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看書收穫滿滿,自己看書啥也記不住?看書究竟有什麼意義?

2020-12-27 箏小錢

別人看完一本書收穫滿滿,自己看完一本書卻什麼都記不住,感覺讀書沒效果,不知道要不要繼續看書。

這是很多人都會面臨的問題,我們都知道閱讀的好處多多,但不知道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吸收書中的知識,幫助自己提升多方面的能力。

那麼,閱讀的意義到底是什麼?要不要帶著目的去看書?

一、閱讀的意義

從小我們就知道「書中有黃金屋」,但是很多人並沒有真正理解其中的含義,有些人甚至參加工作以後,還不知道讀書的意義到底是什麼?能帶給我們哪些收穫?

從參加工作到現在,下班後的時間我基本都用來看書、學習,想快速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加快成長速度。但是周圍的同事並不這麼認為,他們覺得與其花時間看書,還不如上網、打遊戲、追熱播劇來得「實在」,既輕鬆還能收穫樂趣。

幾年的時間,我和同事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不但順利升了幾次職,薪水也翻了好幾倍,最重要的是通過讀書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很多人都很好奇,讀書真的有那麼多好處嗎?我可以非常肯定地告訴你:是的。

1.近距離和國內外的大咖「交流」

每一本書都是作者智慧的結晶,看書就是與國內外的優秀作者進行一對一的近距離「溝通」的過程,學習他們對某個領域知識的理解、觀點,以及思維方式、處事方法等等,然後把這些內容用到工作、生活和學習中,能幫助自己在很多方面做出突破,不斷遇見更好的自己。

朋友圈經常有小夥伴參加各種高質量的課程、讀書會,很多小夥伴表示也想參加這樣的學習活動,但因為自身和條件的原因,多數人都0無法如願。

以前的我也很羨慕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因為他們有更多的學習資源,也有更多的機會去靠近一些非常優秀的人,自從閱讀了100本書以後,我發現高效的閱讀同樣可以實現高質量的交流。

閱讀的時候,我經常會沉浸其中,跟著作者的思路去探索更多知識的奧秘,看到某些觸動自己的內容,我會思考作者當時的心境,以及對自己有哪些啟發,然後不斷做出改變,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當我們沒有條件與很多大咖交流、聽取他們的建議和指導的時候,不妨大量閱讀優秀作者的書籍,書中的觀點、方法、知識同樣能給我們提供很多幫助,讓我們在事業上取得更好的成績。

2.快速掌握多領域的知識

「商業奇才」埃隆·馬斯克是很多人的偶像,大家都很好奇,他是如何在汽車、航天等諸多領域都能做出傑出貢獻的。

在一次採訪中,馬斯克解開了大家的疑惑:

「我的成功沒有什麼訣竅,就是大量閱讀。每當我遇到問題的時候,我都會看很多相關領域的書籍,然後努力去實踐,並和很多厲害的人討論,就能掌握很多領域的知識,這些知識給了我很多啟發,讓我不斷創造出更多奇蹟。」

閱讀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意義,就是能讓我們快速掌握很多領域的知識,並成為領域內非常厲害的人。

比如你想學習時間管理,那就買回來幾十本與時間管理相關的書籍,然後進行主題閱讀,經過幾個月的努力,你就會把所有好的時間管理方法學透,經過大量的實踐和總結,就能具備眾多時間管理的技巧,能成為一個非常優秀的時間管理者。

3.挖掘自身更多的可能性

以前的我沒有什麼宏大的目標,只要做好每一天的工作,能在計劃內實現升職加薪就可以了,但是在堅持閱讀1年以後,我發現自己其實還可以做很多事情。

隨著閱讀量的增加,為了更好地吸收書中的內容,我開始寫書評,隨著寫作水平的不斷提升,我的文章逐漸被讀者和出版社認可,並且成為了籤約作者,實現了寫作的副業變現。

由於閱讀效率非常高,周圍的朋友都讓我分享高效的閱讀方法,就這樣靠著閱讀打造了個人品牌,成為了職業讀書人。

除此以外,我還會在很多課程、讀書會中分享閱讀經驗,語言表達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現在的我除了本職工作,還有自己的讀書變現課,同時還是寫作營的導師,是一位名副其實的「斜槓青年」,成為了很多人的榜樣。

