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確保「告官能見官」 還需制度壓實

2021-02-13 瞭望

點擊藍字 △ 關注我們

◆ 行政「一把手」之所以出庭率低,除公務繁忙難以抽身外,有的是因為「一把手」對行政訴訟缺乏足夠重視,有的是法律知識和應對底氣不足,擔心出庭會造成難堪

◆ 「一把手」作為被告出現在法庭上,既體現了對法律的尊重,也能讓「一把手」更加懂得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從而更好地履行好手中的職權

◆ 從社會效果而言,「一把手」出庭更有利於緩解雙方矛盾,更有助於問題解決

文/李松

  

  在行政訴訟中,最常見的情形是「民告官」。長期以來,在此類案件中,行政機關負責人不出庭應訴,「民告官不見官」的現象,在各地仍然存在。這一現象,有望通過一些地方立法得到遏制。

  

  近日,武漢市政府法制辦對《武漢市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暫行規定》進行修改,其中提出,包括應訴機關年度第一件行政訴訟案件,二審行政訴訟案件等在內的9種特殊情形下,應訴行政機關應由正職負責人出庭。而在其他情形下,行政機關負責人需出庭應訴,即便是「確有正當理由不能出庭」時,也需委託本機關相應的工作人員出庭,不得僅委託律師出庭。

  

  2015年5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明確規定,「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出庭應訴。不能出庭的,應當委託行政機關相應的工作人員出庭」。由於行政訴訟並不強求必須要「一把手」出庭,因此不少地方「以副代正」,甚至讓工作人員或委託律師代為出庭。

  

  行政「一把手」之所以出庭率低,除了公務繁忙難以抽身外,有的是因為「一把手」對行政訴訟缺乏足夠重視,有的是法律知識和應對底氣不足,擔心出庭會造成難堪。

  

  實際上,在現代法治社會環境下,無論政府還是普通群眾,出現矛盾糾紛走上法庭很正常,行政訴訟案件的原被告雙方地位完全平等。如果「一把手」作為被告出現在法庭上,既體現了對法律的尊重,也能讓「一把手」更加懂得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從而更好地履行好手中的職權。從社會效果而言,「一把手」出庭更有利於緩解雙方矛盾,更有助於問題解決。

  

  武漢新規在「民告官」訴訟具體實踐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值得各地借鑑。武漢不但對相關負責人出庭提出強制要求,而且要求其出庭前要做好準備,並積極參與庭審發言,充分體現了政府解決問題的決心。但要確保「告官能見官」還需制度壓實,尤其要建立長效化追蹤機制,保障規定的具體實施。

  

  要建立長效化追蹤機制,就意味著要將政府機關應對行政訴訟的表現,以制度化的考核形式體現出來,加大法治政府建設宣傳力度。不僅要嚴格實行內部考核,還可探索由當事方對政府機關應訴情況進行評價,通過健全考核指標,給政府一定壓力,倒逼「告官能見官」真正落到實處。

☞ 正義要你看得見,周強想和你談談


微信改版了

如何在信息流中更好地找到我們

這樣操作就好啦 ▼

(iphone端操作指南)

第一步:將「瞭望」設為星標

本文往上翻,至文首 → 點擊「瞭望」 → 點右上角··· → 選擇「設為星標」

第二步:設為「星標」以後,如果沒辦法在信息流中及時看到瞭望消息,切換舊版就可以集中看到我們的推送

瞭望新媒體,給你權威的新聞洞察力

總監製 | 王磊

監 制 | 潘燕

編 輯 | 喻千桓

覺得不錯,請點讚!

