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中的基本常數有多基本?

2020-12-14 火星科普

在宇宙的遙遠角落裡,光的傳播速度會比我們所知的光速更快或者更慢嗎?

在現有的物理體系中,光速以及其他幾十個所謂的宇宙基本常數一樣,它們都是物理學家理解宇宙的關鍵。這些常數甚至還能被用於定義度量單位,比如米、秒以及千克。然而,對於為什麼基本常數必須是常數的問題,物理學界還沒有達成共識。

上個月,《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雜誌上的一篇新論文[1]提出了一項實驗,以研究這些物理學中毫不動搖的支柱是否在時空中波動。如果是這樣,科學家將需要重新評估現有的宇宙模型,或者至少給這些所謂的基本常數起一個不同的名字。

物理學中的常數有多基本?

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NIST)的物理學家Peter Mohr表示,基本常數本質上只是理論中出現的參數。基本常數對理論具有根本的重要性,但它們的數值無法被理論所預測,必須通過實驗來測量。

Mohr參與了千克新定義的研究,這個定義是基於一個基本常數——普朗克常數,而不是自1889年以來一直被使用的一塊鉑合金。物理學家的目標是建立一個測量質量的標準,這個標準能夠經受住時間的考驗,而不會像物質塊那樣因為汙染和降解而增重或減重。

由於很多度量單位的定義都是建立在基本常數之上,如果基本常數發生變化,這會改變重新定義的單位。但數十年來的實驗數據表明,這些常數的任何潛在變化都是極其微小的——不到10億億分之一。這些變化即使存在,也會非常小,物理學家不用在大多數實驗中考慮它們。

事實上,如果這些基本常數變化太大,作為粒子物理學基礎理論的標準模型就無法經受住數十年的嚴格實驗檢驗,標準模型也就不可能預測夸克和希格斯玻色子等基本粒子的存在。標準模型描述了物質是由什麼構成的,以及物質如何與除引力之外的三個基本力發生相互作用。

儘管基本常數的可能變化太小,不足以推翻現代物理學,但這仍能顯著改變我們對暗物質、暗能量等尚待理解事物的看法。

物理學的發展方向

誇美紐斯大學的物理學家Lukas F. Pasteka是這篇新論文的第一作者,他表示,我們清楚物理學家需要超越標準模型,但我們不清楚應該朝哪個方向走——弦理論,還是超對稱性,還是其他一些理論。

在現有的前沿物理學理論中,有些包括了對基本常數變化的預測。一項足夠精確的實驗可以檢驗這些預測,並幫助縮小範圍。

新的物理學測試

如果有一把長度相當於太陽系直徑的尺子,那麼,這把尺子的10億億分之一的變化大約等於一根頭髮的寬度。乍一看,測量這種程度的變化聽起來可能極端困難,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此前,直接探測到引力波的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擁有極高的靈敏度。LIGO兩條幹涉臂的長度均達到了4公裡,其靈敏度可以探測到10萬億億分之一的變化,這意味著LIGO可以檢測到相當於一個質子寬度千分之一的長度變化。由此,LIGO最遠已經探測到了90億光年外的黑洞碰撞所輻射出的引力波。

物理學家認為,這種靈敏度正是他們檢測基本常數變化所需要的,這已經超越當前的極限。通過觀測LIGO過去和未來收集的數據,物理學家希望能探測到一些基本常數變化所產生的信號,這些常數包括光速、普朗克常數、電子的電荷和質子-電子質量比。

另外,這項研究還提出了一種不同的方法,可以使用更小的儀器來直接監測原子間的鍵距,比如金原子間的鍵距。與LIGO相比,這種方法可能更直接,但不那麼敏感。在獲得有意義的數據之前,這兩種方法都至少需要幾年時間,甚至更長時間。

最終,這些新的測量方法將會讓物理學家知道,要麼基本常數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恆定,要麼根本就不那麼恆定。基於此,物理學家可能會找到物理學的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 Lukas F. Pasteka, Yongliang Hao, Anastasia Borschevsky, et al., Material Size Dependence on Fundamental Constant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19, 122, arXiv:1809.02863v2.

