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官能見官」——杭錦旗人民政府副旗長積極出庭應訴

2020-12-20 澎湃新聞

「告官能見官」——杭錦旗人民政府副旗長積極出庭應訴

2020-07-23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20年7月21日上午,鄂爾多斯市中級人民法院行政合議庭依法公開開庭審理了劉某等人訴杭錦旗人民政府土地承包經營權證行政登記案,2020年7月21日下午審理了斯某訴杭錦旗人民政府信息公開案,杭錦旗人民政府副旗長阿拉騰巴特爾均依法出庭應訴。

這兩案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若干問題的規定》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以來市中院首次審理的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案件。根據該司法解釋第2條規定,行政機關負責人包括「行政機關的正職、副職負責人、參與分管被訴行政行為實施工作的副職級別的負責人以及其他參與分管的負責人」。

「告官能見官」,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出庭應訴,這是中國一個特有的訴訟制度,體現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意識,在司法實踐中已經產生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該制度既符合行政管理中首長負責制的基本要求,也符合官民平等的價值觀念。在法庭上官民面對面平等對話,通過法庭公開審理和公正裁決,有效紓解了官民的對立情緒,發揮了實質性化解行政糾紛的作用,同時倒逼行政機關負責人增強依法行政意識,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今後,鄂爾多斯市中級人民法院行政合議庭將繼續加強與行政機關的溝通聯繫,主動告知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委託代理人等方面應注意的事項和需要辦理的手續,幫助行政機關準確理解法律規定,做好出庭應訴準備工作,提高行政機關應訴能力。