相關焦點

  • 「告官能見官」——杭錦旗人民政府副旗長積極出庭應訴
    「告官能見官」——杭錦旗人民政府副旗長積極出庭應訴 2020-07-23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行政訴訟法實施以來「告官能見官」在廣東漸成新常態
    「告官要見官」。在廣東高院的積極配合推動下,廣東省人民政府於2016年10月出臺行政應訴專門工作規定,並將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工作納入依法行政考核體系和法治政府建設年度報告,有力促進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有效施行,有助解決「告官不見官」等問題。
  • 張澤斌:「告官能見官、見管事的官」將成為行政訴訟新常態
    該制度隨《行政訴訟法》確立至今已有五年,對保護群眾合法權益、實質化解行政爭議、推進行政機關依法行政起到良好的作用。就武漢市而言,在地方政府和法院的共同努力下,近幾年負責人出庭應訴率不斷提升,近三年基本保持在85%以上,位居全國前列,群眾反映良好。副市長在公開開庭中出庭出聲,輿論給予充分肯定,武漢市還獲得第五屆「中國法治政府獎」提名。
  • 洛陽:「民告官」不再「難見官」,行政機關負責人既要出庭又要出聲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曉波 通訊員 王雨瀟 文圖告官能見官、出庭又出聲。近日,洛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印發《全面推進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工作實施意見(試行)》,《意見》要求,在行政訴訟案件中,行政機關負責人必須出庭應訴並做好充分準備,杜絕「告官不見官」、「出庭不出聲」等現象。在洛陽,「告官能見官」漸成新常態。
  • 「告官能見官」、「負責人出庭又出聲」的時代已經來臨!
    「告官能見官、負責人出庭又出聲、應訴又應答」。今後,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將成為常態。 一、負責人出庭制度的重要意義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作為行政訴訟法中規定的一項重要制度,設立目的在於實質性解決行政糾紛,司法解釋的出臺是對這一制度的完善。
  • 告官要見官,上海這個區規定「官員」出庭應訴率不得低於80%
    多年來,在「民告官」訴訟中如何推動行政首長自覺出庭應訴,一直是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卻鮮見實效的一件難事。普陀區通過構建常態化工作機制,切實提高行政首長出庭應訴能力和自覺性,推動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從而進一步提升法治政府建設水平。「在推進全面依法治國進程中,法治政府建設關鍵在幹部,法治社會建設關鍵也在幹部。
  • 民告官能見官——巴中市副市長出庭應訴
    民告官,百姓最怕的是見不著官。可是,日前在巴中中院開庭的這起行政案件可就不同啦,咱們巴中市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嶽劍出庭應訴了!趕緊跟小編去現場看看,到底是咋回事吧!巴州某門業經營部還不服,遂向巴州區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巴州區人民法院作出駁回巴州某門業經營部訴求的(2020)川1902行初16號一審判決,巴州某門業經營部仍不服,遂向本院提起上訴。
  • 告官要見官 出庭又出聲
    現實中,老百姓「告官不見官」、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不出聲」,成為行政訴訟中的常態。省高級人民法院、省司法廳近日聯合印發《關於加強和改進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工作的意見》,成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若干問題的規定》施行後,全國首份省級層面府院會籤的有關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工作的規範性文件。誰來應訴?
  • 讓「民告官」不再「難見官」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趙志鵬 通訊員 王希玉 高世寧 聊城報導  區長出庭應訴,讓告官者見官  「區長帶頭出庭應訴,為全面推行行政機關主要負責人出庭全覆蓋制度作出了表率,體現了政府的責任和擔當,對推進聊城市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實現新發展必將起到積極作用,也彰顯出東昌府區全面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信心和決心。」聊城中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張曉輝如是說。
  • 破解「民告官不見官」難題,多地明確負責人不出庭需請假報告