相關焦點

  • 宇宙背後的基本常數都有哪些?
    這些常數都是有量綱的,這意味著它們的數值依賴於測量它們的單位,例如米、秒、公斤等。但是很明顯,宇宙並不會關心我們使用哪種測量單位!所以我們可以創造無量綱常數,或者說這些物理常數的組合,只是數字,用來描述宇宙中不同部分之間的聯繫。科學的目標之一是用最簡單的術語來描述自然。
  • 物理學中的常數都是「常數」嗎?
    引子:物理學的常數經常被視為永遠不愛的定數,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常數依然能歷久彌新嗎?抑或是會出現些許變化?另外,愛因斯坦會了便宜行事,在廣義相對論中大膽地加入宇宙常數,結果卻發現是烏龍事件。
  • 物理計量科學簡史下:基本常數
    諸如電荷量、普朗克常數、真空光速等等。這是和物質特性無關的,稱之為基本物理常數。物理常數在一系列的物理定理和理論中彼此相互聯繫,成為了物理框架重要的連接點。但是隨著科學研究的深入以及測量儀器,方法的不斷進步,一個基本常數往往有多種測量方法測定,其測量結果也不盡相同,所以就需要相互之間的比較、檢驗和評定,使得能將最佳的結果呈現給大眾。
  • 物理學中5個關鍵概念及其基本的解釋
    想要學習物理學的基礎知識嗎?今天,我將和你們分享10個基本物理概念的一個非常簡單的解釋。重力重力(引力)是宇宙中自然存在的四種力之一。它是兩個有質量的物體之間的引力。任何兩個有質量的物體都會相互吸引。電子是基本粒子,這意味著它們(像夸克)是不可分割的,它們不是由更小的粒子組成的。粒子物理學是一門龐大的學科。所以這只是最基本的。你需要了解的三種夸克被稱為「上」「下」和「奇異」。夸克是原子的基本單位,但不能單獨存在。不存在單獨的夸克。質子的結構是uud(兩個上夸克和一個下夸克組成)。中子的結構是udd。
  • 【物理探索】物理學中的常數都是「常數」嗎?
    引子:物理學的常數經常被視為永遠不愛的定數,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常數依然能歷久彌新嗎?抑或是會出現些許變化?
  • 批量生產數學猜想,這樣的自動算法學會了探索基本常數
    近日,以色列理工學院和谷歌的研究者公布了自己的一項工作,並將其稱之為「拉姆努金機器」,表示他們可以用算法批量生產數學猜想……e、π等基本常數普遍存在於物理、生物、化學、幾何學、抽象數學等各個學科,在這些學科中發揮輔助性作用。然而,幾個世紀以來,有關基本常數的新數學公式很少,通常是通過數學直覺或獨創性偶然發現的。
  • 宇宙學「基本悖論」的三種樣式
    基本粒子是組成物質的最小單位,物理學家在粒子物理的基本模型中定義了62種基本粒子,第一種類型的基本粒子是輕子,有12種參與弱相互作用的輕子,電子和中微子屬於輕子的家族;第二種是夸克,有6種基本夸克,每種夸克有3種顏色,6種風味,每種顏色和風味的夸克有自己的反夸克,它們組成了36種夸克的大家族;第三種是規範波色子或規範傳播子,有14種傳遞基本相互作用的規範波色子,光子、膠子、假設的引力子、希格斯波色子
  • 物理學與生物學的基本區別與聯繫
    物理學與生物學的基本區別物理世界與生物世界是不同的世界,自然有不同的規律。實際上,物理世界並沒有違抗生物世界定律,生物世界也並沒有違抗物理世界定律。但是,物理系統不被生物定律所預測,生物系統不被物理定律所預測。如果將這兩者隨意混淆,自然會得出荒謬的結論。
  • 物理學的六個基本原理
    至少要感謝他,我們對宇宙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而在現代物理學的兩大基石——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的背後有著六個基本原理,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知道的。- 原理 1 -光速不變原理回到1860年代,麥克斯韋在前人的基礎上統一了電學和磁學。
  • 物質世界的基本圖像
    從大尺度探索宇宙的奧秘,相應的物理學是「天體物理學」。將大小在人體尺度上下幾個數量級範圍之內的客體叫做「宏觀體系」。在物理上把原子尺度和小於原子尺度的客體叫做「微觀體系」,從小尺度探索物質的組成,相應的物理學是「粒子物理學」。宏觀尺度比微觀尺度大了七、八個數量級,按體積算,則要大,即宏觀系統中包含了非常多的微觀系統。
  • 普朗克常數
    德國著名詩人席勒曾說:「我們不知道20世紀會怎樣或者它會有什麼成就,但它之前的每個時代都致力於造就20世紀。」那麼,在這其中普朗克假設是怎樣的呢?我們需要了解一個物理常量。那就是普朗克常數。在物理學的基本常數中,有些是通過實驗觀測發現的,如真空中的光速 、基本電荷、磁常數 、電常數 等。也有一些是在建立相關定律、定理時被引入或間接導出的,如牛頓引力常數、阿伏伽德羅常數 、玻耳茲曼常數 等。而普朗克常數則是完全憑著普朗克的創造性智慧發現的。然而,它卻是物理學中一個實實在在的、具有重要意義的、神奇的自然常數。
