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俊傑:個人破產實施!還能借錢給他人嗎?會不會讓老賴越來越多?

2020-12-18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作者:齊俊傑

前兩天,有一條重磅消息,個人破產的首個案例來了,一個溫州商人蔡某,是某破產企業的股東,對企業214萬餘元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但經調查,蔡某僅持有公司1%股權,而且其家庭並不寬裕,每月總收入不到1萬元,蔡某還患有高血壓和腎臟疾病,孩子上大學,長期入不敷出,沒有能力清償巨額債務。法院啟動個人債務集中清理程序,徵得債權人同意後,蔡某承諾按1.5%的清償比例,也就是3.2萬元清償債務,在18個月內完成,且該方案履行完畢之日起6年內,若家庭年收入超過12萬元,超過部分的50%將用於清償全體債權人未受清償的債務。

這個案子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那以後個人是否可以真的實現破產了?以後欠別人的錢,也可以不再償還了?但其實根本沒那麼簡單,個人宣布破產後,其實代價還是很大的,甚至對債務人3-5年的生活都做出了嚴格限制,在其中一旦發現你有任何的高消費,或者高收入,都會被用於還債,你也只能過最艱苦的生活。就拿這個案例來說,第一蔡某本身就持有公司只有1%的股權,卻承擔連帶責任,顯然這就不合理,再加上他也沒有收入來源,原來只從公司領幾千塊錢,加上媳婦的收入也才不足萬元,所以根本沒有償還214萬債務的基礎,你現在逼死他也就只能一拍兩散,對債權人來說也沒什麼好處,所以最後只讓他償還3.2萬元,這估計是他的極限了。但是也留了一個口子,未來6年,只要他有超過12萬的收入,一半都會拿來還債,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他背上了個人破產的信用,以後恐怕也很難再借到任何錢,所以其實翻身已經很難了。

但是,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一到這時候大家就想起了那些著名的老賴,比如下周回國賈躍亭,有消息說,賈躍亭也準備在美國申請個人破產重組,賈躍亭將把全部資產通過債權人信託的方式,轉讓給債權人,該信託由債權人委員會和信託受託人控制和管理。這也意味著,債權人將提前拿到賈躍亭全部資產及其收益權,賈躍亭也不再持有任何FF的股權。目前還不知道,賈躍亭到底欠了多少債,之前有數字說,大概是200-300億,但這些債務其實大部分都是樂視欠下的,賈躍亭個人擔保了多少其實並不知道,樂視已經還了多少也不知道,但估計肯定是沒還完,而且至少還得有百億的規模。

那麼問題來了,賈躍亭能像那位蔡老闆那樣成功實現個人破產重組嗎?其實很難。

首先他就不在國內,人在美國,是沒辦法按照中國的法律結案的,所以如果真要重組,那麼恐怕賈躍亭就真得回國一趟,這個估計他現在還不敢。一旦回國可能很多事情就不可控了,以後還能不能再離開就不一定了。

第二,債權人也未必同意,賈躍亭手裡還有什麼資產?恐怕只有FF的股權了,這東西未來能變現嗎?估計夠嗆,他現在剛有個樣車,根本沒量產也沒有銷售,大家誰也沒見過成品。再結合特斯拉和蔚來汽車虧的那個樣,大家未必相信這塊能有收入。弄不好還是個負資產。目前資料顯示的是,賈總在國內已經沒有可供執行的資產。

第三,賈躍亭值得同情嗎?他顯然是人品的問題,這麼長時間滯留國外不敢回國,而且一個一個大佬被騙,孫宏斌也好許家印也罷,投下去的錢基本都不見蹤影,所以估計債權人也不能答應。

所以綜合來看,賈躍亭的問題非常複雜,在美國即使獲得通過,也不能處理他在中國的債務,而且跟溫州商人這個案例沒有可比性,那麼我們可以總結一下。

第一,個人破產制度,絕對不是為了幫助老賴賴掉債務,而是為那些好人,因為經營不善解決生活絕境,也為債權人爭取最大的利益。這個原則和目的,是不會變的。在我們鼓勵創新創業的今天,企業槓桿率普遍較高,實行個人破產制度,也是對正常創業者和他們家庭的一個有效保護。

