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出庭應訴,搭建官民連心橋

2020-11-27 北京司法

多年來,東城區的行政訴訟案件量始終位居各區之首,但案件敗訴率卻逐年降低。這其中的秘籍是什麼?沒錯,這就是大力推進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通過推進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民告官」案件得到了有效化解,問題解決了,老百姓的心結也解開了,真正實現了案結事了。

案情簡介

近日,一起「民告官」案件在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通過雲法庭開庭審理。此案中,原告尹某要求撤銷被告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政府作出的不予變更公房承租人答覆。

涉案房屋原承租人是尹某的父親。尹某父親去世後,尹某提出公房承租人變更申請。但東城區政府認為,尹某提交的材料均不能證明他與父親去世前兩年共同居住生活的事實,因此不予變更。因不服區政府作為公房管理機關所作出的不予變更承租人申請的決定,尹某提起行政訴訟。

庭審中,雙方圍繞被訴告知書是否合法、尹某在申請中提交的材料能否證明其與原承租人去世前兩年共同居住生活等焦點問題發表意見。

東城區區長金暉作為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他在最後陳述時表示,東城區政府在未來公房管理及房屋拆遷過程中將充分運用調解、協調手段,嚴格貫徹落實公房管理政策,避免補償不公,全力維護家庭、社會和諧穩定。

當天,東城區司法局和東城區公房管理等部門負責人在線旁聽了案件。為做好答辯舉證工作,東城區司法局作為區政府應訴部門,前期與承辦單位京誠集團工作人員及代理律師反覆溝通,開展案件專題調度會,區司法局主要領導和主管領導參會,針對該案開展工作交流,協調相關部門做好場地安排和設備調試工作,確保庭審順利進行。本案未當庭宣判。

制定規則納入考核

助推負責人主動出庭

近年來,東城區政府把貫徹實施行政訴訟法作為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的重要抓手,強化依法行政,從源頭上預防和化解行政爭議。

東城區將行政應訴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進一步建立、健全行政應訴工作程序和制度。規範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工作,向全區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行政訴訟應訴工作的通知》,制定《東城區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工作規定》,並進一步完善《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訴訟案件應訴工作規則》。

此外,將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情況納入年度績效考核,以促進這項制度貫徹落實。新行政訴訟法實施以來,東城區各級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已蔚然成風。

成效顯著

搭建百姓與政府的連心橋

從最初的分管負責人出庭,到主要負責人幾乎每年出庭應訴;從「出庭不發聲」,到積極參與庭審、發表庭審意見,甚至庭審之後多次參加案件的後續工作……許多案件通過法庭上的意見交換和庭後的溝通和協調得到有效化解,真正實現案結事了。

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讓老百姓更加了解政府的工作,增強了對政府的信任,而政府管理者也更了解百姓的疾苦與訴求,拉進了雙方的距離。