  • 「突破」科學家們發現「基本物理常數」決定了「液體粘度的極限」
    這幅圖顯示了基本的自然常數是如何設定液體粘度的基本下限的來自倫敦瑪麗女王大學和俄羅斯科學院的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了液體粘度的極限。粘度是一種衡量液體流動程度的指標,是我們每天在往水壺裡倒水、洗澡、倒食用油或在空氣中移動時都會經歷的一種特性。
  • 宇宙物理學大廈要崩?遙遠天體暗示:這個常數在宇宙各處數值不同
    在物理學上,有很多不同領域的常數,用來幫助科學家進行複雜的計算。我們上學的時候也學過很多常數,比如萬有引力常數、普朗克常數、光速等等。
  • 除了光速外,神奇的自然規則中還有哪些物理常數
    玻爾茲曼常數k其實是由其他常數定義而來的,即理想氣體常數R與阿伏加德羅常數NA的比值,所以這個常數並不能算作一個基本常數。儘管如此,正如題主所言,玻爾茲曼常數有著重要的物理意義。在定義玻爾茲曼常數的常數中,理想氣體常是理想氣體狀態方程中的常數,它與氣體的種類沒有關係,其大小約為8.314 J/mol/K。阿伏加德羅常數能夠把宏觀的物質的量與微觀的粒子數結合起來,其大小約為6.022×10^23 /mol。
  • 為什麼物理學追求四種基本力的統一?
    四種基本作用力目前,四種基本作用力中的三種,都能在量子電動力學中得到非常好的解釋,唯有引力還無法量子化,雖然引力的強度遠比其他三種力弱,但是引力控制著宏觀世界的運行。「力」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容易給人造成誤解,現代的基礎物理學中,我們更多地用「相互作用」來代替「力」,用「場」來描述相互作用的傳遞過程,比如萬有引力中有引力場;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中,更是認為「引力」不存在,引力只不過是空間彎曲的表象而已,而空間彎曲是空間的內秉屬性,由空間中的質量和能量分布決定。
  • 真空中充滿起伏不定虛粒子 光速或並非固定常數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來自法國巴黎第十一大學(University of Paris-Sud)的物理學家Marcel Urban在一篇論文中指出,真空中充滿了起伏不定的「虛粒子」(virtual particles)。這種內在性質或決定了光速並不是真正的常數,而是有一定波動。
  • 「道」與物理學上「四大基本力」關係
    【】物理學上四大基本力指強核力、弱核力、電磁力、引力。四大基本力是宇宙能量的一部分,宇宙中的所有能量統一於能量場;物質能量的統一關係是物質能量集群,並通過孵化形成新的物質能量,四大基本力或四大基本物質能量屬於科學範疇。科學家善於從微觀上(分子、原子、質子……)把握世界。【】世界二分法_物質世界、精神世界。
  • 困擾物理學家近百年的宇宙學常數——愛因斯坦最大失誤或被更正?
    宇宙學常數困擾著物理學家一個多世紀。物理學中有一個基本問題。一個稱為宇宙常數的數字將量子力學的微觀世界和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的宏觀世界聯繫起來。 但是,兩種理論都無法就其價值達成共識。為了迫使宇宙靜止,愛因斯坦加入了宇宙常數。近十年後,另一位物理學家埃德溫·哈勃(Edwin Hubble)發現我們的宇宙不是靜止的,而是在膨脹的。 來自遙遠星系的光線表明它們都彼此遠離。 這個發現說服了愛因斯坦放棄了他的場方程中的宇宙常數,因為它不再需要解釋一個不斷擴大的宇宙。 關於物理學的傳說是,愛因斯坦後來承認,他對宇宙常數的介紹可能是他最大的錯誤。
  • 物理學輕子試驗或顛覆基本科學概念
    據美國生命科學網(Livescience)9月10日報導,《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近日發表粒子物理學的對撞實驗研究論文,描述日內瓦大型強子對撞機觀測到,B介子(B meson)衰敗為兩種電子樣的粒子——緲中微子(muon)、陶中微子(tau lepton)的機率不一致。
  • 「愛因斯坦的最大失誤」-宇宙常數,這一困擾物理學家的百年難題或...
    宇宙學常數困擾著物理學家一個多世紀。 物理學中有一個基本問題。 一個稱為宇宙常數的數字將量子力學的微觀世界和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的宏觀世界聯繫起來。 但是,兩種理論都無法就其價值達成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