來源 |鄂爾多斯市中級人民法院 行政合議庭 任苗

原標題:《「告官能見官」——杭錦旗人民政府副旗長積極出庭應訴》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民告官能見官——巴中市副市長出庭應訴
    民告官,百姓最怕的是見不著官。可是,日前在巴中中院開庭的這起行政案件可就不同啦,咱們巴中市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嶽劍出庭應訴了!趕緊跟小編去現場看看,到底是咋回事吧! 庭審現場8月27日上午,巴中中院院長徐文昌擔任審判長,公開開庭審理 上訴人巴州區某門業經營部與被上訴人巴中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巴中市人民政府
  • 瞭望|確保「告官能見官」 還需制度壓實
    長期以來,在此類案件中,行政機關負責人不出庭應訴,「民告官不見官」的現象,在各地仍然存在。這一現象,有望通過一些地方立法得到遏制。    近日,武漢市政府法制辦對《武漢市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暫行規定》進行修改,其中提出,包括應訴機關年度第一件行政訴訟案件,二審行政訴訟案件等在內的9種特殊情形下,應訴行政機關應由正職負責人出庭。
  • 韓瑞平任杭錦旗人民政府副旗長!
    杭錦旗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命名單 (2020年6月29日 杭錦旗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通過)>決定任命:韓瑞平同志為旗人民政府副旗長。杭錦旗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職名單(2020年6月29日 杭錦旗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通過)免去:
  • 新行政訴訟法實施以來「告官能見官」在廣東漸成新常態
    中新網廣州6月30日電 (索有為 籲青 陳桂生)「下面我就與上訴人所籤訂的《協議書》有關爭議的內容作如下幾點說明……」6月30日,在廣東省韶關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的一起涉特許經營行政協議糾紛案件,翁源縣副縣長林繼開作為負責人出庭並發表答辯意見。
  • 東昌府區代區長出庭應訴!讓「民告官」不再「難見官」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趙志鵬 通訊員 王希玉 高世寧 聊城報導  區長出庭應訴,讓告官者見官。9月28日,聊城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付某某等21人訴聊城市東昌府區人民政府履行房屋徵收職責案,東昌府區代區長巴海峰代表區政府出庭應訴。  庭審過程中,雙方當事人圍繞法庭歸納的爭議焦點進行舉證、質證、辯論,巴海峰代區長全程參與庭審活動。庭審結束後,審判長宣布該案將擇日宣判。
  • 告「官」還要見「官」!遼寧省自然資源廳負責人出庭應訴了!
    建立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工作機制提高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處理問題的能力既是新時期黨對各級領導幹部提出的具體要求也是政府積極回應百姓期待的有效途徑7月29省自然資源廳負責人出庭應訴並積極答辯。
  • 洛陽:「民告官」不再「難見官」,行政機關負責人既要出庭又要出聲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曉波 通訊員 王雨瀟 文圖告官能見官、出庭又出聲。近日,洛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印發《全面推進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工作實施意見(試行)》,《意見》要求,在行政訴訟案件中,行政機關負責人必須出庭應訴並做好充分準備,杜絕「告官不見官」、「出庭不出聲」等現象。在洛陽,「告官能見官」漸成新常態。
  • 張澤斌:「告官能見官、見管事的官」將成為行政訴訟新常態
    就武漢市而言,在地方政府和法院的共同努力下,近幾年負責人出庭應訴率不斷提升,近三年基本保持在85%以上,位居全國前列,群眾反映良好。副市長在公開開庭中出庭出聲,輿論給予充分肯定,武漢市還獲得第五屆「中國法治政府獎」提名。但同時我們也看到,實踐中也存在負責人範圍、權利義務不明,出庭不出聲等問題。
  • 「告官能見官」、「負責人出庭又出聲」的時代已經來臨!
    「告官能見官、負責人出庭又出聲、應訴又應答」。今後,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將成為常態。 一、負責人出庭制度的重要意義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作為行政訴訟法中規定的一項重要制度,設立目的在於實質性解決行政糾紛,司法解釋的出臺是對這一制度的完善。
  • 告官要見官,出庭又出聲!江西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有新規
    現實中,老百姓「告官不見官」、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不出聲」,成為行政訴訟中的常態。省高級人民法院、省司法廳近日聯合印發《關於加強和改進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工作的意見》,成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若干問題的規定》施行後,全國首份省級層面府院會籤的有關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工作的規範性文件。
  • 區長出庭應訴,「民告官」不再難
    像這種現象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民告官。民告官這種事情自古就有,但是最後能告成功的則少之又少。放到現在,這種事情最後能成功的也不多。為什麼成功的機率這麼小呢?首先民和官,兩者在身份上就有著巨大的懸殊。以至於在真正的訴訟,審判等環節很容易出現偏袒的現象。還有就是有些官身份和權力都很大,這也造成許多審判人員會有一定的顧忌。因此,這種種原因造成了民告官很難成功的事實!
  • 告官要見官,上海這個區規定「官員」出庭應訴率不得低於80%
    多年來,在「民告官」訴訟中如何推動行政首長自覺出庭應訴,一直是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卻鮮見實效的一件難事。普陀區通過構建常態化工作機制,切實提高行政首長出庭應訴能力和自覺性,推動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從而進一步提升法治政府建設水平。「在推進全面依法治國進程中,法治政府建設關鍵在幹部,法治社會建設關鍵也在幹部。
  • 告官要見官 出庭又出聲
    現實中,老百姓「告官不見官」、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不出聲」,成為行政訴訟中的常態。省高級人民法院、省司法廳近日聯合印發《關於加強和改進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工作的意見》,成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若干問題的規定》施行後,全國首份省級層面府院會籤的有關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工作的規範性文件。誰來應訴?
  • 民告官!市長黃偉出庭應訴,說了這些話
    依法履行政府職責 切實維護司法權威 庭審結束後,黃偉隨即召開行政應訴座談會,就履行行政訴訟案件出庭應訴法定職責、推動政府各項工作在法治軌道上運行提出要求「告官」不再難立案不再難。積極推進集中管轄改革,實行異地交叉管轄,進一步提升了行政審判公信力,有力地解決了行政訴訟中存在的群眾不願告、法院不願判的問題。
  • 告「官」還要見「官」!副區長出庭應訴出聲出效果
    該案合議庭由浦東新區法院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包曄弘擔任審判長,寶山區政府副區長陳雲彬,寶山區人社局局長黃雅萍作為被告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線上、線下「零距離」觀摩庭審。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一條第三款規定,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的,應當就實質性解決行政爭議發表意見。
  • 杭錦旗人大常委會關於對旗人民政府副旗長履職情況進行監督的公告
    杭錦旗人大常委會關於對旗人民政府副旗長履職情況進行監督的公告 2020-05-21 02: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告「官」還要見「官」!副區長、人社局局長出庭應訴出聲出效果
    該案合議庭由浦東新區法院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包曄弘擔任審判長,寶山區政府副區長陳雲彬,寶山區人社局局長黃雅萍作為被告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線上、線下「零距離」觀摩庭審。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一條第三款規定,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的,應當就實質性解決行政爭議發表意見。
  • 「民告官」案開庭,承德縣政府副縣長出庭應訴
    8月24日上午,承德中院行政庭公開審理了原告王某某訴請撤銷被告承德縣人民政府作出的行政確權決定一案,承德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為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主辦法官辦理該案過程中認真研究案情、並進行現場勘查、查閱相關的法律法規,認為該案原告與第三人矛盾由來已久,為了最大限度減少雙方當事人衝突,查明案情,妥善解決爭議,市中院向被告發出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通知書,最大可能促進行政糾紛實質性化解,並就法律法規適用向各方當事人提出建議。
  • 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成常態
    告官能見官。9月3日,一起治安行政處罰及行政賠償糾紛案件在清遠中院公開開庭審理,被上訴人清遠市公安局副局長朱國強、佛岡縣公安局副局長歐陽漢彬出庭應訴。被訴行政機關的負責人出庭應訴,在清遠中院已成常態,今年1-8月,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同比上升63%。
  • 民告官!遵義市長出庭應訴 • 3位副市長旁聽
    9月22日,遵義市中院開庭審理一起「民告官當地兩名村民因不服行政處罰,將遵義市政府告上法庭。當天,遵義市政府市長黃偉代表市政府出庭應訴,遵義市副市長劉曉傑、李蓮娜、劉承東參加旁聽。在最後陳述階段,代表遵義市政府出庭的遵義市長黃偉表示,作為市長出庭應訴,既是履行行政訴訟法相關規定,也是行使法律賦予的權利。制止違法佔用土地,是政府義不容辭必須堅決行使的權力和義務。對本次案件中反映出來的其他歷史遺留問題,各有關單位要積極配合法院查清事實。在工作中既要嚴格執法,也要充分保障群眾合法權益。經過兩小時的庭審後,審判長宣布擇期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