第二,個人破產代價巨大,不到萬不得已也不會有人敢去嘗試,被打上個人破產的烙印後,也就意味著你雖然不會被債務逼死,但也只能維持最低生活。信用汙點意味著以後恐怕也再難翻身。

第三,不是你想破產就破產的,還要跟債權人進行友好協商,看是否會得到別人的諒解,如果債權人不同意,也是白搭。

第四,老賴沒那麼容易當,老賴的目的是賴掉債務,然後繼續吃香的喝辣的,有錢不還才叫老賴,而真的沒錢還,以後還只能生活在貧困線上,這絕不是老賴們追求的生活,即使你能裝的了一時,也裝不了一世,就為了賴掉點債務,要全家過6年的最清貧生活,而且還要面臨信用破產,估計也沒幾個人會願意幹。

當然,個人破產制度也對我們的法律、信用系統和社會監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那些偷梁換柱,轉移財產,假清貧,暗地裡奢侈,隱藏收入的行為【比如把收入打到親戚朋友名下,然後假裝自己沒錢】,要有辨別能力。其實有個很簡單的辦法,就是完全公示破產的個人信息,然後接受輿論監督就可以了。陽光是最好的殺蟲劑,網絡如此發達,人肉搜索已經無孔不入,有這把網絡達摩克裡斯之劍的震懾,老賴們去搞個人破產的成本就大幅上升了。