相關焦點

  • 上海市級機關「一把手」出庭應訴
    「請被告上海市人社局出庭應訴負責人陳述本人姓名、職務。」「趙永峰,局長。」8月27日下午,一場特殊的行政訴訟庭審、旁聽、講評「三合一」活動在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法院舉行。據悉,這是上海開展行政訴訟「三合一」活動以來,市級機關首次由「一把手」出庭應訴。「我們請求,依法撤銷浦東新區人社局作出的工傷認定和市人社局作出的行政複議決定。」原告上海某智慧財產權代理有限公司代表說。
  • 市級機關「一把手」出庭應訴,近百領導幹部現場聽「法治課」
    今天(8月27日)下午,在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法院大法庭內,一起行政訴訟案件正在開庭審理,坐在被告席上的上海市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趙永峰出庭應訴並「出聲」。記者在現場看到,一旁坐著的還有浦東新區人社局副局長張濤。擔任該案審判長的是靜安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孫培江。來自全市人社系統近百名領導幹部旁聽了庭審全過程,上了一堂生動的法治教育課。
  • 這場行政訴訟有何特殊 上海市級機關一把手出庭應訴
    原標題:這場行政訴訟有何特殊,讓上海市級機關「一把手」出庭應訴?  8月27日下午,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特殊的行政訴訟案件,坐在被告席的一方有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趙永峰。
  • 南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布行政審判白皮書 出庭應訴 一把手也要到場
    8月20日,市中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向社會公開發布《南陽市中級人民法院關於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的實施意見》和《2019年度全市法院行政案件司法審查報告》(即「行政審判白皮書」)。記者在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南陽市中級人民法院關於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的實施意見》從建立溝通制度、函告制度、通報制度、落實司法建議制度、健全延期開庭制度、考核追責制度等方面,對推進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工作作了操作性規定,規定全市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每年應達到80%以上,其中行政首長(一把手)出庭應訴率要達到15%以上。
  • 出庭應訴也是依法行政,市委常委羅群出庭「官」與「民」平等應訴
    10月23日9時30分,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第27法庭準時開庭,南京市委常委、南京市江北新區黨工委專職副書記羅群提前10分鐘來到法庭,坐在被告席上,今天,他以新區負責人身份出庭應訴。羅群在庭審結束後說,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認真對待行政相對人的權利
  • 行政庭拍了拍你並說:關於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那些事兒
    不能出庭的,應當委託行政機關相應的工作人員出庭。」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不僅有利於化解官民矛盾,促進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還有利於行政機關及時發現工作問題,改進工作作風;同時,也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應有之義。告官能見官?出庭又出聲?應訴且應答?官民平等交流?……關於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你,是否有很多問號?
  • 「告官能見官」——杭錦旗人民政府副旗長積極出庭應訴
    「告官能見官」——杭錦旗人民政府副旗長積極出庭應訴 2020-07-23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把手」應訴,南陽這個司法實踐好
    南陽市司法局局長柴鈞作為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這是臥龍轄區市直行政機關首例「一把手」出庭應訴。,並會同市司法局法制機構及時做好案情分析和證據、依據等應訴材料準備工作。庭審結束後,該院行政庭庭長高廣山介紹,該案有南陽市司法局主要負責人出庭,體現了被訴行政機關對法律的敬畏、對訴訟案件的重視、對法庭以及原告的尊重,是一場生動的司法實踐。另一方面,這種親歷親為的舉動,在行政機關、各市縣(區)的負責人中帶了個好頭。這種挺身示範必將有利於增強人民群眾對法治的信心和對政府的信任,對培育全社會法治觀念、推動法治政府建設大有益處。
  • 「一把手」應訴 南陽這個司法實踐好
    南陽市司法局局長柴鈞作為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這是臥龍轄區市直行政機關首例「一把手」出庭應訴。庭前,作為被告方行政機關主要負責人,柴鈞帶頭履行行政應訴職責,並會同市司法局法制機構及時做好案情分析和證據、依據等應訴材料準備工作。庭審中,雙方在主審法官的引導下,就案件爭議的焦點進行了充分的舉證、質證和辯論。
  • 煙臺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達100%
    魯網9月9日訊今年以來,煙臺市司法局把行政應訴工作作為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的「一把手」工程,健全機制、落實責任、強化監督、跟蹤問效,煙臺市行政應訴工作實現「應訴能力提升,敗訴率下降,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100%」的目標。
