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小學前到底應該學什麼?強烈推薦給家長閱讀!

2021-01-18 葛老師幼教新智匯

孩子上小學前作為家長的我們應該教會孩子什麼?全是具體的方法,非常難得。強烈推薦家長閱讀並轉發~~~


必須教給孩子的事

下面這些事情是上小學之前需要教給孩子的。根據孩子的特點,和他一起學習,用舉例說明、參觀或實地觀察等方式,引起孩子的興趣。



運動能力


1、跑步時會閃開障礙物。

2、雙腳併攏站在墊子上跳躍。

3、單腳站立一段時間。

4、攀爬鐵桿。

5、配合音樂做體操。

6、做簡單的跳箱運動 。

7、會玩躲避球和閃躲車輛。

8、跑著跳到家長背上。

9、走低矮的平衡木。

10、一個人跳繩或連續踢球。



生活習慣


1、靈巧的用筷子吃飯,不會灑得到處都是。

2、定時吃飯,不偏食。

3、少吃零食,不吃宵夜。

4、自己睡覺,上床後立刻入睡,睡眠時間為十二小時左右。

5、天熱時戴帽子,下雨或陰天會撐雨傘或穿雨衣、雨鞋。

6、大小便能控制自如,不硬憋。大便時間固定。

7、保持馬桶清潔,進入廁所之前會敲門,使用時會關門。

8、養成常洗手、以衛生紙揩鼻涕的習慣。會自己洗澡,經常梳頭,保持清潔,不弄髒身體,不在雨中玩水。

9、玩水時避免長時間浸泡在水中,遊完泳後記得洗眼睛。

10、不在馬路上嬉戲,不會任意穿越馬路,過平交道時會小心注意。



自立和合群


1、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情形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事自己做。

