是指不同原因造成的腰部骨骼和軟組織損傷所引起的常見臨床症狀,以腰部疼痛,活動受限為主症,是一種患者自覺一側或雙側腰部疼痛,甚則痛連脊骨和腿的症狀。中醫多稱之為「腰腿痛」「腰胯痛」「痺症」。
調查表明,80%以上的人在其一生中會受到不同程度腰痛的困擾,主要症狀是腰或腰骶部脹痛、酸痛,反覆發作,疼痛可隨氣候變化或勞累程度而變化,如日間勞累加重,休息後可減輕時輕時重,為臨床常見病,多發病,發病因素較多。其日積月累,可使肌纖維變性,甚而少量撕裂,形成瘢痕、肌肉纖維粘連,遺留長期慢性腰背痛。
張景嶽在《景嶽全書》中雲「腰為腎之府,腎與膀胱為表裡,故在經則屬太陽,在髒則屬腎氣,而又為衝任督帶之要會。所以凡病腰痛者,多由真陰之不足,最宜以培補腎氣為主。其有實邪而為腰痛者,亦不過十中之二三耳,腰痛之虛證十居八九」,認為腰痛以真陰虛證為主,實邪較為少見,辨證治療應辨明實虛。
羅永佳教授醫案分享
初 診:2015年7月28日
患 者:駱先生,32歲,廣州人,病歷號:00657469
主 訴:腰痛半年
病 史:半年前開始出現腰背部酸痛不適,勞累後加重,夜尿頻,平素易疲倦,覺偶有頭暈、視物昏花。
體 查:舌淡薄,苔少,脈緩,右尺弱。
中醫診斷:腰痛(腎虛證)
西醫診斷:腰肌勞損
治 法:補腎,行氣,活血
處 方:川芎10克、青皮10克、菟絲子10克、補骨脂10克、紅花10克、當歸15克、柴胡12克、益母草15克、熟地黃15克、川牛膝15克、甘草3克,共6劑。
複診:2015年8月25日
症 狀:腰痛、尿頻等症狀緩解,反覆咳嗽2月餘。
體 查:可聞及雙肺少許哮鳴音,舌淡薄,苔少,脈緩,右尺弱。
中醫診斷:腰痛(腎虛證)
西醫診斷:1.腰肌勞損 2.支氣管炎
處 方:川芎10克、白芍10克、補骨脂15克、紅花10克、當歸15克、柴胡12克、熟地黃15克、川牛膝15克、甘草6克、淫羊藿15克,共7劑。
四個動作,幫你對付腰肌勞損
以下介紹的4個動作,每個動作每天可以做2 組,一組重複 8~10 次,每天運動10分鐘左右,後期可以根據自己的承受能力適當增加時間。
動作1
坐著,一條腿彎曲,一條腿伸直,雙手握住,分別朝著伸直那條腿的左、中、右輕輕推出去,做完 3~5 次之後換另一側。
注意事項:腰部要伸直。
動作2
趴著,雙膝和單手支撐,另一隻手朝反方向拉伸,輕輕旋轉身體,做完 3~5 次之後換另一隻手。
注意事項:上半身轉動,拉伸背部和腰部。
動作3
躺著,雙手抱住大腿,然後把膝蓋靠向胸部。
注意事項:膝蓋靠近胸口時會有腰部放鬆感。
動作4
躺著,抬起一條腿,用手扶住拉向一側,堅持幾秒鐘後放開,做完 3~5 次之後換另一側。
注意事項:如果膝蓋碰不到地面,不要強求,能轉過來多少是多少。
專家點評
羅永佳教授表示,文中案例患者因腎虧體虛,又勞累太過,致腎精虧損,無以濡養筋脈而發生腰痛,表現為腰背部酸痛不適,勞累後加重,又因腎氣虛,膀胱氣化不利出現夜間尿頻症狀,腎中精氣不能上達清竅,則出現頭暈、視物昏花等。腰痛病久後因氣虛易致血瘀,故臨床治療以補腎為主,佐以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本病案方以菟絲子、補骨脂、熟地黃、淫羊藿補腎,以川芎、紅花、當歸之品活血化瘀,標本兼治。
本文指導專家
羅永佳
廣東省名中醫
羅永佳,廣東省名中醫,廣州市中醫醫院主任中醫師,曾任廣州市中醫醫院院長、廣州市中醫中藥研究所專職副所長、廣州中醫藥大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全國中西醫結合周圍血管疾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中醫藥學會外科分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中醫藥科技專家委員會委員、廣東省藥品審評專家庫專家、廣州市中醫藥學會顧問,是廣東省第七、第八、第九屆人大代表,中國農工民主黨廣東省委員會常務委員、廣州市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特別提醒:文中涉及所有方劑藥物及治法為中醫學習交流參考之用,非專業人士請勿試藥!
【來源:廣州市中醫醫院,指導專家:廣東省名中醫羅永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