  • 「民告官」案開庭,承德縣政府副縣長出庭應訴
    8月24日上午,承德中院行政庭公開審理了原告王某某訴請撤銷被告承德縣人民政府作出的行政確權決定一案,承德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為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主辦法官辦理該案過程中認真研究案情、並進行現場勘查、查閱相關的法律法規,認為該案原告與第三人矛盾由來已久,為了最大限度減少雙方當事人衝突,查明案情,妥善解決爭議,市中院向被告發出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通知書,最大可能促進行政糾紛實質性化解,並就法律法規適用向各方當事人提出建議。
  • 告官見官 出庭出聲丨柳州市首例政府正職負責人出庭應訴實質化解糾紛
    柳南區政府區長於福堅作為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雙方在法定範圍內就拆遷補償事項達成一致,成功化解行政爭議。》)後,柳州中院開庭審理的首例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正職負責人出庭應訴的行政訴訟案件,柳南區政府在訴訟中對該規定的頒布實施作出了積極正面的回應,為我市法院行政審判工作貫徹落實《負責人出庭應訴規定》要求,促進依法行政、構建法治政府工作創下良好開局。
  • 東營一農場職工孤身一人民告官 廣饒縣長出庭應訴
    廣饒縣人民政府霰景亮,廣饒縣國土資源局局長朱春光出庭應訴。廣饒縣人民政府霰景亮出庭應訴。  齊魯網東營3月4日訊 (記者 宋航) 今天下午,東營中院依法開庭審理一起以廣饒縣人民政府、廣饒縣國土資源局為被告的「民告官」行政訴訟案件,廣饒縣人民政府縣長霰景亮,廣饒縣國土資源局局長朱春光出庭應訴。這是東營市法院審理的首個由政府「一把手」出庭應訴的案件。
  • 南陽市司法局局長出庭應訴一起行政訴訟案件
    南陽市司法局局長柴鈞作為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這是臥龍轄區市直行政機關首例「一把手」出庭應訴。,並會同市司法局法制機構及時做好案情分析和證據、依據等應訴材料準備工作。庭審結束後,該院行政庭庭長高廣山介紹,該案有南陽市司法局主要負責人出庭,體現了被訴行政機關對法律的敬畏、對訴訟案件的重視、對法庭以及原告的尊重,是一場生動的司法實踐。另一方面,這種親歷親為的舉動,在行政機關、各市縣(區)的負責人中帶了個好頭。這種挺身示範必將有利於增強人民群眾對法治的信心和對政府的信任,對培育全社會法治觀念、推動法治政府建設大有益處。
  • 7月1日起施行,最高法發布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規定
    行政機關在庭審前申請更換出庭應訴負責人且不影響正常開庭的,人民法院應當準許。第六條 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的,應當於開庭前向人民法院提交出庭應訴負責人的身份證明。身份證明應當載明該負責人的姓名、職務等基本信息,並加蓋行政機關印章。
  • 行政首長出庭應訴率不得低於八成
    要提升各級幹部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抓好出庭應訴工作就是抓住了牛鼻子。」普陀區副區長、區公安分局黨委書記、局長姜堅和區司法局局長顧宇斌共同出庭應訴。這也是上鐵法院管轄範圍內首件由公安局局長出庭應訴的案件。
  • 承德中院:「民告官」案開庭 承德縣政府副縣長出庭應訴
    8月24日上午,承德中院行政庭公開審理了原告王某某訴請撤銷被告承德縣人民政府作出的行政確權決定一案,承德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李銀作為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主辦法官閆鴻辦理該案過程中認真研究案情、並進行現場勘查、查閱相關的法律法規,認為該案原告與第三人矛盾由來已久,為了最大限度減少雙方當事人衝突,查明案情,妥善解決爭議,市中院向被告發出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通知書,最大可能促進行政糾紛實質性化解,並就法律法規適用向各方當事人提出建議。
  • 落實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市長出庭應訴
    秦皇島市市長張瑞書作為複議機關負責人代表秦皇島市市政府(下稱市政府)出庭應訴。 市中級法院院長胡華軍擔任審判長。秦皇島市司法局局長劉建明作為市政府委託代理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下程市人社局)局長柴志國作為原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
  • 滕州市多舉措推進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讓「告官見官」「有庭必...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若干問題的規定》的出臺,更是給官民同場平等對話構築起一個制度平臺。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的確立,不僅是推進政府職能轉變的試金石,加快建設法治政府的磨刀石,更是化解矛盾糾紛,踐行人民至上執政理念的助推器、催化劑。
  • 副區長出庭應訴出聲出效果
    該案合議庭由浦東新區法院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包曄弘擔任審判長,寶山區政府副區長陳雲彬,寶山區人社局局長黃雅萍作為被告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線上、線下「零距離」觀摩庭審。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一條第三款規定,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的,應當就實質性解決行政爭議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