如果沒有堅持閱讀,我是不可能取得這麼好成績,也不會發掘自身更多的可能性,是閱讀拓寬了我的視野,讓我成為了更好的自己。

二、針對性閱讀,有效提高閱讀效率

曾經的我也是一個閱讀「渣渣」,不但看書速度慢,而且看完最後一頁也會把前面的內容忘得一乾二淨,甚至不知道整本書講了什麼內容,這對我的自信心打擊很大,很長時間都處在一種負能量的狀態。

後來經過幾位老師的指導,我在閱讀的時候,學習帶著目的去閱讀,閱讀的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讀完每一本書都有收穫。

看書的意義就是從書中收穫知識,並且指導自己做出改變,不斷取得新的突破。

漫無目的地的讀書,註定不會有太大的收穫。一旦明確了目標,閱讀就有了方向和動力,閱讀的時候會更加專注,也能收穫更多的知識。

很多人看書的時候,都有一個誤區:一定要看完整本書。實際上,除了小說、文學作品,我們是沒有必要讀完整本書的,只要找到了某個問題的答案,或者某個章節解決了自己遇到的某個難題,就已經達到了閱讀這本書的目的。

帶著目的去看書,說白了就是帶著問題去讀書,針對某個或者某幾個問題去閱讀一本書,我們就能集中注意力去書中找答案,並認真理解和消化這些內容,達到高效閱讀的目的。

比如在閱讀《認知覺醒》的時候,我沒有從第一頁讀起,而是先看了一眼目錄,其中第五章「學習力——學習不是一味地努力」是我迫切想要掌握的內容,想要知道如何才能提升自己的學習力。於是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其餘章節我都是快速翻閱,基本上沒有記住什麼內容,但是第五章的內容我用了很長時間去學習和思考,看完這本書的時候,對於如何提升自身的學習力已經有了非常深的理解,而且能夠結合自身情況制定出具體的行動計劃,對我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如果不帶著目的去看書,就不知道自己看這本書的意義,盲目從第一頁讀到最後一頁,很難記住書中的內容,還會打擊閱讀的自信心。

閱讀帶給我們的複利效應是驚人的,堅持下去,我們就會發現它的諸多好處。帶著目的去閱讀,能把我們的注意力集中在書中的某個部分,幫助我們理解、記憶這部分內容,達到高效閱讀的目的。

