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輕腸胃負擔、預防超重肥胖 兩大餐之間加個小餐

2020-12-17 人民網

原標題:減輕腸胃負擔、預防超重肥胖 兩大餐之間加個小餐

  北宋陳直所著的養生專著《奉老養親書》中說:「尊年之人,不可頓飽。」意思是,老人不可一頓吃太飽,因為他們腸胃虛弱,消化吸收能力差。如果一餐吃太飽,易造成飲食停滯,阻遏氣血運行,引發疾病。

  但如果吃得太少,每日攝入營養不足,難以滿足機體正常消耗,就會出現飢餓、頭暈、乏力、胃痛等不適症狀。因此,老人每次用餐最好7分飽,兩正餐中間適當添加小餐,以避免營養攝入總量不足。下面具體介紹一下這麼做的好處。

  減輕腸胃負擔。每餐約7分飽,葷素搭配,有利於消化,減輕腸胃負擔。但需注意的是,少食多餐不等於頻繁進食。頻繁進食會打亂人體正常的消化液分泌規律,影響食物吸收。如果喝酸奶,一次以125~250毫升為宜,吃點心一次別超過50克。

  加快營養吸收。老人由於胃腸道功能減弱,一次進食太多,易造成身體負擔。少食多餐,既能保證需要的能量和營養素,又可使食物得到充分吸收和利用。對於已經出現營養不良的老人,更應注意逐步增加食量,使消化系統有個適應的過程。

  預防超重肥胖。長期暴飲暴食易造成肥胖。保持身材,從管住嘴開始。

  幫助糖友控糖。糖尿病人少食多餐,能避免血糖突然升高;在血糖下降時適當進食,可防止低血糖反應。

  促進膽石排出。患有膽囊炎、膽結石症的病人,一次進食量過多,特別是油膩食物,會刺激膽囊,引起膽絞痛發作。適量進食可刺激膽汁分泌,促進細小膽石的排出。

  老人該如何安排大餐與小餐的時間呢?

  1.早餐和午餐中間。這種情況適用於早睡早起的老人。比如6點用早餐,10點加一小餐;中午1點用午餐,下午5點用晚餐。

  2.午餐和晚餐中間。這種情況適用於晚餐吃得較晚的老人。比如7點半用早餐,11點半用午餐,下午3點左右加一次下午茶,晚餐選在6點半或7點。

  老人加餐,可選奶製品,比如酸奶,營養價值高且好消化,但不要從冰箱裡拿出來就吃,太涼。也可吃些蔬菜水果。大豆製品和堅果也是不錯選擇。需要提醒的是,堅果別吃太多,特別是易發胖人群。(周春凌)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推薦閱讀

雲南:營造安全放心的市場環境  雲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具體職責是什麼?誤導老年人消費的行為有哪些?如何規範普洱茶市場?3月14日,雲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榮明率隊做客「金色熱線」,就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進行解答。 統一監管 服務企業增進民生福祉 去年底,…【詳細】

要聞

雲南109種特色農產品「入淘」  近日,淘寶發布的《全國地方特色農產品上行報告》顯示,來自天南海北的特色農產品正在加速「入淘」步伐,不僅打響了品牌,更打開了市場。 截至2018年,淘寶天貓上地方特色農產品數量達到2900多種,覆蓋所有省份,2018年銷售金額較上年勁增4…【詳細】