2、自己可以完成的事如有大人要幫忙,會告訴對方自己可以做。

3、能夠說出自己的姓名、年齡、住址、家裡的電話號碼以及家長姓名,同時看得懂自己的名字。

4、有基本的是非觀。

5、熱心參與想玩的遊戲或想做的工作,有始有終。

6、不受他入引誘而玩危險的遊戲。

7、對自己有自信。

8、逐漸能了解家人的想法。

9、明白父親節、母親節和自己生日的意義,懂得感謝父母。

10、大人說話時不任意插嘴。



動物和大自然


1、持績觀察蝴蝶的成長過程。

2、飼養昆蟲。

3、製造機會,讓孩子參觀農作物的採收或加工過程。

4、利用花草的遊戲,了解植物的特徵。

5、了解四季的特徵。

6、教孩子做各種實驗,享受實驗的樂趣。例如水會因溫度變化產生熱水和冰塊;在冰塊上放一條線,沿著線灑鹽,冰塊會和線連在一起;在水中加鹽,雞蛋會浮起來。

7、解釋山谷中產生回音的原因,或閃電比雷聲快等常識,引發孩子對大自然的聲音和光線的興趣。也可以借著玩傳聲筒遊戲,讓孩子知道聲音如何傳送。

8、誘導孩子對開瓶器、鐵錘、指甲刀、鉗子、削鉛筆機和開罐器等的使用方法感到好奇。

9、培養孩子對顯微鏡、磁鐵的興趣。

10、告訴孩子電器的種類及用途。




數字和形狀


1、將象棋或跳棋排好,教孩子一個一個數。

2、將四個橘子平均分給兩個人。

3、將撲克牌依不同花色分成四堆,每堆十三張,讓孩子從一數到十。

4、用彈珠教孩子簡單的算術。

5、將圍棋似「白黑黑白黑黑白黑黑」的次序排列後,教孩子照這個規則繼續放。

6、學習看懂時鐘、身高計、磅秤及體溫計。

7、將正方形、長方形及圓形厚紙板剪成三塊,讓孩子重組。

8、了解比較複雜的圖形之間的異同。

9、讓孩子指出幾樓第幾扇窗子,藉此讓孩子學習簡單的坐標概念。

10、學習辨識前後、上下、左右等位置,並在生活中活用。例如父母可依照上述各位置發出指令,讓孩子跟著移動身體。




語言和文章


1、訓練孩子以簡單明了的方式傳達事情。

2、看圖說故事。父母可以起個頭,讓孩子繼續往下接。

3、將在外面或在幼兒園裡發生的事告訴父母。

4、學習融入大家的話題,避免說出不相干的話。

5、和老師或朋友交談時懂得如何應對。在幼兒園聽見廣播時,會採取適當的行動。

6、學習使用擬聲及擬態字,如風呼呼的吹。

7、數東西時,會用適當的量詞,如一頭牛,兩匹馬。

8、了解電視或廣播中兒童節目裡的對話。

9、能夠讀出自己、家人、朋友,以及經常上下車的站牌名稱。

10、能夠慢慢的寫出自己的名字,對寫字及線條畫感興趣。




概念訓練


1、知道在適當的時候表現應有的禮貌。如收下別人的東西時會說謝謝。

2、比較兩樣東西的異同。例如貓和狗哪裡一樣?哪裡不一樣?

3、背誦簡單的句子,如小鳥飛得高,馬兒會吃草。

4、能夠說出遠、輕、大、長、胖、亮、辣等字的相反詞。

5、利用紙杯、報紙、蛋殼、鐵絲等工具做創意勞作。

6、將多樣物品按種類分類,如花草、蔬菜、水果。

7、利用標有注音符號的紙牌遊戲,訓練孩子認識注音符號。

8、和孩子玩接龍、舉例同類物品。如哪些東西可以吃?