相關焦點

  • 看書的收穫
    很久沒有看書了。人們喜歡看手機,看一些碎片化的視頻、文字、圖片等,仿佛對手機產生了依賴。這其實是不好的習慣,改變這種習慣,可以從看書開始。最近,我從新華書店買了一本書,我本來也是不太愛看書的人,寫作也是差得很,上學的時候,我的語文就是七十分左右普普通通,不太擅長寫作,也不喜歡看書。
  • 你有多久沒看書了?當代大學生看書的現狀是這樣的
    那一個個有趣有料的標題,令我們不禁想點開一探究竟;那一篇篇讓人好奇的故事文章,又猶如一塊塊磁石般吸引著我們。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被手機佔據了很長一段時間。你有沒有特別喜歡的「無用之書」呢?看無用之書的8個建議1.你看一本書希望收穫什麼?無論做什麼事情,我們首先要清楚自己的目的,希望收穫什麼。看書不是目的,只是一個方式,行動之前要知道方向和目標。
  • 女生愛看書和不愛看書的差別有多大?
    擁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只能從書中得到嗎?這還真不一定,但是,讀書會明顯增大這事的概率。那麼,女生愛看書和不愛看書到底有什麼區別呢?不愛看書的女生,她的世界只在眼前。看到別人不好,容易在自己的圈子給對方一個刻板的固化印象,對於別人的不好,他們習慣於批評。容易待在舒適區,不思進取。把自己的人生更多的寄托在另一半上。他們的世界負能量大於正能量。處在一種的固定思維模式。愛看書的女生,她的世界在遠方。
  • 經常看書與不看書的人有什麼區別?職業讀書人親身體驗過的這三點
    成功人士之所以會大量看書,是因為他們從書中收穫了太多的成長和改變,能夠幫助他們在事業上取得更好的成績,因此他們會一直堅持閱讀,倒逼自己更快速地成長。從一年最多看5本書,到一年輕鬆讀50+本書,我深刻體會到了閱讀帶給我的收穫,我結合自身的成長曆程,告訴大家經常看書和不看書的人有哪些區別。
  • 寒假了,如何「強迫」自己看書?
    關於這個回家啊,我很佩服某些同學,總是能帶上滿滿一行李的書,把回家回出轉學的氣勢,仿佛自己只是換了個地方學習。但其實只是換了個地方玩手機。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正式開看前我先來剖析下大家帶書的動機,以便你們給自己一萬個看書的理由。你想想自己為什麼要帶書回家,還不是因為少壯不努力,門門考試過不去?平時沒學夠,於是你期待能在假期內補回來,一個月速成世界的智者
  • 什麼姿勢看書最舒服?
    答|百度派 @董佳寧作為書蟲一族,本人特別喜歡看書,尤其是言情小說。看起來沒完沒了,看時間長了還是很累人的,所以啊,選擇一種最舒服的看書姿勢特別重要哦。看書的姿勢有很多種,哪種最舒服要看自己的喜好了,本人喜歡側躺著看,但是很壓迫眼球,這種最舒服的姿勢持續時間較短。分享一下本人多年看書的姿勢吧。
  • 看書的用處:用完形填空滾雪球
    想讓茄子和鍋組合出有意義的結果,它還缺兩個關鍵因素,一是水,二是火。你只有補全這兩個因素,才能得到一個有意義的組合:茄子+水+鍋+火=水煮茄子。你看這篇文章,你知道這篇文章講了一件事,你看書,知道某本書講了某些事,這是已知信息,你處於「知道講了什麼」的狀態。當你確實理解了這篇文章或者一本書上的內容,你才進入「掌握知識」的狀態。
  • 為什麼孩子喜歡聽故事卻不願意自己看書?
    現在很多父母都很重視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從小,就經常和孩子一起看書、講故事,孩子也非常喜歡,特別睡覺前,一定要纏著爸爸媽媽聽幾個故事才肯睡。隨著孩子慢慢長大,許多家長發現:孩子只喜歡聽故事,要他自己看書就不樂意了!
  • 看書就想睡?這是病,可以治!
    但如果你閱讀就是為了「享受閱讀本身」,那請原諒我冒昧的問一句,如果你壓根兒就不享受你對當下這本書的閱讀,你還讀個什麼勁啊?                       在知乎上,有朋友問我這樣一個問題:閱讀一些比較難懂的書籍時,怎麼讓自己不產生(減少)疲憊感甚至困意?我以信息內化的過程為切入點,掰扯一下這件事。
  • 問:孩子怎麼才能自己看書?
