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收尾,廣東家長帶孩子去學習鄉土文化,體驗非遺項目

2020-08-31 景美旅遊

暑假收尾,學校開學在即,廣東佛山的家長先帶孩子去本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學習鄉土文化,了解家鄉傳統產業的發展歷史,培育孩子的鄉土情感,能夠記住那一縷鄉愁。8月29日,來自順德樂從良村村委會的30多個家庭,在村團支部的組織下,來到位於南海絲廠的廣東蠶桑絲織文化技藝傳承基地,了解蠶桑歷史,學習絲織技藝。


這群孩子們在家長的陪同下,來到蠶桑絲織基地,參觀了展覽廳、產品廳、機器博物館、繅絲車間,學習了解珠三角地區的蠶桑絲織產業的發展歷史,撫摸了建國後中國工業發展的脈絡,懂得了珠三角最古老的生態農業循環模式,體驗了從選繭到復搖的整個繅絲的流程,知道了海上絲綢之路的起源與歷史。



在研學館裡,小朋友們與家長一起,參加了繅絲、蠶繭創意藝術品製作、拓染等課程。他們手搖中國最古老仿漢代的木製繅絲機,將蠶繭繅成蠶絲,了解到了剝繭抽絲的真正含義,體驗到古人紡紗織布的辛勞,及蠶對於人類發展的貢獻。


拓染源於中國最古老的染布技藝,就是植物染色。家長與小朋友,用一把錘子,幾片樹葉、花瓣,一塊紗巾,輕輕敲打,就將葉子與花瓣的脈絡、紋理還有顏色印在紗巾上。每位創作者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創意構思,做出與眾不同的圖案。

蠶繭創意作品是傳統工藝與現代創意的結合,家長與小朋友們用一個空白鏡框,幾個蠶繭,還有顏料與筆,構思出自己喜歡的作品。先用筆畫一幅畫,然後用蠶繭做成各種藝術品,包括動物、卡通等,然後做成一個書桌藝術品。



近年來,廣東珠三角地區的家長越來越重視孩子的傳統文化教育與鄉土文化薰陶,樂於利用周六周日及節假日,帶孩子去本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老工廠、文旅景區、古村等地方學習體驗,佛山本土的蠶桑絲織、醒獅、武術、剪紙、陶藝、龍舟等都走出了展廳,走入了普羅大眾中間,走進了小朋友的心裡。


以南海絲廠為例,這家建於1966年,是目前廣東唯一一家保持完整繅絲工藝的老工廠,利用文化與產業資源,建成了4000多平方米的研學親子場所,開設了繅絲、織布、拓染、扎染、蠶繭公仔、蠶繭創意藝術品、蠶繭帽製作等共9項手工課程,成為了親子與學生研學網紅點。