9、利用「像……一樣會……」的句型造句。如我像哥哥一樣會唱歌。

10、嘗試找出圖畫中不合常理的事物或現象,並說明理由。




手指的靈活度


1、用筆畫出梯形、菱形、三角形、正方形和圓形。

2、邊唱歌邊畫圖。

3、用剪刀剪出直線或曲線。學習使用膠帶、打洞器、訂書機、回形針和尺。

4、學習用尺裁紙。

5、學習折小船、飛機等簡單的東西。

6、學習組合比較複雜的玩具,如火車鐵軌。


7、用雙手當笛子、水槍。

8、用線在打洞的厚紙板上刺繡。學習繫鞋帶。

9、學習打單結、蝴蝶結,擰乾毛巾。

10、以拇指和食指彈彈珠。以食指移動象棋,不發出聲音。



繪畫和音樂


1、獨唱、合唱或演奏會。多聽旋律優美的音樂,且耐心的聽完整首曲子。

2、學習辨識各種樂器的聲音。

3、能夠在大家面前獨唱,合唱時不搶拍。唱歌時會注意發聲的方式、聲音的高低和歌曲的旋律。

4、多欣賞適合兒童觀看的影片。

5、透過山、河、海、湖泊、自然公園等風景,享受四季變化之美。

6、利用蠟筆畫出周遭人物的長相及特色,並讓被畫的人欣賞。

7、利用蠟筆畫出遊泳、滑雪等生活經驗。

8、利用紙箱等廢棄物製作立體物品。

9、在公園遊戲區的沙堆堆山、挖路、做鐵道,享受玩沙的樂趣。

10、用身體表達自己的感覺,或表演簡單的戲劇。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孩子上小學前到底應該學什麼?很好的參考,非常詳細,強烈推薦收藏!
    拼音、算術、ABC,這些到底要不要在孩子進小學前教TA呢?朋友的娃,才三歲多,已經報了某英語班。因為焦慮的媽媽聽專家說,孩子想要純熟地掌握一門外語,必須在三歲前就開始親近它,現在已經有點晚啦~又是「專家說」!
  • 【父母課堂】陽光花幼兒園告訴你,孩子上小學前到底應該學什麼?強烈推薦給家長閱讀!
    孩子上小學前作為家長的我們應該教會孩子什麼?全是具體的方法,非常難得。
  • 【健康寶貝】孩子上小學前到底應該學什麼?強烈推薦給家長閱讀!
    必須教給孩子的事▲下面這些事情是上小學之前需要教給孩子的
  • 孩子上小學前到底應該學什麼?最好的參考,非常詳細,強烈推薦收藏!
    文/清水驍:1926年生於日本大阪,日本早稻田大學畢業,專攻智能教育、幼兒教育和兒童文化,現任日本智能教育國際學會會長,本文摘自其著作《上小學前該教和不必教的事》。下面的90件事情是上小學之前需要教給孩子的。根據孩子的特點,和他一起學習,用舉例說明、參觀或實地觀察等方式,引起孩子的興趣。運動能力⑴ 跑步時會閃開障礙物。⑵ 雙腳併攏站在墊子上跳躍。⑶ 單腳站立一段時間。⑷ 攀爬鐵桿。
  • 上小學前,家長應該怎麼培養孩子的聽力理解力?
    想讓孩子在能力範圍取得更好的成績,在學齡前,家長就要重視孩子的理解力。具體能做些什麼?來聽聽教育專家Wendy老師的建議吧。80%以上的孩子,根本不會聽課從上小學開始,絕大多數孩子的上課聽課效率是極其低下的。
  • 孩子上小學前幼兒園到底應該學什麼?
    哪些我們應該教給孩子?哪些又不能教給孩子?全是具體的方法,非常難得。九十件必須教給孩子的事▲下面的90件事情是上小學之前需要教給孩子的。根據孩子的特點,和他一起學習,用舉例說明、參觀或實地觀察等方式,引起孩子的興趣。
  • 6歲前的孩子,家長到底應該教他們些什麼?
    作者:菠蘿老師早期教育不等同於早教機構,很多家長認為在孩子上小學之前的教育,只要送到早教機構就能滿足。但其實未必,很多東西在早教機構是學不到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早期教育也非常重要,尤其是3-6歲的孩子。
  • 《孩子上小學前應該學什麼?》保華幼兒園邀您一起閱讀!
    孩子上小學前作為家長的我們應該教會孩子什麼?全是具體的方法,非常難得。
  • 6歲前,不培養孩子閱讀能力,上小學後追悔莫及
    秋天一到,又一批孩子從幼兒園升入了小學。新一批4、5歲孩子的家長,開始為寶寶上小學做準備。「閱讀能力」太重要了,是拉開孩子之間差距的底層能力之一。上學後,學語文、學數學,都需要閱讀。但學齡前,一共認識不了幾個字的寶貝,到底要怎麼培養「閱讀能力」?
  • 6歲前,不培養孩子閱讀能力,上小學後追悔莫及
    秋天一到,又一批孩子從幼兒園升入了小學。新一批4、5歲孩子的家長,開始為寶寶上小學做準備。我們都知道,孩子的幼小銜接很重要。閱讀能力強的孩子,上學後更加輕鬆,得心應手。而且,閱讀能力也會影響孩子入學後的自信心!如果孩子缺乏閱讀的基礎,一上學閱讀量增大,難免手忙腳亂,產生牴觸情緒。甚至連考試都應付不了。但學齡前,一共認識不了幾個字的寶貝,到底要怎麼培養「閱讀能力」?