    「民告官要見官,官不來員來見」。此前,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不高、老百姓「告官不見官」是行政訴訟中的常態。新行政訴訟法實施後,這一現象已有所改觀。為進一步推進負責人出庭應訴,6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於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將「行政機關負責人」範圍適度擴大。
  • 告「官」還要見「官」!遼寧省自然資源廳負責人出庭應訴了!
    告「官」還要見「官」的背後是要給予權力更有效的制約出庭意味著行政機關負責人要對自己的行政權力行為負責出過一次庭勝過上十次法律課該案主審法官王曉東表示而「告官不見官」、「出庭不出聲」現象的存在勢必會挫傷司法機關的權威,也無助於人民群眾對行政機關的監督,更難以實現行政糾紛公正、有效、及時化解。
  • 壓實責任、做好準備……六大舉措確保河南各級各類學校安全開學
    四是以最細防控措施,確保了重大考試平穩。出臺考試防疫工作指南,組建考點衛生防疫組,設置防疫副主考和備用考場,對考生實行分類健康管理和統一送考,中高考、自考、特崗教師考試等工作總體平穩有序進行。五是以最嚴督導檢查,壓實了各級防控責任。
  • 壓實責任、做好準備……六大舉措確保我省各級各類學校安全開學
    通過主流媒體和官網官微,發布工作信息,普及防控知識;組織學校上好「開學第一課」,在全省教育系統深入開展「把災難當教材與祖國共成長」主題教育活動,化疫情危機為教育契機。當前,我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境外疫情爆發態勢仍在持續,國內一些地區接連發生聚集性疫情,秋冬季又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期,教育系統面臨的風險絲毫不能忽視。
  • 提升行政訴訟司法效率 確保「告官見官」——盤點最高法行政訴訟法...
    新華社北京2月7日電 題:提升行政訴訟司法效率 確保「告官見官」——盤點最高法行政訴訟法司法解釋四大看點新華社記者丁小溪、羅沙最高人民法院7日發布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對行政訴訟受案範圍邊界、原告資格和被告資格等進行界定,並對行政訴訟證據規則、行政訴訟案件立案登記制度
  • 「民告官」能見「官」 ——市政府副市長參加行政訴訟既出庭又出聲
    「民告官」能見「官」 ——市政府副市長參加行政訴訟既出庭又出聲 2020-12-23 18: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立規破解「告官不見官」
    應訴率不高,「告官不見官」據了解,2019年全市兩級法院共審結一審行政案件1149件,其中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或參與行政爭議協調化解312件,出庭率27.15%,低於全省平均出庭應訴率3個百分點。而按照省委、市委政法委的要求,全市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應達80%以上,其中行政首長(一把手)出庭應訴率要達15%以上。
  • 瞭望東方周刊專欄
    《瞭望東方》憑藉新華社實力雄厚的國際新聞團隊、世界問題研究機構以及遍布海外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記者網絡,依靠國內外一流學者,密切關注影響中國政治與經濟安全的大國關係、周邊動向,更注重以全球眼光來觀察國內政經走勢。《瞭望東方》以誠實為至高原則,以深度為第一追求,致力於發掘新聞背後的新聞,揭露表象下面的真相。
  • 行政訴訟法修正案草案解決四大難 為民告官清障
    郭山澤/漫畫  行政訴訟法是一部典型的「民告官」法律,承載了無數老百姓的期望,具有維護行政相對人合法權益和督促行政機關依法行政的正能量作用,對於打造「法治政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過,這部法律實施24年來,「民告官」之路走得並不順暢,行政訴訟中面臨的「門難進、案難審、判難勝、訴難息」等問題亟待通過修法,從立法制度層面予以解決。  8月25日至3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二次審議了行政訴訟法修正案草案(下稱二審稿)。
  • 民告官,三十載看雅安踐行《行政訴訟法》
    談變化:環境優化告官不見官成歷史行政訴訟的30年,也是行政機關從牴觸行政訴訟、害怕行政訴訟監督,到逐步接受行政訴訟監督的30年。2014年新《行政訴訟法》增設了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著力解決行政審判實踐中「告官不見官」
  • 告「官」還要見「官」!副區長出庭應訴出聲出效果
    陳雲彬副區長也表示今後亦會積極推動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提高行政機關的法治意識和依法行政的能力。並指出,此次庭審是浦東新區法院落實《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若干問題的規定》和《關於推動國家工作人員旁聽庭審活動常態化制度化的意見》的一個縮影,浦東新區法院高度重視並積極推動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制度,力爭通過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真正實現「官民」平等,解決「告官不見官」的問題,促進行政爭議得到妥善化解。