相關焦點

  • 家長為孩子的暑假增添文化來料,萌娃搖仿代繅絲機體驗非遺項目
    「神獸」們的暑假該怎麼過,相信很多家長都為之費思量。今年暑假,廣東許多家長在孩子的假期作業中安排了文化作業,為孩子的暑假增添文化味。7月28日,50多名家長帶著孩子來到廣東省科普教育基地、佛山市級繅絲技藝非遺傳承所南海絲廠,讓孩子學習非遺文化,體驗傳統工藝。
  • 2020暑假•西雙版納研學:自然科考,非遺文化學習,給孩子一個不一樣的假期!
    平時各種作業學習已經累得夠嗆不想浪費漫長的假期總想給孩子學習點什麼?來西雙版納參加一次研學邊遊邊學讓我們的孩子見識更大更遠的世界在這裡收穫成長與快樂!體驗項目:穿越雨林, 野外生存,篝火晚會(才藝展示)、傣族村寨自製晚餐(柴火灶)、曼掌文化村民俗體驗。研學教育:亞洲象博物館學習,植物園《植物科普營》—採集植物標本。研學成果:每日遊學日記,一起動手—製作標本、學畫畫—畫大象。
  • 暑假帶孩子去哪玩?長沙這些地方值得一去!
    @長沙家長,如何給孩子一個愉快且有意義的暑假?長沙博物館館長王立華說,長博除暑假期間會有系列講座外,家長和學生還可對應自己孩子的年級要求,選擇適合孩子參加的活動。非遺館——織湘繡、刻核雕、捏麵塑……學習非遺技藝、欣賞非遺作品活動內容:「湘繡技藝體驗周」「扎染技藝體驗周」「麵塑技藝體驗周」「剪紙技藝體驗周」「核雕技藝體驗周」「花鼓戲學唱周」六大項目體驗活動時間:
  • 體驗四大非遺項目!廣東省文化館再推節慶「嘆」非遺
    體驗四大非遺項目!本次活動包括「解碼非遺」體驗課和「雲賞非遺」專題展播兩個版塊,讓市民朋友盡情感受嶺南乞巧文化,提前感受七夕節的快樂。「縴手巧思會七夕」由四場非遺體驗活動構成,分別是8月22日上午的「七夕佳期見乞巧」——乞巧工藝品體驗課、「縴手穿針出巧思」——廣繡體驗課;8月23號上午的「鵲橋粵韻來相會」——粵劇體驗課、「丹霞紅豆系相思」——紅豆飾品編制體驗課。
  • 泰順大安非遺體驗旅遊節開幕
    在泰順縣大安鄉土陶體驗室,家長帶著孩子體驗土陶製作。(趙用 蘇巧將 攝)大咖論劍,共饗大安「非遺」饕餮盛宴;嘗鮮5G,為溫州文旅融合加速度。昨日(8月2日),「多彩非遺 尋夢大安」泰順大安非遺體驗旅遊節暨慶祝中國農民豐收節系列活動拉開序幕,吸引了4000多名遊客前來體驗。大安鄉文化底蘊深厚,擁有藥發木偶戲、龍鳳獅子燈、提線木偶、篾藝、米塑、手工制陶等8項國家級、省市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年來,大安鄉著力打造以非遺文化為核心的土陶小鎮,創新合作社運營非遺傳承、非遺體驗項目,實現了從「非遺傳承」到「非遺體驗」的轉變。
  • 廣東旅遊市場逐步回暖,六一節家長讓孩子大膽放心去旅遊
    家長已經開始放心讓孩子出遊了。六一兒童節沒有納入國家法定假日,但是由於今年六一前兩天剛好是周六周日,加上還有部分小學、幼兒園沒有開學,客觀上形成了難得的三天小長假,家長樂意帶孩子去旅遊過節。廣東省內景區,尤其是城市周邊的自然生態景區、農耕漁耕樂園、主題公園成為了市民遛娃的首選。
  • 親子非遺的N種玩法,讓孩子過一個有意義的暑假
    這10年來,他拜訪紙傘老師傅,深入學習、挖掘和創新福州油紙傘的技藝,並成功為福州油紙傘申請非遺,讓更多人知道了福州油紙傘......我們特別請出福建省漂漆手藝分享人-董秀清老師,帶領孩子們從大漆入門級體驗——大漆扇開始製作,感受非遺的魅力。
  • 南京江寧首屆文創夜市來了,家門口感受非遺文化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顧蓉蓉 記者 趙丹丹 文/攝)金陵雲錦、金陵剪紙、金陵麵塑……8月27日晚,2020全球菁英人才節系列活動——主題為「破土成才·雲上傳承」的江寧區鄉土人才創新創業成果展暨首屆鄉土人才「三帶兩助」文創夜市舉行,通過網絡直播,展示江寧及南京非遺文化項目和江寧鄉土人才創新創業成果
  • 小學選修課請來了非遺傳承人 家長帶孩子上門拜師
    按照學生學習時長,該校綜合非遺大師意見,將非遺課堂分為基礎班和提升班兩類。平時安靜而嚴謹的小學校園,在這天下午雀躍、歡騰,學生們的天性得以釋放,簇擁在非遺大師身前身後。實際上,學習非遺技藝的學生年齡不一,但在這裡,大家是同一個團隊。非遺大師們會引導孩子們齊心協力,去克服困難,儘可能完成每個作品。
  • 廣東佛山:非遺走進生活 讓青少年成非遺傳承重要力量
    這項活動至今已吸引約2500個家庭參與非遺傳統技藝的學習,成為佛山市民喜聞樂見的非遺公益品牌,從而吸引了更多的觀眾和參與者。  讓孩子近距離體驗傳統魅力  2020年佛山秋色賽會「小手拉大手·大城小工匠」活動在國慶節假期舉行,約460名小學生及家長在禪城區國瑞昇平商業中心一樓分別體驗了佛山彩燈、佛山木雕、佛山秋色、佛山獅頭、佛山剪紙、佛山木版年畫等項目的傳承課程。