  • 家長必看:備受推崇的親子閱讀,到底應該怎麼讀?
    相信一些注意孩子教育,喜歡看育兒書籍的家長都會發現,很多教育專家都非常推崇親子閱讀。那麼,為什麼要親子共讀?親子共讀到底應該怎麼讀?這篇文章,我就結合自己的經驗,給大家分享下,我們家長如何做好親子閱讀。在孩子的不同年齡段,有不同的共讀方式。
  • 孩子準備上小學,家長應該做什麼,怎麼做?
    孩子從幼兒園升入小學是一個全新的階段,這時候孩子們對新的環境不熟悉,不能適應學習生活上的變化,感到陌生,我們做為家長應該怎麼辦?第一:培養習慣在幼兒園時期很多孩子都還處於事事依賴家長的時候,但是小學要求孩子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 馬上要上小學了,孩子幼小銜接到底該學什麼?每個家長都應該知道
    「幼小銜接」是孩子從幼兒園向小學過渡之間的銜接,是兒童結束以遊戲為主的學齡前生活,走上以學習為主的正規學習生活的過渡。很多家長都在說幼小銜接,那到底該銜接什麼呢?該學習什麼呢?★ 拼音重點知識,之前以後整理髮布,有需要的可以翻看前面的文字或者問我哦 ★ 孩子幼小銜接到底該學什麼
  • 在家中孩子的小學英語怎麼學?家長鬚知
    作為一個過來人,對於在家中孩子的小學英語怎麼學?這個問題整理出了以下幾點建議:合理規劃孩子日常對英語的學習。小學英語怎麼學?首先應該做到心中有數,清楚地知道孩子在什麼階段該幹什麼事,該學習到什麼程度的內容,該接受哪些知識類型。因此,在步入小學的課堂之前,我們應該先做一個計劃表,合理規劃孩子的日常學習。
  • 經驗分享:上小學前,到底要不要學拼音?
    心田君最近在大班的學習交流群中,常常會看見爸爸媽媽們討論——「該不該在上小學前讓孩子學拼音
  • 六歲前孩子應該學些什麼
    六歲前,我們應該讓孩子學些什麼?閱讀、交流、表達能力。能夠獨立閱讀一些簡單的故事繪本,並養成固定、自覺的閱讀習慣;  能連貫、流暢地把書中、生活中的故事向他人表述。融入集體,基本禮節。培養孩子良好的作息習慣,多鍛鍊身體,保持好個人衛生;能夠良好地跟周圍的人相處,學會相互分享、相互幫助;具備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具備基本的安全常識。可以鍛鍊拿筆,但是不必開始寫字。6歲之前的兒童,手指發育不完全成熟,一些精細的動作還需要慢慢練習。讓孩子拿著筆,輕鬆地塗塗畫畫,做一些把虛線圖案描成實線的遊戲,都能很好地鍛鍊孩子的精細動作能力,也能培養孩子對「拿筆」的興趣。
  • 孩子上幼兒園大班了,拼音數學都要學,家長很糾結到底該不該學?
    幼兒園小朋友究竟該不該學拼音數學?網友講述:孩子五周歲半了,在幼兒園拼音數學都要學。教育局有規定不讓學, 幼兒園都是偷著在教,家長們不想讓學吧,又怕上課一年級時跟不上,不知道究竟該不該讓孩子學?幼兒園的小朋友到底要不要學拼音和數學呢?關於這個問題,我來談一談我的感受。每一個人從娘胎裡來到這個世界上,無不都是在自主學習和被動學習之中一天天長大。學習是一個伴隨我們終身的大事,既然漢語拼音和數學在小學一年級都要求學,為什麼在幼兒園就不能學呢?
  • 上了幾年幼兒園,孩子學到什麼,家長到學校有說法
    幼兒園的小朋友下個禮拜就要畢業了,在一年一度的畢業潮當中,幼兒園的畢業往往被淹沒在家長的忙碌當中,對於孩子來說幼兒園是起點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那麼幼兒園到底重要到哪裡,孩子三年或者四年的幼兒園生涯到底學到什麼?
  • ...驚現在小學生期末卷上!期末到底應該如何複習?(強烈推薦收藏)
    按照小學數學題的尿性每個小朋友應該分1又5/8撒但是答案錯了!、考試時應該注意什麼呢?再如,有的時候閱讀題裡會讓「從文中畫出」某些有特定要求的句子,題目要求僅佔一行,又不需要抄寫,夾在上下行裡很不起眼,也會被遺漏。讀題其次讀的是「題眼」。題眼指的是問題中的核心和關鍵要求。例如有一次考試卷上作文題目是續編《田忌賽馬》,要求「想像比賽之後田忌和孫臏又見面了,這時會發生什麼事?展開想像寫一寫。」
  • 小學看家長,到底看什麼?
    作為二年級家長的我,比一年級新手家長變得「成熟」了,家長的成熟不在於信息量更大,而是找準自己的位置和節奏。 成熟也體現在課外班的選擇上,我不再像兩年前初入海澱黃莊時的莫名崇拜和瘋狂,孩子跟不跟得上,家長陪不陪得起,比報上什麼名師班、高端班型更重要。名師講得再好,不陪讀不複習,一切都是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