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曉梅媽媽聊育兒
隨著國家二胎政策的實施,原計劃以為群眾會踴躍積極的生下二胎,畢竟計劃生育政策實施了這麼多年,大多數百姓都是「一個夫妻一個孩」,但是自從二胎政策的出臺,中國的人口總數不升反降,在二胎政策開放的前3年,情況還算可以,生育率達到了1.7%,之後一直呈現下滑的趨勢。
本以為在響應國家號召的隊伍裡都是生育能力很強的年輕人,其實真正想要二胎的卻是70.80後,甚至50多歲的老人也加入了二胎的生育大軍,從計劃生育那個年代過來的,大多數會在心理面留有遺憾,當初想要多生的時候受計劃生育的限制,現在國家放寬政策之後,感覺自己可以給自己圓夢了。
國家為了讓人們生二胎,來調整國家的人口結構,防止人口老齡化,可謂是「費盡心力」,記得之前計劃生育的標語中最深刻的一句:少生優生,幸福一生。現在的二胎政策出臺後標語改為: 該生不生,後悔一生。該養不養,老無所養。從此之中見證了國家人口政策的重大改變,也同時激勵不少國民相應國家的人口政策。
1. 「二胎」補貼
一些交了二胎生育險的寶媽,生二胎的時候會因為懷孕而導致的離婚問題,生育保險就派上用場,而且在生完娃之後還會有一筆二胎補助,前前後後兩筆資金,也是一個不小的數目,可以緩解一下急用。
2. 產檢的費用部分免費
孕婦產檢對於一般的家庭來說還可以接受,但是一些困難的家庭會因為產檢的費用過高,而在孕期不去產檢,這樣就無法保證胎兒的健康,國家的部分產檢免費的政策也幫助了不少家庭情況不好的孕婦,減少了產檢的支出。
3. 產假延長
國家在在醫療和經濟上給予福利的同時,也會給孕婦在產假上的方便,產假由之前的98天延伸到128天,足足多出了1個月,這樣產婦也可以放心的在家安心休養身體和照顧孩子,看來國家的福利真的是「對症下藥」。
1. 年輕人「養娃」成難題
年輕人沒有經歷過計劃生育,現在的經濟水平提高了,生活的質量也越來越好,在工作之餘,年輕人以享受生活為主,沒有孩子的羈絆會感覺活得更加自由,現在的年輕人結婚也會很晚的,即使結了婚也不會馬上就會考慮要孩子,畢竟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們,經濟壓力還是很大的,有的時候不是不想生,而是沒有好的經濟條件。在經濟條件方面沒有壓力的年輕人,則會只考慮「活在當下,享受生活」是最重要的。
2. 獨生子女親情淡漠
現在的年輕人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因為受到之前計劃生育的影響,大多一家只有一個孩子,即使這種自己成長的家庭,很少能享受到其樂融融的氛圍,所以對於自己的生育子女也不會有太大的追求,最重視的還是生活的質量。
3. 工作壓力大
現在年輕人的工作壓力也大,往往在工作與家庭之間很難進行轉換,有了孩子可就是帶有父母的身份去照顧家庭,身份的轉換和生活的壓力,會讓年輕人感受到很難兩全,大部分的年輕人會選擇向後拖延或者在等等。
國家開放的二胎政策,對於每個人來說意義都不一樣,畢竟生孩子不僅要在身體上付出,而且還要在金錢上付出,尤其一個孩子的教育支出會很高,家長也會權衡利弊之後,再考慮要不要二胎。
今日話題:你認為孩子應該多大穿內褲?歡迎評論區留言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