    :孩子四周歲了,總是要讓我給他看書講故事,如果我要不講,他就不看,怎麼才能培養孩子讓他自己看書呢?四周歲的孩子對於我們講過的繪本,已經熟知了繪本內容,是可以自己獨立看書的。但是,孩子還不情願自己看書,必須要求媽媽給講,如果不講,就不看了。其實這樣的問題非常普遍。1,孩子更願意去聽故事,媽媽講故事比較精彩,會講出很多故事情節,比這個年齡段孩子自己去看書獲得到的故事信息量更多。哪怕是反反覆覆已經聽過無數次的故事,但是孩子還是願意讓媽媽一遍又一遍的講述。
  • 經常看書的孩子會有什麼變化?
    而家長也把玩具當成一種獎勵,總是允諾如果表現好,或者獲得了什麼獎,就獎勵玩具。其實我想說,適當的獎勵玩具是可以的,畢竟玩具的誘惑力是每個小孩子無法抵擋的,但每次都拿玩具都當獎勵機制是不好的。不妨讓多送孩子一些書,讓孩子從小養成看書的好習慣,這對孩子的成長帶來的影響是玩具所不能比擬的。
  • 報考PMP讓自己重新拾起了看書學習的習慣,這是一個很大的收穫
    從心底真誠的感謝家人的支持和班主任黃老師的耐心指導和學習安排,緊張、充實而刺激的一段備考學習旅程終於有一個好的結果而告終。對於一個畢業十幾年都沒有認真讀完過一本書的我來說,看書的確有難度,「慢,非常慢」來形容看書的速度毫不誇張。
  • 看書易忘,那你必須學習這幾種看書方法?
    看書遺忘很多朋友都肯定遇到這樣的問題,好不容易讀完一本書,但事後確忘得一乾二淨,只是模糊的記得大概內容,其實自己看的時候很認真了,那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他說:「不是我記性好,是我記錄的時候主要記方向,比如下了高速之後我就只要記往哪個方向就可以了,那下次來自然而然的知道大概路線了」一句話讓我恍然大悟,我們在看書的時候總是想把知識點都記下來,到最後什麼也沒記住,而且非常凌亂。
  • 什麼閱讀軟體看書免費
    什麼閱讀軟體看書免費?相信對於許多喜愛電子書的讀者來說,都是非常想要了解的,小編也曾遇到這樣的情況,當讀到關鍵章節時,顯示要收費。不過小編今天要為大家帶來的是免費看書軟體懂書帝推薦,希望可以幫到讀者。
  • 俞敏洪愛在書房看書,我們也愛看書,五一一起去圖書館看書吧
    俞敏洪直播「讀書」俞敏洪是一個特別愛看書的人,當年他在北大讀書時,在4年之內就讀了800多本書,平均計算每年有200多本;而且俞敏洪的成功成長就受益於閱讀>俞敏洪在直播的最後總結說:「我們應該加大自己的閱讀量,所謂開卷有益,一定要多讀書、讀好書。
  • 看書的時間裡,有沒有那麼點肆意的開心?
    看書的時候,是什麼心情呢?有沒有那麼點肆意的開心呢?學會看書。一目十行是看書,逐字逐句精讀也是看書,選的書不同,閱讀的方法也不同。學會看書,就是有選擇性地看書,如為了打發時間的書就可以一目十行,如是對自己有幫助的書就選擇精讀,從中汲取知識,學以致用。學會看書,也要學會選擇書。自己也嘗試著改變自己的選書習慣,不能只選擇自己喜歡的,應該多選擇對自己有幫助的。
  • 大人看書或者玩手機,讓孩子自己在一邊玩,有區別嗎?
    常常是,我自己看手機、看書,然後讓孩子自己在一邊玩。他們會拿出滿地的恐龍、昆蟲模型玩具,在我旁邊興高採烈地玩假裝遊戲;即便只是自己一個人,也能自己玩玩具和看書。如果你問我:大人自己看手機和自己看書,讓孩子在一邊自己玩,有什麼區別?我會說:孩子會模仿大人的行為,也變得愛玩手機和愛看書。
  • 三年級作文:愛看書的媽媽
    我的媽媽有雙明亮的眼睛,苗條的身材,非常漂亮。她有很多興趣愛好,如看書、畫畫、唱歌、寫作、旅遊、長跑等。其中,媽媽最喜歡的就是看書。我的媽媽去哪裡都隨身帶著一本書。每當我上英語興趣班的時候,別人的爸爸媽媽有的在打電話、有的在玩手機、有的在聊天,還有的在吃東西;而我的媽媽卻在一旁認認真真地看書呢!每當我們家要去旅行、在機場候機時,我會和爸爸一起打撲克牌、玩遊戲,媽媽卻一直在看書。到了飛機上,別人都在睡覺或者看電影時,媽媽還在津津有味地閱讀著。她可真是一個「書蟲」啊!
  • 看書的正確姿勢
    上學的時候,唯一教過我看書要挺直腰杆的是我爸,他自己也是老師,個頭一米七五左右,因為長期伏案批改作業,背有些微駝。
  • 孩子不愛看書,這些方法可以幫助孩子提高看書的興趣
    很多家長想讓孩子在自己家裡看書,但是很多孩子看著看著書就會去看電視,而且很多孩子在看書的時候並不專心,總是這裡望一望那裡望一望,家長也很苦惱。不過寶寶們不愛看書,可能是跟家長的教育有關係,比如說有一些家長總想讓孩子看一些課內的書,甚至讓孩子看教材,試問哪個孩子願意在假期的時候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