要聞

相關焦點

  • 3-6歲是預防肥胖關鍵期 你家娃超重了嗎?
    3-6歲是預防孩子肥胖關鍵「窗口期」國家兒童醫學中心慢病管理中心主任米傑在接受人民網採訪時曾表示,3-6歲是預防孩子肥胖關鍵「窗口期」,進入學齡前期後的孩子身高和體重的增生長的速度和體重與2歲以前嬰兒期相比,會有明顯所下降,體重增速的下降更明顯。這其實是正常的自然生長規律。
  • 肥胖的三級預防
    《2016美國AACE/ACE肥胖指南》就引入了慢病的三級預防的概念。   大層面說,肥胖防控主要是疾控中心的活兒。但是,咱們減重團的每個人,我們所獲得的肥胖知識,我們的健康觀、價值觀、生活方式,都可以深刻影響家人,尤其是孩子。我們需要擔負家庭肥胖防控的責任。
  • 10個人就有1個胖子預防肥胖養成六個習慣
    任何人都十分的在意自己的身材,誰都不想肥胖,因此很多人都會做好預防肥胖的工作。不過10個人就有1個胖子,有一些超重的、對自己身材不滿意的人都會選擇減肥。那麼你知道肥胖如何預防?怎麼減肥比較好呢?(資料圖)四川10個人中就有1個胖子四川成年人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別超過了31%和11%,每10個四川人中就有1個人是胖子。
  • 我國居民超重肥胖問題凸顯 河北被劃入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高...
    為積極防控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教育部等6部門聯合發布了《兒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實施方案》,其中所附《分地區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流行水平分類表》顯示,河北被劃分為高流行水平地區。超過一半的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12月23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表示,居民超重肥胖問題不斷凸顯。城鄉各年齡組居民超重肥胖率繼續上升,有超過一半的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6歲至17歲、6歲以下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別達到19%和10.4%。
  • 兩成美國娃處於糖尿病前期 超重和肥胖是重要因素
    2012年以來,多達23%的青少年患糖尿病或者處於糖尿病前期,而且年齡呈現越來越小的趨勢,其中9%的孩子只有10歲。」波利醫生採用的數據得到了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證實。超重和肥胖是重要因素嚴峻的現實是,處在糖尿病前期的孩子,身體症狀經常不明顯,很容易被忽略。研究人員從持續多年的調研中總結出了糖尿病前期青少年的一些特點:來自2型糖尿病家族史的孩子;來自患病人群較高的某些種族,如拉丁族裔、美國印第安人族裔、旅美的亞裔等;患有某些抗胰島素的疾病和有抗胰島素身體狀態的孩子;使用某些治療精神病藥物的青少年。
  • 韓國四分之一中小學生超重或肥胖
    來源:人民網人民網訊 最近,韓國教育部公布了以全國1023所學校為樣本的中小學生健康狀況調查結果,韓國中小學生4名中就有1名超重或肥胖。另外,隨著年級遞增,學生的飲食、運動習慣越來越差。韓國中小學生超重比率持續上升 農漁村肥胖問題比城市更嚴重韓國中小學生的超重及肥胖率從2015年至2019年,連續5年每年上升
  • 腸胃炎患者聽好了:多吃這些食物,可助減輕腸胃負擔
    肚子絞痛、腹瀉、嘔吐,去看診時醫生卻說你是腸胃型感冒?其實這是病毒性腸胃炎,是腸胃被輪狀病毒、諾如病毒等病毒感染導致腸胃發炎,讓人產生噁心、上吐下瀉、腹部痙攣、頭痛發燒等症狀。當腸胃炎造成食欲不振時,可以照著以下的飲食指南,減緩胃腸不適並補充營養,讓腸胃炎加速痊癒!
  • 肥胖至少增加14種癌症風險,兩個指標幫你判斷
    >>>>結腸 研究發現,肥胖與結腸癌關聯最大。在肥胖人群中,腸癌發病率與肥胖程度之間呈驚人的正比例關聯。 一大原因是,加工肉食和紅肉攝入過量,增加腸道息肉(早期結腸癌跡象)危險。
  • 人之初菁嘉貝比奶粉讓寶寶遠離肥胖 解鎖健康好身材
    >       每一個新生命的到來都會給一個家庭帶來無比的歡喜,全家上下不僅把注意力都放在小生命上,還把最好的都給了這個新成員,認為吃得好、吃得多、長得胖就是寶寶發育的好,可是過度的肥胖真的對寶寶好嗎?
  • 怎麼預防產後肥胖?譚小軍:這幾點可能對你有幫助?
    於是小圓就一日多餐的進補,沒有注重身材管理。直到生完寶寶以後,小圓發現她比之前整整胖了30斤!!她開始不自信了,她想減肥,但是家裡人說不準她減,結果,小圓得了產後抑鬱,幸好,最後丈夫支持她減肥。當BMI值在18.5-24.0之間屬於正常的體重範圍;高於24.0說明超重;大於28.0就是肥胖。二、懷孕期 體重的增減因為中國暫時缺乏足夠的數據提出適合中國媽媽的孕期體體重增加值。
  • 孩子入園體檢時被醫生診斷為超重或肥胖,怎麼辦?來看專業解答
