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最嚴減負令出臺六年 各類數學杯賽不降反升

2020-12-15 中國新聞網

  杭州最嚴「減負令」出臺六年 各類數學杯賽不降反升

  央廣網杭州12月9日消息(浙江臺記者沈澤南 何冰倩)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綠洲杯、中環杯、睿達杯、希望杯....。。進入12月,杭州各類數學杯賽紛紛到來。記者調查發現,號稱杭州史上最嚴「減負令」出臺六年來,各類數學杯賽不僅沒有減少,反而越來越興旺。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減負」變得如此尷尬?

  希望杯、睿達杯等杯賽名字,對杭州中小學家長來說耳熟能詳。但在百度上輸入這些名字,跳出的卻多是關於它們的培訓報名信息。

  以即將開考的希望杯為例,實際舉辦方是一家名叫浙江睿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教育培訓機構。工作人員董小姐說,要想在杯賽上獲獎,不參加培訓基本不可能,目前他們6天制冬令營項目報名非常火爆,「冬令營基本是集訓,一是競賽體系,一是思維體系,難度係數是針對希望杯、睿達杯,一個是二試難度,一個是稍微基礎一點的一試難度。競賽班的價格有1500、2000、1800,具體看課程。師資基本是大學教授。」

  董小姐介紹,給孩子們上課的老師都來自杭師大、中國計量大學、浙江外國語學院等高校在職教授,其中不乏像浙江省小學數學專業委員會會長吳衛東教授這樣的「名師」。對於這樣的宣傳,吳衛東有些生氣,「他們當時想要借我名,把我作為他們的專家成員。我沒有去給他們上過課,也不可能給小朋友去上課,高校老師給小學生上課難度比較大,因為差異確實很大,孩子解題思路跟大學老師習慣的教學方式可能不匹配。」

  不過,儘管價格高昂,師資來源不明,也並不影響培訓機構的火爆。想為孩子報名的王女士說,除了希望鍛鍊孩子的數學思維,更直接的目的是為「小升初」做鋪墊。「所有家長都知道,如果想上民辦中學,一定要上奧數。從三年級開始,他們會參加各類杯賽,為了參加杯賽要去上更高一點的培訓,比如一對一的培訓,在杯賽拿到一個好成績,繼而拿到民辦學校的錄取名額。」

  其實早在2010年,浙江省就出臺過當號稱史上最嚴「減負令」,規定義務教育階段任何學校不得舉行或變相舉行與入學相關的考試、測試,不得將各種競賽成績、獎勵和各類考級證書作為入學條件和依據。為何「減負令」出臺六年,孩子身上的負擔不但沒減,各種奧數培訓班卻越來越火爆?

  純私立的杭州綠城育華學校副校長孫卓人坦言,減負令使他們失去了自己出考卷考察學生的主動權,為了招到「尖子生」保證學校升學率的口碑,杯賽獲獎證書無疑是個不錯的替代選擇。「比如學校學生如果要進入杭州優質高中,就要參加中考,必須要有強的應試能力。所以在選拔學生過程中,肯定會考慮到他是不是有這樣的應試能力。因為學校自己不能組織考試,通過第三方評價,也是一種無奈。」

  知名民辦初中杭州採荷實驗學校執行校長王麗麗說,目前民辦初中招生面談沒有統一標準,考察學習基礎肯定是繞不開的環節,「成績單我們要看,特別是最近幾年的成績單,學生還會把能夠代表自己各方面特長的獎狀拿過來,拿過來的我們都會看。最終的評價標準還是學校自己制定。」

  正是在這樣的推動下,數學杯賽逐漸成為香餑餑。據了解,目前多數杯賽其實都由一家或幾家培訓機構自行舉辦,辦一個杯賽並不賺錢,通過名師、獲獎等噱頭,吸引學生參加培訓才是組織者的真正目的。一個學生少則上千,多則上萬的培訓費,其中純利潤可達20%。

  而要管理這些杯賽,教育部門卻顯得束手無策。杭州市教育局基礎教育處副處長袁立斌表示,「所有所謂的『競賽』都是民間機構舉辦的,有些甚至是培訓機構自己弄的,只要不違法,都沒有問題。本身是民間組織,官方渠道沒有認可杯賽成績。」

  袁立斌表示,在這樣的背景下,他們只能加大對民辦初中招生面談中的監督力度,更多還是要靠學校自覺。「在小升初包括民辦初中錄取裡,有明確規定,競賽成績不能作為錄取依據。」

  數學杯賽的火爆無疑催生出一條看不見的利益鏈條。鏈條的一端連接著家長們對優質教育資源的迫切渴求,另一端,連接早已賺得缽滿盆滿的培訓機構。強烈的需求養肥了杯賽滋生的土壤,但孩子們更需要的是滋潤的雨露和普照的陽光。