相關焦點

  • 個人也可以破產
    剛剛,深圳正式出臺《深圳特區個人破產條例》,明年3月1日起開始實施,成了全國第一個允許個人破產的城市。 為了使其不會成為「潘多拉魔盒」,給「老賴」留下任何可乘之機,深圳的探索相當謹慎。 個人破產制度救濟的是誠信的債務人,換言之任何信用問題都可能導致審核失敗,第一條就對老賴關上了大門。
  • 個人破產=欠錢不還=老賴保護傘?你誤解了個人破產法
    個人申請破產後,會被法院拍賣除了生活必需品外的所有物品,以求最大程度地豁免債務。如果不想被拍賣,也可以協商延後還款時間。在美國,「老賴」會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限制高消費。很多債主等了好幾年,早就對賈躍亭失去了信任,肯定不會同意這份破產方案。
  • 個人破產真的來了,是給「老賴」放水嗎?
    作者 |沈彬個人破產真的來了!8月26日,深圳市六屆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深圳經濟特區個人破產條例》,它是我國首部個人破產法規,將於明年3月1日起實施。「老賴」是故意蔑視法律,有錢不執行生效的法律判決,而個人破產是無力償還,也沒有償債的可能性。過去,法律白條問題嚴重,「執行難」問題突出,擔心有人「假破產,真逃債」,所以之前我國一直沒有貿然推動試點個人破產制度。但是,近年來,法院以及相關職能部門通過聯合信用懲戒,讓「老賴」無所遁形,有效解決了法律白條問題之後,「執行難」和「執行不能」不再混為一談。
  • 《個人破產條例》全文公布 深圳會成為「老賴」的天堂嗎?
    避免債務人惡意逃債 深圳設計了一系列制度 深圳先行一步在國內首次進行個人破產立法的嘗試,對於構建完整的現代破產制度和市場退出制度,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國際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有著重大意義。 很多人擔心,《深圳經濟特區個人破產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施行,會不會讓深圳成為惡意逃債者的天堂?
  • 個人破產法規已立法落地,是不幸者的機會,還是老賴的護身符?
    說說本次深圳試點的個人破產條例,該條例將於2021年3月1日起開始在深圳特區實施,該條例規定:在深圳經濟特區居住,且參加深圳社會保險連續滿三年的自然人,因生產經營、生活消費導致喪失清償債務能力或者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的,可以申請破產清算、重整或者和解。對申請個人破產的申請人,在經過三年考察期後,可以豁免其剩餘全部債務,使得申請人可以重新開始,以「清白之身」重新參與社會經濟活動。
  • 我國首部個人破產法來了,創業者的福音?不,更像是老賴的保護傘
    8月26日,深圳市六屆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深圳經濟特區個人破產條例》,它是我國首部個人破產法規,將於明年3月1日起實施而如果這個個人破產制度出臺了,那就代表著,未來,想要跟銀行等金融機構貸款的準入標準也會提高,審核要求也會更加嚴格。
  • 張玲說法|《個人破產條例》全文公布,深圳會成為「老賴」的天堂嗎?
    避免債務人惡意逃債 深圳設計了一系列制度深圳先行一步在國內首次進行個人破產立法的嘗試,對於構建完整的現代破產制度和市場退出制度,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國際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有著重大意義。很多人擔心,《深圳經濟特區個人破產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施行,會不會讓深圳成為惡意逃債者的天堂?
  • 個人破產法的實施將會有哪些影響?是否會成為老賴的「保護傘」?
    明年3月個人破產法將在深圳開始實施,接下來將可能在國內全面實施。個人破產了債找誰要?什麼情況下才能申請破產?破產後會怎麼樣?這部法規將會帶來哪些其它影響?首先,個人破產法針對的是「誠實而不幸」的債務人,欠債超過50萬以上沒能力償還的都可以申請破產。
  • 個人破產≠鼓勵老賴!好經千萬別念歪了!
    個人破產制度雖然已經深圳立法通過,將於2021年3月1日正式實施。 比如滿清的茶葉和生絲,又比如50-60年代美國的可樂,再比如現在的美國英雄文化等等,老書覺得等到兔子全面超越白頭鷹的時候,我們的文化和意識會再次成為世界的主流。隨著經濟發展程度越來越高,直接融資代替間接融資是未來的趨勢,而與直接融資相對應的個人破產制度肯定也會出來保駕護航。
  • 個人可以破產,又一大省宣布了!破產保護=「老賴」福音?
    三是積極推動個人破產的地方立法。 破產保護=「老賴」福音? 對於這項新推出的制度,許多網友還抱有疑惑,認為該制度可能會造成更多「老賴」的誕生。
  • 幫助「誠信而不幸」的債務人,深圳率先試點個人破產制度,破產後不用還債了嗎?
    新京報訊(記者 王俊)今天(11月9日),最高法印發《關於支持和保障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要求深圳率先試行自然人破產制度,建立自然人破產制度司法實施協調保障機制。什麼是個人破產制度?個人破產後是否就不用還債了?如何區別惡意逃債?深圳率先試行個人破產制度有何意義?「建立個人破產制度能夠更好地按照法律思維幫助那些『誠信而不幸』的債務人。」
  • 老賴保護傘?一文看懂「個人破產制度」:5個關鍵問題解讀