    體檢時一些孩子被醫生診斷為超重或肥胖,超重和肥胖是什麼概念?對孩子有哪些危害?家長應該做些什麼呢?什麼是超重和肥胖如果身高(身長)別體重(或年齡的BMI)≥中位數加1個標準差,但<中位數加2個標準差,屬於超重;如果身高(身長)別體重(或年齡的BMI)≥中位數加2個標準差,屬於肥胖。可見,超重和肥胖是指兒童體重和身高(身長)的比例超出了一定範圍。
  • 小寒後進補,還要常喝3果湯,防內熱及減輕脾胃負擔,安然過寒冬
    小寒後進補,還要常喝3果湯,防內熱及減輕脾胃負擔,安然過寒冬。時間就像個永不停歇的大車輪,走過春、夏、秋、冬,一年又一年,明天又到了一年的小雪節氣了。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五個節氣,這個節氣的特點就是寒冷,而且,天氣也將從這天開始將寒冷進行到底,達到極致,有句民諺:「小寒時處二三九,天寒地凍冷到抖」,寒冷到達極致數九寒天之時,我們也必須進行有效的保暖及吃些高熱量的食物以抵禦寒邪。
  • 飯後吃水果好嗎 這樣吃水果小心腸胃受損
    人吃飽飯後食物進入胃內需要經過1~2小時的消化過程,才能緩慢從胃中排出,飯後如果立即吃進很多水果,即會被食物阻滯在胃內,在胃內如果停留時間過長,就會引起腹脹、腹瀉或便秘等症狀,天長日久,將導致腸胃受損、消化功能紊亂。營養專家認為,飯後吃水果實際上是一種飲食誤區,這種習慣實際上對健康不利,易導致體重超重和肥胖現象的發生。專家指出,吃水果的正確時間是飯前1小時和飯後2小時。
  • 中國成人肥胖指南_減肥知識庫_39健康網
    前言  肥胖目前在全世界呈流行趨勢。肥胖既是一個獨立的疾病,又是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壓、中風和多種癌症的危險因素,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導致疾病負擔的十大危險因素之一。我國目前體重超重者已達22.4%,肥胖者為3.01%,因此預防和控制肥胖症已成為刻不容緩的任務。
  • 如何不讓寶寶過度肥胖
    肥胖對寶寶的健康影響非常大,不僅影響以後的發育,還會導致成年時期的肥胖病、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給孩子的健康造成潛在的風險。寶寶過度肥胖主要跟餵養和消化有很大關係,一款好奶粉就顯得很重要。哪個牌子奶粉比較好?看看下面的分析就知道。
  • ...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如何才能「邊吃邊瘦」? 來看看這五種方法
    報告顯示,居民超重肥胖問題不斷凸顯,18歲及以上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別為34.3%和16.4%。如何才能「邊吃邊瘦」呢? 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減肥之路一:八分飽   要想瘦,首先要吃得少,能量保持負平衡,每日能量攝入少於自身消耗。
  • 老人腸胃不太好,怎麼吃才能保證營養,又不加重腸胃負擔?
    通常來說,老人腸胃不好的原因主要為兩大方面:一方面,年齡增加導致的身體機能的衰退,這也是主要原因,如腸道肌肉鬆弛蠕動緩慢、牙齒脫落或唾液分泌減少、胃酸分泌減少、味覺嗅覺減退等正常的生理變化影響到了食慾、食物的消化吸收,進而出現胃腸不適等,這種情況屬於衰老帶來的正常現象,
  • 素食食譜:過年大魚大肉 節後幾款清淡美味素食減輕腸胃負擔
    圖片來源:資料圖導語:年假期間腸胃持續作戰,經歷了狂吃海喝、暴飲暴食,是否覺得腸胃不適、食欲不振?春節長假結束了,除了要調整狀態投入工作外,記得也要給假期大魚大肉的腸胃解解壓,清淡飲食,養養胃吧。進食要清淡 蔬菜配粗糧過年時每天暴飲暴食,吃得飽飽的。都認為大魚大肉很補營養,其實,一味地魚肉使你錯失了很多膳食纖維。
  • 孕期兩餐間要加餐,怎麼加才合理?
    準媽媽需要很多的營養,以往一日三餐的飲食習慣不能夠源源不斷地提供營養,加餐是補充營養的好方法。加餐要注意食物的多樣化和營養的均衡。變著花樣加餐最科學每頓加餐中,儘量將蛋白類的食物,包括蛋、肉等控制在25克以內,澱粉類的食物也應控制在25克左右,同一類的食物不要重複食用。變著花樣地吃最好。每天都換換樣兒,補充營養又不會吃膩。如果準媽媽想吃甜食,那麼水果應該是首選,但是每日吃水果的數量不應該超過500克,不然會攝入過多的糖分,進一步加重機體糖代謝負擔。
  • 電子產品普及是居民超重肥胖直接原因
    今天,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學首席專家趙文華用「超重肥胖上升速度較快、流行水平較高、全人群均受影響」描述了當前人群的超重肥胖形勢。他指出,各個年齡人群的職業勞動程度普遍降低,出行越來越方便、電子產品普及導致了居民靜態生活時間普遍增加,成為導致個體超重肥胖的直接原因。「除了營養不足、微量營養素缺乏症這兩種人們比較熟知的營養不良以外,第三種形式的營養不良是超重肥胖。」談及我國居民面臨的突出營養問題,趙文華表示,超重肥胖也是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和多種癌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