相關焦點

  • 杭州最嚴減負令出臺6年,數學杯賽、奧數培訓班卻越來越火爆
    進入12月,浙江杭州各類數學杯賽紛紛到來。記者調查發現,號稱杭州史上最嚴「減負令」出臺六年來,各類數學杯賽不僅沒有減少,反而越來越興旺。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減負」變得如此尷尬?  希望杯、睿達杯等杯賽名字,對杭州中小學家長來說耳熟能詳。但在百度上輸入這些名字,跳出的卻多是關於它們的培訓報名信息。
  • 白皮書顯示:網際網路資深人才薪酬不降反升
    原標題:網際網路資深人才薪酬不降反升   本報訊(記者 孫奇茹)網際網路人才職業成長平臺拉勾近日發布《2020年網際網路人才招聘白皮書》顯示,儘管受疫情影響多行業整體降薪,由於傳統企業網際網路化的迫切以及資深人才的稀缺,新一線城市中10年以上資深人才薪酬不降反升。
  • 多項中小學數學杯賽被叫停 怎樣叩開好學校大門
    多項中小學數學杯賽被叫停,廣大學生和家長對校外培訓的依賴卻暫時無法切斷——奧賽停了,怎樣叩開好學校大門舒年「這次會徹底讓奧數熱剎車嗎?今年30歲的張穎,還記得18年前自己經歷的那次「減負」,「但是沒幾年,奧數班又恢復了,晚一兩年的學弟學妹們還是照學不誤。」在距離開賽只有10天的情況下,創辦於1986年、已經連續舉辦31年的老牌奧數競賽「華杯賽」決賽停賽了。此外,還有多個由培訓機構舉辦的杯賽也已停辦,如「學而思杯」改為內部綜合能力測試。
  • 國家著急了,二胎政策出臺人口不升反降,年輕人「養娃」為啥難
    文/曉梅媽媽聊育兒隨著國家二胎政策的實施,原計劃以為群眾會踴躍積極的生下二胎,畢竟計劃生育政策實施了這麼多年,大多數百姓都是「一個夫妻一個孩」,但是自從二胎政策的出臺,中國的人口總數不升反降,在二胎政策開放的前3年,情況還算可以
  • 山東擬出臺教師減負令!老師「輕裝上陣」,學生最受益
    山東版減負令,引發老師在社交平臺紛紛感嘆。有人說,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上課、備課和改作業這三件大事上了;其他省份的老師不無羨慕,希望這份禮物可以傳遞到全國講臺。之所以引起這麼多共鳴,是當下不少老師被繁雜瑣事困擾的尷尬處境:應接不暇的檢查評比,無盡的文山會海,甚至動不動被抽調到其他部門打雜,成為「萬能補丁」。
  • 杭州突然取消希望杯二試!上萬名家長震驚了,組委會這樣回應
    錢江晚報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目前被取消的只有杭州地區的二試,全省其他地區的希望杯二試是正常舉行。記者在一張截圖上看到,溫州報名點的2017年希望杯二試名單已經出來了,發布時間正好是3月22日。王先生就顯得有些憤怒,他對錢江晚報記者說,孩子今年六年級,就報了這樣一個數學杯賽。「以前想讓孩子輕鬆點,所以沒有上什麼數學類的興趣班,也沒參加數學杯賽,到了五年級下,周圍的朋友勸我,孩子馬上小升初了,數學一定要考一個杯賽的獲獎證書,民辦初中比較看重這一點的。」王先生說,他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這次希望杯上面。
  • 資深人才薪酬不降反升,回國就業留學生數量翻倍
    網際網路人才職業成長平臺拉勾近日發布《2020年網際網路人才招聘白皮書》顯示,儘管受疫情影響多行業整體降薪,由於傳統企業網際網路化的迫切以及資深人才的稀缺,新一線城市中10年以上資深人才薪酬不降反升。數據顯示,不同工作經驗的網際網路人才在不同城市的薪酬水平也存在較大差異。
  • 美術統考本科線升高 青島六中通過率不降反升
    記者採訪了解到,在統考合格線連年升高的情況下,青島六中(青島美術學校)的合格率不降反升。特別是今年首次加入速寫後,面對題型變化,該校應對及時。在藝考難度加大的情況下,學生、學校應該如何應對?日前,記者深入學校進行採訪。
  • 中央「三公經費」連續5年瘦身 交通部等不降反升
    這是我國從2011年起向社會公布中央本級「三公經費」以來,「三公經費」連續第五年下降。  5年省出一個西部縣的GDP  財政部承諾:中央本級「三公經費」只減不增  記者梳理了財政部2010年至今公布的有關數據,過去的5年,中央本級「三公經費」預算及執行情況均在大幅下降。
  • 杯賽成績不再和升學掛鈎 奧數熱真的就會降下來嗎
    2015年12月19日,第十六屆「中環杯」中小學數學競賽杭州賽區初賽在青藍小學舉行。4500名考生和他們的家長,一大早就將學校門口圍得水洩不通。本報資料圖片董旭明 攝  近幾年競賽的熱度一直居高不下,為了升學等原因,一口氣給孩子報名好幾個奧數杯賽的家長不在少數。