    本文導讀:目前,我國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與「個人破產制度」相關的系列法律法規,引起社會爭議的同時,也能發現,很多人對於個人破產制度,還缺乏了解。本文將從5個關鍵問題,對個人破產制度進行全面的解讀……大家好,我是胖乎律師。有關「個人破產制度」,今天我們來談5個問題:1、個人破產制度是老賴保護傘嗎?
  • 官司贏了,可老賴公司破產了,欠款該咋辦?
    法律實務中有委託人找到筆者急慌慌地提出這樣的問題:我們借給一個公司一筆錢,對方成了老賴,我們官司也打贏了,但一直未能通過執行收回欠款,現在這個老賴公司申請破產了,我們還能通過要回欠款嗎?圍繞各種債權,包括勞動者債權在勝訴後的執行問題,一直是有代表性的大家關心的問題,官司贏了,可是對方資不抵債申請破產了,我的債權還能實現嗎?這類問題極具普遍性,也是不少人關心的頭等大事。從法律實務的角度而言,非常遺憾,筆者只能客觀地說:您這筆欠款應該是兇多吉少了。為什麼說進老賴公司入破產程序後執行申請兇多吉少?
  • 個人破產要來了!誰能申請?不用還錢了?
    曹啟選表示,個人破產制度最本質的意義是救濟,「誠實」「不幸」是申請破產的兩個關鍵詞。這意味著,只有誠實守信的債務人,在不幸陷入債務危機時,才能獲得個人破產制度的保護,並幫助其從債務危機中解脫出來,重新參與社會經濟活動,創造更多財富。個人破產是「老賴」的「避債天堂」嗎?
  • 個人破產制度試點 個人破產是什麼意思申請就不用還債了嗎?
    不過,也有人擔心,個人申請破產後,是不是可以不用還債了呢?會不會影響債權人的利益呢?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徐陽光指出,不要以為只要申請破產就可獲得免責,更不要將個人破產等同於「逃廢」個人債務。  中國政法大學破產法與企業重組研究中心研究員陳夏紅曾撰文指出,隨著央行個人徵信系統的不斷完善,尤其是「全國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公布與查詢」等平臺的建成,再加上金融系統之間的互聯,合理獲取個人信用記錄可以說手到擒來,躲債、逃債將越來越躲無可躲、逃無可逃。
  • 個人破產開始破冰,老賴合法免債沒有那麼容易
    眼下國內個人破產法開始破冰,為這些老賴們提供了新思路。但是通過個人破產法真的能讓老賴們隨意欠錢不還而且還合法化嗎?近日,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浙江法院個人債務集中清理(類個人破產)工作指引(試行)》,提出依法合規、鼓勵探索、府院聯動三條基本原則,積極探索通過附條件的債務免除、誠信財產申報、合理確定「生活必需品」以實現破產制度中豁免財產的制度目的等途徑,在個人債務集中清理工作中充分探索個人破產的制度因素。工作指引的發布,意味著浙江正式探索個人破產制度。什麼是破產?
  • 個人破產制度之下,可名正言順當「老賴」?
    其中,《深圳經濟特區個人破產條例》是我國首部個人破產法規,擬於明年3月1日起實施。這一條也明確了如果是違法經營或者過度消費導致不能清償債務的,不適用個人破產。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條還明確了個人破產可採取三種方式:破產清算、重整或者和解。池偉宏律師表示,這三種程序有很大不同。重整要求債務人有可預期收入,破產清算與和解均無此要求。重整僅能由債務人申請,而破產清算與和解均可由債務人或債權人申請。
  • 個人破產法的實施會對我們有哪些影響
    明天3月個人破產法將在深圳開始實施,接下來將可能在國內全面實施。個人破產了債找誰要?什麼情況下才能申請破產?破產後會怎麼樣?這部法規將會對我們帶來哪些其它影響?首先,個人破產法針對的是「誠實而不幸」的債務人,欠債超過50萬以上沒能力償還的都可以申請破產。
  • 個人破產制度,會全國鋪開嗎?
    其中,《深圳經濟特區個人破產條例》是我國首部個人破產法規,擬於明年3月1日起實施。個人破產制度要來了,一點心得,分享給大家。個人財產與企業財產的捆綁做律師有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審合同。個人破產進行中,債務人應履行的義務個人破產申請被人民法院受理後,債務人會受到相應的行為限制(參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限制被執行人高消費的若干規定》執行)、從業禁止(不得擔任上市公司、非上市公眾公司和金融機構的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職務,不得從事法律、行政法規禁止從事的職業)以及需履行必要的申報義務以及誠信義務。
  • 個人破產制度,會全國鋪開嗎?
    其中,《深圳經濟特區個人破產條例》是我國首部個人破產法規,擬於明年3月1日起實施。個人破產制度要來了,一點心得,分享給大家。個人財產與企業財產的捆綁做律師有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審合同。個人破產進行中,債務人應履行的義務個人破產申請被人民法院受理後,債務人會受到相應的行為限制(參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限制被執行人高消費的若干規定》執行)、從業禁止(不得擔任上市公司、非上市公眾公司和金融機構的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職務,不得從事法律、行政法規禁止從事的職業)以及需履行必要的申報義務以及誠信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