  • @佛山家長,魔法英語、非遺課堂來了,好吃又好玩,就在朝安金茂悅
    深諳此道的朝安金茂悅在這個9月攜手珠江時報社,開啟魔法英語特色課程與佛山非物質文化遺產課堂,讓父母陪同孩子玩轉趣味英語,體驗佛山文化精粹!朝安金茂悅開啟的魔法英語課堂主要是以全外教情景教學為主,結合具體的親子體驗活動,為孩子制定個性化學習計劃,另有中外雙語教學強化學習效果,讓孩子在遊戲中愛上英語,勇敢地開口用英語與外教交流。在這個充滿學習氛圍的九月,朝安金茂悅以教育為懷,將帶孩子通過美式快餐店情景、咖啡店情景、沙拉製作體驗等趣味互動開啟一段快樂的英語學習時光!
  • 體驗非遺文化,樂享親子年華
    8月3日上午9:00,博興縣文化館內「嘰嘰喳喳」熱鬧非凡,原來是15位小朋友在家長的陪同下,一起走進非遺展館,參觀感受非遺魅力——博興草編和布老虎的編織技藝。小朋友們在與非遺文化的「親密接觸」中,度過了美好而充實的一上午!
  • 探索「文化+旅遊」新模式 廣東潮州讓非遺「活」起來
    廣東的潮州文化歷史悠久,以潮州話、潮州菜、潮州木雕、潮州民居等為代表的潮州文化影響深遠,留下了眾多文物瑰寶,成為粵東地區文物古蹟最為密集的地方。 日前,記者跟隨「文化建設」主題採訪團走進潮州,感受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目前,潮州已有潮州木雕、潮州剪紙、潮州花燈等15個非遺項目被列為國家級非遺項目。近年來潮州探索「文化+旅遊」模式,建設「世界潮文化旅遊體驗目的地」,文化旅遊產業連年呈現快速增長勢頭。
  • 體驗非遺剪紙 樂享暑假生活
    8月2日,寧夏吳忠市利通區永昌社區手工培育坊內,自治區級剪紙非遺傳承人趙文花(中)在教小學生剪紙。暑假期間,寧夏吳忠市利通區永昌社區開設「非遺剪紙小課堂」,邀請自治區級剪紙非遺傳承人為小學生教授剪紙技藝,讓小學生們近距離了解和體驗非遺文化,樂享暑假生活。
  • 大過農民豐收節 來泰順大安體驗非遺文化
    為弘揚傳統文化,進一步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泰順縣大安鄉將於當天在大丘坪土陶文化村舉行首屆非遺體驗旅遊節。經黨中央批准、國務院批覆,自2018年起,將每年農曆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全國農村基層將廣泛開展節慶活動。
  • 讓孩子在體驗本土傳統文化過程中,豐富鄉土教育
    2017年廣東省環境教育「種子計劃」學習活動在「自然學院」丹霞山自然學校(韶關)舉辦。來自全省各地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從事環境教育的教師、自然學院各校點課程負責人及從事環境教育相關工作的社會人士參加了此次學習活動。
  • 長沙:沉浸式體驗,兒童文化活動更精彩
    沉浸式體驗,兒童文化活動更精彩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龍文泱今年暑假,長沙的孩子們有了更多體驗感更強的文化活動。文化人的多年摸索,讓非遺館不僅是看看展、「圍觀」傳承人展示技藝,而是通過傳承人手把手教學,結合電子體驗項目,真真實實體驗非遺項目的點滴細節;博物館的展廳變成了實景解謎場所,文物、藝術品中暗藏線索,推動故事情節發展;兒童專場音樂會、講座、戲劇演出,則讓藝術與孩子們更親近。沉浸式體驗,讓兒童文化活動更精彩。
  • 北京多所學校讓學生體驗「非遺」項目,孩子穿自己做的旗袍走秀
    事實上,北京目前已經有多所中小學邀請「非遺」傳承人走上講臺,帶領學生體驗「非遺」項目,有的學生甚至將其作為自己的未來職業,而部分高校也正摸索一套「非遺」專業人才培養的獨特經驗。新源裡四小「童心看非遺」活動中,學生們展示自己做的宮燈。
  • 孩子和學霸的差距,就在暑假收尾的方式裡!語文學習包免費領
    暑假就快結束了,你給孩子制定的假期學習計劃完成了嗎? 網課期間課程的水,就是公布期末成績時家長的淚。 所以今年這個暑假,家長們瘋了似得給孩子補習報班。 勤奮的鳥兒,總想著早點起飛。,孩子真的要落後了 暑假太瀟灑,開學一頭蒙。
  • 走近繽紛非遺 築牢文化自信
    閩南師大舉行學生暑期主題社會實踐活動本報訊(記者 戴嵐嵐 通訊員 蔡雅茹 袁荔芳)為激發學生用實際行動保護傳承閩南非遺文化的熱情,近日,閩南師範大學校團委組織社會實踐團,以「走近繽紛非遺,築牢文化自信」為主題,通過參觀走訪、交流學習、親身體驗、實地調研等形式,開展為期3天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