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會聽到攝影師說光比太大了,那麼,光比是什麼?對照片的影響有哪些呢?直接說光比可能新手不理解,我們可以換一個說法,將光比理解為反差。
在戶外拍攝時,中午的光很硬,人物臉上受光的一面非常的亮,未受光的一些地方會有濃重的陰影產生,雖然面部反差較大,但人物的五官顯得非常立體。
而在陰天拍攝時,由於光線折射的原因,人物面部幾乎沒有陰影,面部反差較小,但五官不夠立體,拍攝風景照也同樣如此。
反差控制影響照片氛圍
在棚拍時,如果想控制面部反差,就控制光比來獲得不同效果的反差。如下圖所示,人物面部左右兩邊明度不同,光比也不同。1:1時左右照明情況一致,32:1時,右邊幾乎看不見任何細節。
通常情況下,若亮部的測光和暗部的測光值是差1級曝光時,光比為1:2,如果是測光值差2級曝光時,光比為1:4,而如果是3級曝光時,光比為1:8;差4級曝光時,光比為1:16。通過上述內容可發現光比規律是2的N次方乘上去的。光比的數字越大,被攝體的明暗差異就越大。
光比會影響照片的氛圍。很多時候,攝影師都會控制光比營造氛圍,根據被攝體的特點來選擇硬一點還是柔一點的光線,通常而言,就是看要質感情緒還是要明亮細膩。
在拍攝人像時,攝影師都要認真仔細地控制各部分光比,對被攝人物有重要的影響。
上圖最右邊這張照片反差較大,營造比較有個性的感覺,所以在打光的時候,會讓人物左邊受光多一點,右邊受光少一點,凸顯暗部的三角區,讓整張照片多一點個性。
下圖分別用了兩種照明環境,左邊小光比,人物臉頰左右受光均衡,只有脖子下方與面部有反差,小光比可以讓人物面部和皮膚看起來更加細膩。而右邊是選擇了一個較大的反差,右邊又臉沒有受光,光比較大,五官顯得非常立體。
通過這兩張照片可以看出,右邊照片能很好的突出五官與質感,能帶來戲劇性效果,但人物皮膚略顯粗糙,顯得很蒼老,大光比暴露人物缺點,而左邊小光比照片看起來更明亮,皮膚更細膩,但人物的五官沒有大光比看起來立體。
不同光比的示範與說明
低反差:光比1:2
從下面的照片可以看出,當光比為1:2時,左右臉的曝光只相差一級,所以,人物面部幾乎看不到明顯的反差,整體表現較平,五官不夠立體,觀眾看到這樣的照片,會感覺沒有個性,就像是證件照一樣。而在1:4,鼻子旁邊的陰影較重,蘋果機看起來要比1:2要立體一些,總體來說,這兩張照片的光比都很小,細膩柔和。
高反差:光比1:8
在光比為1:8時,人物面部已經可以清晰地看到陰影,讓人物的表現看起來更立體,簡單來說,可以區別於普通的證件照,能表現出人物的個性感。而在1:16的光比中,人物左邊臉頰更黑,也表現出一定的粗糙感,人物頭髮細節幾乎都看不到。兩組光比對比後,明顯是1:8的光比會讓女生顯得更年輕,而且也不失立體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