  • 富人區首當其衝 房價不降反升
    12月20日,據韓國媒體報導,韓國經濟今年的增速可能將是10年來的最低水平。富人區首當其衝市場預計,本次新政出臺最受衝擊的當屬被稱為「富人區」的首爾江南區。根據韓國相關房產信息機構的數據,該區70.9%的房產市價目前都超過了15億韓元。
  • 2014年考研報名人數不升反降 打醬油不在少數
    2014年碩士研究生考試4日開考。江蘇近11.6萬名考生走進考場,而這一數據比去年減少了1000多人,這是多年來。今年首次取消了對考研的年齡限制,江蘇也出現了一批40歲以上的「大齡考生」。
  • 入學率不降反升?
    根據9月的報告顯示,截至9月10日,本科生整體微降2.5%,研究生入學率不降反升。總體而言,新冠疫情對美國大學入學率有影響,但遠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大。具體如何,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本科入學率微降2.5%毫無疑問,疫情對美國高校招生造成的衝擊,從夏季學期延續到了秋季,其中對於本科生的入學影響相較研究生更為明顯。
  • 七年來生活水平不升反降 臺灣人快樂幸福嗎?
    七年來生活水平不升反降 臺灣人快樂幸福嗎? 2008年03月13日 14:05 來源:中國臺灣網 另據家庭收支調查,2006年臺灣全體家庭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與政權輪替前的1999年比較,七年來平均每年僅增加0.4%,扣除物價上漲後的實質所得,不增反降0.5%;而且按五分位法計算的各組包含最高最低所得組,七年來各組實質可支配所得均是負成長;而其中尤以最低所得組所得負成長最嚴重,這146萬家庭過去七年間有三年入不敷出,不是動用過去儲蓄,就是借債度日,窮人明顯增加;其餘80%中高所得組家庭儲蓄七年來全面大幅縮水
  • 2014年國家給民辦學校提供補助 學費不降反升
    國家提供補助 學費不降反升  民辦學校稱成本壓力太大  本周許多學校都陸續開學了,近日新快報接到廣州市龍濤學校不少家長反映,新學期國家給民辦學校學生補貼後,學費非但沒有下降,反而上漲了350元。該校負責人表示,基於成本上漲壓力不得已而為之。
  • 奶農狂倒奶 超市鮮奶價格不降反升
    奶農狂倒奶 超市鮮奶價格不降反升  解說從2015年1月以來,中國多地奶製品企業停止向個體奶農收購牛奶,牛奶滯銷導致一些奶農不得不將新鮮牛奶倒掉。據了解,中國的鮮奶收購價格從2013年的6元/公斤「跳水」到現在的3.9元/公斤,但是處於牛奶產業下遊的零售環節,卻並未見到降價。記者1月14日從南京某大型連鎖超市了解到,目前零售鮮奶價格不降反升,但銷量卻大幅萎縮。  奶農狂倒奶 超市鮮奶價格不降反升  解說從2015年1月以來,中國多地奶製品企業停止向個體奶農收購牛奶,牛奶滯銷導致一些奶農不得不將新鮮牛奶倒掉。
  • 尿酸升高不要慌,飲食上記住六字訣竅,尿酸或許不升反降!
    每天都有分享最靠譜、最實用的健康養生相關的常識、知識。完全是免費尿酸高在當今的社會已經不罕見了,很多的疾病都會造成尿酸過高。出現這種情況離不開飲食,飲食上吃一些高脂肪,高鹽含量的食物,對身體的損傷較大,長期保持這樣的飲食習慣,尿酸會升高,身體素質越來越低下。
  • 學生減負令為何屢屢成空文
    學生減負令為何屢屢成空文 2008年01月04日 17:24 來源:大眾網 去年11月底,武漢市教育局發布17道中小學生「減負令」。近日,記者走訪江城多所中小學,發現推行一個月的「減負令」已成一紙空文。令人意外的是,對於「減負令」遭遇的種種尷尬,武漢教育界人士、部分教師和家長均表示:推行不下去是意料之中的事!
  • 說好的不去美國,申請人數卻不降反升?
    根據9月的報告顯示,截至9月10日,本科生整體微降2.5%,研究生入學率不降反升。總體而言,新冠疫情對美國大學入學率有影響,但遠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大。毫無疑問,疫情對美國高校招生造成的衝擊,從夏季學期延續到了秋季,其中對於本科生的入學影響相較研究生更為明顯。
  • 各省競相出臺家庭作業減負令,家長叫好老師擔憂,但都是因為孩子
    今年和教育相關的最火的短視頻,莫過於家長怒懟教師讓家長批改家庭作業的視頻了,家長一聲質問,「孩子的作業我輔導了,孩子的作業也讓我批改了,教師的事情全都由家長幹了,哪還要要你教師幹什麼?」喊出了成千上萬壓在家長心底的「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